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和清潔工程考評辦法

時間:2022-11-13 08:52:42

導語:新農村建設和清潔工程考評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和清潔工程考評辦法

為了更好地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工作,按照省、市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工作的總體部署,根據《縣2013年新農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縣2013年農村清潔工程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考評辦法。

一、考評對象

(一)全縣9個鄉鎮及24個省級點、18個自建點的新農村建設工作,3個集鎮、42個清潔工程村點、公路沿線及其他主要交通干道沿線清潔工程工作。

(二)縣直(駐縣)新農村建設幫扶單位。

二、考評方法

(一)按分類指導的要求,對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按類別進行考評。新農村建設點按“五新一好”、“五美四和諧”、“三清八改五普及”和“三綠一處理”要求進行考評驗收(提升點按提升要求考評驗收)。農村清潔工程分集鎮、主要干道沿線、新村點設立考評內容,制定評分標準。

(二)考評采取平時督查、半年度與年終考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平時督查占10%,半年度占20%,年終占70%。

(三)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考評均實行百分制,采取標準分與獎勵加分相結合的計分法。最高分超過120分的,以120分計算。對鄉鎮的考評,新農村建設以建設點的實際戶數計算基礎加分,以當年戶數最少的新村點為基點,按每超10戶加0.1分計算基礎加分。農村清潔工程根據鄉鎮范圍內主要交通干道實際里程計算基礎加分,按每公里0.1分計算基礎加分。表彰名次按分數排,新農村建設低于90分的為驗收不合格建設點,農村清潔工程低于80分的為驗收不合格單位,驗收不合格單位在全縣通報。

三、考評結果運用

(一)4至9月份,開展“一拆三改”(拆舊、改水、改廁、改溝)、“改路改房改欄改線改環境”、能源普及和“三清三綠一處理”攻堅月活動督查,督查結果與資金撥付掛鉤。獎優罰劣,對整改不合格的扣減建設資金,不再補撥,用于獎勵在攻堅月活動中成效較好的建設點。

(二)根據考評結果確定名次,由領導小組作出表彰決定,并以縣委、縣政府名義進行表彰。其中獲綜合獎的單位推薦到全縣綜合性工作大會上進行表彰,單項獎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在全縣農村工作會上進行表彰。獎項設置為:

1、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各設綜合先進獎3名,各獎勵3000元。

2、單項獎若干。

(1)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村3名、先進村點3名,各獎勵3000元。

(2)農村清潔工程工作先進村3名、先進村點3名,各獎勵3000元。

(3)新農村建設幫扶工作先進單位10名。

(4)新農村建設、農村清潔工程先進工作者若干名。

3、各項獎金由縣財政統一撥付。

4、年終考評時凡出現80分以下的建設點的鄉鎮,不得評為綜合先進單位;幫扶單位所幫扶的建設點在90分以下的,幫扶單位不得評先評優。

四、考評內容及評分標準

(一)新農村建設

1、鄉鎮工作(100分)

(1)鄉鎮本級30分

①組織推動(5分)。黨委政府有具體實施方案,黨委或政府有一名副職領導分管,黨政班子成員落實了掛點責任,黨委政府定期調度,推進有力。

②規劃工作(2分)。結合實際,認真及時指導建設點根據村莊實際制定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新社區規劃,并認真按規劃組織實施,村莊建設有序。

③宣傳培訓(8分)。利用報紙、宣傳欄(冊)、標語、廣播、電視、新聞網站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市級以上報紙、電視、刊物、簡報上稿不少于2篇,縣級上稿不少于5篇;每多刊出1篇,縣級加0.1分、市級加0.2分、省級加0.3分,加分不超過1分),轄區內主要通道沿線顯要處設立大中型宣傳牌,鎮村有永久性宣傳標語,點上有固定宣傳欄;組織開展了村兩委班子和理事會成員培訓;積極總結經驗、上報信息不少于10篇。

④資金管理(5分)??h新村辦下達的直接統籌資金,單位到村點的幫扶資金納入新農村建設專賬管理,并實行了鄉級報賬制;報賬規范,無違規現象;及時下撥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無截留、挪用現象;積極對接和爭取各類支持新農村建設資金,力爭每個建設點銜接資金達10萬元以上;《資金到賬通知單》按要求發放到建設點。鄉鎮按要求設立新農村建設資金專帳,實行專戶專人管理,帳目清楚規范,資金撥付及時,無滯留、克扣現象。

⑤日常工作(10分)。按要求及時參加會議、培訓,按時保質上報新農村建設資料(文件及統計報表),并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新村辦人員、辦公設備配備齊全。

