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讀后感

時間:2022-02-04 09:20:00

導語:《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讀后感

文章選自《墳》,發表于1926年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期,兩篇文章發表的時間十分接近。

1925年,我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正在形成高潮。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震動中外。全國正處于北伐進軍前夜,北洋軍閥政府面臨覆滅。北京發生女師大事件(學習《記念劉和珍君》時已作介紹),這里可著重提一下:女師大學生的斗爭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取得初步勝利,反動校長楊蔭榆被撤職,段祺瑞執政府教育總長章士釗被迫下臺。當時以胡適、陳源(陳西瀅)為骨干的現代評論派,以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作為理論基礎,宣揚“公平”“正當”“和平”“穩健”的中庸之道,實質上是反對人民群眾的革命,為反動勢力幫忙。而林語堂的《插論語絲的文體——穩健、罵人及費厄潑賴》這篇文章與現代評論派的反動言論是基本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魯迅寫了《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作者通過對歷史的和現實的階級斗爭經驗教訓的總結,批判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中庸之道,明確地提出了革命人民在對敵斗爭中應該采取的原則、策略、方法,號召人們發揚“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把革命進行到底。

作者在論證“痛打落水狗”這一中心論點時,先擺出敵論,從批判對方的論點、論據入手,從正面到反面,從歷史教訓到現實斗爭,從理論到事實,正反對照,破立結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地論證了中心論點。最后總結,指出一味姑息壞人,中國將永遠沉淪在黑暗中。

各節都有小標題,各有中心論點,又能獨立成篇;但從全文看,各節又是不可分割的,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這樣,使“打落水狗”這一中心論點表現得非常突出,論述的非常充分。

文章結構嚴密,論證靈活,層層深入,邏輯性強。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無罅可擊,具有強大的邏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