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財政稅務工作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19 03:57:00
導語:在市區財政稅務工作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剛才,市長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講話,回顧了自年以來財稅工作九個方面的歷史性變化,對今年的財稅工作提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和主要措施。各級財政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戒驕戒躁,再接再厲,認真抓好落實,向更高工作和管理水平邁進。下面就全面貫徹市長講話精神,切實做好全年財政工作重點講四項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確保完成財政收入任務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狠抓經濟結構調整、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全市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地方財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組織收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和條件。各級財政部門一定要把握工作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市長講話精神,積極落實收入任務,層層分解建立責任制,發揮好財政收入牽頭部門的作用,精心調度,繼續加強與國稅、地稅部門的協調配合,為“兩稅”服好務,熱情幫助解決好稅務部門的實際困難,為應收盡收提供一切便利和保障。進一步發揮財稅庫行網絡的作用,健全旬、月、季收入考核和分析制度,堅持按進度均衡入庫,及時發現問題采取對策,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進一步完善“兩個比重”考核獎懲機制,不斷增加稅收收入比重,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要求,完善非稅收入征管機制,規范非稅收入管理,凡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的國有資源開發和國有資產使用,都要推行有償使用和轉讓制度,確保各類收入應收盡收。
二、完善公共財政制度,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年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一年,也是財政保障任務較重的一年。財政要進一步轉變理財觀念,調整支出結構,完善制度,創新機制,積極推進公共財政建設。一是加大“三農”投入,努力促進新農村建設。要以市委、市政府推進新農村建設“十大行動”為總抓手和工作重點,緊緊圍繞農民增收、城鎮建設、道路暢通、飲水安全、生態富民、造林綠化、醫療惠農、教育振興、弱勢保障、市場拓展十個方面,制定實施具體的工作規劃,搞好與各牽頭部門的銜接,千方百計籌集和安排資金,創新分配機制和管理方式,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戶供養制度和扶貧機制;繼續擴大新農合范圍,完成鄉鎮衛生院改造,改善農民的就醫條件;進一步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繼續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繼續實施糧食直接補貼、農機具補貼和農業良種補貼等政策,將各項涉農補貼實行“一本通”發放,確保落實到農民手中;大力支持村村、戶戶通自來水工程,確保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采取以獎帶補方式,支持農村改廁、改廚和沼氣池建設;支持完成10個小城鎮規劃建設起步、850個村內主干道硬化和村村通公路的收尾工作;全力支持南部山區等的荒山綠化,保護涵養水源。通過采取以上措施,使改革發展成果和公共財政陽光更多的惠及農村和廣大農民群眾。二是牢固樹立民本意識,努力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要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足額安排資金,保證“兩個確保,一個低?!闭叩轿?。認真落實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財稅優惠政策,對下崗失業再就業人員,在資金支持、稅費減免、小額貸款擔保、社會保險補貼、公益崗位補貼等政策方面給予傾斜。完善資金籌集機制、企業離休干部和軍轉干部待遇的長效保障機制,研究探討新的征收方法和機制,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險征繳率,并切實搞好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試點工作。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特別是要完善特困戶、災民及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制度,更好的體現公共財政向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傾斜,實現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三是堅持統籌兼顧,努力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對教育、文化、衛生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重點事業的支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調整教育專項資金的支持重點,支持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盡力向縣區和困難鄉鎮傾斜,進一步促進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支持搞好文化產業的調整,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和重點文物保護,支持打造文化精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加大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投入,完善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兩個體系建設,增強各級疾病預防控制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放大效應,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科學運作、規范使用,強化績效考核,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大支持力度,努力解決基層財政困難。切實把加強縣域財源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完善保障性和激勵性轉移支付制度,多渠道爭取和籌集資金,發揮其引導和激勵作用,培植主導產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拓寬財路,增加收入。全面推進“鄉財鄉用縣管”和“村財村用鄉管”改革,落實困難縣預算審查、財政供養人員“雙控”管理制度,強化基層債務管理,指導做好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增強基層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三、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大力促進經濟發展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政策導向作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改制,支持規模經濟做大做強,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大科技投入,促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支持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和利用,促進科技基礎平臺建設,推進我市科技進步;圍繞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制定實施品牌獎勵、開拓市場獎勵、優化環境獎勵和人才獎勵等若干獎勵政策,促進企業加快新產品研制開發,擴大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加大對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投入,建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和補償機制,促進經濟穩定持續增長。
四、加快推進各項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要繼續深化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編制預算,不斷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系,積極開展項目支出按經濟分類編制預算試點,強化機構人員編制與財政預算相結合的管理機制;積極實施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將土地出讓收支全部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試編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統籌企業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二是鞏固擴大政府資金管理制度改革成果。繼續強化財政監督職能,通過預算編制審查、預算執行跟蹤監控、專項檢查三個層次,建立起涵蓋資金運行全過程的財政監管機制,保證政府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節約開支,促進黨風廉政建設。三是繼續深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度改革。要進一步完善資產管理機制,強化委托管理和授權經營,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將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和處置收入,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等納入財政非稅收入管理;繼續搞好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整合劃轉,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四是穩步推進政府投融資管理制度改革。要嚴格控制城建債務規模,優化債務結構,強化建設資金的預算約束,統籌運作土地出讓收益,將新老債務統一納入綜合還款調劑范圍,切實防范政府債務風險;強化各平臺經營意識,對經營收入實行預算管理,實現政府收益最大化,促進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和城市建設健康發展。五是加快推進“金財工程”建設。加強網絡集中統一規劃,繼續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財稅庫行網絡平臺優勢,采取多種方式推進信息技術與財政核心業務的融合,通過集中整合收支信息資源,為領導決策提供更加完整、翔實的數據資料,增強財政宏觀調控能力。
年,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理財、依法行政,改進作風,強化服務,不斷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促進我市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區開展西部大開發總結會發言
- 下一篇:經濟區核心建設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