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酒類企業管理會上領導發言
時間:2022-06-19 08:08:00
導語:市酒類企業管理會上領導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為推動我市酒類產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充分發揮其在我市工業強市戰略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市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市酒類生產企業安全監管座談會。今天上午,大家參加了酒類企業安全生產培訓,現場參觀了國臺酒業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情況,學習了他們的做法和經驗。今天下午,大家集中學習了國發〔2011〕40號文件,部分企業代表作了交流發言,并對安全生產標準化試點酒類達標企業進行了授牌,剛才,李勰同志對我市酒類生產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我完全贊同,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正確認識我市酒類企業發展新形勢,增強推動酒類企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意識
從白酒產業發展形勢看,“十一五”期間,我市白酒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市白酒總產量達到14.6萬千升,實現產值194.6億元,年均增長30.5%,實現增加值139.96億元,年均增長32.1%,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9.6%提升到46.77%,已成為我市的第一支柱產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但是,我市白酒產業仍然存在企業規模小、發展速度慢、生產力布局分散等問題,與白酒在全國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不相稱,與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白酒產業發展,多次專題研究、精心謀劃,特別是書記、趙克志省長提出了“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為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為中國酒文化之都”的新要求,并在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出了“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的宏偉目標。按照省委、省政府對白酒產業發展的新要求,未來五年,我市將以做大白酒總量和做響品牌為主線,堅持“醬香、濃香及其他香型并舉,高、中、低檔產品共同發展”的原則,調整優化產業布局,依靠科技進步,強化質量管理,壯大產業總量,提升產業規模,力爭到2015年,全市白酒產量確保實現60萬千升,產值1000億元以上,稅收200億元,新增就業4萬人,在全國市場占比10%以上。為扶持壯大一批名優白酒企業,加快推進名酒基地建設,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出臺了《關于重點扶持一批名優白酒企業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大力促進白酒產業更好更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力推進我市酒類產業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務必要緊緊抓住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緊緊抓住白酒產業大發展的良好機遇,著力做大做強做優酒類產業,充分發揮其在我市實施“三大戰略”、建設“三宜城市”中的支柱產業作用。
從白酒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看,酒類企業由于原料、產品特點,歷來都是生產安全事故的易發、高發領域,縣酒廠發生火災,一把火燒垮一個廠;縣酒廠發生火災,造成死1人,傷20人,直接經濟損失175萬元;董酒廠酒庫存酒的酒窖發生火災,燒掉240噸白酒,當地600多警民歷時5小時才將大火撲滅;縣窖酒酒業公司成粬車間在加工粬粉時發生粉塵爆炸事故,造成死1人,傷9人,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這些事故的發生,給人民群眾的生產財產安全帶來嚴重損失,嚴重阻礙了企業的有序發展。當前,我市酒類產業特別是白酒產業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不容樂觀。一是企業多。全市白酒生產企業整體上呈現出散、小、亂的特點,全市420多家白酒生產企業中,有生產許可證的僅為172家,小企業、小作坊且無生產許可證或證照不全的多達25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只有48家。二是隱患大。大部分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安全投入少,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規章制度不落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安全教育培訓走過場,安全防護設施欠缺,安全檢查不到位,員工生產安全意識淡薄,“三違”現象時有發生,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三是監管弱。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有待進一步落實,個別地方政府重經濟發展、輕安全生產,對企業安全檢查少,企業隱患整改落實較差,存在較大的安全生產漏洞。
抓好白酒產業安全生產,事關企業長久發展,事關我市支柱產業的地位和形象。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酒類生產企業務必要清醒認識經濟發展與安全生產密不可分的關系,真正在酒類企業中樹立安全生產的理念和責任意識,切實把白酒產業安全生產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好。
二、全面開展酒類企業隱患清剿行動,為酒類企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提供保障
第一,狠抓宣傳培訓,著力解決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一是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充分認識酒類企業在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加強我市酒類企業安全監管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促使酒類企業安全發展、科學發展。二是認真開展安全文化“五進”活動,扎實開展“安全第一主題活動周”活動,廣泛宣傳安全知識和安全理念,曝光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提高各級各部門各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三是加強對酒類企業負責人(法人代表、出資人、實際控制人)、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及班組長教育培訓,嚴格考核,持證上崗,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同時,全面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通過設置安全生產標語、設立安全文化廊、建立安全警示室、開展安全生產活動、組織應急救援演練等方式,充分利用文字、影像等方式,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在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中形成共同信守安全生產的基本準則、信念和標準,在酒類企業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四是認真開展酒類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根據國家要求,2013年前規模以上企業必須完成達標工作,2015年前所有企業必須完成達標工作,各級各部門和各企業要嚴格按照《白酒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全國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辦法的通知》的相關要求,認真開展酒類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創建及達標工作,全面提升我市酒類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同時,認真開展安全生產示范工程建設,各地要選擇1-2家企業進行安全誠信企業、安全生產示范企業建設活動,發揮安全生產的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努力在酒類企業中形成安全生產“比、學、趕、超”的良好態勢,增強企業的安全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二,狠抓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安全生產隱患嚴重的問題。一是各企業要嚴格按照百日安全生產清剿隱患專項行動工作的總體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臺賬,認真落實班組、管理人員、企業負責人的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對安全生產投入、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職業健康管理等認真進行自查自糾,并對排查出的安全生產隱患切實做到措施、時限、責任、資金、預案“五落實”,實現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經?;?、制度化、規范化,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產、要生產先安全”。