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動員大會講話
時間:2022-02-24 08:23:00
導語: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動員大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省實施促進民營經濟騰飛三年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民營經濟實現了較快發展,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31.2%,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為吉林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一是發揮了拉動經濟增長的生力軍作用。2009年,全省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68.8%,比2006年提高8.3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006年的35%提高到47%;上交稅金占地方級財政收入比重由2006年的52%提高到65%。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壯大經濟實力的重要力量。二是發揮了調整優化結構的促進作用。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民營與國有經濟比例由2006年的0.4∶1提高到2009年的1.1∶1。特別是民營經濟逐漸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全省民營科技型企業達到5200戶,增加200戶,促進了整體經濟素質的提高。三是發揮了擴大就業的主渠道作用。2009年,全省民營企業戶數達到10萬戶,個體工商業戶達到108.8萬戶,分別比2006年增長40%和36%。從業人員達到443.9萬人,占全社會城鎮就業人員的70%以上,民營企業三年新增就業125萬人,占全社會城鎮新增就業的84.2%。四是發揮了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作用。2009年,全省民營企業納稅超億元的縣市有40個,超3億元的有19個,縣域民營經濟上交稅金占縣域地方級財政收入的91%,縣域中幾乎是民營經濟“包打天下”。
這些重大成果,是全省上下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加大組織推動力度取得的。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省里制定出臺了促進全民創業27條政策,各相關部門都制定了配套措施,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千方百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壯大擔保公司資本金規模,搞好銀企保對接,為中小企業解決貸款650億元;設立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4.7億元;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16個、孵化基地74個;實施“萬名創業者、萬名小老板”培訓工程,累計培訓3.5萬人次;加強軟環境建設,解決群眾投訴涉軟問題6000多件。這些工作,凝聚著各有關部門的努力與合作,凝聚著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凝聚著廣大創業者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各有關部門、單位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向所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誠摯的謝意!向全省廣大民營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業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前不久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剛剛閉幕的全省“兩會”,對今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目標任務已經明確。在新的形勢下,做好今年工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至關重要。加大投資拉動,需要民間投資進一步啟動;加快結構調整,需要民營企業注入活力和增強帶動力;推進城鎮化,需要民營經濟強化產業支撐作用和吸納更多的農村轉移人口,等等??梢哉f,民營經濟既關系全局發展,又涉及民生改善。而現在看,盡管我省民營經濟有了較大發展,但與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增長質量都存在不小差距,仍然是塊“短板”,還不適應吉林振興發展需要。民營經濟的主體是中小企業。國務院出臺了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孫政才書記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倡導全民創業,落實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等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為進一步推動我省民營經濟更快發展,省委、省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在全省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偟囊笫?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擴總量、優結構、強龍頭、提素質為目標,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推動相結合,突出企業生成、成長壯大、集群發展、配套提升等關鍵環節,強化政策扶持,打造優質環境,提高服務層次,大力培育中小企業,努力推動民營經濟跨越發展。主要目標是:到2012年,全省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6萬億元,增長60%;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以上,提高8個百分點;上交稅金占地方級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0%左右,提高5個百分點;從業人員占全省職工和城鎮個體勞動者總數比重達到75%,提高5個百分點;企業戶數達到12萬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萬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2000戶,科技型民營企業達到6000戶,個體工商業戶達到130萬戶。2010年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上交稅金分別增長20%以上,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要著重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提高中小企業孵化生成能力。全民創業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就業之源,也是培育生成中小企業的主要途徑。要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在全社會營造百姓創家業、能人辦企業、干部干事業的發展氛圍。積極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創業者提供項目開發、技術指導、產品檢驗等服務。廣泛開展創業服務,建立省、市、縣三級創業服務平臺,切實幫助初創期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繼續推行公共財政購買公共服務,深入實施國家銀河培訓工程和“萬名創業者、萬名小老板”培訓工程,力爭每年為企業培訓管理和技能型人才2000人。重點搞好企業孵化基地、創業基地、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繼續實行財政稅收扶持政策,三年內省級孵化基地達到100個,孵化總規模達到5000戶。今年力爭新建創業孵化基地10個,生成小企業1萬戶,新增就業10萬人。