(2)建設成效70分。以鄉鎮建設點加權平均得分,按比例計分。

2、新農村建設點(100分)

(1)產業發展(15分)

①產業培植(5分)。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做大做強傳統產業或創辦新興產業(含加工業、流通服務業),一村一品收入占村莊產值60%以上;沒有產業基礎的建設點,當年要培育3名有一定規模的種養業或第三產業示范大戶(種養100畝、1000羽、50頭、三產產值10萬元以上)。

②農民合作組織(5分)。成立了規范的農民合作社(專業協會),或組織農民參加區域內的合作社,戶數超過30%。

③農民增收(5分)。建設點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人均純收入當年增幅高于全縣平均增幅5個百分點以上。

(2)村莊整治(85分)

①改水(10分),戶戶使用干凈水源。建設點農戶改水率未達到100%的,取消評優資格。

②改廁(10分),戶戶使用三格式水沖式廁所,建設點農戶改廁率未達到100%的,取消評優資格。

③改路(8分),進村及村內主干道、進戶便道硬化。建設點農戶道路硬化率未達到100%的,取消評優資格。

④改房(6分),建設點農戶房屋室內室外(含圍院)衛生整潔,房屋外墻拉毛出新,農戶按規劃要求無違章亂搭亂建行為。

⑤改欄(2分)。人畜分離,欄舍規劃建設有序。

⑥改溝(6分)。村莊修建了排水溝(主溝和屋檐溝),實現溝溝相通,排水(污)通暢,質量好。

⑦村莊綠化(10分)。積極創建森林村莊,按要求在村莊道路和農民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栽植果樹和綠化苗木,村莊綠化較好。

⑧改環境(三清一處理)(18分)。拆舊徹底,空地覆土植被,無裸露磚頭瓦片,村標、室內室外活動場所建成,基礎設施齊全,村莊衛生整潔,“臟亂差”現象明顯改觀。

⑨使用潔凈能源(10分)。查農戶沼氣建設或太陽能安裝使用比例,實際安裝和使用戶數在20戶以上。

⑩整體效果(5分)。干凈清爽,氛圍濃厚,各項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山水田園等農家特色明顯。

(3)文明和諧村莊建設(加、扣分10分以內)

①積極開展“三村十星”創評活動,制作宣傳評比專欄,“十星戶”評比有活動、有記錄并集中公示和分戶上星。

②成立新農村建設村民理事會,能較好發揮作用,理事會職責明確,有工作方案。

③群眾積極參與建設,義務投工投勞、籌資,主動拆除影響村容村貌和建設規劃的破舊空心房、欄舍,自覺維護村莊形象。

④民主管理、民主理財有制度,帳目清楚,資金使用符合規定,有村務、資金公開欄,重大事務有記錄并定期公開,有農民培訓服務場所,體育活動場所。

⑤建設點制定和完善了村規民約(每戶發放一份)等切實可行的長效管理機制,村民知禮守法,移風易俗,互助互愛。

3、縣直(駐縣)幫扶單位(100分)

①組織領導(5分)。原則上主要領導全年到點不少于5次(每少一次扣1分),分管領導不少于10次,專職指導員到點不少于100天,以建設點反映情況為準。

②基礎工作(5分)。年初有工作計劃,年終有工作總結2分,(少一項扣1分),全年報送工作信息不少于3篇(3分),(少一篇扣1分),以各單位報送的資料和各種媒體發表的稿件為準。

③幫扶工作(50分)。主要考核幫扶資金及物資到位情況,達到幫扶要求的得滿分,每超1萬元加2分,未完成基數任務按相應比例扣分,以半年度和年終考評前建設點資金帳目反映的數據、鄉鎮黨委核報的情況為準。

④幫扶成效(40分)。以所幫扶的建設點考評總得分為基準,按比例計分。

(二)農村清潔工程

1、鄉鎮70分

(1)組織推動(10分)。建立了農村清潔工程目標責任,落實了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有具體工作實施方案。有一名副職領導分管。成立了環衛所,有專職領導和工作人員,并確保工作正常運行。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對集鎮、村點、交通干道沿線等垃圾處理情況定期開展督查和調度,推進有力。

(2)資金保障(5分)。2萬人口以上鄉鎮全年用于清潔工程支出不低于10萬元,2萬人口以下的鄉鎮不低于5萬元;所有村點保潔員報酬每月不少于300元標準;確保每個村點資金到位,并在鄉鎮財政所設立農村清潔工程專賬。

