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抗洪救災表彰大會發言

時間:2022-06-23 11:06:00

導語:縣抗洪救災表彰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抗洪救災表彰大會發言

近一個月來,我們同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自然災害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艱苦斗爭,譜寫了一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勇于犧牲、勇于擔當,勇于奉獻、勇于盡責”的壯麗凱歌,表現出了人民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取得了抗洪救災的階段性勝利??h委、縣政府隆重召開全縣抗洪救災表彰大會,就是要充分肯定成績,總結經驗,表彰先進,號召和動員全縣上下,學習先進事跡,弘揚抗洪精神,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不屈不撓,克難奮進,努力奪取恢復重建和加快發展的全面勝利。

在此,我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廣大干部群眾,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預備役人員、醫療衛生和新聞工作者,向在搶險救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致以崇高地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縣抗洪救災工作的各方各面、各條戰線和各級各界人士,向為災區提供無私援助的各級部門、兄弟市縣、各級組織、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謝!向為奪取搶險救災勝利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向在這次災害中不幸遇難的群眾,表示沉痛地悼念!

7月18日,我縣遭受了歷史以來最為嚴重的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自然災害,縣城嚴重內澇,許多歷史以來從未出現松動跡象的山體紛紛發生大面積垮塌,特別是四季鄉木竹村、鐵爐鄉柳林村、蘭家壩村、藺河鄉棋盤村、官元鎮二郎村等地發生了出人意料的特大山體滑坡,全縣17個鄉鎮近14萬人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4.9億元,因災死亡41人、失蹤56人,27000多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許多老百姓奮斗多年的家業付諸東流,全縣人民多年努力的基礎設施毀于一旦。受災面積之廣,損害程度之深,各項損失之慘重,均為前所未有,令人觸目驚心、倍感沉痛。

災害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極為關注和牽掛,、、李源潮、回良玉等中央領導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國土資源部、民政部、國家防總、減災委等國家部委領導親臨指導救災工作;省委書記趙樂際、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錦斌、副省長姚引良親赴災區視察指導;市上劉書記、方市長等四大家領導多次親臨災區一線查看災情,指導救災,慰問災民;市上指導組馬主任一行駐守,不畏艱險不辭辛勞,巡回災區檢查指導;省市相關部門及時為我們提供物資保障、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陜西日報等20多家新聞媒體100余人第一時間報道災情呼吁援助,為災區群眾帶來了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鼓舞了廣大干群救災重建的堅強斗志,增強了我們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自然災害,縣委、縣政府及早部署、快速反應、沉著應對、果斷決策,及時預警,及時啟動預案,提前轉移群眾6萬多人次,并迅速成立搶險救災工作組,由縣級干部帶隊,徒步跋山涉水,冒著生命危險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指導抗洪搶險救災,開展應急救援,安置受災群眾,組織避險轉移,及時開展生產自救和“四通”搶修;在整個搶險救災過程中,縣級各大班子領導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與廣大群眾心手相連患難與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把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使災民得到妥善安置,基礎設施逐步恢復,災區社會大局穩定,生產自救有序展開。

在這次抗洪救災斗爭中,全縣廣大基層組織、共產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組織群眾抗災自救,是抗洪救災工作中的中流砥柱;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面對山洪肆虐、走山滑坡,與群眾同舟共濟、勇戰洪魔。基層干部沖鋒在先,共產黨員舍生忘死,尤其是鄉村組干部身處一線、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抗洪救災壯歌。有的在災害來臨之前不顧一切組織群眾撤離,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有的在危難時刻不顧個人安危保護群眾安全,不幸壯烈犧牲;有的強忍失去親人和家園的巨大悲痛,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工作,全力救災。涌現出了溫光旭、陳永才、周爾軍、龔太華、王應保、高富致、何遠志、祝恒兵等一批抗洪救災英雄楷模,他們用無私無畏的果敢行動,充分展示了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無限忠誠踐行了“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

