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基礎建設管理講話
時間:2022-02-09 02:05:00
導語:副市長基礎建設管理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年以來,教育、體育、文化廣電、衛生、計生各項工作在各部門、各鄉鎮(街道)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已經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主要作兩方面的總結:
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越劇藝術學校異地新建工程籌建工作進展順利,這項工作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下,在相關部門、街道的積極努力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宋衛平先生捐資1億港元建設越劇藝術學校正式簽約,首批捐贈資金1000萬港元已到位,項目已列入省重點建設預備項目,項目報批和土地征用工作進展比較順利,施工便道、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落戶在愛德外國語學校的市射箭訓練基地竣工。市體育中心田徑場看臺已動建。剡湖街道中心學校新建項目、市傳染病區和市計劃生育宣傳技術指導站改擴建工程正在招投標。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市游泳健身中心建設項目已完成圖紙設計。
二、線上各項工作齊頭并進
1.教體事業均衡優質發展。一是強化教育經費財政主渠道保障,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雜費、課本費,市財政上半年補助雜費、課本費和公用經費1490萬元;義務教育教師年終獎金享受公務員同等待遇,住房公積金與公務員同等標準;建立教育債務償還機制,嚴格控制新的舉債。二是調整教育布局規劃,優化普高教育資源,緩解市區初中、小學就學壓力,中學停止招收高一新生,全部招收初中學生,城南小學國有民辦體制改為公辦小學。三是加強農村教育和職業教育,不斷深化農村中小學“五項工程”,扎實開展職業教育“六項行動計劃”,校企合作走在全省前列。四是穩步提升教育質量,高考取得優異成績,我市考生總上線5578人,文理科上線率95.64%,高于全省11.6個百分點、全4.19個百分點;上重點線703人,創歷史新高,有4位學生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名,13位學生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其中1名學生獲全省理科總分第一(并列),1名學生獲市文科第一,全省第四,各普高學校均取得了理想成績。五是扎實推進體育事業,全民運動會順利啟動,“新農村小康體育村工程”積極實施,送體育“三下鄉”活動、“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系列活動廣泛開展,全市掀起了迎奧運健身熱潮;組隊參加省農民運動會,獲男子團體總分第三;四名火炬手參加奧運圣火傳遞活動;籍運動員宋夏群參加第29屆奧運會,成為我市歷史上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
2.文廣事業繁榮發展。一是越劇事業發展工程措施扎實,研究制訂《關于進一步加快越劇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設立越劇發展專項資金200萬元;市越劇團參加中央電視臺《全國地方戲名家演唱會》;市越劇藝校參加省越劇藝校學員電視挑戰賽,3名學生獲金獎,畢業生就業實現100%;民營劇團星級創評活動全國領先;“越劇進課堂”的做法受到葛慧君副省長的高度肯定和推廣。二是農村文化共享工程更加惠民,開展送戲劇送文藝送圖書送電影送信息“文化五下鄉”,向10個流動圖書站免費送書2000冊,送電影下鄉1796場,免費開放越劇博物館。三是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齊頭并進,開展國家第三次文物普查,5個鄉鎮的文物普查實地調查已完成;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出版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之一《越劇》。
3.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一是全面實施全民健康促進工程,啟動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已有2.1萬多參合農民免費體檢。完成“新農合”門診結報信息系統建設,從6月1日起,參保農民在門診、住院可即時刷卡報銷,我市“新農合”信息化建設、參保率、報銷比率、受益率在全省領先。二是積極開展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爭創活動。三是著力抓好疾病防控和衛生監督工作,科學防控麻疹和手足口病,積極防治重點疾病,查出有螺面積15.08萬?,反復擴大滅螺面積122.04萬?,保持血防“三無”目標,全市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四是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市紅十字會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各界發出抗震救災募捐倡議書,共計捐款捐物1027.49萬元,其中捐款514.73萬元,衛生系統先后派出6批共12人支援災區開展醫療救援和衛生防疫工作,現有3名醫療防疫人員在我市對口支援的蘇河鄉開展工作。
4.人口計生事業協調發展。上半年全市出生2346人,計劃生育率為98.21%,出生性別比正常,低生育水平繼續穩定。啟動優生促進工程,開展優生促進工程宣傳月活動。在全省率先將城鎮居民、企業法人違法生育情況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
下半年,教體文衛計生線各項工作要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破難攻堅、狠抓落實,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快進度,確保七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目標任務
市體育中心田徑場看臺建設項目、市計劃生育宣傳技術指導站和市傳染病區改擴建項目在年底前竣工。越劇藝術學校、剡湖街道中心學校、市游泳健身中心和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四只建設項目在年底前完成基礎。相對來說,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建設任務更重,時間更緊,需要我們更加齊心協力,確保完成建設任務。
