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氣象局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1 09:05:04
導語:縣氣象局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半年,我局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的要求,以作風建設活動為抓手,集中精力抓落實,全面推進公共氣象服務能力建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氣象現代化建設,為建設“田園”提供優質的氣象保障。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圍繞氣象工作政府化的要求,進一步強化政府主導,深入推進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1、簽訂《縣2013年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責任書》。4月,在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副縣長胡衛亮與各鄉鎮鎮長簽署了《縣2013年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責任書》。明確要求各鄉鎮(街道)要成立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職責,將鄉鎮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的綜合目標管理考核。明確責任,進一步強化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切實提高我縣氣象災害的應急能力。
2、成立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5月,縣政府發文成立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松政辦發〔2013〕79號)。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政府副主任、氣象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縣發改委、財政、公安、安監、民政、國土、氣象等28個相關單位為小組成員的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成立加強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機制,將進一步推動全縣氣象災害防御、應急處理和保障搶險救災工作有序開展,增強對各類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和綜合防御能力。
3、《關于切實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工作的實施意見》。為落實國辦發[2011]33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縣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工作,建立全縣氣象災害應急指揮協調機制,落實政府的氣象災害防御的職責、部門分工及社會責任,縣政府下發《關于切實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工作的實施意見》(松政辦發〔2013〕44號),努力構建監測到位、預報準確、預警及時、覆蓋城鄉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體系。為推進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4、繼續抓好防災減災示范鄉鎮建設。截止2012年,我局已建成7個標準化鄉鎮,根據省、市氣象局的部署,今年我縣創建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街道)要求全覆蓋。縣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簽訂的氣象工作責任狀中對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和社區建設工作已作出明確要求。為實現2013年防災減災示范鄉鎮全覆蓋,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氣象防災減災。我局已于6月召開氣象防災減災標準鄉鎮(街道)、社區創建工作會議會議,部署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和社區創建工作。
5、制定《縣氣象基礎設施與防災減災服務能力提升計劃》,提升氣象防災減災整體實力。提升計劃是省氣象局為了加強我縣氣象基礎設施,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提高氣象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了氣象基礎設施和防災減服務能力提升計劃。目標是到2015年,我縣氣象整體實力與全省差距逐步減小,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能力達到全市平均水平,爭取部分業務服務能力達到全市領先水平。5月縣政府召開第18次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縣氣象基礎設施與防災減災服務能力提升計劃》。
6、氣象工作納入到縣委中心大局。今年以來氣象工作先后納入到縣委全會、政府工作報告之中,相關項目已列入到《田園建設綱要》、《發展山區經濟的意見》之中
(二)圍繞氣象業務現代化的要求,重點做好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工作。
準確是氣象預報的生命線,也是氣象工作的永恒主題。我局堅持把提高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作為現代氣象業務的核心內容。努力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及突發災害性天氣短時預警,特別是對汛期、臺風、強暴雨、干旱、低溫霜凍等天氣的監測,重點加強中小河流域防汛區、山河地質災害易發區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進一步提高預報精細化水平、氣象預測預報準確率,切實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1、加強業務基礎工作
年初我局根據各崗位職責制定了崗位目標責任制,各項目標任務分解到個人,并出臺相應的考核辦法。每月定時召開質量分析會,認真對各項業務工作進行研究和分析,提高業務水平和氣象業務工作質量。為加強業務人員新技術、新規定的學習,五月份,副局長盧建偉到上虞掛職交流學習三個月,同時派業務人員到龍泉進行為期40天的業務培訓,注重轉折性天氣的學習和復雜天氣處理的經驗交流。同時開展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教育,對各項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認真做好突發性設備故障處理和演練,提高值班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2、開展氣象服務工作
我局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千方百計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注重抓好農事重要季節、轉折性天氣和災害性天氣以及重大節日社會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1-6月共制作氣象內參13期,預警信息16期、重大活動專題氣象預報15期,春運專題預報6期,高考專題服務5期,共向地方各級領導發送手機氣象信息共10萬余條次。
