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02 03:20:00

導語:市民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民政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和省民政廳的工作要點,全面實施“1234”工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以服務新農村建設為大局,各項涉農民政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今年,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辦實事工作方案要點的要求,下發了《關于建設新農村辦實事工作要點的通知》,狠抓了各項工作的落實,為全市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1、農村特困救助工作進展順利。年初,我們把農村特困救助工作,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民辦實事,切實解決農村困難群眾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來抓。按照省廳的統一部署,對全市農村五保、農村特困戶、農村分散供養孤兒基本情況的核查登記工作,將全市13萬農村特困群眾納入救助范圍,按人月平達到15元的補助標準,計劃投入2340萬元,其中縣市區配套資金226.5萬元,實現農村特困救助全覆蓋目標。今年1至6月份共救助82822人,累計發放救助資金527萬元。

2、農村醫療救助工作進一步推進。我們針對全市農村因病致貧的困難群眾,尤其是身患重病的農村困難家庭,積極實施實施大病醫療救助,并把農村醫療救助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相銜接,真正讓患病的困難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救助。今年1—6月份,全市城鄉貧困群眾大病醫療救助1180人,包括五保戶大病醫療救助等,共發放救助資金316萬元。

3、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更加規范。我們結合新農村建設,廣泛學習貫徹新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進一步鞏固“福星工程”建設的成果,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將集中供養的五保戶補助標準按年人均800元提高到1200元,分散供養的標準由500元提高800元。目前,全市共有農村福利院147所,五保供養對象15101人,已集中供養12661人,集中供養率提高到87%。

4、農村住房救助工作積極開展。去年入冬以來,我們對全市“三房”(無房、危房、土房)情況進行了拉網式調查,目前已有江陵、石首、公安、松滋四縣市以政府名義發文啟動住房救助工作,已納入救助范圍的3240戶、已動工1428戶、已完工586戶,累計投入住房救助資金2420萬元,其中市、縣兩級扶助820萬元。

5、災害救援工作扎實有效。一是編制了《荊州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通過了專家論證并經過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即將以市政府名義出臺。二是全力做好困難群眾生活安排工作。元旦、春節“兩節”期間,積極開展訪貧問苦活動,共發放資金1000多萬元。省下達的361萬元春荒款已全部發放到位。三是及時做好抗災救災工作。4月11日,我市部分地區遭受暴雨風雹災害襲擊。洪湖、公安、監利、松滋、沙市等地還伴有冰雹,冰雹直徑最大達40毫米,持續時間近1小時,為近二十年所罕見。災情發生后,我局迅速組織了3個工作組,趕赴洪湖、監利、公安、松滋等重災區,檢查災情,指導災區開展救災工作,及時下撥救災應急資金130萬元,救災帳篷148頂,搶救轉移災民1.19萬人,確保了災區人心安定,社會穩定。

(二)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扎實推進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把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加強和完善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作用,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以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為核心,積極開展了對全市2468個村的財務進行清理,強化財務公開,全市已完成財務清理的村2395個,占97%。6月21日市委、市政府在松滋市召開全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會議,認真傳達貫徹了全國深化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座談會暨全國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命名表彰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了全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

(三)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發展迅猛

我們在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培育發展和規范化管理上發揮職能優勢,把培育發展農村專業協會作為直接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渠道,帶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民收入迅速增加。我們堅持“邊發展、邊規范、邊登記”的原則,放寬政策,簡化手續,切實做到成熟一個、登記一個、規范一個。上半年,全市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獲得較大的發展,由過去的80個增加到235個。協會有農民會員43345人,輻射帶動農民266127人,年增收28076萬元,一個以種植、養殖、加工為主,布局合理,層次完善,能充分發揮功能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體系逐步形成。

、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為抓手,各項社會救助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去年12月,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的意見》。這個意見對全市社會救助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對在救助體系建設過程中各部門的職責作了明確規定。民政部門作為社會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門,在半年的時間內,圍繞市政府的文件要求,主要做到了如下幾點:

(一)城市低保健康運行。全市城市低保工作呈現出制度健全、程序規范、公開透明、網絡管理發展趨勢,基本實現“八化”目標:即保障對象全員化、操作程序規范化、對象管理動態化、資金發放社會化、資金籌措制度化、救助政策配套化、信息檔案電子化、民主監督公開化。今年元至6月,全市共有低保對象6.2萬戶、13.5萬人,比去年底增加1萬人,累計發放低保金5450萬元,人均補助水平達到59萬元。

