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分解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7 04:52:00

導語:科技局分解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分解上半年工作總結

為明確并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我局按照縣政府2009年縣政府重點工作任務分解(峨政發[2009]9號)第(一)條第16點“加快雙低優質油菜、熱壩冬早蔬菜等發展,種植油菜6.3萬畝、蔬菜2.2萬畝”、第(三)條第9點“加大科技知識宣傳力度,不斷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工作任務,進一步認清形勢,進行認真細致的前期調研準備工作,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對承辦的工作任務進行全面立項分解,細化目標任務,扎實推進工作開展,確保全年工作任務的完成。

2009年上半年,××縣科技局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科技部門的指導下,立足于部門職責,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切實加快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的發展戰略步伐,緊緊圍繞縣委十屆九次全會提出的各項奮斗目標和我局工作職能,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找準優勢,以促進我縣傳統農業產業的提升改造和企業技術創新為重點,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積極做好農業科技管理工作

一是加大科技宣傳和普及力度,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為增強人民群眾的科技意識,加快科技推廣的應用步伐,我局認真抓好科學技術在全縣的推廣、普及和培訓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黑板報等傳播科技知識,通過每年的科技活動周、科技三下鄉、科普宣傳日、知識產權宣傳日等方式,開展科技知識的宣傳普及;同時協調、配合有關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科技人員,廣泛開展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一是開展廣泛的科普知識宣傳,半年來,全縣共展出科普展板33板(次),發放科普資料和各種實用技術書籍5.6萬份,放映科普錄像18場次,出科普宣傳欄、黑板報33期,播廣播36期;二是參加了由縣委宣傳部牽頭,2009年1月5日在富良棚開展的“三下鄉”活動。發放《云南科技報》和各種科普宣傳資料500多份,撥給富良棚科委3000元科技培訓費;三是于2009年5月16日至22日,在全縣舉辦了主題為“以科技創新支撐××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2009年科技活動周活動。組織縣級相關單位在塔甸鎮開展集中宣傳活動,發放各種科普宣傳資料4460多份,提供咨詢服務300多人次,免費發放環保袋250個、環保水杯50個、環保紙巾250盒,展出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展板33塊;四是依托全縣廣大的科技隊伍,以農函大、農廣校、鄉鎮黨職技校為中心,圍繞重點產業和群眾的科技素質大力開展技術培訓。采用集中講授、現場培訓、分類指導等形式,為農民群眾提供科技咨詢、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畜禽疾病防治、良種、先進栽培技術等服務,及時指導了農村的農業生產。半年來在全縣各鄉鎮舉辦各類科技培訓519期59290余人(次),培訓內容包含了烤煙、魔芋、除蟲菊、核桃、竹子、蔬菜等;五是加強與聯系點的緊密聯系,共到班德村委會調研8人(次),送政策、送科技2項,送資金5000元,促進了聯系點的科技經濟發展。

通過宣傳與培訓,把科技傳播到千家萬戶,將科學觀念和科學精神灌輸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中,促進了全民科技意識和勞動者素質的進一步提高,為促進科技進步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二是組織實施農業科技計劃,搞好協調服務

半年來,重點組織實施了省級農業科技計劃2項。

1、抓好省級科技計劃“××縣2009年玉米高產創建活動”項目的組織實施。

××是玉溪市唯一實施省科技廳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一個縣,為了抓好此項工作,××縣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科技局、農業局局長為副組長,創建點所在的鄉鎮一把手及相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以聘請的專家和農科人員組成的技術指導組;根據活動要求和我縣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簽訂了任務書;全縣建立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兩片,即雙小片區和塔甸、富良棚片區,面積20000畝,項目設有百畝核心區、千畝展示區、萬畝示范區,要求百畝核心區單產達到750公斤以上、千畝展示區達700公斤以上、萬畝示范區達650公斤以上。

在創建活動中,強化各項科技措施的落實,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作業的“五統一”要求,采取加強培訓、選用良種、適時早播、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等措施;在活動中突出“五早”,即組織領導就位早、方案落實早、宣傳發動早、物資就位早、地塊落實準備早。通過各項措施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目前為止已完成項目的種植任務。5月5日,完成小街百畝核心區103.6畝的種植,涉及農戶223戶;5月16日,完成富良棚百畝核心區104.9畝的種植,涉及農戶48戶。核心區采用統一提供包衣良種、肥料、農藥,統一機耕,統一種植技術規程,集中現場培訓示范等措施,另外,富良棚百畝核心區全部采用地膜覆蓋。完成兩片千畝展示區種植2052.5畝,兩片萬畝示范區20406.5畝,累計培訓農戶17916人次,培訓面100%,項目區良種到位率100%,寬窄行條栽100%。通過各項措施實現玉米高產。

