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村干部管理新機制激發新農村建設新活力
時間:2022-07-24 07:48:00
導語:創新村干部管理新機制激發新農村建設新活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鎮針對村干部工資實行轉移支付后“干好干賴都一樣”的問題,加大對村兩委會工作的指導、支持和幫助力度,創新村干部管理新機制,村干部實行收入與績效掛鉤,實行日薪制、考勤制、獎懲制和機關化管理,評議和考核注重村干部工作實績,充分調動了村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積極性,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面對村級規模調整和轉移支付的新變化,創新村干部管理監督的新機制
2003年進行了村級規模調整,*鎮由原有12個村合并為8個村,112個村民組,總人口22596人。村干部由原來53名減少到29人。干部的指數少了,工作量增大了。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村干部管理工作,充分調動他們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加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成為擺在鎮黨委面前的一項緊迫工作。為此,鎮黨委深入村組調查研究,發現了不少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一是少數村干部認為工資是國家轉移支付,鎮里無權定標準,怎么干都是吃“大鍋飯”。甚至有些村干部本來自己應做的工作雇人干,變相增加了農民負擔。二是有的村干部認為我們是村民直選產生的,鎮黨委、政府無權罷免,出現了個別村干部無視黨委和黨支部的領導,我行我素,對鎮黨委、政府要求協助的工作不認真抓。三是不少村干部思想僵化,觀念陳舊,缺點子、少辦法,尤其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駕馭復雜局面,解決棘手問題等方面,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極不適應,與群眾想富、盼富、求富的愿望有較大差距,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四是有些村干部服務意識差,早晨到村部點個卯,人就沒影了,甚至有的幾天不去村里一次,只顧干自己的事,群眾辦事找不到村干部。
對以上問題,群眾意見很大,影響了黨委、政府的形象。為此,鎮黨委多次召開黨委會、黨政聯席會,分析形勢,統一思想,一致認為這些問題不解決,勢必影響“三農”工作的落實、影響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創新對村干部的管理和監督的新機制。
因此,鎮提出了“三制一化”的管理方式,即對村干部實行日薪制、考勤制、獎懲制和機關化管理。所謂日薪制,就是按全年出勤240天折算工資。考勤制,村干部日常出勤實行簽名制,由各村黨支部書記負責考勤,每月的出勤情況在村務公開欄上進行公布,接受群眾監督。獎懲制,根據工作任務完成程度增減工資。機關化管理,就是村干部實行機關作息時間,春秋農忙季節和鎮政府機關干部一樣放假,村干部工作實行錯時制,串休補假,保證每天有1名村干部值班。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三制一化”和《村干部工資獎懲兌現考核實施方案》,交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下發實施。
村干部的工資由基礎工資、出勤工資和效益工資、獎懲工資四部分構成?;A工資占全年工資基數的20%,根據村人口數量和地域面積大小確定;出勤工資占工資總額的30%,由實際出勤天數折算;效益工資占工資總額的50%,根據全年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確定。獎懲工資,全面或單項工作有突出貢獻并受到省、市、縣、鎮表彰的村和個人,給予1000至50元不等的獎勵。村干部在任職期間,鎮里給村干部落實養老保險。村書記、主任每人每年1.5萬元,委員每人每年1萬元。對于違反法律、法規,違反工作程序,造成集體資產流失、損失嚴重、人為造成上訪、沒有完成年度工作任務的,除給予100至1000元不等的罰款外,視其后果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鎮里成立了村干部崗位目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對村干部工作業績進行百分考評,并直接與村干部效益工資掛鉤??荚u按著規定的鎮黨委評議、機關站辦所評議、群眾評議的權值比例打分,注重村干部業績。要求村干部年初要有工作計劃,年底有任務完成情況報告,并在村民代表、村民組長、黨小組長會議上述職,群眾以無記名投票形式對村干部進行民主測評,鎮黨委成員還要征求個別群眾意見。凡經測評不滿意率超過30%的,找本人談話,指出問題,限期改正,不滿意率超過40%的,取消該人的效益工資,嚴重不稱職的建議村民大會依法免其職務。鎮每年根據對村干部考核情況核定、兌現工資。2006年,*鎮村干部最高工資1.2萬元,最低工資4600元。
二、新的管理監督機制,給村干部工作注入了活力