(二)十件實事全力推進。對城鄉貧困群眾實施大病醫療救助是市政府今年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我們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突出惠民利民原則,創造了靈活多樣的救助方式,即以一個以病后救助、病中救助、一次性救助、定額門診救助、資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減免優惠“六位一體”,為主要內容的城鄉貧困群眾醫療救助制度構建。年初,我們會同衛生、財政部門對全市醫療救助政策進行了調整,病種由過去的五大類增加到八大類,起付線由2000元降為500元。上半年已累計救助1180人,發放救助金316萬元。

(三)救助管理工作成效顯著。我們始終堅持“救助是基礎、保護是重點、教育是根本”的工作原則,嚴格按照“自愿受助、無償救助”的原則開展救助管理工作,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廳的肯定,其工作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前不久,民政部會同英國救助兒童基金會到我市調研,擬在荊州舉辦一個流浪兒童救助保護工作區域性試點。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接到求助對象1356人/次,已救助1201人/次,其中救助流浪兒童102人/次。

(四)慈善工作不斷發展。我們充分利用社會慈善資源、廣泛募集慈善資金,為社會救助工作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氣。今年上半年,我市開展了“微笑列車”活動,為唇腭裂患者免費手術54例。省慈善總會與我市荊州市中學簽訂了“慈善陽光班”協議書,資助“雙特生”完成學業。

三、以全面落實優撫安置和移民政策為重點,復退軍人和移民的穩定工作進一步加強

今年是爭創新一輪雙擁模范城年,我市及松滋、石首、洪湖、監利等5個單位為上一輪雙擁模范城,這一輪能否爭創,除了硬件方面的因素外,涉軍政策的落實和穩定是重要的因素。

(一)加大了退役士兵安置遺留問題處理力度。經市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于6月28日召開了全市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暨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傳達全省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暨福星工程總結表彰會議精神,部署解決我市城鎮退役士兵安置遺留問題。全市退伍軍人遺留問題涉及4780人,通過各地安置和經濟補助已解決遺留問題3010人,尚有1770人遺留問題沒有解決,省政府為此下撥我市專項經費6000萬元,要求各地務必在7月底以前,解決2006年以前所有的安置問題,今年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3197人,符合政策的1032人,占接收總人數的32.3%,截止6月底,已安排工作176人,實行經濟補償后自謀職業的有139人,剩余人員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在8月底以前完成2006年度的安置任務。

(二)認真落實優撫政策,做好復退軍人的維穩工作。為了進一步做好維穩工作,我們分別于4月24日和6月18日,召開全市復退軍人維穩工作會,并作了全面部署。先后兩次發,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復退軍人矛盾集中大排查,進一步摸清底數,建立臺帳,對新排查出的重點人員,嚴格按“五包”要求落實包保工作專班,為2294名1953年人員解決生活困難補助和基本醫療保險;共安排1018名涉核人員到省疾控中心體檢,為86名遭受核輻射的涉核人員辦理了評殘手續,并發放了撫恤補助。今年4月10日,省、市信訪局組織專班,對我局信訪工作和涉軍維穩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對我局的信訪工作和維穩工作給予了較高評價,2006年我局被評為全省集中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和群體性事件工作先進單位。

(三)落實移民政策,全力維護移民和安置區的穩定。一是召開了全市移民工作專題會議,并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三峽移民穩定工作的緊急通知》。上半年,全市沒有出現移民到省和進京上訪。二是開展了移民資金的審計檢查。今年我們對三峽移民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并向省移民局上報了移民資金檢查整改的專題報告。三是開展了移民人數核查工作。我市自4月下旬開始,對全市的移民人數進行了核查,初步核定了三峽移民、清江移民和丹江口水庫一期工程移民原始搬遷人數。四是進一步落實了南水北調移民安置規劃。我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安置任務為5500人,安置規劃涉及6個縣市的32個鄉鎮、212個村,并對各個安置地的安置規劃和土地預留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核實。五是廣泛開展了移民培訓活動。我們結合實際,對移民進行了生產技術培訓,舉辦培訓班20期,培訓移民2000人。我們還對各縣市區移民管理干部進行了一次業務培訓。

