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三創活動總結會講話

時間:2022-05-11 03:13:00

導語:縣長在三創活動總結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三創活動總結會講話

同志們:

一、“三項”活動開展基本情況

在“三創活動中,我們立足“百姓創家業”這個基礎,抓住“能人創企業”這一關鍵,強化“干部創事業”這一保障,立足仍是初級階段的欠發達地區這一最大的實際,緊扣省委“兩創”總戰略和縣八次黨代會提出的“兩個翻番、兩個80億”的奮斗目標,高舉全民創業的大旗,激活各類創業主體的創業熱情,掀起全民創業高潮,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在“作風建設年”活動中,我們根據省委、市委的統一部署,認真細致地抓好提高認識、邊整邊改和總結提高三個階段的各項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干部作風的轉變,營造了干凈干事、高效干事、和諧干事的良好氛圍。在“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中,我們牢牢把握活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要求、方法步驟,精心組織,統籌安排,扎實推進。據統計,全縣上下共組織中心組學習479次,組織專題大討論324次,舉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政策宣講會194場,召開座談會812次,征求意見2819條,解決問題1422個。各級領導干部下基層1526人次,梳理確定249個擬破解難題,已破解247個。通過“三項”活動的開展,掀起了全民創業的熱潮,轉變了干部的作風,改善了經濟發展環境,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二、“三項活動”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營造濃厚氛圍。為確保“三項”活動的順利開展,我縣立足早謀劃、早部署、早實施,分別成立了縣“三創”活動領導小組、縣“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縣“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為加強對“三創”活動、“作風建設年”活動和“兩新”主題實踐活動的協調領導,整合力量,形成合力,縣委成立縣“三項”活動協調小組,有力地推進“三項”活動健康有序的開展。

為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縣“三項”辦組織編印了我縣正反典型案例和周邊縣市發展經驗學習討論材料,供黨員干部學習討論,每位機關、鄉鎮黨員干部撰寫了以“破難題、轉作風、促三創”為主題的學習心得體會,并開展評比和交流活動。

“三項”活動始終緊扣主題,精心制定宣傳方案,突出每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有效載體,以及制作專題片、文藝下鄉、政策宣講等有效形式,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做到“上下兼顧、正反并重、虛實相促”??h廣播電視臺、報紙、政府門戶網站開設《破難題、轉作風、促三創》、《創業論談》等專欄,各鄉鎮、部門充分利用各自的宣傳陣地和載體,開展強勢宣傳,及時宣傳報道“三項”活動?!叭棥被顒舆€引起了省市媒體的關注,關于我縣此項活動的報道就達十余篇。此外,我縣還通過編發領導干部蹲點調研事跡匯編、“作風建設年”活動簡報,讓干部群眾了解活動開展情況,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促進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走進矛盾,破解民生難題?;顒娱_展以來,我縣各鄉鎮、部門堅持走群眾路線,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訪民情、聽民聲、解民憂,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在縣“作風建設年”動員會后,我縣297名干部深入聯系鄉鎮,開展了為期1周的蹲點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民情懇談會和上門走訪、實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蹲點鄉鎮、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幫助理清低收入農戶脫貧、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等方面工作思路。通過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遞惠民致富信息,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贏得群眾的理解和信任;通過普遍開展訪貧問苦,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送上黨和政府的溫暖,增進干部對群眾的感情。為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工程,我縣全面落實“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機制,全縣共落實結對幫扶干部6190人,落實結對資助資金148萬元。截止去年底有6819戶16469人實現脫貧或達到最低保障水平,占全縣低收入總人口的66.5%。

從5月下旬開始,我縣圍繞最需破解的難題,通過蹲點調研、走村入戶、開門接訪、發放征求意見函及召開座談會多種方式,共梳理確定249件擬解難題,建立“破解難題承諾制”和“縣鄉互動、分級處理”難題破解機制,開展部門協助鄉鎮合力破解難題集中行動,全縣249個擬破解難題,到目前已破解247個,其中28名縣領導擬破解難題30個,已全部破解;鄉鎮、部門領導擬解難題219個,已破解217個。

