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加強企業的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5-07 05:14:00
導語:文化加強企業的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電分公司在向現代化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堅持“強企·人本”思路,著力文化興企、文化強企,經歷了共識生成企業文化、品牌鑄就企業文化、效率提升企業文化、特色凸現企業文化的“四步曲”,積聚形成了內涵雋永而獨具魅力的企業文化特色,實現了以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2005年榮獲“全國創建學習型組織優秀單位”;同年在海南博鰲企業文化論壇獲得“中國企業文化創新獎”;企業黨政領導榮獲“杰出貢獻獎”和“中國企業文化探索獎”。
一、共識生成企業文化——具有長供特色企業文化模式形成的“五階段”
(一)第一階段:公司企業文化的雛形——“三高”精神
“高效率工作、高質量生活、高價值做人”的“三高”企業精神,是在改革開放和電力體制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公司管理逐步規范,企業文化的建設力度、涉入領域、滲透范圍逐步加大,經過逐步提煉,經過研討論證所形成的核心價值理念。
1993年5·19的一場安全事故,使企業安全生產陷入低彌階段,職工情緒低落。公司黨委審時度勢,及時深入開展了以“講學習、比奉獻、[找材料到☆文秘寫作網-文秘寫作網網上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注:]保安全、促效益”為主題的“十個一”文化系列活動。即:讀一本好書、唱一首好歌、樹一批好榜樣、辦一臺好節目、辦一個好班、舉行一次全局性線路專業知識競賽、建設一個好班子、帶一支好隊伍、辦一所職工夜校、掀一個熱潮和局歌局徽征集活動,掀起了增強企業向心力、凝聚力,激發企業活力的企業文化熱潮。由于當時條件制約,企業的綜合素質和職工隊伍的文化、技術水平相對較低,企業文化建設僅僅是一個雛形。
(二)第二階段:公司企業文化的初創——實施“鑄魂塑形”工程
20*年,公司著眼于培育企業精神和價值觀念,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開始實施“鑄魂塑形”工程。“鑄魂塑形”工程的“魂”指的是企業精神和價值觀念,是職工群體心理定勢的主導意識,是企業經營宗旨、價值準則、思想道德和精神氛圍的集中體現;“形”就是企業形象,是企業行為、企業活動在廣大客戶、社會公眾以及全體職工心目中的整體形象。
經過五年的實踐,“鑄魂塑形”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五項建設(領導班子建設、職工隊伍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黨風廉政和行業作風建設)為基礎,所鑄就的素質、能力之魂;以“三抓三樹”(抓作風、樹正氣;抓服務、樹形象;抓創新、樹典型)為重點,所鑄就的誠信、服務之魂;以“三學三比”(學理論、比素質;學業務、比技術;學知識、比能力)為突破,所鑄就的學習、創新之魂;以“三爭三創”(爭當文明職工、創建標兵單位;爭當優秀黨員、創建特色黨建;爭當服務明星、創建企業品牌)為目標,所鑄就的爭先、創優之魂。樹立了“親民、謀事”的作風形象,“求真、務實”的管理形象,“優質、高效”的服務形象,“繼承、發展”的創新形象,“爭先、創優”的品牌形象。“鑄魂塑形”工程成果豐碩,公司在企業文化、精神財富、道德建設和環境營造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積淀,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政治、精神、物質和環境基礎。工程的實施使公司三年實現三大跨越,成為了國家一流供電企業,企業文化的力量成效初顯。
這一時期,突出了質量和效益的發展,但對市場經濟飛速發展要求,企業文化還沒有提升到現代化企業更高管理層次上來。
(三)第三階段:公司企業文化的整合——“6·18”理念文化
企業通過對特色文化的積淀進行系統的研究、提煉、升華,形成了以“6·18”為中心的理念文化主旋律?!傲笔侵钙髽I目標(國內強企,行業標桿);企業價值觀(員工為本、客戶為尊、系統為先、創新為魂);企業哲學(仁心待人、愛心待物、嚴心待事、和心待業);企業宗旨(人民電業為人民、供電為);企業精神(高價值做人、高效率工作、高質量生活);企業作風(親民、謀事、務實、求真)等基本價值理念?!耙话恕笔侵傅赖掠^(厚德、明理、篤行、善念)等18個單項價值理念。以此系統的文化體系為導引,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約束力和引導力作用,努力從道德上培養員工見利思義,謙恭禮讓,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維護團結,顧全大局,以求團體和諧為價值所歸,營造“愉快學習、快樂工作、健康生活”氛圍,實現“社會、企業、職工同步全面發展”目標。
期間,系統整合企業理念文化、行為文化和形象文化,印發了《理念文化手冊》、《行為文化手冊》、《形象文化手冊》、《管理創新手冊》、《學習型組織創建手冊》五大手冊,并開始企業文化建設的流程再造,標志著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已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四)第四階段:公司企業文化的發展——構建“德能和諧”企業
2004年,企業照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目標,確立了創建“國內強企、行業標桿”的發展愿景,從服務企業中心任務,提升創新力;服務基層單位,提升執行力;服務職工群眾,提升凝聚力的“三服務三提升”為黨建工作出發點,公司提出以人為本,文化立企,構建“徳能和諧”企業的發展新思路。
