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改革現場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9-22 11:31:00

導語:煤礦改革現場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改革現場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市召開全市煤礦采煤方法改革現場會,這是我市深化瓦斯集中整治,提高煤炭產業整體素質的一件大事。這次現場會的主題是:認真落實全省“采煤方法改革年”要求,交流推廣工作經驗,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進一步推進我市采煤方法改革。上午,全體與會代表參觀了**市河西煤礦巷口井的地面和井下;剛才,**市河西煤礦巷口井就采煤方法改革作了經驗介紹,并宣讀了市安監局《關于推進全市煤礦采煤方法改革的實施意見》。這個《實施意見》是根據國家和省對煤炭工業的發展要求和我市的具體情況制定的,對提升我市煤礦生產力發展水平,促進全市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我市近年來煤礦安全生產取得的成績

1999年以來,按照全國、全省的統一部署,我市持續開展了關井壓產、關閉整頓小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安全程度評估、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實施安全許可制度和瓦斯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活動,對全市煤礦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整頓,促進了全市煤礦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這一系列活動是國家和省調整煤炭經濟結構,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的重大舉措。

據統計,“十五”前四年全市煤礦年平均死亡25.75人,比“八五”期間減少20.25人,比“九五”期間減少40.25人,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死亡人數分別比2000年下降了50.0%、50.0%、75.9%、46.55%。百萬噸死亡率呈總體下降趨勢,2000年為27.43,2001年為15.89,2002年為12.22,2003年為8.99,2004年為12.24。從1999年實施關井壓產政策到2005年7月底,關閉取締非法、布局不合理以及不符合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礦井714處,全市煤礦數量由1998年底的近900處減少到目前的175處,礦井生產規模得到明顯提升。

今年以來,在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前7個月的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一系列會議召開和文件下發之后,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各地、各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推動了煤礦瓦斯治理和各方面工作的落實。到7月底為止,全市煤礦發生事故4起、死亡7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60%、53.33%。今年至今尚未發生一起瓦斯事故,而去年同期發生瓦斯事故2起、死亡4人。

二、清醒認識我市煤礦安全生產存在的突出問題

客觀地講,我市煤礦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經過近幾年的整頓、規范、提高,全市煤礦在生產規模、安全基礎等方面都有了明顯改善,但我市煤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總體上仍然粗放低下,多年來所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與新型煤炭工業化的要求很不適應。采煤方法落后、資源回收率低、生產技術水平低下、安全生產無保障等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市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和安全生產的主要障礙。

自2000年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逐年回暖,煤炭市場隨之好轉,煤炭價格大幅攀升,因而刺激煤礦企業不顧安全生產條件和生產能力大干快上。一些礦主甚至采取陽奉陰違的卑劣手段,或明或暗,強行生產。政府監管、礦主利益與安全生產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

(一)煤礦數量多、井型小,生產技術水平低下。我市煤礦生產方式落后,安全生產條件先天不足,多數礦井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上馬的,在能源短缺時期,借助“先上馬后備鞍”、“少投資快出煤”、“有水快流”的政策,大量礦井應運而生。國家沒有對這些礦井進行任何投入,多數礦井的生產環節和安全設施均達不到《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造成整個礦井生產安全條件先天不足。這些礦井投入生產后,雖然對緩解當時我市及周邊地區煤炭供應緊張的局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落后的、粗放的、掠奪式的開采方式,不僅浪費了大量煤炭資源,而且造成了礦井安全狀況的惡化。雖然經過連續幾年的治理整頓,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的生產能力,但礦井仍然偏多、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低,生產力水平落后。

(二)采煤方法落后,煤炭資源浪費嚴重。目前,全市僅有極少數礦井的個別采區實行壁式開采,而且做不到長期堅持,絕大多數礦井仍沿用非正規采煤方法。由于絕大多數礦井開采方式落后,資源回收率僅有20%左右,全市每年煤炭產量在260萬噸左右,而每年動用資源在1300萬噸左右。隨著煤炭需求增長,產量增加,如不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礦資源回收率,煤炭資源浪費狀況將進一步加劇,我市煤炭資源將加速枯竭。

(三)非法開采、違法違規生產難以禁絕。近年來,我市發生的各類事故,暴露出一些礦主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無視法律法規、無視政府監管、無視職工生命,鋌而走險,瘋狂地、違反國家政策法規地開采煤炭資源的現象,這些現象在短期內難以禁絕。盡管近年來我市制定了一系列規定,采取了許多有力的措施,對煤礦安全生產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管理體制、煤炭市場以及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的矛盾,客觀上給煤礦安全監管增加了難度。

