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每一天” 促進和諧企業建設

時間:2022-05-10 05:56:00

導語:“四個每一天” 促進和諧企業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個每一天” 促進和諧企業建設

中華全國總工會提出“組織起來,切實維權”工作方針,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作為產業工人最集中的國有企業,國企工會組織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武鋼工會經過40多年的發展,各項工作均達到了一個較高層次,在企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新形勢下,工會融入服務大局,切實履行工會職能的擔子更重了。如何使工會工作更加讓“黨委靠得住、行政離不開、職工信得過”,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共建共享和諧武鋼,成為武鋼工會組織堅持思考和實踐的重大命題。武鋼工會本著只有創新才有出路、依靠會員群眾辦工會的指導思想,深入基層廠礦、班組一線會員群眾,廣泛聽取各級黨政領導、工會干部、會員職工的意見和訴求,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工作新思路,創造性地提出和實踐了“四個每一天”,即“組織職工干好每一天,突出維權關愛每一天,和諧健康快樂每一天,工會工作創新每一天”的工會工作新格局。我們的主要作法如下:

一、組織職工立足崗位干好每一天,為和諧企業建設創造堅實的物質基礎。

武鋼工會以充分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力為目標,深入開展了以“六個一”節約競賽、百個重點項目競賽、千項現場技術攻關競賽、萬條合理化建議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個百千萬”立功競賽,促進了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從根本上維護職工權益。

一是連續三年組織職工開展“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滴油、一塊布、一斤煤、一張紙”的“六個一”活動,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全員參與模式。*年,全公司“六個一”活動立項1301個,創經濟效益1.96億元。

二是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的關鍵點,持續開展大規模、多項目、廣范圍、高難度的百項重點勞動競賽。把制約生產經營瓶頸的關鍵環節,作為勞動競賽的重點,*年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3.47億元。

三是以企業生產經營薄弱環節為主攻方向,積極開展千項技術攻關和萬條合理化建議活動。*年,職工現場技術攻關立項970個,創效益3.06億元。

四是以開發職工自主創新資源為動力,建立職工學習——創新——研發——轉化——應用的平臺。武鋼工會于2005年初在全國大型國有企業中首家創立了武鋼工人科技園,申報了608項技術創新成果,催生了一大批直接應用了生產的科技項目。

二、突出維權關愛職工每一天,為和諧企業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機制。

武鋼工會將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的維權工作內涵不斷延伸,逐步拓展領域,積極探索建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

一是把維護好職工民主政治權益作為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完善了職代會民主管理機制。武鋼職代會每年兩次。每次職代會前,都要召開專委會,認真討論、審議擬提交職代會的議題,堅決做到專委會不通過的議題,不提交職代會;每次職代會結束后,認真抓好職代會提案、議題的落實和職工代表意見的回復。建立了職工代表議事制度,總經理與職工代表、工會代表與行政部門進行民主協商對話。其中,總經理與職工代表對話每季度一次,工會與行政部門對話每月1–2次。建立了“值班廠長”制度?!爸蛋鄰S長”就是將普通一線職工代表通過民主程序推薦進入廠礦領導班子,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

二是把推動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和諧企業建設的突破口,進一步完善了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武鋼是全國首家簽訂集體合同的大型國有企業,目前已完成了第五輪集體合同的續簽。以困難企業、集體企業和合資企業為重點,實現集體合同百分之百的覆蓋。

三是把解決弱勢群體的困難作為建設和諧企業的重點,進一步完善了職工基本生活保障機制。武鋼行政撥2億元??罱⒘寺毠し鲐毦戎穑闪⒘擞晒飨卫硎麻L的基金管理委員會,每年有1000萬元經費用于職工扶貧幫困。生命健康工程、職工素質工程、生活幫扶工程、金秋助學工程、醫療救助工程等5項工程,切實做到讓每一個職工有話可訴、有難可幫、有病可治、有求可應、有訪必回。武鋼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在五年內基本消除武鋼貧困職工家庭”的目標,工會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具體實施的責任,僅去年就有185戶職工貧困家庭脫貧,脫貧率37.7%。

三、讓職工和諧健康快樂每一天,為和諧企業建設增添不竭的精神動力。

武鋼工會把服務好職工的自我發展能力,滿足好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和諧企業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是大力營造“工人偉大,勞動光榮,和諧武鋼,奔向小康”的輿論環境,培養職工和諧的精神、和諧的理念。廣泛開展“講形勢、講任務、講目標、講責任、講貢獻”活動,統一了職工思想,激發了職工工作熱情。

二是不斷滿足職工渴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身價值,追求發展的迫切愿望,著力提高職工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推進職工隊伍的知識化進程。每兩年舉辦一次職工技運會,實施了“萬名學習型職工、千項學習創新成果、百個學習型班組(團隊)、十佳知識型職工標兵”計劃。公司對職工建立了重大貢獻設立了2000萬元的獎勵基金,一等獎獎金達10萬元。

三是大力普及和創新群眾文化,弘揚和諧理念,倡導和諧精神。以“和諧武鋼、奔向小康”為主題,堅持開展了萬名職工迎新長跑、武鋼之春、五一之歌、武鋼之夏四大傳統群眾文化項目。職工卡拉OK大賽、職工文藝匯演、歡樂家庭、快樂班組大賽等活動,吸引了全公司上萬名職工參賽。

四、創新工會工作每一天,為工會促進和諧企業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武鋼工會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努力創新工會運行機制,不斷開創適應企業和諧發展的工會工作新局面。

一是創新工會決策機制。每年開展一次工會會員滿意度測評,工會領導班子堅持每季度集體聽取基層會員群眾對工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企業和職工的需要中定思路,從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的難點中定重點,從黨政和職工的評價中找差距。

二是創新工會服務機制。實施了工會領導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認真傾聽職工呼聲,及時反映職工訴求,為職工排憂解難,做職工的貼心人。

三是創新工會評價機制。將工會組織的創新能力、創新成果、工作成效、服務質量以及職工會員、黨政對工會的滿意度,基層工會對上級工會的滿意度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來評判工會工作的效果。職工對武鋼工會的滿意度在95℅以上。

四是創新工會干部培養機制。在黨委領導下,把工會干部納入黨的干部培養使用的重要序列,加大工會協管工會干部力度,對廠級工會主席和車間工會主席實行公推、直選,建立能上能下、有進有出的干部管理制度。

武鋼工會通過構建“四個每一天”工會工作新格局,對企業的和諧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幾年成為武鋼歷史上發展最好最快的、職工受益最多的時期,*年在崗職工人均年收入為40504元,比2001的18797元增長115%,是武鋼歷史上職工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

武鋼工會通過構建“四個每一天”工會工作新格局,在武鋼各級工會全面推廣和應用,加強了工會自身建設。武鋼職工入會率始終在99%以上。*年,武鋼工會連續18年保持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被譽為“黨委靠得住、行政離不開、職工信得過”的群眾組織。

全總領導孫春蘭、徐德明、董力,湖北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李明波,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袁生臘和市總工會主席朱毅都對武鋼工會“四個每一天”工作新格局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全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在全系統總結推廣武鋼工會“四個每一天”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