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若干規定

時間:2022-04-21 10:29:00

導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若干規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若干規定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黨的十7大精神,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特作如下規定。

一、加快發展環保產業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

(1)環保產業是以環保設備制造、自然保護開發經營、環保設施及系統建設、環保服務為主體的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環保產業,對于治理環境污染,提高環境質量,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環保產業發展較快,一批技術、設備、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但從總體上看,環保產業規模小,力量散,技術推廣慢,服務不配套,產品結構不合理,市場競爭能力弱的問題仍很突出,與日益擴大的環保市場的需求很不適應。

(3)在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中,國家把環保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予以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我省科技實力雄厚,但產業化開發比較薄弱;現有企業資產存量達到3000多億元,但設備閑置、能力放空的問題相當普遍。因此,圍繞發展環保產業,對生產要素進行優化組合、重新配置,形成集約型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符合省情實際的戰略選擇。

(4)環保產業極具發展潛力,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公眾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到位,環保產業的市場前景將會越來越廣闊。各地、各部門一定要乘勢而上,不失時機地推進環保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二、環保產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和近期目標

(5)加快發展環保產業,要堅持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并重,環?;A設施建設與環保設備制造并重,盤活資產存量與優化增量投入并重。著力推進兩個根本性轉變,立足現有基礎,依靠科技進步,走低成本、集約型、內涵式的發展路子。

(6)要以國內外環保市場為導向,以富有競爭力的環保產品為龍頭,打破地區、行業、所有制界限,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存量資本轉向,高起點地培育和壯大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的環保產業群。積極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開發環保技術,轉產環保產品。積極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單位和個人投資環保產業,創辦具有專業化優勢的環保企業,從事環保服務。

(7)本世紀末和下世紀初,我省環保產業發展的目標是:“九五”期間,環保產業年增長率保持在25-30%;環保產業總產值2000年達到70億元,2010年達到300億元?;拘纬梢源笾行铜h保企業為骨干、結構合理的環保產業產銷體系,以環保企業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的環保產業技術開發體系,統一開放、平等競爭、規范有序的環保產業市場體系,使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

三、從省情實際出發,突出環保產業發展重點

(8)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我省技術經濟優勢,環保產業要面向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重點發展: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清潔生產工藝和節能技術,荒漠化防治技術及經濟型樹種的示范、推廣,污染治理工程和生態保護工程的建設及企業化經營管理,“三廢”資源的循環再生和綜合利用,環??萍嫉募膳c轉化,環保咨詢及信息服務。研制、開發、生產的重點產品有:高效除塵設備,燃煤脫硫成套設備,機動車污染凈化裝置,城市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各類產業廢水處理設備,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成套設備,廢水、廢氣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相結合的監控計量儀器系列產品,先進的環境檢測與測試儀器和設備,綠色無污染的環保型產品、污染環境物質的替代產品等。

(9)以發展環保重點產品和關鍵技術為著力點,培植環保骨干企業。今后3-5年,省上重點支持10個年產值上億元的環保企業,形成若干大的環保企業集團。重點扶持30個依托大廠、大校、大所的中小企業,使其走上技術先進、產品專一、規模經濟的路子。

(10)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環保產品。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要發揮科研和機加工優勢,重點進行環保技術開發和各類污染防治設備儀器的生產。陜北、陜南等資源開發區,重點開發節能、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和產品。在廣大農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無公害綠色產品。

四、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環保技術開發應用

(11)加強環境科學研究,加快環保科技成果和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要選擇對環保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等環境科研項目,組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大中型企業進行技術攻關、技術創新。鼓勵企業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圍繞環保關鍵技術和產品的開發、中試、推廣,建立生產試驗基地、工程技術中心,創辦科研、開發、經營、服務一體化的技工貿型企業。積極培育和發展環保技術市場,保護知識產權。鼓勵持有環??蒲谐晒蛯@夹g的單位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有償轉讓知識產權。

(12)大力推廣資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量少的設備和清潔生產技術。積極采用經濟合理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處理技術,發展先進、實用、經濟、節能、清潔的環保產品和裝備。積極推行國際環保產業標準,加強環保產品質量技術監督,實行環保技術成果交易認證制度,定期公布環保產品抽查和鑒定結果。加快淘汰消耗高、效率低、危害環境、破壞自然生態、損害人體健康的落后技術、產品和裝備。