(四)煤礦安全基礎仍然十分薄弱。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市煤礦安全狀況總體上趨于逐年好轉,但長期積淀的安全欠帳、生產力的落后以及技術人員的缺乏,使得煤炭行業整體安全水平難以一蹴而就,安全生產仍存在大量隱患,各類事故時有發生。這些事故不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而且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三、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和資源回收率

針對以上突出問題,經過反復討論研究,市安監局制定了《關于推進全市煤礦采煤方法改革的實施意見》,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結合本地實際,突出重點,明確責任,扎扎實實地抓好貫徹落實。在此,我強調幾點:

(一)充分認識采煤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煤炭在我市經濟發展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不會改變,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全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實現我市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大家知道,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煤炭資源,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長遠大計。從發展態勢看,我市及周邊地區煤炭需求迅速增長,相應煤炭產量也必然提高。對此,大家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提高資源回收率的重要性,切實按照國家的要求,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以節約為主的方針,決不能讓資源浪費的狀況再繼續下去,努力解決資源浪費、過度消耗、粗放經營等問題。逐步減少礦井數量,擴大井型規模,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和資源回收率,實現煤礦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高,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市煤炭工業的必然選擇。

我們一定要站在合理利用煤炭資源、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實現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采煤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不斷加大安全投入,搞好采煤方法改革,全面提高資源回收率和安全生產水平。至2005年底,要基本實現全市所有具備采煤方法改革條件的礦井全部實施采煤方法改革,實現正規布置,壁式開采,工作面實行全負壓通風,形成兩個暢通的安全出口。資源回收率要明顯提高,厚煤層不低于75%,中厚煤層不低于80%,薄煤層不低于85%。礦井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等生產系統及裝備水平都有顯著提高。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煤礦進行采煤方法改革,對因種種原因實行停產整頓的礦井,停產時間的長短應考慮工作面頂板管理等因素,以免造成新的安全隱患和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同時,對實現了采煤方法改革的礦井,應盡量縮短停產時間。

各縣(市、區)煤炭行業管理部門要認真搞好調查摸底,制定采改方案,落實采改對象,把握采改進度,開展業務培訓,跟蹤檢查指導,確保采改目標的如期實現。2005年9月底前,請各縣(市、區)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將具備采煤方法改革條件的礦井名單報市安監局煤冶科,市安監局將組織專門力量逐礦井進行核實。

(二)以推行采煤方法改革為著力點,促進煤礦井型生產能力提高。受資源條件的制約,我市煤礦點多面廣,井型小,生產集中度低。全市260萬噸產量,分布在170多處礦井中,既有年產近20萬噸的大礦,也有年產幾千噸的小礦,年平均單井產量不足1.5萬噸。這種現狀不僅與國家的產業政策不符,而且從根本上制約著我市煤礦安全生產狀況的進一步改善。

因此,必須以推行采煤方法改革為著力點,大力推進高產高效礦井建設,提高生產集中度,走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煤炭工業化道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資源儲量可靠的煤礦進行資產重組和聯合改造,整合煤炭資源,淘汰落后的開采方式,實行集約化生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淘汰一批煤礦。要通過今后幾年的努力,全力把礦井總數壓減和控制到與我市經濟發展及安全生產要求相適應的水平,決不能瞻前顧后,因難而退。從2006年起,每年全市列入全省倒數30名之內的安全生產條件差、煤炭資源回收率低、抗災能力弱的小煤礦將被依法淘汰;對具備采煤方法改革條件而拒不進行采煤方法改革及改革不徹底的礦井,不得批準其延伸開采下組煤,不得通過2006年煤炭生產許可證年檢;至2007年,市有關部門在進行煤礦證照年檢時,對低瓦斯礦井年生產能力低于3萬噸、高瓦斯礦井年生產能力低于6萬噸的礦井不得通過年檢。未通過年檢和淘汰礦井,由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關閉。據統計,全市年生產能力3萬噸以上的低瓦斯礦井有54處,年生產能力6萬噸以上的高瓦斯礦井只有1處,絕大部分礦井井型生產能力與上述標準相差甚遠。今后,淘汰礦井指標的下達,將首先針對未進行采煤方法改革的礦井。