創建“德能和諧”企業,具有豐富的內涵。所謂德,就是加強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使員工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就是在企業共同愿景引領下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等18項核心理念的踐行;就是企業依法經營,嚴格管理,塑造認真負責的國企形象、真誠規范的服務形象、嚴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誠信的市場形象、團結進取的團隊形象,不斷提高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為全面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所謂能,就是公司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以及政治思想素質和技術業務素質的綜合能力;就是企業奉獻社會、推動經濟建設的供電能力、服務能力、管理能力;就是用優良的資產、優秀的業績和優質的服務,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安全、經濟、穩定的電能,建設堅強的電網,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對電力的需求。
所謂“和諧”,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一種“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實現企業內部人與人、人與企業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企業與社會的相互關愛、幫助、和衷共濟、共同進步、協調發展。
這一時期,公司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已圍繞“國內強企、行業標桿”的目標愿景全面展開,成果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員工具有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企業凝聚力增強;二是企業內部的整體和諧;三是企業與社會的廣泛和諧。企業文化建設已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五)第五階段:公司企業文化的提升——“強企·人本”、“三大使命”
圍繞國家電網公司“一強三優”發展目標、省公司“十一五”發展目標及“211”工程建設,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公司在2006年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本屆班子確立的“強企·人本”工作思路,全力行使“企業做強創優、員工素質提升、群眾利益為重”互促共進的“三大使命”,注重科學發展、注重實效管理、注重科技進步、注重社會效益、注重深化改革、注重人的發展,著力打造創新型、經營型、服務型、現代型一體化的強勢企業。
至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德能和諧”為目標,以“強企·人本”為主線,以“三大使命”為標準,一系列新的、獨具長供魅力和特色的企業文化創建模式已在分析企業、發展企業、成就企業、做強做優企業的管理基模上形成。
二、品牌鑄就企業文化——堅持“強企·人本”思路,踐行互促共進“三大使命”
企業的功取決于把職工的積極性和才干與企業的目標結合起來,在于品牌價值的取向。供電分公司提倡人本管理,以人為中心,尊重人、關心人,,企業管理貫穿“強企·人本”、“三大使命”主線,增強了企業文化的穿透力、執行力。
(一)對照“強企·人本”思路和踐行“三大使命”要求,明確品牌戰略目標任務
1、互促共進“三大使命品牌企業文化的載體和目標
(1)“企業做強創優”就是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圍繞省公司“211”工程,三年內新建8座220千伏及以上樞紐變電站(1座1000千伏變電站、2座500千伏變電站和5座220千伏變電站);力爭20*年售電量突破80億千瓦時大關;力爭20*年躋身省公司同業對標前三名;力爭在三年內達到城鄉服務標準一體化,社會和經濟效益最優化,管理和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優質服務全面深化,管理行為逐步規范,輔業和多經做強做實,實現省內供電企業標桿單位的奮斗目標。
(2)“員工素質提升”就是全面提升員工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法治觀念、業務能力。引入高速公路行車規則,設置人才成長的快車道(超車道)、行車道和停車道,建立“高速公路”育人用人模式,為員工成長搭建公平公正、績效為先的發展平臺;開展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激發員工內在動力,大力實施文化育人。鼓勵創新、尊重勞動,讓才智得到展示,讓價值得到實現,鋪就有助于員工成長的快速通道,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
