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理角度看反腐倡廉
時間:2022-11-28 03:59:00
導語:從法理角度看反腐倡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反腐倡廉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許多新舉措不斷出臺,為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實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當然,要最大限度地抑制各種腐敗現象的滋生,除了在制度層面不斷強化各種對策之外,還應當在法理層面認真分析各種腐敗現象產生、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只有抓住現象的本質,或者說抓住引發腐敗產生的主要矛盾,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可行的反腐倡廉措施,才能保證反腐倡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以往對腐敗現象的理論分析中,往往是宏觀把握、綜合考察、系統分析的思路比較為決策者器重,結果,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思路也是各種手段齊頭并進,試圖通過系統化、全面的措施徹底遏制腐敗現象。實際上,這種反腐思路并未起到預想的效果。從法理來看,反腐倡廉工作也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特別是要注重從細節問題入手,切實有效地抓住各種腐敗現象產生、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同志在《矛盾論》一文中深刻指出:“在復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边\用這個抓主要矛盾的哲學思想分析腐敗現象,我們可以發現,在各種紛繁復雜的腐敗現象中,必然有一個引發和決定腐敗現象產生、存在和發展的主要原因。
腐敗行為具有鮮明個體性
從腐敗現象在人群中的實際分布情況看,顯然帶有非常強烈的個體性。也就是說,腐敗行為往往跟腐敗分子個人的行為和心理特征密不可分。面對相同的工作和社會環境,處于同樣的崗位,行使同樣的權力,有的人能夠經得起誘惑,而有的人卻不能。雖然會有人認為那些經得起誘惑者只是由于眼前的利益太小,還沒有達到讓其產生腐敗行為的程度,這種觀點帶有主觀唯心主義色彩?,F代社會中,每一個個體的需求特征、心理傾向和行為習慣都存在巨大差異,迄今為止,在法理上根本無法證明所有的個體在同一問題上會產生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反應。所以,在金錢、名譽和地位等誘惑面前,確實有一些人依靠個人的人格可以視之如糞土,而另一些人則趨之若鶩,還有一些人可能會出現動搖,在立場不堅定時就可能成為腐敗分子。
基于上述個體對事物的不同反應態度和需求特征,可以肯定的是,引發腐敗行為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腐敗分子本人的需求和心理特征。腐敗現象從根本上來說,與腐敗分子的個人行為有關,具有非常明顯的個體性。
腐敗不僅限于獲得“非法財產”或“非法利益”
找到引發腐敗的主要原因,就不難找出應對腐敗現象的有效防范對策。由于人的個體需求結構和心理特征存在較大差異,有人在乎“得”,所以一有機會便想更多地占有非法財產或利益,表現在腐敗行為特征上就是“受賄”、“貪污”,不惜“以權換錢”;也有人看中個人的社會影響和地位,千方百計追逐權力、名譽和地位,不惜“以錢換權”、“以利謀位”;還有人淫欲心重,對異性有著超乎常人的需求,表現在腐敗行為上就是“”、“包二奶”或“接受性賄賂”;有的人妒忌心重,在生活中對那些可能威脅到自己的人或者自己看不慣的人產生“仇恨”或“厭惡”心理,表現在腐敗行為上就是為了搞倒搞臭他人而進行打擊報復、給人穿小鞋、對他人無端造謠誹謗等;有的人好大喜功,總愛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以向世人和社會炫耀自己的“能耐”,表現在腐敗行為上就是在決策中瞎指揮或是不負責任等。
總之,腐敗現象由于腐敗分子個體性原因,在實際中具有非常復雜的表現形式,如“追求自己的得”、“讓他人不得”,以及“隨心所欲”等等。因此,反腐倡廉工作就不能僅僅立足于防范腐敗分子采取非法手段獲得“非法財產”或“非法利益”。仇恨他人,通過陷害或誹謗他人以滿足自己的嫉妒心,同樣也是嚴重的腐敗行為——這種行為與貪污、受賄一樣,最終都在法律上實現了腐敗分子個人的“非法目的”,滿足了其個人畸形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對這種腐敗行為,也要懲治和防范。
反腐敗要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了解了導致腐敗行為發生的主要矛盾后,在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時,必須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要從干部人事制度建設入手,因為干部人事制度是制度建設中最重要的環節。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這樣說,干部人事管理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如果在干部人事管理環節沒有把好關,就很容易讓某些個人心理和生理結構都易于誘發腐敗行為的人進入干部隊伍。
其次,堅持懲防結合的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兩手都要硬。事實證明,反腐敗僅靠預防是很不夠的。對于那些個人心理和生理結構易于誘發腐敗行為的人,必須通過制度上的嚴厲懲罰措施,使其產生畏懼和恐懼感,才能對可能發生的腐敗行為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預防工作應主要針對那些動搖或是心理特征不穩定的人,通過教育手段使其盡量抑制自己不良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那些行為自制力比較強的人,通常能很好地通過個人的心理調整使自己避免發生腐敗行為,所以預防和懲罰措施的意義有限。而對于那些個人心理和生理特征易于誘發腐敗行為的人來說,預防措施的效果也同樣是有限的。因此,反腐倡廉工作一定要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謹防“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突出工作重點和抓住主要矛盾。
最后,要建立干部廉政個人檔案制度,通過制度化手段,讓干部群體以個體的方式面向社會公眾接受監督。這個制度包括干部個人財產社會公開制度、干部個人重要生活事項變化社會公開制度等。只有這種以干部個人廉政記錄為基礎的檔案制度才能真正抓住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矛盾,使反腐倡廉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