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制度
時間:2022-10-17 09:00:00
導語: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建立科學規范的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制度,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能夠擔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西部大開發重任的年輕優秀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以下簡稱后備干部)隊伍,加強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班子建設,保證**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順利發展,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結合我州黨政領導班子建設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各級黨委要將選拔培養后備干部做為干部管理的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選拔培養后備干部隊伍的管理機制,并逐步建立后備干部信息庫。
第三條選拔后備干部,必須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注重發展潛力、重視培養提高的原則;備用結合、動態管理的原則;統一調配使用的原則。
第二章后備干部的條件
第四條后備干部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水平,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立志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艱苦創業,做出實績。
(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能夠把黨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
(四)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有熱情、有干勁,有較好的工作業績,有實踐經驗,有勝任領導工作的綜合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
(五)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依法辦事,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密切聯系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接受黨和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第五條后備干部還應當具備以下資格:
(一)正職后備干部,一般應是同級副職。特別優秀、發展潛力大的下一級正職,也可列為上一級正職的后備干部;
(二)副職后備干部,一般應是下一級的正職;
(三)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根據其從事領導工作的資歷,可列為一定層次的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
(四)一般應具有大學??埔陨衔幕潭?;
(五)具有基層領導工作經歷;
(六)身體健康;
(七)對政績突出,年富力強的少數民族干部可適當放寬任職資格條件。
第三章后備干部的數量和結構
第六條后備干部的數量一般按領導班子正職1:2,副職1:1的比例確定。其中:縣級后備干部一般應以35歲至40歲的干部為主體,35歲以下的要占40%;科級后備干部中30歲以下的要占50%;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中,婦女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總體上應分別不少于20%和15%。州委、州政府各部門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中,要有一定數量的女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政府班子的后備干部中,應有適當數量的非中共黨員干部。
后備干部名單中,比較成熟、近期可進領導班子的人選,一般不少于同級后備干部總數的三分之一。
第四章后備干部的選拔
第七條選拔后備干部要按照規定的資格條件嚴格把關,特別是把好政治關。選拔后備干部,要充分發揚民主,廣開推薦渠道,擴大選人視野。不僅要從黨政機關選拔,還應從企事業單位選拔。要特別注意從高學歷層次的干部中選拔后備干部。
第八條選拔后備干部的程序是民主推薦;州、縣兩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分工負責,組成工作組,在相關部門或人員內發放《后備干部推薦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并確定多數群眾公認的人選;組織(人事)部門考察采取個別談話、專項調查等方式進行。在認真整理考察材料,充分醞釀討論的基礎上提出縣級或科級后備干部建議名單,并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后報上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考察確定??h、科級正職后備干部分別由州、縣兩級組織(人事)部門組織民主推薦和考察并報同級黨委(黨組)討論確定。
第九條選拔后備干部的工作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結合領導班子換屆、屆中考察、年度考核和調整工作一并進行。對在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競爭上崗中發現的優秀年輕干部、一時不能提拔使用的,可按規定程序列入后備干部名單。
第十條各級黨委(黨組)應在每年2月、8月將確定的后備干部名單報上級組織(人事)部門備案。
第五章后備干部的培養
第十一條后備干部選定后,要逐人確定培養方向,制定培養計劃,落實培養措施。