(3)“群眾利益為重”就是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通過不斷改善工作環境,不斷提高經濟收益,不斷完善醫療保障,不斷優化人居環境,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培育積極向上的心智模式,弘揚愛企護企的奉獻精神,使公司的發展成果惠及職工,使職工群眾心情舒暢、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企業做強創優”是“強企·人本”的目標體系,直接推動員工素質提升和群眾利益的實現;“員工素質提升”是“強企·[范文為◇大◇秘◇書◇網作者原創作品-轉載請加文秘寫作網外部鏈接!注:]人本”的保障體系,與企業發展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群眾利益為重”是“強企·人本”的價值體系,體現了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員工的和諧共進。
(二)對照內質外形建設要求,長供企業文化初具品牌價值
1、公司企業文化體系初具規模:
CI戰略——形象識別系統:理念識別系統(MI)——《理念文化手冊》,理念文化的提煉;行為識別系統(BI)——《行為文化手冊》,員工行為的規范;形象識別系統(VI)——《形象文化手冊》,企業形象的統一。
CS戰略——顧客滿意戰略或品牌形象戰略:實施“CS”品牌形象戰略,全方位構建供電企業服務文化,以培育服務文化人文精神、打造服務文化特色品牌、實施創新管理,第一步將企業的價值理念對全體員工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以山西供電服務明星程國慶的“國慶精神”,展示電力職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鐵塔精神”等企業文化精華,并同管理文化期待等其它文化形式進行融合。第二步實施以企業視覺識別“VI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形象文化”戰略。為國網公司系統提供了供電企業視覺識別系統標準參考樣板。第三步實施以員工行為準則為主要內容的“行為文化”戰略。第四步實施以前沿管理方法提升企業的管理戰略。進行5S管理。建立“三位一體”體系文件。實施“CS”品牌,對服務文化的延伸和擴展,起到了全盤統帥、輻射、推進作用。經驗在全國服務文化現場會上交流,并收錄《國家電網公司——服務文化探索與思考》一書。
2、理順領導機制品牌企業文化的組織和保證
圍繞“強企人本”思路和踐行“三大使命”要求,公司進一步明確企業文化各級領導機構,量化到部門,責任到人,形成全員參與的建設機制。實現領導觀念、領導方式的全新轉變,在企業轉型、制度創新、5S管理、VI識別系統、流程梳理、對標管理等現代管理法的引用,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了豐富內涵,公司的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
3、把握文化內涵品牌企業文化的認知和共鳴
在認識、認知、認同提高共識上下功夫,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觀念,是由企業領導倡導的,為全體職工所認同的本企業的群體意識、行為準則和價值觀,是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它是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
4、打造長供特色品牌企業文化的形成和體系
(1)精神文化(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即蘊涵心靈深處的意識形態,也稱之為企業之魂,包括企業精神、企業宗旨、經營理念、價值觀念、管理哲學、道德準則、企業口號等,是公司三個文明建設的文化性凝煉,是特色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公司在生產、經營和各種組織活動中所形成的制度內容。一是經營服務的定位。二是運作方式。三是管理方式。四是人際關系。五是管理制度。六是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和完善公司各項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責任制度,使公司企業文化理念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規范化、制度化,使廣大職工的行為更趨合理化、科學化。
(3)物質文化(形象文化和服務文化、行為文化)。企業文化是公司在物質文明建設中,所形成的一切有形的資產,在文化意義上的體現。一是堅持質量第一,始于客戶需求,終于客戶滿意。二是現場文明施工,規范辦公環境,美化生活環境。三是裝備先進,工藝改進,效率提高。四是將服務作為產品質量的重要組成。五是全員、全程、終身培訓,使職工均達到行業社會優秀水平。六是職工通過辛勤勞動,獲得勞務收入和股權分配收益。
通過構建“德能和諧”企業,實施富有長供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成為實踐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具體措施,而且是獨具特色供電企業文化的切入點、深化和發展的一個主題和途徑。為建設優秀企業文化創造了條件。
三、效率提升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全面塑優和提升企業形象
作為一種文化氛圍,企業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一種手段,一種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為活動,而是產生行為活動的原因;不是服務,而是服務中體現的精神境界,企業文化滲透于企業一切活動之中,具有統一意志、凝聚人心、規范行為等作用,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相輔相承,雙向提升。
