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時間:2022-07-17 06:02:00

導語: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來自基層的三位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親身實踐中,體會到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把農業的基礎夯實做強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

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身布依族裝扮,黑里透紅的膚色,一聲“你好”帶著濃重的鄉音,眼前就是干練的人大代表劉喬英,貴州省平壩縣高峰鎮麻郎村的黨支部書記。

麻郎村,一個省級一類貧困村,共有7個村民組,8個自然村寨,全村1000多人,80%的人口是布依族,是貴州省一個相當偏遠的少數民族村。

談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劉喬英代表說,“過去我們村連個村兩委辦公室都沒有,這幾年不僅建了辦公室,還建了圖書室和黨員活動室,購置了科技圖書,知識被‘請’進來,我們視野開闊了,也開始‘走’出去,每年都組織兩撥人出去學習種養技術。”

現在,麻郎村產的優質大米價格高出普通大米的一半,瘦肉型豬、灰鵝的養殖也干得紅火起來,村民收入從年均五六百元增長到現在的一千五六百元。村里打了5眼新水井,村民喝上了自來水。今年,村里的道路和活動場地也要硬化了。

“我們那里到貴陽要2個多小時的車程,雖然偏遠,但旅游資源豐富,還是葡萄之鄉,要是通村公路修好了,新農村的建設就真正起步了?!睅еl親們的重托,劉喬英代表把對農村公路改造、村級公路維修、灌溉水利工程建設、機耕道建設的建議都說了出來。

多向農田水利建設傾斜

“用鄉親們的話說,過去5年,我們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闭f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密山市黑臺鎮塔頭村黨支部書記林秀芳拉開了“話匣子”———

“我們村90%以上的村民都住進了磚瓦房;村村通沒有問題了,現在正向著戶戶通努力;有線電視、通信,那就太普遍了,信息靈通,致富的點子也多了。我們這里是黑龍江的主要糧產區,現在講究的是科學種田,農業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此外還發展了特色農業和畜牧養殖,村民們的年均收入超過了4200元。村里有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室、休閑廣場,農閑的時候,村民扭秧歌、唱大戲,生活越過越有滋味?!绷中惴即碚f。

“強農惠農政策使我們村舊貌換新顏,但是我們的基礎弱,還有很多地方希望得到更大支持,比如我們村自來水的入戶率不高,一些農戶用著自家的小機井,村民的環保、健康意識沒跟上,但主要還是經費緊張。還有,農田水利設施也老化失修,去年下了幾場雨,村邊的小水庫就‘支撐’不住了。把基礎設施建設好,是直接關系到增產增收的大問題。鄉親們希望國家的惠農政策多向農田水利建設方面傾斜,這樣我們建設新農村的步伐就會邁得更快一些?!?/p>

“軟”基礎建設也很重要

湖南省綏寧縣黨坪苗族鄉芷坪村黨支部書記李友妹是連續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了。黨坪苗族鄉位于湘西南,山高林深,交通不便,區位條件較差。提起新農村建設這個話題,她說:“新農村建設要因地制宜,首先要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起來,基礎設施建設第一是鋪路。”

芷坪村有將近4公里的鄉村公路,得到了國家按12萬元1公里為標準的補助,村民出工,不夠的部分村里也出了錢。路通了,村民們十分高興。

“沼氣池、自來水也是新農村基礎建設的一部分。我們村一多半的家庭都有了沼氣池,自來水也是家家都通了。下一步就是農田水利建設了,我們村的小水庫現在還沒搞好。此外,村里的電視廣播,還是接收衛星信號的鍋機,信號不好,頻道比較少。我們希望國家能幫我們接通有線電視?!?/p>

“除了硬件,軟件的基礎建設也很重要。”李友妹說,“這幾年中央對‘三農’工作特別重視,資金投入也不少,農村的變化也很大。村民們都加入新農合了。9年義務教育免費提高了兒童入學率。我們村的孩子都上學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希望這些好政策都能持續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