二、積極爭創,確保三項國家級創建活動富有成效
1.創建成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城市。我市是全省第一批、市第一個參加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驗收的城市,迎檢工作涉及到市區的所有單位和所有市民,任務重、要求高、涉及面廣,各部門要做好本單位、本系統的語言文字工作,切實增強全民“講普通話,寫規范字”的自覺意識,使我市成為全省第一批、市第一個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城市。
2.創建成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各成員單位和各鄉鎮(街道)要對照創建規劃,進一步查漏補缺,配備好中醫藥醫護人員,收集、整理好創建資料,實施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推廣、應用工作,成立“國醫館”,確保順利通過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考核驗收。
3.啟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在上半年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照國家衛生城市創建要求,借鑒周邊縣市成功做法,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初步制訂創建工作方案,下半年正式啟動爭創工作。
三、精心組織,確保兩項全市性活動圓滿成功
1.辦好全民運動會。今年是奧運年,我市舉辦全民運動會,前期工作已啟動,參賽鄉鎮(街道)、部門、企業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報名非常涌躍,第一個比賽項目游泳比賽于昨天順利結束。接下去要認真做好組團、參賽工作,在10月份舉行開閉幕式,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全民運動會開成一個精彩、熱烈、安全、圓滿的盛會。
2.辦好越劇節。一年一度的越劇節,是全市性的、大規模的、綜合性的文化經濟活動,在調研基礎上,要盡早明確節會方案,進一步打響越鄉品牌,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四、真抓實干,確保八項惠民工程落到實處
1.抓教育均衡發展工程。金庭鎮、仙巖鎮要加快市教育基本現代化鄉鎮創建步伐,力爭創建成功。加大省標準化學校創建力度,使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省標準化學校達到70%。加快學前教育發展,創建市示范、合格幼兒園7-8所。加強農村教育,不斷深化農村中小學“五項工程”,加大幫困助學力度,重點幫扶普高學生,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失學。
2.抓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探索教育考核評價和競爭激勵機制,加強教學研究、交流合作,優化整合資源,深化高中新課程改革,著力抓好與新高考接軌;推進人才強教戰略,啟動新一輪名師培養工程和骨干教師“領雁工程”,深化班主任全員培訓活動,推進優質教育共享工程,創新教學理念、內容、方式,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
3.抓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立起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構建和諧平安校園,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在全市學校門口路段增設斑馬線及警示指示牌,加強學生上下學時間交通管理,確保學生上下學安全;整治學校周邊小攤小販,建好校園放心店,確保校園食品安全;整治學校周邊網吧、娛樂場所、書刊市場,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4.抓全民健身工程。構建市區“15分鐘”健身圈,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系列活動,繼續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擴大體育人口覆蓋面。不斷改善農村體育設施和場所,全面實施“新農村小康體育工程”,創建“小康體育村”30個,金庭鎮爭創成省體育強鎮。
5.抓越鄉文化繁榮工程。發展越劇事業,加大越劇新人培養和引進力度,新排1臺精品劇目,完成民營劇團首輪星級評創工作、越劇個人演唱考級活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完成市博物館選址和規劃方案,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7個鄉鎮野外文物普查。
6.抓農村文化共享工程。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完善五大集鎮文化活動中心,開展文化示范村爭創活動;實現文化惠民,實現“百場演出、千場電影、萬冊圖書進農村”,爭取每月每行政村放一場電影、20戶以上自然村通廣播電視。
7.抓全民健康促進工程。努力打造城市“20分鐘”、山區“30分鐘”衛生服務圈,完成金庭鎮、下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任務,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17家,規范村衛生室,80%以上的城鄉居民擁有自己的責任醫生。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籌資水平和保障水平,參合率保持在95%以上,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綜合達標率達85%以上,第二輪參合農民免費健康體檢率達45%以上。
8.抓優生促進工程。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時,計生、衛生、民政、殘聯等部門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實施好“六免二補助”政策,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享受公共財政的陽光、更加優質的優生服務,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質。
- 上一篇:信息化環境中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途徑剖析論文
- 下一篇:試探行政單位會計控制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