(3)設施建設(6分)。集鎮所在地配備垃圾清掃、收集、清運和集中焚燒處理設施,即保潔員有環衛工具、街道旁有一定數量的垃圾桶和果殼箱、統一配備專門的機動垃圾運輸車;已建有大中型垃圾集中焚燒處理中心的鄉鎮應完善晾曬、儲藏和沼氣、漚肥等設施,確保垃圾處理設施正常運轉;未建焚燒處理中心的鄉鎮要做到無害化處理,杜絕產生第二次污染,避免發生群眾投訴事件。垃圾中轉站建成并運轉正常的鄉鎮另加5分;計劃建而未建的鄉鎮倒扣5分,建成后未正常運轉的鄉鎮倒扣3分。大型焚燒爐運轉正常的鄉鎮另加3分;運轉不正常的倒扣3分。

(4)集鎮保潔(21分)。集鎮無亂搭亂建、亂擺亂停、亂丟亂扔,無占道擺攤設點,“臟、亂、差”現象明顯改觀。積極配合教育、衛生、供銷部門抓好集鎮中小學、衛生院、垃圾回收站(點)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督查中,發現成堆垃圾,一次一堆扣1分;垃圾桶外溢,一次一桶扣0.2分,扣完倒扣。

(5)通道保潔(15分)。落實通道保潔員,有保潔責任牌,通道兩旁可視范圍內無散落白色垃圾,無散放垃圾;垃圾窖內垃圾及時清運,無溢出現象。督查中,發現沿路堆放垃圾,一次一堆扣1分;垃圾窖未按時清運,一次一窖扣0.5分,扣完倒扣。

(6)日常工作(5分)。建立了保潔員工作臺帳。有要求明確、責任清楚、操作可行的《衛生保潔管理制度》;有范圍、時間、責任具體的《保潔員工作職責》;有包垃圾分類、定點(時)倒放,門前無污(積)水,干凈整潔的《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有條件具體、獎罰分明的《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7)整體成效(8分)。公路干道沿線垃圾設施建設規范,落實專人管理,集鎮干凈整潔、文明、有序,無污(積)水、無零星垃圾、無裸露的人畜糞便。

2、村點垃圾無害化處理(30分)

(1)理事會履職(5分)。成立理事會,村莊有固定清潔工程宣傳欄,有垃圾處理村規民約;有《保潔員工作職責》,經常性開展衛生評比活動。

(2)落實保潔員(5分)。村莊按30-50戶配備一名保潔員,保潔員由熱心公益事業的“五老”或有勞動能力的低保戶擔任;保潔員統一配置服裝,報酬落實;熟練掌握垃圾分揀分類,認真履職,及時撿、掃、收集、清運垃圾。

(3)配齊設施(5分)。做到戶配有2桶1袋;保潔員有一套清掃工具、戶用沼氣池(漚肥窖);村莊有垃圾棚屋、清運板車、焚燒設施。

(4)分類處理垃圾(7分)。農戶和保潔員按干、濕垃圾、賣錢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分類,干的燒掉,濕的入窖,賣錢垃圾進廢品收購站。另外建筑垃圾定點整齊堆放。

(5)實施效果(8分)。通過垃圾無害化處理達到干凈整潔、文明、有序,實現“六個基本沒有”即:農(?。舴壳拔莺蠡緵]有零星垃圾;庭院基本沒有隨地流淌的污水;村莊基本沒有散放的垃圾;庫(塘)水面基本沒有漂浮的垃圾;道路基本沒有裸露的人畜糞便;村莊公路沿線基本沒有飄散和堆積垃圾。

五、加減分項目

(一)凡得到省通報表揚或省在點上召開先進現場會的,給該建設點及鄉鎮各加3分。

(二)凡得到市通報表揚或在點上召開先進現場會的,給該建設點及鄉鎮各加2分。

(三)凡縣里在鄉鎮或點上召開先進現場會的,給該建設點及鄉鎮各加1分。

(四)在省或市督查中受到點名通報批評的建設點(或鄉鎮),每出現一次各扣5分;被縣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點名批評,或被縣通報批評的,每次扣3分。

(五)在縣新村辦(清潔辦)組織的督查中名列前三名的鄉鎮,分別加1分、0.7分、0.4分;排在后三名的,分別扣1分、0.7分、0.4分。

(六)新農村建設年終考評進入前五名的建設村點,按每個自然村0.5分的分值,給該鄉鎮加分,后五名的建設村點(自然村),按每個自然村0.2分的分值,給該鄉鎮減分。加分或減分在該鄉鎮總得分的基礎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