二是各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分析本地酒類企業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認真抓好企業安全隱患清剿工作,堅決落實“四個一律”工作措施,對酒類企業生產、儲存過程中的操作規定,特別是清窖、倒酒、醒酒、加漿等安全操作規定及高溫停產規定的落實情況,儲存倉庫、儲酒罐之間的安全間距,防火分區及防火堤的設置情況,防雷、防靜電接地及用電設施情況以消防通道、噴淋裝置等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進行全覆蓋的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明確專人進行跟蹤整改落實,對存在的重大隱患必須掛牌督辦,限期整改消除;凡是存在非法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安全隱患整治不到位的,該停產整頓的堅決停產整頓,該取締關閉的一律取締關閉,對觸犯法律的有關人員,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堅決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第三,明確監管責任,著力解決安全生產管理實效不高的問題。一是各縣、區(市)要加強對酒類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組織、督促、支持各有關部門、單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協調解決酒類行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整改儲酒庫內部罐間及與周邊建筑安全間距不足所涉及的征地問題,保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二是各地各部門要健全和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齊抓共管,提高執法效率,搞好日常執法、重點執法和跟蹤執法,及時清剿事故隱患,確保生產安全。三是安監部門要切實履行酒類行業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督管理和指導協調工作,加大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力度,嚴格生產經營單位“三同時”要求,強化酒類行業安全生產準入門檻,對沒有按規定完成安全設施“三同時”的企業,堅決嚴肅查處,從源頭防止安全隱患的產生。四是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大對酒類企業消防安全生產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涉及酒類企業安全的建筑工程要嚴格審核消防設計,嚴格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驗收,對不符合消防安全規定的企業,要督促其立即采取措施,及時加以解決。五是其它有關部門要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貫徹落實國家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標準,督促、指導酒類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提高我市酒業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第四,嚴肅責任追究,解決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對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走過場、搞形式,導致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發生的,將嚴格按照《市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制度》的規定,對當地政府、行業管理部門以及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嚴肅問責。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要按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市生產安全事故查處掛牌督辦辦法》等規定,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嚴查事故背后的權錢交易、失職瀆職等違法違紀行為,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一律從重從快處理,對酒類企業一律實施高限處罰,并將產安全事故相關的查處情況向社會公布,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發揮其警示教育作用。
三、重心下移,強化服務,苦練內功,為酒類企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夯實基礎
第一,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加強安全生產過程管控。一是各級各部門要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安全生產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基層一線、企業一線,貼近企業員工,做到安全生產工作在一線展開、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切實強化酒類企業的源頭管理和過程管控,確保企業安全生產。二是要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督促指導酒類企業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配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齊安全管理人員,健全隱患治理長效機制,用制度規范行為、用標準考核行為結果、用結果評價安全績效,全面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能力。三是要督促酒類企業抓好班組建設,促使一線從業人員認真學習領會并遵守安全規章制度,樹立“我要安全”思想意識,從源頭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工作由“事故處理型”向“事前預防型”轉變。
第二,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礎管理,提高安全事故防控能力。嚴格執行安全生產風險金制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等規定,加大對酒類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尤其是要督促企業嚴格按照《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足額提取安全生產經費、存儲風險抵押金、參加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確保企業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的有效推進。要按照“科技興安”的要求,將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與推進企業標準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督促酒類企業積極應用安全性能可靠、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在企業開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建設,促使企業由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開展安全管理轉變,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第三,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本功,提高企業的整體安全生產管理能力。一是要寓服務于監管,結合“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和“萬名干部下基層”等活動,做好酒類企業的服務指導工作,幫助企業算清經濟賬和安全賬,強化企業業主對事故危害性的認識,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崗位安全生產操作能力、隱患排查治理能力,著力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二是要加強對酒類企業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企業業主的安全生產危機意識和緊迫意識,促使企業業主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安全,以精細的管理強化安全,以過細的工作保障安全,實現“以政府為主排查隱患”向“企業自主查找隱患”轉變。尤其是對非法違法生產的酒類企業要嚴處,整頓規范酒業市場,嚴防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切實維護合法生產企業的正當權益。
同志們,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任重而道遠,各地各部門和各酒類企業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隱患排除年”和“標準化建設年”各項工作,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酒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努力為經濟社會的增比進位突破、實施“三大戰略”、建設“三宜城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做出積極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談論城市交通PLC智能化監控
- 下一篇:城市交通高架結構噪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