四、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為契機,促進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工作持續發展

(一)養老服務

社會化工作有新的突破。一是組織了一次外出參觀學習。為了使沙市區養老服務社會化的工作能夠順利通過民政部的驗收,我們組織了沙市區民政局及五個街道辦事處的責任人到武漢市江漢區學習參觀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二是參加了省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試點現場會,已就武漢市江漢區的經驗和會議精神以及下階段工作書面形式向局長作了匯報。三是對沙市區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進行督辦,從檢查的情況盾,各級黨委、政府很重視,動作比較快,措施具體,亮點突出。6月28日召開了全市城市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試點啟動工作會議,傳達全省會議的精神、部署全市城市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

(二)老齡工作進一步加強。我們轉發全國21個部委辦局《關于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安排部署評選全國“敬老模范村居(社區)”和全國“老年維權示范崗”以及開展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教育活動;總結推廣沙市區居家養老社會化試點工作經驗;完成中心城區老年人口追蹤調查工作,辦理60—65歲以上老年人優待證1271個。

(三)區劃地名工作進展順利。一是區劃工作:完成了“湘鄂”省線、“宜昌荊州”線和市內縣級界線的聯檢工作任務;完成了“湘鄂”省界線監利經容段和5條市內縣級界線的聯檢工作,整理聯檢相關資料10套。二是地名工作:江陵、公安啟動縣城設標工作,進一步規范了城市街路的命名工作,對中心城區“德馨路”等6條街、路進行了命名前的摸底調查、名稱信息征集工作。收集部分地名資料,完善了地名數據庫內容,加快了地名數據庫建設步伐。

(四)婚姻登記更加規范。全市各地推行了婚姻登記政務公開,進行了“陽光操作”。上半年全市共辦理婚姻登記31031對,其中結婚登記27131對,離婚登記3900對。

五、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扎實推進中心城區社區建設工作

(一)加大投入,著力夯實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在保證原有投入的基礎上,市、區兩級財政計劃內籌集60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市級財政已落實100萬元資金,區級財政按1:1落實了配套資金,用于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確定了市委組織部今年安排15萬元資金支持社區黨建工作;市民政局大力發展“星光計劃”,投資60萬元,為60個社區落實一套健身器材。市體育局投資20萬元,建20個社區全民健身室等有關部門的支持。

(二)把握重點,穩步推進中心城區社區建設。一是廣泛開展了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緊緊圍繞社區文體陣地、文體隊伍、文體活動內容和文體活動方式四個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促進樓院文化、小區文化、廣場文化和家庭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陶冶居民情操。二是開展了創建“和諧社區”活動。強化了廣大干部群眾構建和諧社區意識,營造“社區是我家,和諧靠大家”的濃厚氛圍,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和參與構建和諧社區建設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強了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社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衛生、計劃生育、文化、教育、體育、安全等9大服務體系,使政府公共服務覆蓋到社區。

3、成立專班,切實加強了對社區建設的領導。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分別召開了四次中心城區社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并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盛國玉為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中心城區社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積極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認真研究并解決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四)編好規劃,明確了社區建設的發展目標。市民政局與市發改委聯合編制了市中心城區社區建設“十一五”發展規劃,并已納入了全省“十一五”社區建設總的發展規劃,為今后爭取項目和經費奠定了基礎。

六、強化管理和創新,推動局屬單位各項工作快速發展

福彩中心“中福在線”順利開通,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年任務;精神病醫院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門診率、住院率不斷提高;殯管所加大殯葬市場整頓和查處力度,積極開展“服務效益年”活動,經濟收入大幅度遞增;救助站強化服務意識,維護了社會穩定,積極爭取支持,完成了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建設規劃;一福利院通過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環境改造等措施,提高了社會老人入住率。

七、進一步加強民政部門作風建設,促進勤政、廉政

今年,我們以“正作風、強素質、樹形象”為目標,以貫徹落實市委關于“治玩風、剎奢風”的指示精神為契機,明確領導責任,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我們廣泛開展了以倡導“六風”(勤學、實干、創新、團結、廉政、節儉)、建設“六型”(學習型、務實型、創新型、和諧型、廉政型、節約型)機