二是整合提高一批煤礦。要以全面提高技術水平為目標,對合法礦井加強技術改造,推動煤礦上水平、上檔次,走正規化、規?;a道路,實施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從2006年1月1日起,凡是具備采煤方法改革條件而拒不進行采煤方法改革及改革不徹底的礦井,將依法責令停產整頓。支持現有合法礦井按低瓦斯礦井不低于3萬噸/年、高瓦斯礦井不低于6萬噸/年的規模就地擴大采礦范圍,辦接替建井或進行技術改造。資源整合要與采煤方法改革同步實施,資源整合不是簡單地將分散的資源歸并,也不只是將幾個煤礦合并,資源整合要使資源條件能滿足井型擴大和采煤方法改革的要求,最終使資源回收率達到規定。

三是新建一批煤礦。按照政府調控、市場運作的原則,按低瓦斯礦井不低于9萬噸/年,高瓦斯礦井不低于15萬噸/年的規模,由市國土局、市安監局負責每年推出若干處達到規定勘探程度的資源,按照我省煤炭行業相應的辦礦條件和標準,向省有關部門申報,向社會公開以掛牌拍賣的方式,有償出讓采礦權,科學進行煤礦產業接替的礦井建設。但是,新建或改擴建礦井如仍采用非正規采煤方法的,以及只靠單純增加掘進工作面或非正規回采工作面個數來擴大生產能力的,將不予批準其新建或改擴建。

(三)突出抓好采煤方法改革,認真落實瓦斯集中整治措施。“以掘代采”的巷采等非正規采煤方法的顯著特征是,工作面只有一個安全出口,沒有形成通風系統,工人在無支護的條件下作業。具體來講,非正規采煤方法存在如下缺點:一是沒有形成通風系統,采用擴散通風或局扇送風,不利于瓦斯排放,容易導致瓦斯爆炸;二是不利于頂板管理,容易發生冒頂事故;三是工作面沒有兩個安全出口,發生事故后人員無法逃生;四是人工運料,人工裝煤,無法使用機械化,工人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生產效率低,產量上不去,生產成本高,僅局扇耗電就花費可觀;五是資源回收率低,需要留設大量煤柱,煤炭資源浪費嚴重;六是由于巷道多,采完后又無法密閉到位,造成礦井漏風大,既降低了通風效率,又容易引起煤層自然發火。

因此,我們要摒棄非正規采煤方法,代之以正規采煤方法,從根本上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的穩定好轉,全面提高煤礦安全裝備和管理水平。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按照這次會議的安排部署,認真抓好采煤方法改革,按計劃、按要求、按標準、按時限完成。要把采煤方法改革作為瓦斯集中整治的重要內容,通過抓采改推動整治向縱深發展。當前,必須認真落實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認真落實限產限人規定。切實做到不超產,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不超標,嚴禁瓦斯超限生產;不超人,嚴格控制下井作業人數。凡是超通風能力生產的礦井,必須依法取高限進行處罰,并對下達超通風能力生產指標的責任人作為未遂事故追究責任,嚴肅進行處理。嚴格管理下井作業人數,盡量減少下井人員,要按照市安監局核定的下井作業人數進行監管,一旦發現超出核定人數,必須從嚴處罰。

二是積極推進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建設。所有高瓦斯礦井和部分瓦斯涌出量較大的低瓦斯礦井都必須裝備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并加強維護,確保正常運行。要接入開關量,能夠監測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的實現情況。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必須安設防雷電裝置。高安市要在2005年底前建成遠程安全監控系統示范縣,有高瓦斯礦井的**市、袁州區也要力爭在2005年底前實現縣(市、區)范圍內聯網。

三是嚴格堅持瓦斯濃度0.9%斷電管理制度。今后,全市所有煤礦瓦斯報警斷電儀的斷電值下調至0.9%。

四、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

今年時間已經過了一半多,要順利完成全年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任務,時間緊,壓力大。為此,我們要切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既定部署,再接再厲,集中精力,更加積極負責地做好下一步工作,確保年初確定的安全目標得以實現。

鑒于全年工作已在年初作了安排,這里再簡要地提一提幾項重點工作:

(一)積極組織開展瓦斯集中整治督導活動。要繼續抓好瓦斯

集中整治這個重中之重,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市里2個督導組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督導活動,督導情況將及時予以通報。對列為瓦斯集中整治重點監管的76處礦井,市督導組和各縣(市、區)督導組要進行重點監管。各級督導組在督導過程中,要把防治水、“五整頓、四關閉”、一證兩系統、安全投入和層層轉包、非法買賣礦井等情況一并納入督導內容。對各級督導組查出的問題,各礦井要嚴格落實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認真進行整改。每月26日前,各縣(市、區)煤礦瓦斯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定期向市煤礦瓦斯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書面報告一次本轄區瓦斯集中整治開展情況。