公司先后確立領導班子的八字工作方針,即“親民、謀事、務實、求真”。同時也為廣大干部職工提出了一整套的管理理念:即打破現狀的思維理念、追求系統效益最佳的理念、戰略引導全局的理念、干部要以員工整體利益至上的理念、干部要承前啟后的理念、班子“四不放過”的理念、工作控制短木板理念、工作踩腳后跟理念。通過理念的導入,在職工心中樹立以企為家,上下一盤棋的思想。同時積極為職工搭建自我表現發展的平臺,出臺“療養益智化、培訓獎賞化、標桿重獎化”的“三化”獎勵辦法,對標尖子層出不窮,創新成果不斷的好現象。形成了三個“和諧發展”局面:
一是電網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堅持規劃先行,提出了“走一看三眼觀五”和“規劃早五年、謀劃細三年、計劃實當年”的憂患意識。基本形成了電力行業規劃、主網規劃、市區城網規劃、縣級電網規劃、重點用戶電網規劃和電網規劃實施政府配套政策等六環并存的規劃體系。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提出了“雙大八重六個一”、“雙能”、“雙化”理念。強化規范管理,使電網安全得到了保證。目前,除眾所矚目的特高壓落地外,電網供電能力整體得到跨越性發展,基本形成了引入1000、500千伏高電壓等級,實現220千伏網絡市區雙環網,主網36座變電站22座實現雙源雙變,農網41座變電站12座實現雙電源,8座實現雙主變。供電可靠性達99.96%,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8.52%。電網的強健,為地方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實現了電網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是與政府、客戶的和諧。緊緊圍繞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三公”調度的“十項措施”、員工服務“十個不準”和優質服務的“十項承諾”,(本篇文章來源于←大←秘←書←網-百度直接輸入“大秘書”第一個網站便是)為客戶提供“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用電服務,進一步加快營銷服務一體化建設,真正做到了“始于客戶需求,終于客戶滿意”。
三是與競爭者的和諧。通過與產業鏈上游、下游及周邊企業的溝通和聯合,努力與競爭對手建立良性合作關系。與長鋼、潞礦、漳山電廠等企業簽訂維護協議,在服務客戶的同時,建立了共同發展的合作伙伴關系,全面塑優和提升企業整體形象。
企業文化的創新帶動了科技進步和企業效率提升:
一是公司先后榮獲“全國一流供電企業”、“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山西省模范單位”、省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省直文明單位標”和“省級文明標兵單位”,國電公司和華北集團公司雙文明單位等榮譽。
二是公司和所屬12個縣市支公司,行風建設在全市行風評議中連續三年保持行風評議第一名好成績。
三是理論創新結出碩果:公司“鑄魂塑形”工程獲省電力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受到華北電網公司的表彰,同時受到省委黨校南專家贊揚,《中國黨政干部論壇》載文予以報道。
四是窗口服務逐步規范:公司大用戶所等12個單位和用電營業窗口,分別被團中央、國家電網公司命名為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和省級“供電優質服務示范窗口”。
五是對標尖子層出不窮:以全國優秀女工程引清、山西省供電優質服務明星程國慶、華北和省電力科學院B級專家沈小麗、省電力系統優秀科技工作者謝紅五、李育靈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熱愛企業,愛崗敬業的明星隊伍在迅速成長。
六是競技比武捷報頻傳:檢修工區寧晉峰、王志國、張毅三位同志在省公司系統開關液壓機構比武中,取得了團體第一,個人一、二、五名的好成績;變電團隊在省公司系統110KV變電站主值和站長大比武中,獲得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全省用電抄核收比武中,公司選手雷小林、李亞潔取得了個人第一、第二名的驕人成績。王小琪在全國電力行業繼電保護專業技能競賽中獲“優秀技能選手”稱號。
七是人生亮化豐富多彩:省公司“青春在崗位上閃光”演講賽上,我公司職工白楊、白梅兩同志的英語演講一舉奪魁。在市職工足球賽中,公司獲得冠軍。在市慶“七一”歌詠比賽中,公司獲一等獎;在省公司組織的職工風采大賽活動中,我公司的三名選手分別獲中年組金獎和銀獎,老年組銀獎和最佳人氣獎;省公司紀念國慶“55”周年文藝大賽中,我公司獲金獎。原公司經理劉予勝榮獲“山西省勞動模范”稱號。
八是科學管理再上新臺階:構建視訊平臺、知識平臺、信息平臺三個平臺;推進定置管理、5S管理、VI視覺識別系統、作業指導書、流程梳理、三標一體貫標等現代化科學管理方法。
九是電網建設超常推進:特高壓地,省公司與市委市政府簽署了電網“十一五”發展會談紀要。
十是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由公司領導賈玉君等研制的《地區電網無功電壓優化運行實時自動控制系統》獲省公司科技創新一等獎;由謝紅五、路進龍等人研制的GSM傳輸方式《計算機室環境監測報警裝置》、《PT二次壓降自動跟蹤補償系統》獲省公司科技創新三等獎。近年來公司先后有4個QC成果榮獲國家級“優秀成果獎”,3個成果獲華北電力行業協會“優秀成果獎”。2005年以來,我公司共完成了10項科技創新成果。2006年,我們申報省公司科技項目30多項,其中之12個課題已被立項。目前,圍繞全區首座“數字化變電站”的規劃建設工作正在進行。
