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構建和諧社會的奠基石
時間:2022-07-12 04:21:00
導語:反腐倡廉—構建和諧社會的奠基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腐敗現象的存在,影響社會和諧,破壞社會穩定,阻礙社會發展。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在今年1月召開的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總書記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精辟闡述了新時期新階段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極端重要性,要求全黨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懲腐敗分子的同時,進一步加大預防腐敗工作的力度,扎扎實實地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深入。
反腐倡廉有利于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物質基礎。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創造更多的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然而,極少數領導干部和國家公務人員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自己和小團體謀取私利的腐敗現象,是侵入黨和國家健康肌體的病毒,不僅給黨和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而且破壞經濟的健康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我黨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反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腐敗現象得到了進一步遏制,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因此,只有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尤其是抓住經濟領域中最容易產生腐敗問題的部位和環節,不斷完善人、財、物等方面的管理和監督,才能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反腐倡廉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社會基礎。所謂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人民群眾的各項權利與利益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利益矛盾也有所增加。腐敗現象直接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加劇了社會的利益矛盾。因此,只有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盡量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切實保證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都能獲得與他們所作貢獻相一致的利益,才能有效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使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比較協調,使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從而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并發揮出來,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社會基礎。
反腐倡廉有利于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群眾基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來說,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既是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證,而腐敗現象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導致人民群眾產生許多意見甚至不滿情緒,直接破壞黨的形象,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因此,只有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批評、建議、控告、檢舉等權利,增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有關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打擊各種腐敗現象,使廣大黨員干部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堅持為民、務實、清廉,才能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通過反腐倡廉的具體實踐,豐富與發展廉政文化的內容。一是以解決黨風政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為重點,深入搞好廉潔自律工作。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嚴格執行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嚴格執行“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率先垂范,廉潔從政。二是以維護群眾利益、創新發展環境為重點,深入治理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三是以提高依紀依法辦案能力為重點,繼續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同時要疏通群眾來信來訪渠道,在褒獎、鼓勵群眾檢舉揭發腐敗行徑的同時,切實保護好舉報人的人身安全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