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電節能設計方法

時間:2022-03-09 02:17:00

導語:農村水電節能設計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水電節能設計方法

隨著社會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建設節能型社會已提到重要戰略高度,我國的能源政策是“開發與節約并重”,政府部門帶頭垂范,從節約一噸水、一度電做起,引導社會各方面各階層做好節能工作。電力是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節電、節能已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本文就小水電設計選型和運行中有關如何提高水能轉換效率、發電效率及減少輸變電損耗、修訂并網功率因數考核標準等方面做出論述介紹,供有關行業參考。

一、提高水工設施能效

低水頭大流量的河床式、壩后式水電站,應減少進水口和攔污柵水頭損失,進水口應力求順暢,攔污柵應采用寬面布置,不要太密,尾水渠要盡量寬深,調節水庫應充分注意保持高水位運行。中高水頭的引水式水電站,盡量采用有壓引水,力求采用優化調節運行,壓力管道截面要從節能降耗方面比較確定,特別是較長的管道,以等徑變管厚為宜。如某電站設計水頭220m,有壓引水鋼管長760m,額定引用流量0.63m3/s,在初步設計時選擇下段管徑為0.5m,厚度為10mm,上段管徑為0.6m,厚度為6mm,計算重量為82t,計算水頭損失為11.4m,最大損失功率55kW,年平均損失電能15萬kW·h,施工時采用上下段管徑均為0.63m,厚度為5-6-8-10mm,計算重量為86.5t,計算水頭損失減少為6m,最大損失功率為30kW,年平均損失電能為8萬kW·h,增加4.5t的鋼管,年減少電能損失7萬kW·h,一年半就可收回投資。

二、水輪機選型與節能

水輪機的節能,最大方面是注重轉輪的最高效率和實際運行區的效率,現在水輪機轉輪的品種和規格很多,可以通過選擇轉輪型號和直徑,使水輪機在最優工況運行,還可以在一個電站內選擇不同型號和直徑的轉輪,甚至可選用不同類型的水輪機,如徑流引水式中水頭水電站,采用斜擊式與混流式水輪機混用,以保證兼顧流量變化的運行工況外仍具有較高的效率,而以前不注意能效,都按電站同一種轉輪考慮,臺數也盡量少選,更不考慮使用兩種類型水輪機。小水電的水輪機如能滿足并網運行時的穩定性,就不宜配飛輪,而應盡可能用兩支點形式,效率至少可提高1%。低水頭機組的安裝吸出高程應盡量低,理論上雖有相應規定,但實際上正吸出高程段尾水管的能量回收是很有限的,經常產生低水頭機組的效率達不到,基本上都把尾水管的吸出高度計入設計水頭。另外就是要購買效率高質量好的水輪機,雖好的廠家水輪機價格可能高10%,甚至20%,但水能轉換效率可提高3%~5%,以HL220-WJ-50型水輪機工作在52m水頭為例,效率差3%(好的水輪機效率可達89%,差的則達不到86%)也就是27kW,發電裝機的綜合造價按5500元/kW計算,價值近15萬元,而水輪機出廠價相差不到3萬元,按機組年利用小時4000h計算,約1年就可收回增加的投資,質量好的水輪機使用壽命也長,維修費用少,影響發電少,效益明顯。有的電站甚至購買舊水輪機使用,或老舊差的水輪機一直不進行更新改造,不僅經濟上不合算,同時也浪費大量水能資源。

三、發電機選配與節能

從現代小型同步發電機勵磁類型和制造使用情況看,無刷勵磁的發電機效率較高,可控硅整流次之,機械勵磁和電抗分流勵磁較差。無刷勵磁發電機的主勵磁電流回路最短,損耗最少,其他回路損耗更微小,目前主要使用在12極100~630kW以下小型發電機,一些低轉速的和800~2000kW高壓機組較少選用,主要是旋轉整流二極管容量(現已有很多大電流整流元件可供選配)、勵磁電流觀測和停機滅磁等問題,其實對小機組勵磁電流觀測(可在交流勵磁機調節電流和并網功率因數加以間接測控)和滅磁(非電機內部短路停機滅磁無大作用,內部短路機率極少,慢速滅磁也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不是很必要,轉速低的電機可通過增加交流勵磁機定子磁極的對數解決,該勵磁方式可使整機發電效率提高約1%,價格便宜,運行可靠,占地也少,值得廣泛采用??煽毓鑴畲胖饕跇O低轉速和較大容量同步發電機使用,機械勵磁和電抗分流勵磁最好不用,小容量(500kW以下)發電機組最好使用異步發電機,綜合效率可提高1%~2%。