四、特色凸現企業文化——成就供電百年基業
(一)他山之石,啟迪一二
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已成為名牌企業工作的重點。能夠獨占鰲頭的成功企業,必定有著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如海爾“真誠到永遠”的服務理念,“企業現代化、市場全球化、經營規?;钡慕洜I理念;同仁堂“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質量文化和誠信文化。
(二)“一線四點”凸現特色優秀企業文化
在“強企·人本”思路指引下,公司黨委提出“一線四點”思路,即樹立“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的人本理念,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人、凝聚人、激勵人、培育人,塑造人,著力推進“文化聚人心、愛心鑄平安、變革提能力、精細塑品牌”四個層面的工作,踐行“三大使命”,最終實現強企目標和員工發展,全力構建“德能和諧”企業。
“文化聚人心”。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圍繞國家電網公司“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的企業文化,在公司上下和員工之間建立起基于共同愿景和共同價值觀的強大文化紐帶和感情紐帶,為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和“德能和諧”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基礎、文化支撐。
“愛心鑄平安”。愛心就是在工作、生活、學習中所體現出來的奉獻、關愛、誠心和真情,通過廣泛開展“愛心營造和諧環境、平安鑄就魅力長供”主題活動,大力倡導“關愛企業、關愛他人、關愛自己、關愛家庭、關愛社會”的“五愛風尚”,建設平安文化,建立平安機制,打造平安長供。相關報道在《華北電力報》、《山西電力報》、《日報》等媒體發表。
“變革提能力”。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和改革任務,要主動適應社會和行業的變革要求,進一步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干部隊伍的能力建設,特別要加強兩級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切實抓好干部隊伍的理論和業務學習,細化“四好”班子建設的考核評價體系,努力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的堅強領導集體,全面提高各級領導班子的戰略決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市場應變能力、開拓創新能力、防范風險能力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精細塑品牌”。樹立最好、最優、最佳的理念,以“集約化發展”和“精細化管理”為導向,把決策理性化、管理精細化、成長規范化、發展持續化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領域,積極開展“特高壓在,特色黨建在支部”和“爭先創優”等活動,進一步健全黨建、企業文化建設、黨風廉政和行業作風建設等管理機制,修訂完善黨委工作制度和考核體系,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穿透力,選樹一大批愛崗敬業、忠誠企業、真誠奉獻的先進典型,塑造企業的品牌形象。
(三)戰略先導特色企業文化體系羽翼漸豐
一是脈落清晰的長供企業文化三年發展戰略規劃。即:文化規劃與文化設計:企業文化是一項事關企業發展大局的戰略工程和系統工程,因此一定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制定當年落實措施,滾動修訂三年發展規劃,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文化建設與文化管理: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領導。企業文化,是企業家文化,是全員文化,是各級、各部門的共同責任。企業文化定位于領導是旗手、廣大員工認同的一種文化,領導干部是企業文化的設計者、倡導者和組織者,也是實踐這一理念的楷模。明確公司各級組織的黨政一把手,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共同負責企業文化建設的規劃、設計和組織。
文化認同與文化落地:切實加強企業文化理念的灌輸、傳播與執行。切實把企業文化理念全面導入公司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通過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網絡和文化訓導、文化演講、文化傳播等方式,讓企業文化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理念和行為價值觀,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從而真正啟動和激活企業文化。
文化整合與文化考核:進一步拓展企業文化建設領域,在大力做好理念文化、行為文化、形象文化、載體文化的學習、宣貫、執行的同時,當前的重點就是作好安全文化、服務文化、廉政文化的歸納、提煉、總結。組織編寫《安全文化手冊》、《服務文化手冊》、《廉政文化手冊》建立公司安全、服務、廉政道德和行為規范,豐富公司企業文化內容。
