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客運發展情況講話稿
時間:2022-06-03 09:05:00
導語:鐵路客運發展情況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市政協組織部分常委、委員實地考察了鐵路客運發展情況。剛才,聽了局長對鐵路發展情況和鐵路局工作的介紹,感到思路清晰,目標遠大,成績喜人,措施得力。各位委員在發言中也表達了真情實感、真知灼見,我認為講得都很好??吹贸?,通過邊走邊聽邊看,大家情緒很高,談興很濃,感觸很深,對鐵路的建設發展情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鐵路局干部職工顧全大局、負重前行的精神有了更深切的體驗,對推進鐵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鐵路是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科學決策,集各方之智、舉全市之力而興建的一條地方鐵路。自開通運營以來,一直呈現出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運輸條件不斷改善、經營效益不斷增長、歷史債務不斷減少的整體走勢,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國地方鐵路的前列,特別是客運業務始終位居全國地方鐵路的首位,2007年鐵路客運量占全國地方鐵路客運總量的43.7%,幾乎占到了半壁江山。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是“三好”促成的結果:一是領導決策好。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鐵路建設和發展,崔書記、王書記和孫市長先后多次深入鐵路局調研指導,既給政策,又出資金,特別是在關系鐵路長遠發展的大事上,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大手筆投入。這次文登、乳山火車站站房大樓和站前廣場建設工程總投資近億元,全部由市縣兩級財政投資,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對加快鐵路發展的堅定信念和明確導向。二是各方面配合好。全市各級各部門能夠以大局為重,始終抱著“鐵路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為鐵路服務就是為全市發展服務”的態度,在涉及鐵路各方面問題上全力配合、出人出力、鼓勁加油、保駕護航,為鐵路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三是鐵路局干得好。鐵路局領導班子帶領全體職工以發展為己任,凝心聚力、負重奮進,黨員干部率先垂范、甘于奉獻,廣大職工勤奮敬業、埋頭苦干。鐵路初建時,是一條計劃外鐵路。從爭項目、籌資金、開線路、跑圖定等等,鐵路人歷盡坎坷,飽嘗艱辛,迎難而上,百折不撓,跑細了腿,磨薄了嘴,累彎了腰。鐵路能發展到今天,鐵路人是立了大功的。事實證明,鐵路局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務實、干事創業的好班子,鐵路局職工隊伍是一支艱苦創業、能打硬仗的好隊伍。
當前,我市經濟社會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毫無疑問,鐵路戰線將擔任重要的角色,肩負重要的使命,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對鐵路事業發展寄予了厚望。為推進鐵路建設事業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出主意、獻良策、提建議、當參謀,也是我們政協此次視察的初衷。下面,結合前期調研和大家的座談發言,我代表市政協,談三點認識和想法,也是對加快鐵路建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供參考。
一、從“三看”提認識,增強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鐵路具有運能大、能耗小、安全、環保等優勢,鐵路運輸的全天候和大運量可以大大降低運輸成本,是符合科學發展要求、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的交通方式。加快鐵路發展,對拉動經濟、促進就業、發展三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發展形勢看,這是必然趨勢。隨著國際化、城市化、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對運輸的需求將持續大幅度增長。近年來,發達國家對鐵路這種“綠色交通工具”青睞有加。英國制定了“10年鐵路改造計劃”、法國有“高速鐵路總體計劃”、意大利有“T型高速路網規劃”、日本有“新干線計劃”等等。所有這些規劃計劃,都有一個共同指向,就是形成高速、重載、安全、高效的現代鐵路運輸網。當前,我國鐵路進入了新的發展黃金期,“十一五”期間國家將新建鐵路17000公里,電氣化改造15000公里,新建28個客運專線項目,基建總投資高達12500億元,接近“十五”時期的4倍。(到目前,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已超過7.7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美國23萬公里,世界第一,俄羅斯8.6萬公里,世界第二。我國鐵路完成貨運量、客運周轉量、運輸密度均居世界第一,而人均鐵路長度才6公分左右,世界排名在100位以后!難怪有人說:“中國的人均鐵路還不及一根煙卷長!”日本僅東京到大阪就有8條鐵路,而我國最大的兩個城市京滬之間,只有兩條鐵路。)我省也將投資上千億元,構筑“四縱四橫”鐵路網絡,到年全省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4670公里。從我市情況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十五”以來投資建設的一批大項目陸續投入生產,外向經濟與內在經濟的良性互動,將不斷釋放出巨大的后發能量,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流、物流涌入、匯集。加快鐵路發展是形勢所需、大勢所趨。
從經濟效益看,這是必然選擇。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要大富,修鐵路。”經濟要發展,鐵路要先行。開通鐵路客運業務,直接受益的是旅游業,據權威部門測算,旅游消費支出每增加一個單位,工業產值可擴大3.7倍,國民收入可擴大2.7倍,投資可擴大0.9倍。現在每年經鐵路來的旅客100多萬人次,按每人在吃、住、行及購物消費1000元計算,每年可使第三產業增加收入十幾個億。貨運方面,鐵路運費僅為汽車運費的1/2,鐵路油耗約是汽車油耗的1/10。鐵路貨運與汽車貨運相比,每年可為全市企業節省運費1000多萬元。顯然,加快鐵路建設,增加鐵路運量,有利于節省運輸成本,實現綜合運輸效應的最大化。