(三)強化管理,優化發展環境。按照省委“6+1”部署和市委“五嚴禁、五建設”的工作要求,我們突出機關效能建設、公車使用、、廉潔行政等“七個重點”。先后對公車使用、周一坐班服務制度落實等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和明察暗訪,開展“縣管干部監督進社區”活動,組織評選“農村十佳創業之星”、“能人(企業)十佳創業之星”、“干部十佳創業之星”,并組織了“創業之星”先進事跡的巡回宣講,有效地促進干部作風的轉變,進一步優化了我縣的創業環境。

(四)建章立制,管理督查到位。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學習長效機制。堅持每月10日的“學習日”制度,將政治理論學習與經常性教育有機結合,同時強化對各單位夜學的明查暗訪,確保學習有布置、有檢查、有成效。二是建立健全服務群眾長效機制。深入開展“為民辦實事”、“聯萬家、送溫暖”和“百名干部蹲點調研促發展”回訪等惠民行動,進一步完善“住村聯心”工作制度,深化“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活動,推行周一“坐班服務日”制度,加強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開展“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評比活動,提高為群眾辦事的主動性和實效性。三是建立健全難題破解長效機制。各級各部門的主要領導每年抽出3個工作日以上時間到聯系鄉鎮、村、企業召開民情懇談會,及時了解基層情況,把一些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每年由部門協助聯系鄉鎮破解1至2個難題,把這項工作納入部門工作職責中;推行信訪工作包案、導訪制度,對信訪難題明確包案領導,及時化解矛盾。四是建立健全干部管理長效機制。改進領導干部目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等規章制度,實現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參會紀律和考勤制度、政務財務公開等制度,加強隊伍的內部管理,用規范的制度來約束工作行為。五是建立健全監督檢查長效機制。在全縣開展縣管干部監督進社區活動,加強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的監督,充分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對會風、公車使用、蹲點調研、機關效能建設等進行20多次明查暗訪,確保督到實處,查到點上。

三、“三項”活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進一步改進了干部作風。根據縣委年初提出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三新”目標,結合我縣實際,把作風建設落實到項目推進上,緊扣項目前期、項目落地、項目政策處理、項目進度管理等關鍵環節,切實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有力加快了重點項目建設。把作風建設落實到改善民生上,圍繞廣大群眾就業、就醫、社會保障等重大民生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有力促進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的解決。把作風建設落實到促進和諧穩定上,堅持和完善領導干部走訪基層、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制度,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著力解決土地征用、拆遷安置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有力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是進一步規范了公務行為。嚴格規范了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日常公務行為,切實解決上班不在崗、在崗不敬業的問題。嚴禁公車私用,倡導會議簡短、講話簡明、文件簡縮、下鄉簡從,接待用餐定點、定額。認真執行公務接待有關規定,簡化公務禮儀。嚴格規定各級領導干部不得利用各種學習、培訓之機互相宴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不得借掛牌、搬遷等互送紅包吃請。反對鋪張浪費,嚴禁公款旅游,有效地規范了公務行為。

三是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主題實踐活動,廣大干部真正沉下了身子,放下了架子,主動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與群眾同吃住、同勞動,面對面地議民生、心貼心地交朋友、實打實地解難題,做到政策宣傳到戶、征求意見到戶、問題解決到戶、技術服務到戶、項目扶持到戶、困難解決到戶、實事辦到戶、溫暖送到戶,增進了農民群眾的感情,改進了自身的工作作風,形成了干部下基層摸實情、辦實事、想實招、求實效的良好風氣。通過“作風建設年”活動,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建立網上并聯審批系統和電子實時監控系統,進一步提升行政服務中心功能,切實解決少數機關效率低下、辦事推諉、資源浪費等現象,機關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得到了明顯提高。嚴格控制各種名目的節慶活動,認真執行檢查評比達標活動許可制度,進一步改進會風和文風,嚴格控制會議規模和數量,切實精簡各類文件,使各級領導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謀發展、促發展上,尤其是通過開展“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評比活動,增強了基層站所的服務意識,提高了基層干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能力。在各鄉鎮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實施一條龍服務,簡化辦事程序,方便了群眾辦事。

四是進一步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叭棥被顒娱_展以來,在農村,各級領導干部進村入戶,聽民聲,解民憂,通過包裝項目,爭取上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使農村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機關,廣大干部增強服務意識,主動為服務對象排憂解難。一些部門還主動對有關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制定服務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進一步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

