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社會治安綜治工作會發言稿

時間:2022-06-15 10:07:00

導語:縣社會治安綜治工作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社會治安綜治工作會發言稿

同志們

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精神,縣委、縣政府專題召開這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動員各級各部門進一步統一思想,增添措施,扎實抓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為建設革命老區經濟強縣提供良好社會環境和堅強政治保證。剛才,觀軍同志作了具體的安排安排,完全贊同,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再強調講三點意見。

一、高度重視抓綜治,深化認識。

事關黨和政府良好形象,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今年6月中旬,全國綜治工作會議在四川召開,書記作了重要講話,7月5日和8月3日,省、市分別召開了專題會議,作了安排安排。務必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綜治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強力推進。

(一)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當前。經濟建設突飛猛進,但是社會建設滯后、社會管理缺失、社會矛盾凸顯等問題比較突出,中央在深刻掌握當前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作出了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安排,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工作,就是要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種手段,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理違法犯罪,從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面對當前經濟社會形勢的深刻變化,務必要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擺到社會建設的整體格局中考慮,放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謀劃,通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動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進步,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優化發展環境、實現趕超跨越的有力保證。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證明。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前提,基礎,更是保證。近年來,全縣上下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抓手,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扎實推進平安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但我必需清醒地認識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昨天的和諧穩定不代表今天的和諧穩定,稍有松懈就容易出大問題,一旦和諧穩定出了大問題,不但發展的步伐邁不開,發展的機遇會喪失,而且業已形成的良好發展局面也將難以保持。平安穩定也是生產力,當前正處于蓄勢突破、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培育主導產業、實施項目推動、加快城鄉建設,奮力建設革命老區經濟強縣,更需要繼續安寧的良好環境,更需要社會穩定的有力保證。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就是要繼續鞏固和堅持長治久安、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就是要著力營造團結拼搏、共謀發展的良好環境,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保駕護航。

(三)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執政為民、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既是發展所需。凸顯執政水平,代表政府形象。當前,人民群眾最迫切的追求是富裕,最強烈的愿望是平安。只有在穩定、安定的環境中,群眾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和發明性才能得到維護和調動,心理平安指數和生活幸福指數才干不時提高。如果社會治安亂、環境差、矛盾多,群眾連生活和財富平安等最基本的權益都難以保證,安居樂業、分享改革發展效果就是一句空話,黨和政府就難以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犯罪,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良好秩序,正是實現人民群眾平安愿望的具體體現和根本保證。各級各部門務必站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高度,真正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作為維護群眾利益的民心工程、提高執政能力的基礎工程、加快跨越發展的保證工程,齊抓共管,真抓實干,切實為廣大群眾營造一個工作寬心、生活安寧、和諧穩定的良好環境。

(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維護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迫切需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解決各種社會矛盾的重要途徑。正面臨社會轉型期、發展關鍵期和矛盾凸顯期,隨著改革的深化,利益關系的調整,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由各種原因引發的矛盾糾紛可能不時增多并且更加復雜,同時也要看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自身也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殺人、詐騙、打架、斗毆、兩搶一盜”等刑事治安案件呈高發態勢,滋生和誘發違法犯罪的消極因素大量存在治安管理、社會秩序管理等基層基礎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我基礎差、底子薄、欠帳多,就業、醫療、教育、住房等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征地拆遷、勞資糾紛、企業改制、涉法涉訴、軍隊退役人員安排等領域的新老問題也還很多,這些相互交織的社會矛盾關聯性、敏感性、對抗性日益增強,稍微處置不當就極易出現大問題;對敵斗爭尖銳復雜水平前所未有,”門徒會等邪教組織在縣內時有活動,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制造滲透破壞活動的任務十分艱巨。面對新時期復雜多變的嚴峻形勢,必需始終堅持清醒頭腦,切實掌握新動向、掌握新趨勢、增添新措施,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著力營造聚精會神謀發展、團結和諧促跨越的濃厚氛圍。

二、突破重點,提升綜治新水平

要求高、任務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建設革命老區經濟強縣的奮斗目標,以扎實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抓手,著力解決影響全縣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更深層次、更大范圍、更寬領域上實現綜合治理、標本兼治,促進社會長治久安。