2、繼續抓好省級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計劃“××縣--a級綠色食品純菜籽油產業開發”項目的實施。

此項目已實施三年,基本完成各項任務指標,年底將進行項目的結題驗收。項目投入資金370萬元。其中省科技廳補助70萬元,企業自籌300萬元。依托專項計劃的實施,緊緊圍繞“市場為導向,龍頭為依托,充分依靠科技”的發展思路,在全縣推廣“雙低”油菜品種和栽培配套技術,建立綠色雙低油菜生產基地;以生產a級綠色食品純菜籽油為目標,引進新技術設備,擴大生產和加工規模,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做大做強××的傳統產業。2009年,在種植基地建設中,以提質增效為核心,以油菜標準化生產為重點,加大油菜生產各項科技措施的推廣,結合油菜高產創建活動的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縣種植油菜68154畝,比2008年面積增19728畝,增40.7%;預計全縣平均單產141千克,總產960.97萬千克,按今年市場收購綜合價3.60元計算,實現油菜種植收入3459.5萬元,畝產值507.6元。其中,完成高產示范種植面積5263畝,高產示范樣板平均單產211.47千克,實現總產111.3萬千克。按今年市場收購綜合價3.60元計算,畝產值761.29元,取得了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企業技改提升加工方面,承擔企業××縣坤龍糧油工業有限公司2009年直接向農戶收購油菜籽230萬公斤,支付油菜籽款874萬元,加工油菜籽150萬公斤,加工高烹油及二級油54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780萬元。目前正在加工中。

(二)結合××縣優勢產業,掌握科技政策,突出重點,強化工業科技管理,抓好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

一是做好企業科技項目的申報工作

按照“結合優勢,突出重點”的原則,縣科技局工業科認真研究有關扶持非公企業的科技政策,結合實際,有選擇地對全縣各企業進行摸底調查,收集企業科技動態,2009年1—5月,縣科技局有關人員積極深入到××萬得利自然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礦冶(集團)有限公司、××天恒商貿有限公司、××玉林泉酒業有限公司、云南南寶植化有限責任公司、××開達礦業商貿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調研,收集企業科技動態。經過捕捉信息、聯系項目、引進技術后,確定了2009年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的重點項目。

通過調研,××縣科技局精選一批有實施條件和工作基礎的項目,上報省科技廳和市科技局。一是申報省科技計劃項目3個:云南玉溪源天生物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除蟲菊品種選育及改良項目、××萬得利自然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褐煤在旋窯水泥生產中的運用研究開發項目、云南省××礦冶(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凌鐵礦磁化分選產業化開發項目。二是申報市科技計劃項目1個:××開達礦業商貿有限公司微生物萃取低品位鎳礦技術研究開發項目。三是申報云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2個:云南玉溪源天生物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云南省××礦冶(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二是強化服務,做好科技項目的實施管理工作

為把科技項目管理工作落在實處,真正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縣科技局工業科定期深入到實施項目的承擔單位,幫助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1、《云南貧褐鐵礦磁化焙燒-磁選產業化開發》項目

該項目由云南××縣萬得利自然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和長沙礦冶研究院合作實施,總投資8895萬元,申報省科技廳“科技創新強省計劃”,申請科技補助經費750萬元。項目針對云南省鐵礦開采利用過程中存在的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按照國家“十一五”期間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導和要求,××縣萬得利公司積極與長沙礦冶研究院合作,投入資金進行低品位礦開采利用和雜質含量高的粉礦、碎礦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開發。應用國內先進的磁化焙燒磁選技術,進行小試、中試,并將科技成果運用到大批量的生產中,達到變廢為寶、節約資源的目的。項目的實施將促進本省鐵礦資源的合理開發、節約利用,促進我省鐵礦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為云南省的礦業發展、為地方經濟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2、水晶玻璃烤花瓶生產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項目,該項目于2007年立項,成功引進國內先進的水晶玻璃烤花瓶生產技術,建成一座使用時間長、維修周期長、熱效率高的水晶玻璃冶煉爐,建成一條水晶玻璃瓶生產線,一條中、高檔水晶玻璃烤花瓶生產線。研究出烤花原料的不同配方,不同顏色和烤制工藝要求。培訓出一批技術熟練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實現產業化生產。使企業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得到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高。企業經營取得良好的效益,企業得到快速發展。項目實施進展順利,現正在準備驗收。