這次抗洪救災斗爭中,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戰士和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以災情為命令,迅速投入抗洪救災工作。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置生死于不顧,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充分發揮了突擊隊作用。無論是轉移群眾避險,還是搜救被困人員;無論是安置受災群眾,還是搶運救災物資;無論是搶修水毀基礎設施,還是排查災害隱患;無論是搜尋安葬遇難人員遺體,還是配合衛生消毒防疫,無論是保護群眾生命安全,還是維護災區社會秩序,他們總是戰斗在最緊急、最危險、最艱難的地方,用辛勤汗水贏得了“忠誠衛士”的榮譽稱號,譜寫了擁政愛民和警民團結的動人篇章。

在這次抗洪救災斗爭中,全縣各級各部門忠于職守、團結一心,認真履行職能,堅守本職崗位,支援搶險救災。防汛氣象部門堅持24小時監測雨情汛情,及時預警預報,協調水電企業錯峰調洪,為防汛救災爭取主動。路電水訊等相關部門緊急組織人力、調度機械設備,晝夜奮戰施工,搶修“四通”設施,在最短時間內保障公路交通、通訊暢通和電力供應,確保搶險救災有序進行。醫療衛生工作人員深入災區送醫送藥、消殺防疫,付出了艱辛努力。各級媒體記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采訪報道,鼓舞干群斗志、營造良好氛圍。經濟部門及時核實上報災情、爭取項目支持、組織恢復生產、彌補災害損失。組織、宣傳、文化部門和群團、慈善部門及時挖掘先進典型、啟動社會募捐,成功舉辦“挺起不屈脊梁”賑災晚會,募集各類物資640余萬元。各級黨政綜合部門晝夜堅持在崗值守,及時準確傳遞信息,搞好綜合協調服務,為搶險救災發揮了應有作用。市縣包村部門干部、“雙千”干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村組開展工作。社會各界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積極伸出愛心援助之手,踴躍捐款捐物,支援災區共度難關。

在這次抗洪救災斗爭中,涌現了眾多英雄楷模,涌現了許多感人事跡,大家都是這次抗洪救災斗爭中的先進,剛才受表彰的只是極少數典型代表,還有很多躬身垂范的領導干部、奮力拼搏的基層組織、扎實工作的單位部門、默默奉獻的干部群眾,這是一個萬眾一心、堅強有力的戰斗團體,實踐再次證明,廣大人民群眾是戰勝一切困難、書寫勝利篇章、創造前進歷史的真正英雄,歲月將永載史冊、人民將銘記在心。這次抗洪救災斗爭集中展示了人民的內在精神、堅強意志和群體形象,是“精神”的長期錘煉、集中表現和再次升華,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愛我、投資環境整治、轉變作風“三項活動”的成果展現,經過抗洪救災斗爭的洗禮,已經凝結成為一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勇于犧牲、勇于擔當,勇于奉獻、勇于盡責”的偉大抗洪救災精神。

這種精神,具體表現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勇于犧牲、勇于擔當的獻身精神,勇于奉獻、勇于盡責的敬業精神,這是我們戰勝困難、加快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弘揚、傳承和發展這種精神,把它作為實現創先爭優、重建美好家園、加速騰飛的強大精神動力。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就是要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要深入挖掘和廣泛宣傳抗洪搶險救災中的先進典型,用先進事跡感染人、用英雄模范引導人、用崇高精神鼓舞人,迅速在全縣上下形成學先進、趕先進、做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就是要以創先爭優為重點,形成組織有力的堅強堡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要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創先爭優,努力爭當克難攻堅的先鋒隊;要在服務災區群眾中創先爭優,努力爭當災民群眾的貼心人;要在恢復重建中創先爭優,努力爭當災民群眾的主心骨;要在強化基層組織建設中創先爭優,努力爭當服務發展的動力源。

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就是要以加快發展為目標,形成推進落實的強大合力。當前,在推進恢復重建和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形勢緊迫逼人,任務艱巨繁重,困難壓力巨大,特別需要我們大力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穩定第一責任、民生第一追求,以恢復重建為重點,心系群眾冷暖,搞好災民安置,統籌城鄉發展;以防汛保安為重點,常備不懈地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以“一體兩翼”為重點,努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科學謀劃明年和“十二五”各項工作,加快推進騰飛步伐。

同志們,自古以來,天災無情,但我們始終堅信人定勝天,人民的不屈意志沖不垮,人民的智慧力量沖不折,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努力推進加快發展和恢復重建。我相信,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