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復興之路》后有感
時間:2022-12-11 03:59:00
導語:讀《復興之路》后有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崎嶇而曲折,但是,正像一句名言中說的那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睔v史證明,中國的復興與再次崛起與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義有著重大的關聯。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迎來了新的春天。但是,“兩個凡是”的絕對理論拉長了美好的前景與現實的生活之間的距離。關鍵時刻,一個聲音喊出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隨后的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精神禁錮,一場思想解放大潮,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釋放出無窮活力。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承包責任制等等給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心針,人民的生活逐漸好轉,物資逐漸豐富起來。但是,十年改革帶來的除了進步與物資的豐富,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和新矛盾。當時社會主義實行的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而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的作用日益加強,計劃市場經濟定價必須轉向市場定價。問題逐漸凸現出來,1988年,“居民儲蓄劇減95%的物品都再上漲,電視機、冰箱等的價格上漲了20%到50%?!眱r格問題還只是中國在改革的道路上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1989年1月1日《人民日報》的元旦獻詞中說道:“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問題,最突出的就是經濟生活中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幅度過大,黨政機關和社會上的某些消極腐敗現象也使人觸目驚心?!?/p>
隨著國內形勢的轉變,國際環境也在急變之中給中國帶來各式各樣的影響。比如,1989年9月開始,波蘭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相繼發生劇變,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等等。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邢廣程說道:“國際上,幾乎是西方所有國家的一些主流形態,都認為中國也必然會改變顏色。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情勢,鄧小平同志又一次站出來,強調:“基本路線要搞一百年,動搖不得?!睂τ谌绾伍_待改革中出現新事物新問題,鄧小平強調:“不要搞爭論,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發展才是硬道理?!?/p>
“中國只要不搞社會主義,不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逐步地該改善人民得生活,任何一條路都是死路。”對于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小平同志回應道:“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也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边@一論斷對社會主義的創新具有重大的意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體制逐漸成形:把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這既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又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最突出的特色。實踐證明,在風云變幻的風口浪尖上,“認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是果敢的選擇,也是明智的選擇?!痹诳偨Y了蘇聯、東歐和我國以往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走自己的道路。
總而言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是歷史的結論;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是現實和時代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特定的世界歷史環境和中國歷史條件下的偉大創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 上一篇:讀《童年的秘密》后有感
- 下一篇:無線通信技術在電網通信中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