五、更好地利用外資,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發展開放型環保產業

(13)加大環保領域以資源換技術,以產權換資金,以市場換項目,以存量換增量的力度,大膽引進國外、省外先進環保設備、產品和技術,鼓勵外商或東部企業、單位和個人直接投資環??萍己彤a業,積極爭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加快小流域治理和環?;A設施建設。鼓勵外商購買、承包、承租荒山、荒溝、荒灘、荒沙、荒水資源,參與生態農業建設。出讓或出租“五荒”資源使用權期限可達50年甚至更長,在此期限內允許繼承、轉讓、抵押、參股,從有收入起3年內免征農業特產稅。

(14)積極吸引國外、省外資金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轉產環保產品。鼓勵各地拿出環保優勢企業和產品與外商合作。支持國有環保企業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以廠房、場地作股本或出讓部分產權和經營權,同外商或東部企業進行部分或全廠合資、合作、實現嫁接改造,擴大生產規模。在進一步明晰產權的基礎上,向國內外拍賣、出售一批國有中小型環保企業的股權和經營權,鼓勵外商或東部企業通過參股、控股、租賃、兼并、收購等形式參與其資產重組,并享受省內非公有制企業并購國有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

(15)鼓勵發展同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和企業之間的環保科技交流和技術合作,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社會團體與國外學術界建立各種形式的合作關系。支持環保企業出口環保技術和產品,承建境外環保工程。

六、強化對環保產業的政策支持,創新環保產業的投入機制

(16)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嚴格執行建設項目防治污染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制度。按照排污費高于治理成本的原則,依法足額征收超標準排污費,促使排污單位積極治理污染,限期達標。對治理無望的企業必須堅決關停。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拆除或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今明兩年內,在西安城區普遍推廣燃氣技術,以燃氣鍋爐取代燃煤鍋爐,機動車輛使用無鉛汽油,公交車輛試用燃氣動力。寶雞、咸陽、銅川、延安、渭南等城市也要創造條件,逐步做到。2000年全省所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均要實現達標排放。

(17)要把環保產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對環保產業的固定資產投入要與其在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相適應并予適度傾斜。環保新技術開發和新產品研制要優先列入科技發展計劃和推廣計劃。金融部門可在信貸政策上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對經濟效益好的環保企業、產品和項目,優先安排信貸資金。

(18)建立以排污者和開發者為主體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環保投入機制。設立省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納入資本金管理。逐步增加各級財政對環保產業的投入。各地征收的排污費必須按有關規定集中用于污染治理項目。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資金、優勢產業發展和企業技術改造資金、財政環境治理資金,都要安排不少于10%的比例支持環保產業發展。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國內外企事業單位參與環境污染治理的企業化投資經營活動,并依法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積極爭取海內外社會團體、個人和國際組織的捐贈,所集資金主要用于社會公益性環保投入和貧困地區生態保護項目。

(19)運用稅收杠桿扶持發展“三廢”綜合利用、環保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污染治理及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對環保投資項目,經審核,執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零稅率;企業利用“三廢”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的,可在5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企事業單位進行環保技術轉讓,以及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服務、培訓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收所得稅;環保產業重點發展領域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設備和儀器,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環保生產型企業自營出口或委托外貿企業出口的產品,實行“免、抵、退”的稅收管理辦法。經省環保主管部門認定的環保高新技術企業及產品,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新辦的環保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征所得稅兩年,同時享受省上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七、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對環保產業的領導

(20)實行環保產品認定、污染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資質、招投標資質、設施運行管理資質、環保咨詢服務資質的制度。凡在本省境內生產、經營、銷售環保產品的必須持有國家或省環保主管部門頒發的《環保產品生產許可證》。嚴禁生產、經營、銷售、使用無證、偽劣、淘汰的環保產品。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環境工程設計或施工的單位,須取得國家或省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環境工程專項設計證書》或《施工企業資質證書》。任何單位在委托治污工程設計和施工時,必須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選擇具備資質的持證單位進行。對各種咨詢、評價、預測、培訓、監測等技術性服務活動和自然保護經營活動實行規范化管理,提高技術服務能力和水平。

(21)建立部門之間職責明確、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的環保產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計劃部門負責組織擬訂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經貿部門負責組織環保產業規劃及有關政策的實施;科技部門負責擬訂和實施環保技術政策。環保部門負責環保市場的引導、服務和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對環保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審定優先發展和淘汰的環保技術和產品目錄,制定地方環保產品標準,組織開展環保產業技術交流和國際合作;協同有關部門負責環境污染防治工程設計、施工的資質認可,組織推行環保工程招投標制度。工商行政管理、建設、勞動、技術監督、稅務、物價及各行業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會同環保部門,對環保產品市場、工程設計市場、工程招投標市場及技術服務市場進行規范和監督。

(22)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環保產業的領導,高度重視重大環保產業項目的組織實施,及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認真研究落實國家鼓勵扶持環保產業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加快環保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