容量選配也是小型發電機節能的一個主要措施,以前生產的微小型同步發電機,額定功率因數滿載的勵磁損耗功率約占標稱額定功率的2.5%,發電機定子鐵芯損耗一般在2.0%,定子線圈功率損耗一般在5.0%,現在生產的同步發電機一般分別相應減少為2.0%、1.5%、4.0%,但電機的綜合發電效率一般也只有92.5%左右(容量較小的只有90%左右,容量較大的一般可達95%)。從節能的角度講,負荷率控制在80%較好,綜合考慮節能和造價,一般負荷率控制在90%~95%為好,特別是利用小時較高的機組,應盡量不要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長期運行,也不要低于30%負荷運行。當然這是指目前普通電機廠電機制造效率低而言,現在小型同步發電機與全國統一制定標準設計的節能變壓器、節能交流電動機相比,效率相當低,習慣上也都不標明損耗和效率。

四、機組配套和運行節能措施

水輪機宜工作在最佳效率區,偏離該工況效率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軸流式、貫流式和混流式,只有沖擊式水輪機最高效率區較寬,發電機則工作在額定功率(容量)的70%~90%范圍效率較多,綜合水輪機和發電機工作效率的特點,一般以水輪機運轉特性曲線中最高效率點對應的出力(如水頭變化范圍較大,按最大工作水頭計算)乘以電機效率,按發電機最佳負荷率0.9計,節能效果最好。有的設計人員經常把電機配小,使之處于超負荷運行,被業主誤認為機組好,設計水平高,而實際卻是浪費資源,要么電機在高損耗區運行,要么水輪機在低效率區運行,始終沒有一個最佳效率區。就運行方式而言,日調節以上(有壓引水)的電站容易做到優化高效運行,如是徑流(引水式)水電站,則應通過選擇開大小容量的機組,適應流量(發電出力)較多的變化,流量小到機組進入嚴重低效率區運行時,則應利用前池(或修建不完全日調節池)和尾部渠道或引水壩共同短時蓄水,采用間歇開停機方式發電運行,保證機組具有一定的發電效率,尤其是反擊式水輪機組更為重要。另外還應在值班廠房裝設水位落差觀測裝置,使水庫或前池在合理的水位范圍內運行,壓力管道、壓力隧洞較長的應盡量按平衡負荷運行,一般少承擔調峰,以利于節能。

五、變壓器選擇與節能

配電變壓器的選擇已介紹很多,從效率理論上講,當變壓器的可變銅損和固定鐵損相等時運行效率最高,現在一般1000kVA左右的S9型節能變壓器,空載損耗只有負荷損耗的16%(滿載總效率已達98.8%),即負荷率在40%時效率最高,電站升壓變也是一樣,不要經常處于滿載甚至超載運行,電站裝2臺機組,完全可選1臺升壓變,3臺機組可選2臺或1臺,4臺機組選2臺,容量選擇應是機組總功率的1.25倍后再加大(或高靠)一個容量等級。如某電站裝機2×320kW+1×200kW,選擇1臺1250kVA變壓器比選擇1臺1000kVA或選400kVA+630kVA各1臺合算。變壓器容量選大一個等級,運行壽命和可靠性都將提高,增加投資(減少電能損耗)的回收年限一般在3~5年。另選擇升壓變的變比要適當,一般比輸電線路的額定電壓高10%,通過調整無載分接開關,使發電機保持在額定電壓運行,不應偏離太多,電壓過高或過低對節能都不利。

六、電線、電纜、高壓線路的選擇與節能

以前有色金屬較緊缺,選擇導線一般偏向按安全電流、電壓降、機械強度的原則,較少顧及經濟電流和節能。而現在,則應按增加導線截面而增加的投資(導體截面增加占輸配電總造價的比例不高)及減少電能損耗5年左右能回收的原則,選定導體截面,雖消耗有色金屬較多,但長遠的節能效益還是較為顯著的。應盡量減少0.4kV配電路徑長度,農村的小水電和用電戶往往比較分散,發供用各方應統一布局10kV公用配電網,盡量減少迂回送電,送電路徑較長的10kV線路,應在末端裝高壓電容補償,發電站基本少送無功功率,盡量保持額定電壓運行,運行電壓偏離太多對節能不利。小水電比較集中連片的應協調統一聯接后架線輸電,容量達1500kW、輸送距離在8~10km以上的可選擇輕型35kV線路送電,既節省投資又可節能。如梅山鄉龍口片有小水電5處共2945kW,原由2條10kV路送入前坪變,主線長度分別為10km和8km(導線為LGJ-50),電能輸送損耗高達10%以上,豐水期都無法正常輸電,電壓抬高到無法運行,后來統一建設小型戶外3150kVA升壓站,將1條LGJ-50導線改架為15m拔梢桿、角鋼橫擔、合成絕緣子的輕型35kV線路,投資35萬元,線損降為2%以下,年節約電能90萬kW·h,不到2年就收回投資。優化選擇離負荷中心近的、輸電線路短的電站作為調峰運行,有利于節能。

