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堅持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努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有感

時間:2022-07-31 01:11:00

導語:觀堅持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努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有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9月,在全縣開展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活動,非常及時,很有必要。通過聽取《堅持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努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反腐形勢報告會,觀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先進事跡報告》和《王懷忠的兩面人生》反腐倡廉電教片,認真學習《從輝煌到末路》一書等,感受頗深,啟發很大。下面就個人如何做到反腐倡廉談三點體會:

反腐倡廉,要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王懷忠、王天義之流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及教訓是深刻的:他們平時不注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私欲膨脹,背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黨的宗旨,人生觀、價值觀偏離了正確方向,道德觀念失衡,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當成了謀取不義之財,謀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喪失信念、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踏上了不歸路。作為一名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應該堅持一心為民,常葆公仆本色,在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努力多做一些對人民有利的事情。一要情為民所系?!把谬S臥聽蕭蕭竹,疑是黎民怨嘆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弊鳛轭I導干部更應該對人民群眾懷有一片赤子之心。王天義、楊秀珠等許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表明,干部誤入歧途,都是從感情錯位開始的。他們對哥兒們真心實意、一心一意,對人民群眾虛情假意、無情無義;對上級領導唯唯諾諾,對人民群眾不理不睬;把方便留給自己,把麻煩留給群眾,衙門作風嚴重。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黨群干群關系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感情隔閡,一些干部對人民群眾已經缺乏了感情,失去了真情。二要權為民所用。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具有兩重性。少數人對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為誰用權等基本問題的認識出現了偏差,認為權力是憑關系取得的,憑自己的本事獲得的,是某領導恩賜的,唯已不唯公、唯上不唯下、唯錢不唯責,茍行種種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作為領導干部,只有心里時刻裝著群眾,居安思危,防微杜漸,才會善始善終,不負組織和群眾所托。三要利為民所謀。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更是我們的根基所在。一些干部利為己謀、利為親謀、利為圈謀,雁過拔毛,與民爭利,嚴重敗壞了干部形象。只有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為重,恪守公仆之職責,我們就能做到權貴面前不折腰,邪惡面前不畏懼,危難面前不退縮,永遠保持蓬勃朝氣、浩然正氣、昂揚銳氣。

反腐倡廉,要堅持警鐘長鳴??h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活動月開展后,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積極參加集中學習、集體討論,工作之余,抽出時間自學。重點學習了《同志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黨內兩個《條例》等。通過這次黨風廉政教育活動以及對王懷忠、王天義等反面典型教材的學習討論,使我的心靈受到極大震動,思想受到深刻洗滌,深刻地認識到嚴重違法違紀案件的教訓是深刻的,影響是深遠的,后果是嚴重的,更是從中得到一些深層次的啟示和警醒。古人云:“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通過這次黨風廉政教育,使自己也從中清醒的認識到: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時刻牢記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奉獻意識、服務意識、勤政意識,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黨組織的精心培養教育,對得起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信任和重托。

反腐倡廉,要堅持保持清醒的頭腦。近幾年來,黨和國家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使我們清醒地看到黨中央治理腐敗的堅定決心,這是順民心、合民意、利黨利國利民的一大舉措。但是,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斗爭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系統工程。反對和防止腐敗,繼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重而道遠。當前,腐敗干部前“腐”后繼,一些干部的違法違紀現象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很值得注意:一是違法違紀形式呈多樣化趨勢。二是作案手段日益隱蔽。三是共同作案的情況不斷增加。四是村務公開、民主理財流于形式,村級財務監督乏力。作為基層的領導干部,直接面對的是一般黨員干部和普通農民,算不上位高權重,其腐敗的數額和后果雖比不上一些身居要職、大權在握的高級干部,似乎形不成大案要案,但決不能因此而輕視其腐敗的危害。因此,反腐敗不僅要從源頭抓起,標本兼治,而且要上下齊抓,決不能“抓大放小”。作為領導干部,要樹立強烈的進取意識、憂患意識,牢記“兩個務必”,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守住一種清醒和常態,戰勝那些來自世界觀、人生觀、權力觀、價值觀等靈魂深處的不當或不法欲望的挑戰;要拋棄個人私心雜念,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決不自滿,決不懈怠,決不停滯,不斷奮斗;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淡泊明志,不橫攀豎比。在日常生活中,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多一點勤儉、少一些奢華,儉以養德,甘于奉獻,永葆本色。要時刻做到自省、自警、自重、自愛,要始終把組織和群眾的信任和重托,傾注在本職工作中,把握自己、管住自己、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