第二,突出抓好企業成長,推動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壯大,是擴大總量的重要措施,也是調整優化結構的內在要求。要加強政策引導,推動有條件的企業以資本、技術等為紐帶,實施兼并重組,實現低成本擴張,打造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動,著力形成企業成長梯隊,省里重點培育1000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成長型企業,各市(州)重點扶持超千萬元企業成長為億元企業,縣(市、區)重點培育小企業成長為規模企業。要積極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不斷提升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向創新型、循環型和科技型轉變。鼓勵組建中小企業技術聯盟,加快新技術推廣和科研成果產業化。完善中小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強企業管理創新,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提升企業發展能力。今年力爭全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增加1000戶,億元以上企業增加200戶。
第三,加快產業集群發展,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素質。推進產業配套和集群發展,是現代工業布局的重要形式,也是擴大企業規模的有效途徑。目前,我省大企業不夠強,小企業不夠多,群體規模不夠大。現在,省里正在謀劃汽車產能力爭早日達到300萬輛、軌道客車新增1000輛高速動車組和1000輛新型城軌客車、打造千億級化工產業基地和千萬噸級油氣生產基地等,主導產業配套率要達到70%以上,發展空間巨大。要圍繞全省支柱優勢產業前伸后延,積極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發展產業鏈經濟,通過三年努力,使重點產業本地配套率達到40%以上。鼓勵創辦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工業設計等生產型服務企業,增強產業集群競爭能力。圍繞龍頭企業、核心技術、優勢產品,以各類開發區、園區及區域優勢產業為依托,著力培育50個產業集群。加大品牌推介和培育力度,鼓勵產業集群申請注冊集體商標,打造集體和區域品牌,推進集群企業共同發展。大力扶持集群主導產業科技研發、標準檢驗、技術支持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放大服務功能。抓緊組建行業配套協作中心,積極開展項目對接。今年,重點鼓勵大型企業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式,與中小企業建立穩定配套機制,推進構建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第四,積極拓寬融資渠道,著力破解融資難題。融資難是長期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要采取有效措施,著力加以解決。要進一步搞好銀企保對接,積極爭取信貸投放規模,確保每年中小企業新增貸款額度不低于上年。加大初創企業小額貸款支持,探索建立小額貸款風險補償金,力爭每年為創業者提供小額貸款15億元。繼續實施“百戶重點企業”、“千戶成長企業”和“萬民創業小額擔保貸款項目”,切實解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建立完善擔保機構資本金注入、風險補償和獎勵補助機制,進一步提高擔保能力。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吉林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健全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和扶持政策體系,加快中小企業上市步伐。推進建立吉林省股權交易所和高技術企業三板交易平臺,鼓勵企業通過發行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債券及信托投資等方式實現直接融資。今年,要繼續深入實施融資服務品牌項目,盡快實現縣域擔保機構全覆蓋,力爭全年為企業融資350億元。
第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實強化服務保障。強化政策扶持是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條件。要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促進全民創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準入門檻、金融支持、優化結構、創造環境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增加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資金扶持覆蓋面,各市(州)、縣(市)也要逐步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獎勵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對成長型企業技術創新、節能減排、開拓市場等給予支持。要把中小企業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保證用地指標。要健全各級服務中心,完善融資擔保、創業培訓、創業咨詢、管理診斷、公共技術、電子商務、法律維權、市場開拓、事務、信息網絡等10大服務平臺。開展人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項目,繼續堅持干部聯系包保民營企業制度,幫助開拓市場、解決困難。加大社會資源整合,引導各類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強化要素協調,努力為中小企業解決煤電油運等實際困難。
第六,大力優化軟環境,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是中小企業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近年來,我省發展軟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要進一步加大軟環境建設力度,各級政府督查室、軟環境辦公室、工信部門等,要聯合搞好軟環境專項治理,深入基層、深入企業,督促檢查各項政策貫徹落實情況,嚴厲查處企業反映強烈的基層執法和服務人員吃拿卡要等行為,實行嚴格問責。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和社會監督的作用,進一步改進政府服務,著力解決好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加強中小企業勞動關系處理、工資支付、勞動保護、社會保險等檢查,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中小企業發展事關吉林振興發展全局,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任務很重。省政府專門成立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把中小企業發展作為政府績效評估的重要內容,分解落實到市(州)、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實行定期公布制度,對發展較好的市(州)給予獎勵,對完成不好的要通報批評。各市(州)、省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建立工作責任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民營經濟主管和服務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加快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努力爭取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成績,為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家庭室內設計論文
- 下一篇:服裝教育發展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