七、并網功率因數考核及調整修訂

農村小型水電站從獨立運行到連成鄉網、縣網,現在又并入省級電網運行,以前小電網自然功率因數低,又無補償設備,所以小型發電機的額定功率因數都統一按0.8設計,1978年國家水利電力部文件規定,并網功率因數按0.8考核。隨著電力電容補償設備和技術的進步,完全可以做到在用電戶、配變電站內進行無功補償,基本做到無功功率就地平衡,使輸配電線路基本不輸送無功功率(發達國家如日本早已實現),大大減少發、輸、配電過程的電能損耗。我國大中型發電機的額定功率因數一般按0.9或0.95設計,而小水電并網發電計量至今還一直按功率因數0.8考核,加上升壓輸電聯網過程中的無功損耗,發電機的實際運行功率因數經常在0.75左右。雖然小型電機設計上允許在額定功率、額定功率因數長期運行,但這是指電機溫升在最高允許值的約束下,所能承受的最大運行容量,若電源端電壓大量抬高,升壓變則只比額定電壓高10%,有的發電機在超過額定電壓的10%以上范圍運行(如低壓電機在0.45kV運行),溫度超過75℃以上,勵磁系統也超出運行范圍,電能損耗嚴重加大,電氣設備故障率、事故率提高,壽命大為降低。例如大田縣某電站裝機2×500kW,10kV送電線路10km,導線為LGJ-50,當2臺機滿負荷在功率因數0.8運行時,包括發電機、出線電纜、升壓變(0.4/11kV)、輸電線路的有功功率可變損耗為148kW,損耗率為14.8%,機端電壓抬高到0.45kV(變電站10kV母線電壓常保持在10.5~11.0kV),運行狀況和電能損耗很惡劣,如2臺機滿負荷在功率因數0.9運行時,相應有功功率可變損耗則降為117kW,損耗率為11.7%,減少3.1%,如功率因數提高到0.95運行,有功功率可變損耗則降為105kW,損耗率為10.5%,又降低了1.2%。綜上所述,提高農村小型水電站的運行功率因數,不僅節能很顯著,還可改善小型發電機的運行可靠性、安全狀況,延長設備使用壽命?,F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節約,小水電的并網考核功率因數卻未能及時進行修改,其原因主要是對小水電的歧視,損耗由電站承擔(計量裝在并網側,還加扣線損)。建議國家電監會協調供電和小水電主管部門,盡快修訂小型發電裝置并網和用電戶、輸配電功率因數考核管理辦法,在變電站或負荷中心并網計量的發電廠,按功率因數0.894(無功與有功電量比為50%)考核,在電站高壓側計量的按0.857(無功與有功電量比為60%)考核,少發無功電量按0.01元/kvarh扣減上網電費(無功電量計價原則為補償收益法,如100kvarh無功補償設施,需投資約3000元,每月可補無功電量7.2萬kvarh,電費720元,不到半年就可收回投資),超發無功不獎(只選定離負荷中心或變電站近、較大容量的電站作調壓,其超發無功按0.01元/kvarh計價),這樣,小型發電機運行功率因數將在0.838~0.819范圍內(有功與無功電量比為65%~70%,升壓變和輸電線路約損耗無功15%左右,使送到變電站的有功與無功比例為50%~55%,電網用電平均功率因數約0.9,有功與無功電量比為48%),從而做到無功功率的合理平衡,可使全社會小型發電裝置的發輸電效率平均提高2%以上,這樣具有很大的節能和經濟意義,而且很容易做到。

八、結束語

較大容量電站(裝機1萬kW左右)的綜合能效(水能理論值實際送網電能值)可達80%左右,而目前很多小水電站(裝機1600KW以下)的綜合能效只有70%左右,低了約10%。小水電最大的不足之處在于能效低,而社會上認為小水電質量不好,根本是誤解,質量并沒有差別,差別在于小電網設施和管理水平較低,供電質量和可靠性較差。根據筆者20幾年的實踐經驗和做法,在微小型水電設計選型和運行中,如重視搞好節能工作,使綜合能效提高5%~10%完全可以做到,但是大多數時候沒有得到真正重視,有的是業主和設計人員在建設時共同做,有的是運行上的綜合措施,小水電規劃設計單位、機電設備生產廠、電力生產和供應企業、發供電綜合監管部門應攜手共同努力,提高發變電設備的效率,優化設計選型,科學調度運行,合理修訂并網功率因數考核標準,做好無功功率就地補償平衡,盡量減少電能浪費,使寶貴的水能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