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是選賢任能的有效方式

時間:2022-01-02 09:25:00

導語: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是選賢任能的有效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是選賢任能的有效方式

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選賢任能有效方式

——學習《干部選拔任用條例》的一點體會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用好的制度選好人、用好人,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干部任用條例》把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作為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的一個重要方式,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體現了在干部選任機制上引入了市場化的競爭擇優體系,進一步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有利于促進領導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開辟了新的途徑,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必然會發揮其基礎性作用,實現對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黨政領導干部這一優秀的人才群體,作為一種人力資源,也應該遵循市場規律,“流向”最需要、最適合、最能產生領導效益的職位。長時間來,由于體制等方面的原因,黨政領導干部在一些地方和領域,還沒有真正實現人盡其才,其領導潛能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導致了人力資源的大量浪費?!陡刹咳斡脳l例》將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明確為干部選拔任用的一種方式,為運用市場機制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提供了更大的創新空間,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營造了良好環境。

通過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變過去的“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充分體現了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拉到賽場溜一溜”,“馬”的能力如何即見了分效。這有利于組織部門更好地發現和使用干部,拓寬識人選人視野,促進干部合理流動,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批干部憑自身能力和本事,走上了合適的領導崗位,調動了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變過去封閉式、神秘化的操作方式為“在多數人中選人”和“由多數人選人”的“陽光”作業方式,把整個干部選任過程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強了干部選任工作的透明度,打破了“熬官者”的夢,阻斷了“跑官者”的路,封閉了“買官者”的門擴大了選人用人民主,有利于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通過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變過去臨時考察任用干部為建立完善后備干部庫,使一批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中暫時未進入公選和競爭崗位的比較優秀的干部進入了組織部門的視野,建立了后備人才檔案,儲備了后備人才資源。這不僅有利于盡早培養后備干部,優化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結構,更有利于增強廣大干部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激勵干部努力學習、參與競爭,從而形成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真正形成“不拘一格選人才”的局面。

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作為一種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方式,必須堅持和完善。近年來,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方面,認真實踐,探索了一條干部選任工作的新的有效的路子,總結和推廣了一些好的作法和經驗。但是,由于這種擇才方式必須通過量化指標進行取舍,因此在其具體操作上,還存在一些與干部選任工作的新形勢、與“創造一個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條件”的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如職位設置的適用性、命題內容的科學性、資格認定的合理性、考察結果的有效性等等,都需要不斷加以完善。這些“不適應”性,一是容易導致“以分取人”、“唯考是舉”的不良現象發生,一些人因“潛心”于復習,或者碰了“點子”等而進入領導崗位,實則“高分低能”,難以勝任領導工作。甚至個別人成為“考試專業戶”,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二是在公開選拔條件中,一些職位的報考條件過分苛刻,如要求“全日制”學歷、文秘專業而非中文專業等,導致了一些本來十分優秀的人才因此而被拒之“門”外,影響了干部選任工作,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構建競爭擇優的干部選任機制,形成一個既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又有利于防止和糾正用人上不正之風的科學機制,這是我們黨的事業發展的需要,是黨的干部工作的主要內容和工作重點。運用市場機制選賢任能,就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的選人用人機制,徹底拆除干部選任的“門檻”,以才授職,把優秀干部配置到最能發揮作用的職位,使之發揮最大的領導潛能。在具體操作上,要在合理設置“公選”職位、提高命題內容的科學性、合理確定報名資格條件、完善考察方案和程序等方面認真加以研究,以增強考試的適用性,選準合格、合適的人才;在對應試者嚴格資格審查的基礎上,要盡量放寬非原則性條件,對工齡、年齡、學歷等條件可采用量化積分的辦法進行處理,做到既不放松《干部任用條例》規定的相應職位的任職條件和資格,又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要積極引入先進的人才測評理論和技術,努力創新考試手段,進一步規范考試方法,采取適當降低書本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識比重,提高專業技能、工作資歷、工作實績、應變能力等分值的辦法,盡可能防止因試題片面、單一而導致的應試者“取巧過關”的現象,克服簡單地把文憑和考試成績等同于領導才能以致“以分取人”、“唯考是舉”的不良傾向;可引入“群眾評價”機制,擴大選人用人民主,把公選對象置于群眾中進行民主測評,克服“重考試、輕能力”、“重成績、輕實績”的現象;要采取不同層次領導職位統一考試和同一地方不同部門同一職級“聯考”的辦法,在公共理論科目相同的情況下,擇優選擇應試者進入專業科目考試和面試,以擴大參照面和選用視野;要打破人才的身份、地域等界限,以開放的人才觀廣攬人才,擇優錄用,真正形成“不拘一格”、“人才輩出”的局面。

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作為新時期干部任用工作的一種創新方式,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直接關系到黨的干部路線的貫徹執行和整個干部隊伍的穩定。因此,只有黨委切實加強領導,組織部門認真安排部署,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才能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干部任用條例》要求干部選任工作講臺階而不摳臺階,論資歷但不唯資歷,鼓勵干部奮發有為、多作貢獻;疏通了干部能上能下渠道,增強了干部選任工作的民主性、公正性、競爭性和擇性。各級黨政要克服重使用、輕培養的觀念,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要以提高人才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目標,深化教育改革,大力開發人力資源。要改變人才培訓由政府或單位單方投資的行政行為,推行組織和個人共同努力、共同投資的機制。干部要視學習為一種工作方式、一種終身事業,為了工作而主動學習和培訓是干部理所應當的自覺行動。要建立一支素質優秀、數量充沛的后備干部隊伍,不斷優化黨政領導班子結構。要堅決打破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等陳舊觀念,用市場激勵機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勵人才、培養人才、選拔人才,建設一支充滿活力的后備干部人才隊伍。要確立人才資源開發觀念,努力加強后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