(一)要發揮調解作用。調解疏導、達成協議是化解矛盾糾紛的先導途徑。要深化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有效整合綜治辦、維穩辦、信訪室(群工辦)調解中心(室)警務室、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綜治維穩力量,實行多塊牌子一套人馬,認真落實縣、鄉(部門)村(社區)三級“大調解”組織機構、人員、地點、經費,切實保證必要的工作條件,各鄉鎮黨委要盡快明確由黨委副書記兼任綜治辦主任和大調解協調中心主任、司法所長或警務室主任擔任大調解協調中心副主任,建立健全面向群眾、扎根基層、覆蓋面廣的行業性、專業性、區域性調解室和以干部隊伍為主的調解員隊伍,努力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糾紛。各級大調解協調中心要研究、建立聯合排查、綜合研判、分流處置、分級化解、督查督辦、考核評價等運行機制和辦法,建立工作臺賬和信息管理平臺,推行調解公示,加強聯動調解,促進調解工作規范、有序、高效開展,確保真正發揮作用。扎實抓好綜治維穩“四大活動”深入開展“五無”示范鄉鎮、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和“信訪積案清倉行動”認真排查、著力化解征地拆遷、單位改制、涉軍優撫、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社會保證、鄰里糾紛、土地糾紛、村級財務、對村組干部的意見等問題和矛盾糾紛,確保社會穩定和諧。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層級責任制和“三三”調解制,依照“可散不可聚,可分不可集”要求,對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鄉鎮和責任部門必需首先主動面對、主動調處、主動化解,確實調解不了再由縣上調處,確?!靶∈虏怀龃澹ㄉ鐓^)大事不出鄉鎮(部門)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縣綜治(維穩)辦、大調解協調中心要會同群眾工作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機構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的督查督辦和考核獎懲上,對面對矛盾推、躲、繞、拖等不主動、不作為、不盡責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縣委、縣政府將堅決查辦處置到位并嚴格實行“一票否決”

(二)要激發創新活力。進一步健全體制、改進方式、完善手段,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堅持公平對待、搞好服務、合理引導、完善管理的原則,切實加強對流動人口、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員、刑釋解教人員、境外來儀人員和已轉化的邪教人員、邪教癡迷人員以及精神病人、有暴力恐怖傾向的高危人員等特殊群體管理,積極做好關心服務和教育管控工作。加大對賓館、網吧、游戲廳、歌舞廳等重點場所管理力度,強力治理黃賭毒行為,突出抓好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全力確保校園及周邊平安穩定。切實加強網絡虛擬社會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網上網下相結合的防控體系和整體聯動工作機制,提高網絡監測預警、控制處置、偵查打擊能力,牢牢抓住網絡輿論的主動權。加強行業協會、福利機構等“兩新組織”和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堅決防范和打擊個別社會組織和人員以維權、獻愛心等名義非法謀取利益、攻擊黨和政府、大搞封建迷信等活動。