第十二條培養后備干部要立足當前,著眼未來。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擺在首位,有計劃地加強后備干部的理論培養和實踐鍛煉,提高其政治、業務素質和組織領導能力,以達到擬任職務的要求。要重視引導后備干部加強黨性鍛煉和世界觀的改造。要特別加強對黨政正職和比較成熟、近期可進領導班子的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
第十三條各級黨委(黨組)及人事部門要加強對后備干部的培養教育工作,重點先進行較為系統的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WTO知識以及現代科技知識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
第十四條培訓主要采取送黨校、行政學院集中培訓;選派到高等院校學習深造;到經濟發達地區辦班培訓、考察;組織對工作中的重要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或理論研討??h級后備干部在黨校、行政學院或其他培訓機構的理論培訓時間,不得少于三個月,科級后備干部不得少于二個月;其他形式的培訓時間,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第十五條后備干部的實踐鍛煉可采取實行崗位輪換;安排分管常務工作或其他與培養方向相關的重要職務;分配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選派到基層特別是貧困地區、條件艱苦地區或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選調到上級黨政機關掛職;跨地區、跨部門交流任職。在具體工作中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給他們定指標、壓擔子,使他們得到實際工作的鍛煉,不斷拓寬業務領域,繼而達到提高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和領導能力的目的??h級后備干部掛職鍛煉的時間一般為一至三年;科級干部掛職鍛煉的時間不少于一年。
第六章后備干部的管理與考核
第十六條各級黨委(黨組)應根據干部管理權限,對后備干部實行管理和考核,應不定期討論研究后備干部隊伍情況。要利用各種途徑及時了解和掌握后備干部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工作狀況、領導及群眾的意見和反映。每半年對后備干部進行一次思想交流。
第十七條對后備干部要定期考察??疾斓闹饕獌热莅ǎ赫瘟?、政治觀點、思想品德、工作表現和廉潔自律情況;政治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相關業務的學習情況;理論政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的提高情況,原有缺點、不足的改正情況;與培養目標的距離等。
在定期考察的同時,應做好經常性的考察了解工作??疾旖Y果作為后備干部培養、使用、調整的依據。
第十八條對后備干部要實行動態管理。在考察的基礎上,適時對后備干部隊伍進行調整充實。對政治思想、道德品質、黨風廉政等方面出現問題;工作實績不突出,發展潛力不大;工作失職,造成較大損失或不良影響;群眾意見大,威信不高;健康狀況不宜負擔繁重工作任務;年紀偏大的應及時從后備干部隊伍名單中調整出去。
第十九條建立后備干部檔案。要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建立后備干部檔案。凡確定為后備干部的,應填寫后備干部情況登記表,將群眾測評結果、培訓成績、論文或學習體會、考察材料、年度考核成績、個人年度總結、掛職鍛煉鑒定等材料歸檔。
第二十條后備干部因組織需要調動工作時,如干部管理的權限范圍發生變化,原負責管理的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將后備干部檔案連同其干部檔案一起轉交新的管理部門,可否列為單位的后備干部,按干部管理權限和規定的程序重新研究決定。
第二十一條實行干部雙重管理單位的后備干部的管理權限,與干部管理權限一致。
第二十二條對后備干部的考核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膳c年度考核一并進行,也可與班子調整或考察相結合??己藘热葜饕ǎ赫涡拍钆c理想道德方面的情況;理論政策水平與組織領導能力方面的情況;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情況;工作實績;接受培訓情況;獎懲情況;原有缺點、弱點的修正情況。
對后備干部的考核,可采用個別談話、查閱檔案、召開座談會、民意測驗和能力測試等方式進行。
第七章后備干部的任用
第二十三條對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后備干部,根據工作需要,適時任用。上級黨委(黨組)應根據領導班子建設的需要,對后備干部統一調配任用。
第二十四條提拔干部一般要從后備干部中挑選。需要從后備干部名單以外提拔的,呈報單位需在報告中說明情況。
第二十五條鼓勵和支持后備干部積極參加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和競爭上崗等活動。
第八章后備干部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二十六條縣級后備干部的考察、選定、培養、管理和任用工作,由州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負責;科級后備干部的考察、選定、培養、管理由縣級黨委(黨組)以及組織(人事)部門負責。
第二十七條建立后備干部工作責任制。黨政領導班子的主要領導對后備干部工作負有主要責任,領導班子的其他成員,也負有相應責任。黨委(黨組)要每年聽取一至兩次后備干部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后備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把培養后備干部工作的成效作為考察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二十八條后備干部工作的綜合管理和督促檢查,按干部管理權限,由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具體負責。下級黨委(黨組)每年要專題向上級黨委組織部門上報一次后備干部選拔、管理、調整、使用情況。
第九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州委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