關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為努力提高為民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機關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我們采取了“堅持一項制度,完善一個細則,開展兩項活動”的措施。“堅持一項制度”即堅持每月一次局務會制度,分析總結上月工作,安排部署次月的重點工作,加大工作的督辦力度?!巴晟埔粋€細則”即進一步完善了《關于加強自身建設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實施細則》,以對機關各崗位工作人員實行定量定性考核?!伴_展兩項活動”,即在全市民政系統開展了“民政工作先進縣(市、區)”、“優秀民政局長”和“優秀民政工作者”考核評比表彰活動。同時,配合省政府和省廳關于農村五?!案P枪こ獭痹u比活動,在全市開展了農村福利院“三十佳”(十佳福利院、十佳福利院長、十佳護理員)評比表彰活動等。

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今年以來,我們狠抓了黨員干部的廉潔教育,制訂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安排專題內容進行集中學習,分黨小組討論,撰寫心得體會,黨員干部的黨風廉政意識有了較大提高,為了增強學習的效果,4月底,我們組織機關干部和二級單位的主要領導70多人赴江北監獄進行現場警示教育活動,服刑人員的現身說法,使黨員干部心靈上受到震撼,教育效果明顯。

下半年,民政工作任務非常繁重,時間非常緊迫,我們將繼續保持振奮的精神狀態、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按照民政部7月6日下發的通知精神和年初確定的工作思路、工作重點和目標要求,責任再明確、措施再強化、落實再有力,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一、全力做好社會救助工作

1、繼續做好災情核報工作,爭取救災資金,保障受災群眾生產生活。

2、繼續做好城鄉貧困群眾醫療救助工作,使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得到及時救助。

3、農村特困救助要抓好農村特困對象審批發證工作,盡快實現特困救助全覆蓋。

4、農村分散供養孤兒,根據省廳的要求按1200元/人年標準,確保下半年全面落實。

二、大力加強優撫安置工作

盡快召開全市第八次雙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議,確保爭創雙擁模范城活動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爭取省民政廳經費支持,重建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和烈士事跡展覽館,充分發揮烈士陵園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對安置遺留問題人員情況再次進行調查摸底,確保不漏1人,不漏1項。遺留問題經濟補助資金發放要規范操作。加強協調督辦,確保7月底完成安置遺留問題,8月底完成當年安置任務。

三、加快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培育和發展

一是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對發展比較規范、效果比較明顯、農民比較滿意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要及時總結經驗,培養典型,進行宣傳推廣。二是不斷加快培育發展與規范管理。對少數依法登記意識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組織,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自律機制。三是做好制定扶持配套政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在登記中放寬政策,簡化手,給農村經濟協會以幫助和支持。

四、認真做好其它幾項具體工作

1、加強社區建設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按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抓好中心城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按照松滋會議精神,切實抓好落實,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2、切實做好老齡工作。盡快召開全市老齡工作會議,傳達貫徹全國、全省老齡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近幾年老齡工作和研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老齡工作任務。表彰全市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推薦上報我市評選“全國模范村居(社區)”和“全國老年維權示范崗”以及“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3、繼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一是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啟動的各項工作,制定移民后期扶持方案,開展移民后期扶持。二是加強對移民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要進一步督促各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監督手段,完善移民資金專戶儲存、專帳管理、??顚S玫墓芾?。三是完成南水北調移民安置規劃。下半年南水北調移民安置是工作的重點,對已落實的預留土地要管理好,對少數未落實土地的地方,要按政策和規劃督辦落實。

4、切實做好人大、政協議案、提案辦理工作。各承辦科室要認真辦理人大政協議案提案,對議案提案辦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分析,找出解決的辦法,加強與議案提案代表、委員聯系、溝通,確保達到“三個百分百”。

5、積極做好局直屬單位改革改制工作。局屬單位改制工作要抓緊時間進行,要繼續保持上半年良好的發展勢頭,加快推進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鹪釄霭徇w工作要按照市政府協調會議精神,進一步修改完善搬遷方案,提交市委、市政府,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后實施。

6、進一步加強計算機保密工作,嚴禁在非涉密計算機上處理涉密信息,堅持“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的原則,杜絕失泄密事件發生。繼續做好爭取財政經費、民政信息宣傳、信訪值班等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