二是團隊快樂減壓五方法,即:“療養益智化”。對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學習尖兵等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游覽一處大好河山,聽取一堂高品位講座,參觀一個電力設備企業,觀摩一家先進管理組織。使職工在瀏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接受新知識、感悟新理念,達到快樂工作、益智療養的目的。
“文化活動周”。我們在每年春檢、過夏和冬季迎峰檢查三個生產任務高峰期過后,主導組織三個以調整節奏、健康生活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周”。組織紅色旅游、籃球賽、拔河等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使職工心情輕松愉悅。
“感恩一件事”。倡導各基層單位開展以愛家人、愛父母、愛企業、愛社會為主題的“感恩”活動。如要求常年在外遠離父母的職工,每年春節前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過年,共享天倫之樂。這一感恩教育形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忠孝”美德。
“生日全家福”。選定每月15日,為同月出生的職工舉辦別開生面的集體生日PARTY,定格于溫馨的“全家?!薄J孤毠ど钌罡惺艿狡髽I這個大家的溫馨。
“年終全家樂”。春節前后,公司上下到處是“快樂”的海洋。公司的勞模先進座談會、老干部座談會、干部職工聯歡會、公司領導團拜會等等,基層單位自我組織職工聯歡會,給辛勤工作一年的員工送去了豐收后的喜悅和祝福。
這樣以快樂、感恩、關愛為主題的活動,起到了為基層減壓,賦予了公司管理更加的濃厚的企業文化色彩。
三是形成“學習+激勵”的文化管理模式。從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入手,以觀念的植入為先導,以企業管理為載體,以五項修煉為途徑,以提高學習能力、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為重點,開展團隊活動,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組建了變壓器綜合治理、電力輔助市場研究、視頻監控系統等30多個信息化團隊,解決了生產經營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干部員工樹立三個理念:無人不學、無事不學、無時不學的學習型企業理念;“走一看三眼觀五”的學習型領導理念;“專一學二眼觀三”的學習型職工理念,分階段、分層次開展創建活動,形成了一種新的“學習+激勵”的文化管理模式。
四是“學分制”培訓體系,暢通“高速公路”育人用人通道。以文化為培訓為主線,加強培訓的系統規劃,建立“學分制”培訓方式,建立“高速公路”育人用人模式,設置人才成長的快車道(超車道)、行車道和停車道,大力實施文化育人,激發員工內在動力,鼓勵創新、尊重勞動,讓才智得到展示,讓價值得到實現,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為員工成長搭建公平公正、績效為先的發展平臺。鼓勵職工用知識改變命運,崗位成就事業。
五是“8+2”安全維權體系正逐步得到全面推廣。企業文化來源于生產實踐,又對生產實踐具有潛移默化的指導作用。在安全管理上提出“先發制勝”的管理理念,強調要重在把握客觀規律,變“被動防范”為“主動出擊”,主動尋找事故隱患,采取一切超前預控手段,消除一切可能引發安全問題的苗頭小事。工會在監督維權方面提出“8+2”維權管理模式,即以人本、責任、規范、保護+維權為主題內容,突出文化層的人本意識;領導層的責任意識;管理層的規范意識;員工層的保護意識;工會層的維權意識,使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利益得到雙向維護。經驗在全省范圍得到推廣。
六是對標爭先全面提升企業整體水平。加強“對標管理”進行素質再造。公司各單位、各部門、各專業、各工種和各黨支部之間,對照工作標準,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重點在服務窗口、主要專業和黨建工作等方面,選擇和郵電、銀行營業廳進行跨行業對標,進一步規范窗口服務行為,樹立供電窗口優質服務的品牌形象,體現供電企業奉獻社會、服務人民、愛崗敬業的時代風貌和人文精神。
七是豐富載體平臺多方面體現企業文化實踐成果。編印了企業文化手冊,《供電》報、局域網絡、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文化理念的灌輸和教育,并開展“企業文化節”演講、征文、文藝表演、球類活動等,增強職工對企業精神、文化理念的認同,通過樹立崗位標桿,通過網絡、報紙先進人物事跡,為員工樹立學習的榜樣激勵員工努力拼搏、奮發向上的敬業精神。積極推進工會的民主管理工作,引深企務公開,使職工知家底、監家事、參家政,實行困難職工動態管理,建立困難職工檔案,針對不同情況進行幫扶,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業興旺在管理,管理有效在文化。實現“德能和諧”企業目標需要文化來引領,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注入嶄新思維和創新行動,著力構建具有長供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我們全員努力。本著高立意、大手筆、抓創新、重考核、出成果,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期翼并相信,獨具魅力的長供企業文化一定能夠成就供電百年基業,點亮上黨,閃耀三晉。
- 上一篇:收費站企業文化建設思考
- 下一篇:淺談國有企業文化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