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經濟增長點思考

時間:2022-06-02 05:52:00

導語:文化新經濟增長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新經濟增長點思考

編者按:當前,我市的文化產業應抓住機遇,借鑒我國經濟體制改革30年的成功經驗以及國外文化產業的崛起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而對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起到其獨特的積極作用。我市文化產業如何應對本次金融危機?這是大家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應該緊密跟蹤、深入分析、不斷調整應對步伐。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引導。文化產品生產的初始成本較高,但它的產品復制和傳播成本很低,其銷售與傳播的規模越大,效益就會越高。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拉動內需,刺激經濟。文化產品與服務具有公共消費品的特征,文化產業的市場水平與區域內群體的日常生活方式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

近年來,我市文化產業建設克難奮進,穩步發展。在上級文化部門的具體指導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文化職能部門按照市委四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努力開拓、文化產業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文化產業機構866個,從業人員68633人,資產總額超過26億元,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當前,我市的文化產業應抓住機遇,借鑒我國經濟體制改革30年的成功經驗以及國外文化產業的崛起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而對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起到其獨特的積極作用。金融危機之時,經濟會出現低增長與高失業,社會消費心理隨之發生變化,而積極的文化娛樂則可以給經濟震蕩中的人們一種精神安頓、慰藉與希望??疾焱馐?、外市在經濟危機時期的戰略調整,不難看出文化產業在經濟蕭條時期的獨特作用,會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

我市文化產業如何應對本次金融危機?這是大家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應該緊密跟蹤、深入分析、不斷調整應對步伐。本人與不少文化產業經營者討論,根據以往經驗,并結合現階段文化產業特征,特提出以下思路:一是做好項目內容,穩定與擴大市場;二是降低營運成本;由于廣告縮減影響媒體收入,企業應該在降低自身營運成本上下功夫,節約開支,降低成本,必要情況下調整人員及機構,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三是開拓新收益渠道。開發新的文化產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水平;文化產業可以拓展到不同領域,開發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及服務,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四是進行其他關聯產業的開拓,抓住相關產業“抄底”進入機會;從宏觀來說,拉動內需也是必然之勢,在政府宏觀政策指導下,在擴大內需同時,市場需求就會跟著放大,文化產業也應該進行相應的產業戰略布局;五是文化產業有必要做好更長遠的準備,以應對這場金融風暴。各企業應該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性質、資源結構、戰略需要,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采取一些應對措施,回避風險,尋找戰機,實現自身的良性發展;六是國際金融秩序的變動與文化產業的調整或許會給我市文化產業、企業的海內外直接投資帶來機會。通過理性地判斷,積極入股,融入國際文化產業機構,如音樂、舞蹈、書畫等,推動企業的戰略提升。

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引導。文化產品生產的初始成本較高,但它的產品復制和傳播成本很低,其銷售與傳播的規模越大,效益就會越高。與物質產品的收益規律不同,文化產品呈現邊際收益遞增規律。文化產業主要依賴非物質形態的文化與智力資源,在不消耗或很少消耗物質資源或能源的條件下,實現大規模的經濟產出,拉動經濟增長,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獨特貢獻。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夠充分實現,通過及時而恰當的文化產業政策來推動這一戰略性產業的快速發展,已是許多發達地區的共同經驗。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積極介入與引導,這與文化產業所具有的特殊意識形態屬性有關,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時期,人們的信心與凝聚力是保持社會穩定,實現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因素。

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拉動內需,刺激經濟。文化產品與服務具有公共消費品的特征,文化產業的市場水平與區域內群體的日常生活方式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文化產業不僅在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優化產業結構、創新就業機會、帶動現代服務業、拉動對外文化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文化產業是一個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發展潛力大的新型產業,正好符合當前我市調整產業結構、拉動社會消費、改變出口門類的要求,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