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長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的發言

時間:2022-11-04 03:25:00

導語:工商局長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的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局長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的發言

今年是市委“作風建設年”,同時也是我局“隊伍作風整頓年”。我局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打造文明、威武、勤廉之師為奮斗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先,采取過硬措施,全面開展干部隊伍作風整頓,系統干部隊伍的勤廉形象和執法風紀明顯改觀,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據不完全統計,去年系統干部職工共拒收禮物、禮金210人次,折合人民幣63.8萬元;社會各界舉報工商干部紀律作風問題的信訪投訴較2005年下降60%;在2006年度組織的2000多戶個體工商戶、工商企業對工商部門行風滿意度的測評中滿意率達99.8%;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直機關黨風廉政建設紀檢監察工作先進單位,并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06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一等獎。我們的做法是:

一、突出三個內容,筑牢教育防范之堤

教育是基礎,是轉變作風的重要手段,也是工商系統自身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我們采取定期開展政治學習和組織全體人員集訓、青年干部座談、黨組織交心談話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抓好干部隊伍的教育。

(一)突出抓好“大宣教”格局。把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作為全局干部職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重點,建立了宣傳工作獎懲暫行辦法、新聞發言人制度和網絡宣傳教育等制度,形成了局黨組統一領導,紀檢部門組織協調,人教、辦公室、法規、財務、機關黨委等部門聯動,各基層分局、市局機關各部門積極參與的“大宣教”工作格局。

(二)突出抓好反腐倡廉宣教活動。結合隊伍作風整頓活動,以認真學習貫徹黨章、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強黨性教育;以貫徹“兩個條例”、各項“禁令”等為主要內容加強黨紀條規教育;以《行政許可法》、《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教育;以觀看警示教育片,閱讀廉政書籍、文章,參觀警示教育基地;聽取預防職務犯罪講座等形式,進一步強化警示和示范教育;以系統政務信息為平臺,強化了網絡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反腐倡廉的輿論氛圍。

(三)突出抓好工商廉政文化建設。開通“XX工商廉政網”,設置“廉政快訊”、“廉政在線”等專欄,并在工商所和機關辦公場所設置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專欄,多渠道、多層面地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將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有關規定及各項“禁令”印制成小卡片發放到每個干部職工手中,要求隨身攜帶,貼身監督,對照卡片上的內容認真檢查,自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組織系統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市直工委組織的領導干部黨課講稿評比、廉政格言征集以及市紀委的紀檢監察法規調研活動;在“兩節”期間給干部職工發送廉政短信、給家屬下發“家庭助廉倡議書”等,寓廉于理,寓廉于文,寓廉于樂。

二、把握三個關鍵,以制度規范行為

我局堅持關口前移,加強防范,圍繞管住、管好“人、財、物”,加強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機制。

(一)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部位制定制度。以強化人財物監督管理為重點,制定和完善了公務接待制度和大宗物品采購制度;以強化市場監管、質量快速檢測等手段為重點,認真推進食品放心工程;以進一步提高行政許可效率、強化行政指導為重點,為全市經濟激活內資、引進外資優化市場主體準入環境;以強化商標、廣告、合同等服務職能,促進“品牌興企”和“誠信興商”為重點、推進規模企業聯系點‘制度;以規范操作、消除所有制歧視、維護服務為重點,大力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健康發展;以加強行政執法過程中罰沒物資管理為重點,著力推進“兩倉”管理的制度化建設;以規范行政執收執罰為重點,不斷完善“陽光工程”收費制度和執法質量考核評議辦法。目前,我局系統已初步形成了規范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崗位權力運行的制度體系。

(二)圍繞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完善制度。一是結合貫徹實施《公務員法》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特點,相繼制定了《XX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暫行辦法》以及《XX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領導干部年度和任期考核暫行辦法》等制度,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運用激勵、競爭、監督等三項機制,在全系統打造干部公平參與、競爭上崗的平臺。二是在認真落實國家總局“六項禁令”、省局“八條禁令”、市局“四禁止”的基礎上,相繼推出了《誠請社會監督實行有獎舉報的公告》、《禁酒令》以及《違反禁酒令行為處理的暫行規定》。去年元月,我局通過《XX晚報》、《瀟湘晨報》等省、市新聞媒體刊登有獎舉報公告,誠請社會各界對我局系統工作人員向企業、個體戶索拿卡要、以吃抵費、以物抵費以及為他人代辦年檢證照、濫收亂罰的行為和情況進行監督。對舉報屬實者一律給予200—800元的獎勵,舉報獎金由被舉報人“買單”。

如某分局一所長因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