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發言材料

時間:2022-10-14 10:12:56

導語: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發言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就制定的《2020年縣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情況向縣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簡要匯報如下:

一、方案的構成情況

(一)制定方案的背景

為深入貫徹黨的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州委、縣委的相關精神,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體制機制,有效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增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能力,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了縣2020年度應急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二)組織領導

成立了以我為組長,常務副縣長、應急管理局局長為副組長,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業務股室干部為成員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專班領導小組,2020年3月底前成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落實人員組建工作專班并實體化運行。

(三)總體要求

一是制定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工作規則,明確各專項指揮部成員單位及人員組成,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指揮體系。二是堅持“管行業管風險防范、管行業管應急救援”原則,發揮好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勢和行業部門專業優勢,銜接好“防汛、森林草原防滅火、防震減災、地質災害”方面“防、救、治”責任鏈條,細化各相關部門在風險隱患防范治理和突發事件應對處置中的工作職責,并明確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業領域風險防控、監測預警和突發事件先期應對處置工作。三是制定應急預案總體建設規劃,制定、修訂完善縣總體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鶎咏M織和企事業單位要完善本組織、本單位應急預案,常態化開展各類應急演練。四是制定并落實全民安全教育計劃,加大公益宣傳力度,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

(三)具體工作安排

一是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負責2020年12月底前對全縣領導干部和應急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指揮員的指揮水平和各類應急隊伍的救援處置能力。二是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于2020年12月底前加強應急隊伍建設、裝備建設和戰斗力培養,建成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提升搶險救援能力。三是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于2020年12月底購置先進實用裝備配備,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大力提高應急管理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四是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于2020年12月底將航空滅火設施建設重大項目納入“十四五”和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等專項規劃,編制應急管理專項規劃,并逐年實施,選設2個直升飛機野外起降點,利用現有電站、水庫、湖泊等有利條件,在重點林牧區選設2個航空取水點。

(四)工作要求

一是各責任單位要主動承擔責任,進一步明確職責,認真制定切實可行工作計劃,層層壓實責任,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各位分管領導和具體責任人,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具體人員直接負責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務求工作實效,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對各鄉鎮、縣級部門應急管理能力的督導檢查,找出問題,總結經驗,提升能力。三是要建立健全責任倒查、責任追究機制,組織力量對工作推進情況實行動態管理、開展專項督查,及時查漏補缺、增添措施、整改落實、務求實效??h安辦、縣紀監委、縣委縣政府目標督查辦對工作不落實執行不力造成嚴重影響極其后果的按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二、工作推進情況

一是組建縣應急委,下設輿情突發事件、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滅火、道路交通安全等18個應急指揮部和15個鄉鎮和各部門都成立了相應的辦事機構,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全縣的應急指揮與協調職能進一步得到加強。二是制定完善了《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自然災害類、事故災難類、公共衛生事件類、社會安全事件類等四大體系的預案編制和收集;審查了15個鄉鎮和林草、環保、衛生等24個部門的專項應急預案。三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一季度至少會商1次安全生產事故和自然災害發展趨勢。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在基層建立健全了隱患排查、監測監控、信息報送、預測預警的機制和體制,做到早報告、早預防、早排除、早化解、早處置,為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搶得先機,爭取主動。四是組建了消防、民兵預備役、駐軍部隊、電力、等1支10人為的專業救援隊伍和7支639人的非專業救援隊伍。利用省、州應急專家資源平臺,適時對應急救援專業隊伍開展培訓。五是2020年度,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適時組織各類應急演練共128次:其中自然災害類101次,事故災難類7次,公共衛生類10次,社會安全類10次。六是通過優聯信息平臺、黨政內網、微信、微博、QQ等預警、應急小常識等信息,切實加強信息先行、快速反應,堅持預防與應急并重、做到早報告、早預防、早排除、早化解、早處置。七是建立了全縣主干道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電子監控系統;完善山地災害監測、氣象災害監測、汛期河道流量監測網絡和預警系統建設建立縣、鄉、村三級物資儲備庫25處,儲備機具、食品、生活用品等應急物資10000余件,確保災害發生時能“調得出,用得上”。

三、下一步打算

(一)進一步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抓好基層應急管理是各鎮、企事業單位的一項基本職責和重要工作。我縣將根據縣上的總體預案,抓緊制定完善鎮村兩級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組織體系,全面提高基層應急工作水平。

(二)進一步抓好應急組織體系建設。堅持“專群結合”原則,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要求,繼續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公安、消防、武警、醫療、民兵預備役、駐軍部隊等隊伍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確保在緊急狀態下能拉得出,打得贏,形成統一高效、上下聯動、協調一致、保障有力的應急救援體系。

(三)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工作的運行機制。一是不斷加強應急信息平臺建設。充分利用政府系統現有辦公資源和專業系統資源,整合搶修等信息接報平臺,逐步實現統一接報、分類分級處置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二是加強應急救援隊伍聯動建設。充分發揮公安、消防、特警、武警、解放軍、預備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加強各類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強化培訓演練,建立應急救援專家隊伍。

(四)建立健全應急保障長效機制。對我縣現有專業救援隊伍的裝備進行補充、完善,重點裝備骨干應急救援隊伍。同時,加大防災抗災救災資金投入力度,規劃建設必要的應急處置公共設施和備用系統,保障應急處置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進一步加強信息報告和預警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報告制度,明確信息報告責任主體,對遲報、漏報甚至瞞報、謊報行為進行追究。同時進一步建設氣象突發事件預警系統,充分利用媒體預警信息。

(六)扎實做好應急預案演練加強應急預案推研,認真制定演練方案,扎扎實實做好應急預案演練工作,確保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臨危不亂,指揮機構、救援隊伍和社會公眾全方位得到鍛煉和提高。

(七)進一步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做好科普宣教工作。采取多種形式推進“抗震、減災、防災示范社區”、“平安校園”等創建工作,切實提高企業、社區、學校、鄉村等基層應急能力。加強和規范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安全培訓工作,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