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時期的重要使命
時間:2022-07-11 04:54:00
導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時期的重要使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當前,我國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加大對農業、農村和農民支持保護的條件和能力。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必須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時代的召喚,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時期的重要使命.。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關于“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和各項惠農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但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局面還是沒有改變,這不僅反映在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和差距上,而且突出反映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與城市反差較大。[]
建設新農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物質技術裝備條件較差,經營管理也較粗放。加快建設新農村,發展農業生產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良土壤,興修水利,推廣良種良法,發展農業機械化,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既是現代農業建設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建設新農村,是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增加農民收入,首先必須挖掘農業內部的潛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實現增產增效、提質增效和節本增效;必須發展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農村二、三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拓寬農民的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
建設新農村,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是建設新農村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首先建設和諧村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改善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設施條件,逐步改變目前城鄉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建設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必須用新農村建設來統領“十一五”時期的農村工作,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道路,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公共財政范圍,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努力消除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建立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運行機制,讓廣大農民能夠像市民一樣擁有潔凈方便的自來水、清潔的燃料、整潔的廚房、舒適方便的衛生條件和平坦的道路。
當前,我國已初步具備了建設新農村的條件。一方面,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有了支持保護農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近年來,在起點較高的基礎上,黨中央、國務院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出臺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別是江蘇省委、省政府農村“五大實事”的圓滿實施,為新農村建設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從解決制約農村發展的突出矛盾入手,財政投入向“三農”傾斜,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向農村轉移,政府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為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黨中央明確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它從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方面全方位闡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涵。這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最終落腳點,為我們指明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有好的農村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有好的農村政策,而判斷政策的好壞要看它是否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心愿一致。已經實行的減免農業稅、“糧食直補”工作就是黨在農村的很深得人心的農村政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有扎實有效的富民舉措。目前已啟動的農村“新五件實事”(即農村道路通達工程、農村教育培訓工程、農民健康工程、農村環境整治工程、農村文化建設工程),正是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從農村最緊迫、農民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件件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
是農民得益受惠的工程,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關鍵工程,是促進農村長遠發展的基礎工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農民的觀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是要改變農村的面貌,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不少農民身上“小富即安”、頑固保守的思想觀念,造就一群有理想、有文化、有事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民。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文明程度。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積極穩妥、因地制宜的推進。
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鄉鎮工作人員,我們更應該身體力行,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潮中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