創新村干部管理新機制,是適應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的探索和嘗試。我們通過實行“三制一化”,完善村干部管理監督制度,激發了村干部工作熱情,有力地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村各項工作呈現出了井然有序、生機勃勃的新局面。
1、收入與績效掛鉤,村干部帶上了“緊箍咒”。由于對村干部工資實行百分考核,就等于被帶上了緊箍咒,過去鎮黨委、政府召開村干部會議通知八點開會,九點到,開會時坐不住,打手機等現象經常出現。實行“三制一化”管理后,會議實行簽到制,與工資掛鉤,不僅會議質量明顯提高,而且村干部都能積極完成鎮里布置的財務公開、民主管理、招商引資、發展村集體經濟、土地山林承包、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由于實行機關化管理,保證了村干部的工作時間,村民到村上辦事不論什么時間都能找到人了,村民感覺辦事方便了。村干部服務意識也明顯增強了。我鎮地域面積大,各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村民到鎮辦事要花費半天或一天時間,年邁、體弱、病殘群眾更為困難。各村干部利用到村民組辦事時機,收集群眾需要辦的事項,由村統一到鎮里集中辦理,深受群眾歡迎。實行“三制一化”后,村干部普遍感到,再不干實事,不但過不了群眾這一關,更重要的是工資也無法兌現。過去村干部工作是由鎮黨委牽著鼻子干,現在是主動想事干,找活干,爭先恐后上項目,一心一意謀發展。保林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姜文君按著鎮里的要求,帶著村委會成員,挨家挨戶地向村民宣傳煙草種植的相關政策及鎮村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村干部積極發揮帶頭作用,每名村干部種植煙草8畝以上,當年畝產效益都在1300元以上。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全村煙草種植面積達到了1700畝,創收221萬元。
2、壓力轉為動力,村干部都變成了“拼命三郎”。以前村干部的報酬評定往往是平衡照顧,“不傷筋,不動骨”,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現在村干部報酬以工作實績評定,完全由鎮黨委、機關站、辦、所和農民說了算,村干部思想有了重大轉變,工作有了壓力和動力。考核注重實績,績效掛鉤,拉開了村干部報酬檔次。村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空前高漲,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致富增收的勁頭明顯增強。去年以來,*鎮的保林、武裝、愛路、閻家等村針對山區特點,積極發展板栗、煙草、養殖、種植等產業,給村民帶來了實惠。8個村全部為村民安裝有線電視,實現了有線電視全覆蓋。完成了5公里水渠工程改造,解決了4000畝水田灌溉問題。修建了15公里柏油路,贏得群眾的好評。“三制一化”管理制度的實施,要求村干部除了要做好本職工作外,還要及時完成鎮里交辦的工作任務,并采取村干部兼任村民組長等辦法,減少村民組長指數?,F在有9名村干部兼任村民組長,精簡信息員86個,年節省開支4.8萬元。
通過三年來的摸索和實踐,我們在村干部隊伍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收獲,我們的體會是:
1、新形勢下必須加強黨對村干部的領導。正確處理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的關系,使村民自治工作自覺地置于黨的領導下,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健康發展,使村干部真正成為黨聯系廣大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成為團結和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中堅力量。
2、新形勢下必須依靠經濟杠桿進行調節。隨著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也帶來了對村干部管理難的問題,在新的形勢下要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就必須運用經濟杠桿作用來調動村干部的積極性,采取利益調整、績效掛鉤、獎懲分明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以此調動村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積極性。
3、加強黨對村級組織的領導必須關心村干部的生活。村“兩委”干部既承擔了維護農村穩定的重任,又肩負農村經濟發展的重擔,其工作的難度和繁重程度要遠遠大于有些機關干部,但在待遇方面卻遠不如機關干部。鄉鎮黨委政府關心和支持村干部工作和生活,為村干部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有了“定心丸”,村干部在構建和諧社會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自然的調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