五是進一步壯大了創業創新主體。在“三創”活動中,我們立足“百姓創家業”這一基礎,通過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打造“一縣一地”品牌,加快發展來料加工業和農家樂休閑旅游,實施低收入農戶增收工程等措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增收能力。我們緊扣“能人創企業”這一關鍵,加快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孵化基地、鄉鎮功能區塊等工業平臺建設,為能人創業提供廣闊的平臺。我們狠抓“干部創事業”這一保障,要求各級干部牢固樹立“公務員就是服務員”的意識,強化“服務經濟發展是職責,服務基層群眾是本職”的理念,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效率,為投資者和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

六是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快速增長。“三項”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全縣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44.34億元,比上年增長67.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93家,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4.72億元,增長93.8%,增速居全市首位。二十強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9.70億元,增長70.3%,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達7家。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3.78億元,增長1.27倍。不銹鋼產業累計完成產值17.43億元,增長2.54倍,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39.3%。農業經濟平穩增長。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0.7億元,增長5.5%,農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741元,增長14.5%。進一步培育壯大茶產業,被認定為省茶葉產業強縣。加快標準化茶廠改造,被評為全省初制茶廠優化改造先進縣。新增QS認證茶葉企業9家,累計達11家。品牌戰略深入實施,“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通過國家質監總局專家審查,“銀猴”白茶成為國務院指定外事接待用茶,浙南茶葉市場被評為省重點市場。干水果、食用菌、香榧、高效筍竹林、蔬菜、生態養殖、吊瓜等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被認定為省食用菌產業強縣,玉巖鎮榮獲“中國花菇之鄉”稱號。旅游業開始提速。箬寮景區被評為國家3A旅游景區,卯山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省首批質量四星級森林旅游區,四都寨頭攝影休閑園建設初具規模。全縣共接待游客29.02萬人次,增長36%;旅游收入8417萬元,增長53%。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縣下一步干部作風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全縣開展以“高舉旗幟、創業創新、跨越發展”為主題的黨的十七大精神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鞏固作風建設年暨“三創”活動成果,努力營造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努力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把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七大和縣第八次黨代會確定的奮斗目標上來。

(一)明確目標任務,提高主題教育實效。根據省、市委的統一部署,縣委決定,2012年在全縣廣泛開展以“高舉旗幟、創業創新、跨越發展”為主題的黨的十七大精神宣傳教育活動。這次活動為期半年,1月至4月為集中宣傳教育階段,5月至6月為總結擴大成果階段。學習活動要抓好兩個任務:一是繼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黨章(修正案)》,努力在“七個深刻領會”上下功夫。二是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把主題宣傳教育的過程轉化為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的過程,轉化為完善工作思路、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轉化為推進創業創新、跨越發展各項工作的過程,轉化為不斷開創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新局面的過程。要突出四個性:一是主動性。按照市委要求,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聯系一個點(貧困村、企業或社區),做一次專題調研,作一次宣講輔導,幫扶一個貧困戶,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二是針對性。要根據實際,針對農村、企業、社區、學校、機關等不同群體,因地制宜、突出重點。三是生動性。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努力創新主題宣傳教育的載體,切實增強主題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實效性。就是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把活動開展與熱點難點的解決問題結合起來,與科學謀劃完善2012年工作思路結合起來。

(二)加強組織領導,抓好“九個一”活動。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主要領導要切實擔負起作風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帶頭踐行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作風。按照省委的要求,在全縣范圍認真開展“九個一”系列活動,即:開展一次作風建設大討論,進行一次專題教育,創建一批制度規范,開展一次民主評議,辦成一批實事,建成一個電子政務實時監察系統,開展一次低收入農戶狀況調查,處理一批違規違紀問題,表彰一批先進典型,努力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三)強化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要進一步強化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主動協助黨委、政府抓好作風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和工作指導,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要把領導干部自身作風建設狀況列入考核內容,以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作風建設的成果及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為作風建設的不斷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各部門要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形成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強大合力。

(四)破解民生難題,密切黨群關系。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要進一步關注民生,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解決農民增收、農民飲用水、農民建房、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繼續深化和拓展“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以“創業立新功、創新促發展”為主要內容,開展“服務創業、再增感情”和“推動創新、再破難題”活動,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定期蹲點調研、民主懇談民情溝通、聯系困難群眾、下基層辦實事等制度,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