3、《國外除蟲菊優良品種、技術引進及產業化開發》項目。5月14日,云南玉溪源天生物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澳大利亞bra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外除蟲菊優良品種、技術引進及產業化開發》項目通過省級專家論證。項目總投資1517萬元,實施年限為2009-2012年。項目的實施將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項目達產后將帶動玉溪5萬畝的除蟲菊種植,穩定的原料供應,將促進企業生產的發展,帶動除蟲菊產業發展,產生經濟效益1.4億以上,實現農戶收入9000萬元,每畝增收1100元,促進玉溪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大大推動除蟲菊生物農藥的推廣使用,有效緩解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壓力,對發展云南省生態農業、減小我省農作物的農藥殘留量,促進本省茶葉、中藥村、水果等優勢產品的銷售。

(四)強化服務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和專利咨詢工作。

1、為貫徹主題“文化、戰略、發展”積極推進“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推動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為建設創新型云南提供知識產權支撐保障,4月25日—26日,我局積極協調組織工商、文化系統共同參與,在縣城開展“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為主題的2009年“4.26”知識產權日宣傳活動,發放2000份宣傳資料,200冊《大眾科普知識》,150冊《知識產權100問》、100冊《知識產權管理條例釋義》,制作2幅布標,咨詢人數151人;8個鄉鎮科委積極參與,以廣播、黑板報、大字標語、發宣傳資料等各種形式開展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000份,制作宣傳大布標16條,投入經費5000元;4月24日,我局組織人員分別到多家骨干企業進行宣傳,給他們講解有關條例和相關規定,向他們提供知識產權保護的各種方法和途徑,贈送相關資料1000多份、書籍500冊,使他們進一步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自主創新意識,為以后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思想保障。

此次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過程井然有序,宣傳面廣而深入,群眾和各企業廣泛參與,共制作大布標18幅、發放宣傳材料8000份、發放相關書籍850冊,通過開展此次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促進了我縣廣大群眾創新意識,加深了廣大群眾學科學、用科學的理念,使廣大企業增強了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為建設創新型云南起到了一定作用。

2、強化服務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和專利咨詢工作。為全面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縣知識產權工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能力,縣科技局積極深入企業調研,收集企業科技動態,同時捕捉知識產權信息,挖掘技術創新點,積極幫助申請專利,促進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五)積極做好2007—2008年度科技進步考核工作

近年來,××縣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把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戰略來抓,認真落實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不斷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促進科技企業的發展,支持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加強了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發揮了科技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根據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和市政府、市科技局的安排和部署,2009年5月12日,玉溪市組織有關專家對全市八縣一區開展2007—2008年度的科技進步工作進行考核?!痢量h人民政府副縣長申從德向專家組通報了我縣近年來科技進步工作。縣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及業務人員就專家組提出的問題作了解答。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質疑詢問等形式,對我縣科技進步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評議,一致認為,我縣提供的考核材料數據真實、可靠,科技進步工作成效顯著,特色明顯,達到科技部考核指標要求,建議通過玉溪市2007—2008年度的科技進步考核。

通過考核后,將對我縣以后申報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及項目資金的足額、及時到位提供良好的平臺條件。

六、抓好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年初組織各企事業單位申報2009年市級農業科技成果獎勵3項,其中:由縣農技站承擔的“釀酒型雜交高粱引種及高產栽培技術示范”,源天生物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云南煙用有機無機復混肥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兩項獲得2009年度玉溪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三等獎。

二、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2009年上半年全縣科技工作和科技進步得到了較大發展,但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亟待在今后工作中解決。

1、科技創新意識有待于進一步增強。

2、社會發展水平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勞動者文化素質不高,給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知識普及帶來一定難度。

3、科技服務體系雖然健全,但發育不足。除煙草、油菜上形成大規模產、供、銷一體化服務外,其它服務機構只能提供較單純的科技服務,阻礙了支柱產業的培育。

4、科技投入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5、人才資源不足,特別缺乏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科技培訓需要進一步加強。

6、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比較淡薄,企事業單位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和水平還不夠高,統籌協調全縣知識產權工作的機制還不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的力度不強。

三、2009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1、加強玉米高產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保障各項科技措施落實到位,達到高產創建的目標要求。

2、組織科技富民強縣項目驗收工作。

3、繼續抓好已申報國家、省、市各級科技項目的協調、材料整理工作,積極爭取各級的支持;

4、深入基層,做好扶貧聯系點的各項工作;

5、爭取完成縣委、政府分解的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