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民保健康
時間:2022-05-01 09:03:00
導語:管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民保健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
某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自今年元月一日成立以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及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肩負重任,履行職責,始終把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作為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作為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扎實工作,穩步推進,在具體工作中認真遵循“自愿參與,互助共濟,公開透明,服務群眾”的原則,狠抓關鍵環節,創新工作機制,強化配套服務,提高運行水平。新農合在某縣運行近一年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對減輕某縣農牧民的疾病經濟負擔,緩解農牧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了農牧民的歡迎和擁護,這一切與合管辦全休工作人員的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分不開的。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管理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h合管辦肩負制訂和完善政策的調研,提出發展和完善本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的計劃、政策和措施;對本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的宣傳發動和業務指導;對參合人員醫療費用的審核補償;基金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定點醫院監督檢查,弄虛作假和冒名頂替等違規行為的稽查等,責任大、任務重,所以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作保障,為此縣合管辦狠抓制度建設,健章立制,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培訓,采取自學、觀摩及選派管理人員到自治區集中學習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通過對新型合作醫療政策法規、醫學、財會、計算機、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培訓學習,進一步提高了縣合管辦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為開展優質高效的服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落實配套服務,提升醫療水平。在農牧區開展合作醫療,其最終目的是要讓廣大農牧民群眾享受到低廉、方便、快捷、有效的醫療服務。對此縣合管辦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的科學化管理,落實各項配套服務,堅持把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與加強農牧區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醫德醫風建設、健全農牧區醫療保障體系相結合,努力提升醫療機構的管理服務水平。加大對鄉衛生院及村衛生室人員培訓,著力提高農牧區衛生技術人員素質;立足為民、便民、利民、惠民,促進鄉村衛生機構轉變工作作風,端正醫德醫風,實施人性化服務;加大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督力度,規范醫療機構的服務行為,盡量方便廣大農牧民群眾就近就醫。
三是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在試點工作運行過程中,某縣合管辦積極探索,認真開展調查研究,不斷規范工作程序,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在全面開展基線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本縣實際,合理確定起付線、報銷比例和封頂線,既防止實際補償標準過低、基金剩余過多、影響參合農牧民的積極性,又防止補償標準過高,出現基金透支現象,制定出臺了《某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實施辦法》,并針對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及時修訂完善實施方案,使之更趨科學合理、更加符合實際和群眾愿望,使參和農牧民得到更多實惠。在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基金使用與管理上,嚴格按照“錢帳分離、管用分開、基金封閉式運行”的原則,嚴肅政策,嚴格管理,設立了合作醫療基金財政專戶和基金支出專戶,做到了專戶儲存,專款專用,收支分離,用撥分離。在基金報銷上,本著“簡化程序、方便群眾”的原則,啟動了縣鄉定點醫療機構的現場直報工作,簡化工作手續,方便群眾報銷;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規范化管理,逐步完善投訴、查處、公開、公示制度,在各定點醫療機構設立公示欄,服務承諾,對收費項目、藥品目錄、報銷范圍、補償比例和參合農牧民報銷情況進行公開公示,公布了監督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擴大患者知情權,增強了工作透明度。在基金督查核查上,通過對定點醫療機構參合農牧民治療病案或處方的抽查,重點檢查其用藥的合理性,以及收費項目和藥品價格的真實性,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定點醫療機構為參合農牧民提供優質優價、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