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銀企座談會領導講話材料

時間:2022-12-18 10:18:00

導語:市政銀企座談會領導講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銀企座談會領導講話材料

同志們:

今天,我們市政府、銀行和企業代表一起溝通交流,共商災后重建發展措施。剛才,與會部門、銀行、企業代表,特別是人行行長對上半年的工作做了很好的總結,找準了遇到潛在的困難,分析和展望了前景,并就推進政銀企合作提出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必將對我們州的重建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今年以來,我市加快推進災后重建發展,經濟在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下繼續回升。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億元,同比增長%;其中工業增加值億元,增長%;固定投資完成億元,同比增長%,高出全省個百分點;農牧業較好恢復發展,第一產業月均增長%,同比上升個百分點。金融部門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要求,積極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兼顧優勢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增加億元,比年還多億元,其中災后重建貸款億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對你們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你們取得的顯著成績表示誠摯的祝賀!下面,我對今后的工作再提幾點意見和希望。

一、結合重建發展落實貨幣政策,突出做好四項信貸服務

當前,我市面臨突出的重建發展資金供需矛盾:一方面企業自有資金不足,靠自身難以解決重建發展資金缺口,另一方面,稅源減少及稅費的減免導致預算收入減少,和較大災后預期重建支出,使財政資金收支矛盾加大。這個矛盾如不能很好解決,“災后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就難以實現,而關鍵和重點均在今年。各金融機構要將“加快自身發展與履行社會責任”有機結合,積極主動做好特殊時期和領域的信貸工作,突出重點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一要做好重建項目的信貸服務。找準支持農房重建和加工業、旅游業重建等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全力支持產業恢復重建。二要做好“三農”的信貸服務。加大扶貧貼息貸款投放規模,大力支持優勢特色產業基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專業種養大戶等協調發展。三要做好重大項目的信貸服務。要密切關注國家和省的重點投資和支持的項目和企業,加大對民生工程、區域協調發展的信貸支持,盡量滿足公路、水電、電網改造等項目的信貸需求。四要做好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將新增貸款適度向中小企業傾斜,加強和改進面向中小和民營企業,特別是災后重建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確保全年中小企業貸款增幅不低于全部貸款。

二、不斷創新和加強金融產品,切實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我市金融在支持重建發展中,遇到一些客觀實際問題。譬如區域經濟發展與國家產業、行業和商業銀行信貸政策、原則、授權規定不相適應,災區個別企業恢復重建的信貸需求與各家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不相適應,擔保、抵押、評估、保險等信貸中介機構及其功能不完善,影響信貸資金的投放和金融需求的滿足。對此,各金融機構要主動面對,在國家法規政策框架范圍內、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增強金融服務工作的靈活性,不斷探索和改進方法,創新金融工作和金融產品,著力滿足不同層次和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要鼓勵網點支行定位于服務社區、服務社區居民、服務社區小企業,主要開展零售業務。鼓勵和支持銀行業機構在“人員合格、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披露充分”的原則下,自主開展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創新,圍繞“三農”金融服務,大力推進抵押擔保、服務方式等方面的創新,積極探索發展農村多種形式擔保的信貸產品,切實解決農村貸款“擔保難”問題。要牢固樹立“服務永無止境,創新永不止步”的理念,以服務求生存,以服務占市場,以服務增效益,在創新服務舉措、改進服務方式上狠下功夫。要加強對災區分支機構的業務指導,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貸款流程,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提高貸款發放速度,提升信貸服務質量,確保災后重建和加快發展所需的各項貸款及時到位。要加快網點布局工作,按照統籌規劃、科學合理的原則,根據震后城鎮規劃和產業布局,加快恢復受損網點,建設新網點,充分發揮金融支持我們州災后重建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政銀企長效合作機制,形成互動三贏的良好格局

當前,我市已初步構筑起政府、銀行、企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惠雙贏、共謀發展的新型銀政、銀企關系,政銀企之間的長效協調機制日趨完善,銀企合作工作成績顯著,我們要進一步推進銀企合作向縱深發展。全市企業要加強管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銀行政策取向是扶優限劣,企業只有不斷提高加快制度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堅守信用,才能達到銀行信貸準入條件,得到銀行的資金支持。同時,各級金融機構要強化市場意識,主動到一線了解實際情況,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較好的項目和企業,金融機構應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政府部門將積極做好牽線搭橋工作,尤其是經濟主管部門要在幫助企業做好項目策劃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有效疏通金融部門與企業的連接渠道,建立完善的銀企溝通協調機制,通過搭建由人民銀行牽頭、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參與的協作平臺,強化政銀企信息溝通與工作銜接,建立起一種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關系,促進銀企雙方坦誠溝通,精誠合作,互惠雙贏,共謀發展。

四、推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搭建企業和政府的融資平臺

完善和健全信用擔保體系,是當前緩解我市中小企業和“三農”貸款難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擔保融資方面存在出資渠道單一、注冊資金較少、擔保能力弱、擔保成本高、操作程序復雜等一系列問題,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企業融資的最大障礙。各級機構要創新思路、創新工作、創新手段,努力建設完善全州信用擔保體系。要發揮州擔保公司效能,及時擴充擔保基金,拓展擔保業務;積極創新貸款擔保方式,合理確定貸款條件,支持我州重建發展,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信用貸款業務。開展“企業+協會+農戶”、企業互助聯保等多種形式的擔保,增強企業和農戶擔保能力;設立災后重建專項擔?;穑瑢ど?、旅游、特色農產品加工等企業的恢復生產和重建,給予貸款擔保。加強與國內知名擔保公司的聯系,努力吸引市外擔保公司來我州建立分支機構,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擔保需求。人民銀行加大應收帳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宣傳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質押業務。

五、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金融社會環境

金融生態概念的提出,讓我們對金融改革和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任務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們在發揮金融資源作用的同時,更應當注重對其賴以產生的金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以確保金融資源的可持續增長。建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關鍵。信用環境作為金融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緩解銀企不對稱、有效管控區域金融風險、促進良好金融生態形成的關鍵所在。我市將繼續大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金融生態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和規范有序的社會信用秩序,在發展中謀求銀行企業的雙贏。政府部門要做信用建設的表率,加強自律,依法行政,加強信用宣傳教育;企業要牢固樹立誠信是企業生存之魂、經營成敗之根的理念,自覺遵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范,努力成為誠實守信的市場主體。要利用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繼續做好模范守信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擴大應收帳款質押融資業務的服務范圍,緩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同時,要嚴厲打擊破壞金融秩序、騙取銀行信貸的行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為金融安全穩定運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同志們,全市經濟發展和恢復重建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顯現出良好發展的勢頭,但我們面臨的壓力依然存在,工作任務依然繁重。我們相信,只要政銀企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全面落實好國家的貨幣金融政策,就一定能實現經濟金融的良性互動、合作共贏,為加快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