依法解決民生問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時間:2022-07-21 04:32:00

導語:依法解決民生問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依法治市戰略,不斷推進我市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是我市落實科學發展觀作出的戰略決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要求惠州建設“惠民之州”,為科學發展提供動力,使科學發展獲得保障。我們一定要站在建設“惠民之州”的戰略高度,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把依法治市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促進“惠民之州”建設。

依法治市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依法治國最基本的價值要求。依法治市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建設“惠民之州”,就是要堅持執政為民這一根本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依法治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有機結合起來,把依法解決民生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樹立并落實“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發展理念。因此,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加強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宣傳教育,加強對企業改制、房屋拆遷、農村征地、山林土地糾紛、企業拖欠工人工資等方面矛盾糾紛的調處和問題的解決,加強群眾關注的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鸷妥》抗e金管理、假冒偽劣商品等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依法治理,提高公民法律素質和依法履行義務、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努力探索發展基層民主的有效途徑

人民群眾是依法治市的主體。要大力推進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在依法治市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依法治市工作變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要大力加強民主監督,強化人大監督、黨內監督、審計監督,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保護和規范互聯網的民主監督。要按照合法、民主、實效的原則和要求來謀劃進一步發展社會自治和基層民主,努力探索發展基層民主的有效途徑。要創新思維、創新機制,理順各方面的關系,不斷完善基層依法治理的規章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努力實現基層管理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規范化。要認真落實市委關于推行“村(居)民小組議事規則”和“四民工作法”的決策,引導和規范村、居民依法自治,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堅持辦好“萬眾評公務”活動和“行風熱線”節目,做到多渠道、多途徑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加強政府決策的公眾參與,建立公民旁聽權力機關會議和審判機關的庭審制度,促進依法辦事、強化服務、取信于民,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依法治市工作的實踐者和推動者。

依法解決好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加強對依法治市工作的檢查測評

建設“惠民之州”要總攬全局,統籌兼顧,依法解決好改革和發展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及矛盾和問題,促進全面發展。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規劃及建章立制工作,不斷優化發展的法治環境,依法和按政策解決好群眾的合理訴求,扎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從法治層面突破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強對依法治市工作的檢查測評,查找存在問題,落實整改措施,整體推進各行各業的依法治理。對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取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要抓住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質量考評,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政務、審務和檢務公開等關鍵環節,推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執法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