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7-20 10:51:00

導語: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建設

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幾點思考

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隨著企業的發展變快,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家都在考慮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增強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和對企業的認同感,以促進職工和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并自覺遵守企業的各項制度,從而提高企業核心價值觀,獲取企業理想的利潤的最終目的。

公司也結合實際下發同《企業文化手冊》,通過學習,我對企業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我個人理解企業文化不是一種工具,至少說不是一種可以拿過來就用,就立即能解決問題的工具,它應該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基礎,是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決定著企業及企業人員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點和價值取向,這個平臺也決定著企業內部是一種什么樣的軟環境------人文環境的性質。李雙良精神在××*鋼的具體化,就是發揮文化建設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職工的愛崗敬業,增強職工的工作能動性、主動性,增強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使命感。另外,說企業文化是一個平臺,這主要體現在企業的管理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機制和日常管理行為詮釋著這種文化。

企業文化本身并無好與不好之分,區別只是在于能否適應不同的市場環境能否適應不同的市場環境,能否根據環境的變化靈活地對企業進行調整。比如,一個成功的企業由一位創業者長期管理,那么這個企業就會形成一種“權威”甚至“個人崇拜”性質的文化,這種文化必然會發揮凝聚人心的作用,會在企業內部形成共同的價值觀。這樣的企業文化在創業者掌管時就是好的文化,而在繼任者掌管企業時就是不利的文化,就需要變革。張瑞敏說海爾不會因為他將來退休而走下坡路,原因就是海爾的文化已經成形。這需要將來用事實檢驗。

華為企業文化形成體系之前,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華為的企業文化。但是華為的文化確實是存在著的,只不過形成體系過程中,又做了有效的引導的完善工作。所以說企業文化建設不能急于求成。企業管理會經歷人治、法治、和文治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時企業文化又是企業長期以來所形成的企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結和提煉,不是他人在短期內策劃出來的。所以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是一個長期戰略規劃,企業應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制定分步分階段的戰術策略而穩步實施,否則形成的所謂企業文化根本達不到企業文化的真正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系統思考,協調關系,把握好度,才能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扎實有效地推進下去。當前,要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應當注意企業文化繼承與創新、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博采眾長與以我為主等四個方面的關系。

關于繼承與創新。企業文化是一個文化繼承和不斷創新的過程。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辨證地揚棄。只有創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時代精神的文化,才是體現時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機活力的文化。我們要善于總結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企業精神和典型經驗,注意吸收其豐富營養和文化精髓,著眼未來發展需要整合和創新原有的企業精神、經營管理理念,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要不斷弘揚和升華企業精神,體現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廣大職工自覺地把自身利益和企業利益、國家利益聯結在一起,共同為做強做大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貢獻力量。

關于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管理。企業的興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來自于企業文化。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有著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企業文化是在企業管理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概括、總結、提煉而成的精神產品,屬意識形態,本身不具備可操作性。但它確實存在于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影響甚至左右管理的效果,又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企業管理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是創建優秀企業文化的一種強有力的載體和手段。只有通過管理和多項制度才能將企業的核心理念、人本思想和價值觀充分體現出來,使之成為規范,進而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二者有機結合才能達到物質和精神的和諧統一。當今時代,企業管理模式從經驗型的管理向文化力的管理層面飛躍,從過去的生產現場組織到以人為本、以文化力推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最終推動企業的發展,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潮流。因此,我們要強化企業文化力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發揮企業文化的滲透作用,促進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戰略、市場營銷和專業管理有機結合,與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實現制度與文化理念的對接,使員工既有價值觀的導向,又有制度化的規范,內化與固化結合,文化與管理一體,隱性與顯性相融,剛性約束與柔性導向優勢互補,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關于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同時也是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企業文化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拓了新的領域。企業要在繼承優良傳統發揮政治優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釋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激勵斗志方面的積極作用,把“以人為本”的人文觀念與培養“四有”職工隊伍結合起來,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努力把先進的文化熔鑄于企業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創造力之中,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為企業的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同時,企業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載體。積極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開展誠信建設,加強職工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梢哉f,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因此,我們要緊緊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用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的合力推動企業的改革發展。關于博采眾長與以我為主。企業文化這個概念雖然是“舶來品”,但企業文化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歐美國家的企業文化中固然有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但也要看到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重視倫理、崇尚道德、信奉誠信、講求仁義等經營理念。任何一個國家的本土企業都以本國的員工為主體,離開本國的文化根本不能生存,這也是諸多跨國公司實行人才本土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從中國的國情和本企業的實際出發,充分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充分體現企業的特點,注重在以我為主基礎上的博采眾長,不要簡單地照抄照搬,更不能全盤化。要堅持“以我為主、博采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方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為我所用。

當然,搞好企業文化建設不能把企業文化等同于企業的文化娛樂活動,把企業文化口號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cis;更不能盲目模仿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而缺乏自身個性;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也要達到互動,這樣我們企業文化才會在生產經營建設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