從自身發展看,這是必然要求。盡管近年來我市鐵路有了長足發展,但從形勢發展對鐵路的要求看,仍有不小差距。一是客車班次偏少,目前鐵路只開行了三對旅客列車,平均日運量約3000人次,遠遠滿足不了市民的出行需要,解決“乘車難”成為一項緊迫的民生問題。二是建設資金短缺,鐵路是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的項目,每項大的建設都需要數以百萬、千萬計的投入,資金不足仍是制約鐵路發展的主要瓶頸。三是設施設備落后,目前我們使用的設施設備有相當一部分是國鐵淘汰下來的,帶有“先天不足”的后遺癥,其直接后果是無法與國鐵接軌。不解決好這些問題,鐵路就難有大的發展,甚至會落入被邊緣化的境地。因此,我們必須增強加快鐵路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大力推進鐵路發展步伐。
二、以“三抓”為途徑,提升發展的速度與質量
當前的形勢對鐵路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能否一鼓作氣、沖出低谷、打好翻身仗,關鍵就在今后幾年。我們應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戰略的角度來謀劃鐵路的長遠發展。
一抓發展機遇。機遇是加快發展的“助推器”。好的機遇、大的機遇一旦抓住,就有可能迅速突破現狀,超前實現目標。從宏觀前景看,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迫切要求加快鐵路發展,建設規模迅速膨脹,資金投入大量增加,建設速度明顯加快,鐵路新一輪大發展的序幕已經拉開;從區域發展看,正積極融入全省“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山東沿海鐵路線和青煙威城際高速鐵路的建設,與沿海制造業、臨港工業、旅游業發展相融合,將直接帶來鐵路客貨運量的大幅提升;從空間格局看,位于我國最東端的陸路交通末稍,目前看是鐵路發展的劣勢,但從東北亞區域的長遠發展看,我市正處于連接日、韓與中國北方的中心點和關節點,發展路港聯運、以港興路優勢明顯。近年來,韓國政府及民間在積極研討開通中韓海底鐵路隧道,提出了三個方案,起點分別是韓國的三個城市,但到中國的目的地只有一個,就是。現在看,鐵路正面臨著極其難得的發展機遇,擁有著大發展、快發展的美好前景。因此,能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就成為關鍵之關鍵。
二抓經營管理。加強鐵路經營管理是深化鐵路內涵擴大再生產,提高鐵路運營能力的迫切需要。經營的重點是搞好“三開”,即開拓新市場、開辟新貨源、開通新線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擴大鐵路運輸份額。要看到,市場競爭既是優勢對抗,也是優勢對接。對抗的結果是優勝劣汰,對接的結果是互補共贏。海爾的經驗就是在注意優勢對抗的同時,更注重優勢對接,把我的優勢與你的優勢銜接起來,而不是用我的優勢抵消你的優勢。鐵路作為一條地處末梢、起步較晚的地方鐵路,在經營上更應當走合作共贏之路,靠大聯強,借力發展,我們的路才能越走越寬。管理的重點是搞好“三理”,即理順體制、理順矛盾、理順關系,理順體制就是完善以市場為主體的經營新機制,完善保障鐵路健康發展的管理新機制,完善與工效掛鉤的分配新機制;理順矛盾就是理順高投入與慢回報的矛盾、運能大與運量小的矛盾、人員多與人才少的矛盾;理順關系就是理順與國鐵及上級相關部門的關系,為鐵路全面融入大鐵路體系創造條件,爭取支持,贏得更多的商機。
三抓安全生產。安全生產關系全局,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是一條事關群眾安危的生命線,是一條維護國家資財的保障線,是一條關系黨和國家聲譽的形象線,也是一條決定各級前途和命運的高壓線。因此,在安全問題上,“寧可聽罵聲,也不能聽哭聲”;查安全隱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抓安全管理,寧可嚴上加嚴,也不能有絲毫放松。希望鐵路局干部職工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牢牢抓住安全生產不放松,抓嚴、抓細、抓實,確保鐵路運輸安全順暢。
三、以“三強”為目標,推動鐵路實現新跨越
推動鐵路建設又好又快發展,靠大聯強是外力,強化素質是內功。一定意義上講,強化素質、練好內功是最根本、最關鍵的基礎性工作。
一是強素質。一手抓人才,一手抓服務。鐵路局堅持多年實施“育人興路”工程,對提高隊伍素質,提升業務技能,很有成效。建議深入推進這項工程,外引內培,學用結合,搞好人才儲備,優化用人機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努力造就一支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鐵路人才隊伍。同時鐵路作為窗口單位,服務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決定著參與市場競爭的成敗,也體現著的整體文明形象。鐵路干部職工應牢固樹立“旅客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以優質的服務樹鐵路品牌,以良好的形象興文明之風,當好全市文明服務的標兵。
二是強基礎。在基礎設施上,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對現有設備的技術改造,加快實現技術裝備的現代化,不斷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在客運業務上,應繼續上跑外聯,全力攻關,爭取多開行新的旅客列車,提升列車等級,滿足市民出行需要。在資金籌措上,應廣開融資渠道,多方籌集資金,吸引各方入股,采取“借船出海、借梯上樓”的辦法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三是強實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力就是優勢、就是特色、就是競爭力、就是生產力。面對運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態勢,鐵路應立足自身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服務為主題,進一步更新經營理念,轉變經營方式,拓展經營業務,充分發揮鐵路運量大、運距長、費用省的特點,加之優質高效、細致周到的服務,積極開拓市場,發掘貨源,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鐵路事關全市發展大局,事關改善民生質量。希望各級政協組織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鐵路的發展,利用提案、調研、視察等有效方式,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獻良策,為鐵路發展造勢助威,保駕護航。希望鐵路局干部職工繼續發揚迎難而上的無畏精神、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百折不撓的拚搏精神、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不斷開創鐵路發展的新局面,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上一篇:職教攻堅與工程建設會發言
- 下一篇: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會議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