(三)要突出法治手段。省綜治委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對全省各市(州)縣的上半年平安建設滿意度測評結果進行了通報,這個測評包括社會治安平安、轄區警務工作、村組(社區)治安巡邏等六個方面,全省位居倒數第二,縣的測評分數較好位居全市第二,但也還存在偷盜較多、未成年人犯罪嚴重等5個方面的問題,省綜治委的測評是每半年一測評、一通報,必需高度重視,要以“法治”創建工作為契機,繼續深入推進嚴打嚴管嚴教育,扎實抓好依法化解矛盾糾紛、凈化經濟環境和社會治安秩序三大專項行動,全力鞏固和擴大新一輪“省級平安縣”創建效果。依照“群眾最痛恨什么就打擊什么、哪里治安最混亂就集中整治哪里”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殺人、詐騙等嚴重刑事犯罪的偵破打擊力度,全力以赴抓好“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集中整治城鄉治安突出問題等專項行動,加強城鄉結合部、中小旅館、出租房屋等管理薄弱、服務缺失的治安亂點和重大項目、學校周邊等重點部位的整治,依法嚴厲打擊村霸、街霸、地痞、流氓團伙等社會黑惡勢力,堅決遏制偷盜猖獗現象和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高人民群眾的平安感。切實規范行政行為、司法行為和基層行為,加快推進行政決策法制化、管理規范化、順序格式化,堅決杜絕司法不公正、不文明、不嚴格和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扎實抓好村(社區)級干部隊伍建設和村級財務、事務等管理,切實加強村(居)民行為規范的管理約束,以法制手段切實規范社會管理。結合市民素質教育和農民自我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好“五五”和“六五”普法,扎實抓好法治宣傳教育,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學法知法、用法守法、明白事理、理性維權,促進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自覺維護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四)要強化根基建設。難點在基層,關鍵在基層。要牢固樹立強基固本的思想,進一步加大要素投入、壯大組織機構、充分發揮作用、做實做細工作,為整個社會管理奠定堅實根基。要夯實基層基礎力量,堅持關口前移、要素下沉,加大資金、干警、裝備爭取力度,健全完善基層“兩所一庭”運行管理方法,推進警力、經費、物資向基層傾斜、向重點地區傾斜;空虛基層領導力量,盡快配備好11個中心鎮專職政法副書記;建立健全以鄉鎮黨委政府為核心、村(居)兩委”為支撐、警務室和調解室為骨干、治安巡邏隊為基礎的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扎實抓好綜治辦、群工辦、綜治工作站、群眾工作站、綜治協會等基層綜治組織建設。要深化基層基礎工作,抓好人防、物防、技防,進一步加強“天網工程”和鄉鎮、村、社區、校園“四大警務”建設,廣泛開展邊沿協作聯防、廠社聯防、店鋪聯防、院壩聯防、山灣聯防等群眾性自防自治活動,強化巡邏控制,提高見警率,震懾各類違法犯罪。切實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突出抓好執法培訓和技能大練兵,統籌推進隊伍思想政治、工作作風、辦案能力建設,著力提高政法干部掌握運用法律政策能力、群眾工作能力、信息化實戰應用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和輿論引導能力。

三、全力以赴抓落實,強化保證。

需要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齊抓共管、真抓實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牽涉面廣、事務繁復。為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提供有力保證。

(一)要加強領導真重視。推進發展是政績。用抓經濟建設的力度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把綜治工作納入總體規劃、納入整體安排,明確方向重點,加大要素投入,研究落實措施。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定期了解情況,深入分析形勢,及時過問布置,協調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要用抓項目的思維和方式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結合編制“十二五”規劃,圍繞鄉村社區和農村基層基礎建設、大調解”工作體系建設、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整治改造等方面,確定實施好一批綜治項目,確保早立項、早建設、早見效。

(二)要落實責任嚴考核。保平安保穩定是對我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重大檢驗。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屬地管理”層級負責、歸口操持”和“誰主管、誰負責”責任制。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絕不允許把矛盾糾紛推給上級、推向社會。要堅持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納入領導干部實績檔案,嚴格考核獎懲、嚴肅追究責任,激發各級干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駕馭復雜局面的責任和能力。

(三)要整體聯動聚合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又要協調配合,全力打好總體戰。政法、維穩、綜治、信訪等部門要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打擊預防犯罪,化解矛盾糾紛,加強社會管理,切實維護治安秩序和社會穩定。宣傳、廣電部門要加大輿論宣傳,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營造良好的輿論導向和社會氛圍。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群團組織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強教育、管理和服務,組織動員廣大群眾參與群防群治。各鄉鎮和其他部門要深入研究外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綜治工作的職責任務、特點規律、方法措施,切實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辦好自己的事。要合力研究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總結交流好經驗、好做法,努力形成社會矛盾聯調、治安問題聯治、邪教活動聯防、社會管理聯抓、便民實事聯辦的綜治工作新格局。

平安是群眾所盼。要以對黨、對人民、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同志們穩定是民心所向。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實的工作,不時開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局面,為構建平安和諧新、加快建設革命老區經濟強縣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