(二)加快實施安全許可制度。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安全許可證辦證工作進度。對省發證辦提出的問題,各煤礦要有針對性地抓緊整改。各地要繼續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力爭在規定時間內,符合安全要求的礦井都能申報領證。對7月13日前沒有申請發證的2處礦井(**市河西煤礦躍進分礦、**市尚莊鎮云豐煤礦),江西煤監局已下達了停產整頓的緊急通知,要加強監管,確保停產整頓到位。在12月底前仍達不到發證條件的,要依法予以關閉。

(三)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和違法違規生產活動。各縣(市、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按照省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等關于嚴厲打擊煤礦違法生產活動的通知》的要求,聯合國土、工商等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和違法違規生產行為。各縣(市、區)要對轄區內煤礦再次進行檢查,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確保不漏一個“五整頓、四關閉”礦井。各產煤縣、鄉要建立對煤礦違法生產活動的監控網絡,發現“四關閉”的礦井非法生產,必須立即組織打擊。市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結合瓦斯集中整治督導工作的開展,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對煤礦違法生產活動的明察暗訪。8月上旬、10月中旬和12月中旬,省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對我市“五整頓、四關閉”聯合執法情況進行反復督查。

(四)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做好相關工作。國務院的這個《若干意見》,對煤炭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及煤礦安全生產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僅指明了煤炭工業改革發展的方向,同時也為從根本上解決煤礦安全問題創造了有利條件。待省政府的貫徹意見出臺后,市政府也將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貫徹落實各級政府的實施意見,納入下一步的工作內容。各縣(市、區)煤炭行業管理部門要按照分工,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和做好相關工作。

(五)嚴格礦井生產能力核定。省煤炭行業辦未對2005年度生產能力核定結果進行批復的4處礦井(**市秀市洲上二礦,尚莊鎮云豐煤礦,曲江園嶺煤礦,曲江鎮鴻達煤礦),務必于8月10日前將核定資料上報市安監局復審。這4處礦井的核定工作應與2005年度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工作同時進行,否則不予通過煤炭生產許可證年檢。上述4處礦井之外的其它礦井務必于11月5日前將2006年度核定資料上報市安監局復審。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核定工作走過場。

(六)嚴格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省煤炭行業辦未對2004年度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結果進行批復的4處礦井(**市秀市洲上二礦,尚莊鎮云豐煤礦,曲江園嶺煤礦,曲江鎮鴻達煤礦),務必于8月10日前將鑒定資料上報市安監局復審。上述4處礦井之外的其它礦井應在7~10月間確定一個月,在正常生產的條件下進行鑒定,并于11月5日前將2005年度鑒定資料上報市安監局復審。

(七)切實抓好安全質量標準化。年初確定的列入2005年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范圍的33處礦井,必須達到三級以上標準;此外,各縣(市、區)還要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礦井開展達標活動,達標礦井總數必須達到25%以上,并爭取多出現達到二級標準的礦井;所有高瓦斯礦井都要達到三級以上通風質量標準。10月20日前,各縣(市、區)行業管理部門要將2005年度預計達標礦井名單、預計達標級別等情況匯總報市安監局煤冶科,以便安排今年的考核評級工作。

(八)強化煤礦安全技術服務。前不久,江西煤監局已下文正式批準我市設立宜春新科煤礦安全技術服務站、高安市安訊中心煤礦安全技術服務站和**市煤礦安全技術服務站。8月15日前,各礦井要與相應的安全技術服務站簽訂煤礦安全技術服務協議。各服務站要按照江西煤監局批準的服務項目開展服務工作。為確保生產能力核定和瓦斯等級鑒定的工作質量,從今年開始,以后統一由各礦井委托相應的安全技術服務站進行核定和鑒定。各服務站要嚴格遵守有關煤礦安全中介機構的管理規定,完善工作制度,制定質量管理標準,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市安監局和有關縣(市、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各服務站的指導及監督。

同志們,抓好采煤方法改革,工作艱巨,任重道遠。讓我們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堅定信心,扎實工作,進一步提高煤礦生產規模、安全生產技術水平和煤炭資源回收率,增強安全保障能力,走煤炭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全市煤炭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構建和諧平安社會和建設小康宜春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