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農作物品種試驗管理制度
時間:2022-05-31 05:13:00
導語:農委會農作物品種試驗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的組織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包括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其目的是鑒定和篩選適宜不同生態區種植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
第三條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試驗結果是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的主要依據。
第二章管理體系
第四條本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由**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市種子管理總站(以下簡稱市種子管理總站)組織實施。
各區(縣)級種子管理部門有義務協助市種子管理總站負責本區域內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實施管理。
第五條根據本市主要農作物生態區域和生產實際,設置若干試驗組別,分別委托試驗承擔單位組織實施,試驗管理實行主持單位負責制。
第三章試驗承擔單位的職責
第六條試驗承擔單位的職責:
一、根據本管理辦法組織本組的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工作并貫徹市種子管理總站的試驗指導意見;
二、嚴格執行試驗實施方案;
三、對參試品種作出公正、準確、科學的評價,并按時完成年度試驗報告;
四、對試驗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第四章試驗設置
第七條根據主要農作物生態區域的分布和生產實際,在本市主要農作物生態區設置若干個組別開展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及其相應配套的生產試驗;試驗組別可根據實際需要做適當調整。
個別作物如當年參試品種較多,可考慮設置區域試驗預備試驗(引種試驗)。
第八條試驗采用滾動式,預備試驗1年,區域試驗2年,生產試驗1年,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可交叉安排。
第九條預備試驗參試品種一般以10個左右為宜;區域試驗每組一般不超過8個品種(不含對照);生產試驗需根據區域試驗結果確定,一般不超過3個(不含對照)。參試品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增減。
第十條預備試驗全市安排2個左右試點,區域試驗每組安排不少于5個試點,生產試驗每品種安排不少于3個試點。
第十一條預備試驗采用問比法排列,小區面積12或15平方米,一般不設重復,對照依據區域試驗的相應組別確定;區域試驗小區隨機排列,三次重復,小區面積20平方米,各組設統一對照;生產試驗采用對比排列,一般不設重復,以當地主栽品種作為對照,主要栽培技術根據品種特點和生產實際確定,每品種每試點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田間管理略高于大田生產水平,施肥水平與大田生產相當。
第十二條參加生產試驗的品種,由市種子管理總站統一安排取樣委托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指定的種子質量檢驗機構指定單位進行抗病性鑒定和品質分析;
第十三條承試點由所在區(縣)種子管理部門負責管理;承試點和承試人員應當保持相對穩定,不得隨意變更。如確需調整,由所在區(縣)種子管理部門向市種子管理總站提出調整理由和具體意見,并由區試年會確定。
第五章參試品種條件
第十四條預備試驗:主要遺傳性狀穩定一致,區(縣)品比試驗或育種單位小區試驗比對照品種增產5%以上;或產量與對照相當,品質較優或具備某些優異性狀的品種。
第十五條區域試驗:主要組別根據**市區域試驗的品種容量從預備試驗中擇優選擇,也可從區(縣)品比試驗中擇優選擇。品種選育單位如能提供參試品種在本市多點試種資料,產量表現突出;或產量與對照相當,但具備某些優異性狀的品種也可予以參試。
第十六條生產試驗:通過2年區試鑒定程序;第1年區域試驗產量或其它性狀表現突出的品種,在第2年繼續區域試驗的同時,安排生產試驗。
第十七條對照品種:區域試驗每組設1個統一對照品種,統一對照品種應是通過本市審定并有較大種植面積的品種;對照品種應保持相對穩定;根據需要個別作物可設1個輔助對照品種,一般為本市的優質品種。生產試驗的對照品種應為本市審定的當地主栽品種。預備試驗和區域試驗所需的統一對照品種由市種子管理總站指定的單位統一提供。
第六章申請程序
第十八條申請參加預備試驗和有關組別區域試驗的品種,由育種單位提出申請,經所在區(縣)種子管理站審核同意后,填寫“**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申請表”,于每年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前2個月,寄到市種子管理總站,符合規定條件的,由市種子管理總站具體安排。
第十九條參加預備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的品種,育種單位應當按規定的時間、地點、數量等要求提供試驗用種。所供種子質量應當達到本市種子質量標準。供種時應當注明品種名稱、種子發芽率、千粒重和栽培技術要點等。
第二十條凡種子數量不足或種子質量未達到標準、或未及時供種者,視為自動放棄參試。
第七章試驗總結和區試年會
第二十一條各試驗承擔單位于每年試驗結束后1個月內將“**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記載表”、“**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區試預備試驗記載表”和“**市主要農作物品種生產試驗記載表”(須逐項填寫并進行品種綜述)寄到市區域試驗主持單位。
第二十二條各組區域試驗主持單位根據各承試點報送的試驗報告及時進行整理、匯總和總結,提出品種評價和利用的初步意見,提交區試年會審議。
第二十三條區試年會對試驗匯總總結進行審議,符合審定申報條件的品種,提出推薦意見,由市種子管理總站報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同時,市種子管理總站將試驗匯總總結及品種處理意見及時通知品種申報參試單位。
第二十四條市種子管理總站召開區試年會,根據需要邀請有關專家和部分區(縣)種子管理部門及承試單位人員參加。
第二十五條區試年會的主要議程是審議上一年度試驗執行情況,對參試品種提出處理意見;安排落實下一年度的試驗計劃,修訂試驗實施方案;評選和表彰區域試驗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開展學術交流和技術培訓。
第二十六條根據區域試驗實際,由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市種子管理總站在適當時機會同區域試驗承擔單位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品種考察,并對區域試驗質量進行檢查。
第二十七條自然災害影響試驗正常進行的試點,承試單位應在受災后15天內向市區試主持單位、市種子管理總站提供詳細報告。
第二十八條因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造成試驗誤差過大或缺2個以上小區的,該試驗報廢。
第八章推薦**市品種審定的主要依據
第二十九條區域試驗2年平均產量比統一對照增產達顯著水平的或增產達5%以上的品種,在生產試驗各試點平均增產3%以上或有其它,完成試驗程序并達到上述標準的品種,推薦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第三十條產量與統一對照品種相當,但在品質、抗病性、抗逆性、熟期等某一種或幾種性狀明顯優于對照品種的,完成試驗程序后,推薦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第三十一條推薦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由市主要農作物區域試驗主持單位根據試驗結果提出推薦意見。
第九章獎懲
第三十二條每3年進行一次區試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由市品審會頒發獎狀和榮譽證書,并給予獎勵。
第三十三條對不負責任、人為造成嚴重的試驗質量事故或弄虛作假的承試點,一經查實,對試驗點所在單位和試驗負責人給予通報批評,或者取消其承擔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或生產試驗資格。
第十章經費
第二十四條市財政核撥的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經費,由市種子管理總站根據各承試點試驗任務完成情況核發試驗補助費。
第三十五條參加市主要農作物品種預備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的,參試品種單位應當交納試驗費,主要用于試驗補貼、區試年會開支和獎勵等。
- 上一篇:美術欣賞創新教法管理論文
- 下一篇:科技局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