多項舉措做好汛期氣象服務工作。為進一步加強汛期氣象服務工作,我局多項措施做好汛期工作:一是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認真貫徹落實主要領導負責制,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值守班,領導帶班,特別是災害性天氣出現時期,思想上高度重視,毫不松懈;二是認真組織開展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和服務,加強與政府和有關部門聯系,認真做好決策氣象服務工作;三是充分利用目前已建設好的預警信息手段,注意發揮廣大氣象信息員的作用,及時氣象預警信息;四是密切關注災害性天氣對各行業的影響,加強氣象服務意識,主動服務,特別注意強天氣衍生的災害等影響;五是切實加強氣象情報和災情收集報告工作。特別是要注意收集災害性天氣對各行業的不利影響、災情及服務效果,并及時上報。
及時、準確服務轉折性天氣和災害性天氣。在各類重大災害性天氣到來前,及時向縣委、縣政府、防指辦及有關部門《重要天氣報告》,尤其在春節前后長時間連續陰雨雪災害天氣中,針對2至3月份頻發倒春寒等極端天氣,我局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對每一次重要天氣過程都作了準確地預報,并及時通過電話、傳真、手機短信等途徑向交通、國土、農口部門以及防汛防旱指揮部天氣預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造成的損失。6月以來我縣進入主汛期,我縣局部地方出現短時強降雨天氣,多個站點1小時降雨量超過30毫米,特別是6月18日下午5時至7時,全縣有玉巖鎮玉巖、根坑、楓坪等9個站點降雨達到或超過30毫米,其中玉巖鎮玉巖站下午5時至6時30分降雨量達83毫米。在這次短時強降雨過程中,我局提前通過預警平臺向防汛辦等各級部門預警信號,并定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雨情分布情況,為各級部門有效應對強降雨、確保社會生活生產安全提供了科學的氣象保障。
(三)圍繞氣象服務社會化要求,著力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質量。
以公共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服務質量為核心,建立全社會的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努力為廣大城鄉群眾和各行各業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
1、完善公共氣象信息服務渠道。建立以手機短信、電話聲訊、廣播電視和電子顯示屏為重點,以各種特殊服務人群為對象的氣象信息傳播立體網絡。
2、完善農業氣象服務設施,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茶葉是的農業主導產業,我局積極探索氣象對茶產業服務的研究,加強茶葉氣象災害的預報預警工作,精心服務茶產業。一是積極開展走訪調研。年初我局聯系省、市專家到新興鎮入茶園、進農家,召開氣象為農(茶葉)服務座談會,了解和掌握茶農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意見和建議,從而找準服務切入點,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滿意度。二是完善茶農氣象服務短信平臺。今年我局新增茶農氣象服務短信平臺用戶346名,全縣達到4387名,提高茶葉氣象服務覆蓋面。三是加強與茶辦合作,辦好“氣象與茶事”欄目。針對2至3月份頻發倒春寒等極端天氣,我局加強與縣茶辦的聯合會商,共發送茶葉服務短信7.5萬條次,使茶農有時間做好覆蓋薄膜保溫等防范措施,減少經濟損失。四是建立茶園小氣候觀測站。年初我局投入15萬資金與省氣候中心、大學合作在新興鎮大木山茶葉基地建立我縣第一個茶園小氣候觀測站,開展不同層次氣溫、地溫、土壤濕度和輻射、濕度、降水、地溫、風向風速等14個氣象要素的觀測,為開展茶葉專項氣象服務提供第一手資料,使氣象服務更具針對性。五是開展茶葉氣候品質論證工作。為了進一步提升茶葉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我局在省氣候中心指導下開展了茶葉的氣候品質認證工作。選擇雪峰云尖茶葉有限公司、綠茗峰茶廠2家茶場做試點,晝夜監測周邊5600余畝茶園的土壤水分、氣溫、地溫、濕度、風速、雨量、光照等要素考察氣候品質優劣。認定3月15日—-4月10日生產的茶葉氣候品質等級為優。茶葉氣候品質認證,大大提高了茶葉的知名度、認可度和競爭力。
3、為重大節日和重要活動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春節、五一、端午等節日天氣預報準確,在3月份的人大、政協會議期間、春運期間、茶葉節、高考、各鄉鎮的節慶文化活動等重大活動我們精心組織業務人員,認真分析天氣系統的變化,積極主動地開展了準確、優質的氣象服務,受到有關領導和群眾的肯定。
(四)圍繞生態縣建設要求,大力提升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水平。今年我局于縣政府簽訂了《縣生態建設目標責任書》。根據責任書的內容已于5月份完成氣象監測設施普查。加強與農業、水利等部門合作,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氣象監測預警工作,在春運期間組織了多部門聯合會商和信息工作;在春茶采摘期與縣茶葉產業化辦公室組織多次會商和防凍信息、措施。通過定期走訪農業、水利等涉農部門,了解這些部門對“三農”氣象服務的需求,加大同這些部門的合作。我局還將推進灰霾氣溶膠監測系統建設,實現氣象與環?;姻矚馊苣z監測資料的實時共享,探索建立極端氣象條件下空氣質量和突發大氣環境事件預警應急機制,構建生態環境氣象業務平臺。
(五)認真履行防雷管理職能,強化社會管理
進一步落實“平安”防雷安全考核各項工作,根據《省氣象條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及《省防御雷電災害管理辦法》,在做好對新建工程防雷的設計審核、跟蹤檢測、竣工驗收等行政許可的同時,還對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物質生產、貯存場所及學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年度防雷檢測。對不合格的防雷設施責令整改,確保安全生產及人身安全。1-6月對新建建筑物防雷裝置核準開工26項;對新竣工防雷裝置驗收,核發驗收意見書26份。貫徹落實省氣象局浙氣函【2013】6號文件精神,開展深化防雷綜治改革工作,落實情況已上報市局減災法規處。
(六)加強宣傳工作,樹立部門對外形象
1、多種形式開展科普宣傳。我局圍繞今年“3.23”世界日主題,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一是通過《新》報、電視、微博、電子顯示屏、手機短信等媒體宣傳;二是在城區設立氣象日宣傳展示臺,向公眾贈送氣象災害防御手冊、中國氣象報??庀笾R、氣象歷書等科普書籍500多份;三結合校安工程防雷巡檢活動,開展氣象知識進學校活動,為各校安全工作分管領導、廣大師生講解防雷基礎知識,普及氣象防災減災基礎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氣象災害防御意識和防雷安全意識;四是探索開展氣象知識(法規)進社區活動;我局派出防雷技術骨干于2013年2月25日到城東社區舉辦防雷知識講座,為城東社區居民委員、總支委員共20余人和廣大居民代表講解雷電災害發生原理、室內外防雷采取的措施和國家相關雷電防御規范,并現場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升公眾對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2、開展“學雷鋒”黨團志愿服務活動。為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縣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大力弘揚新時期雷鋒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弘揚和傳遞社會正能量的良好氛圍,3月5日上午,我局組織職工在市政廣場設立咨詢臺,向市民發放氣象科普材料500余份,解答天氣預報、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雷電防護、人工影響天氣以及氣象行政審批制度等知識,為全力打造“田園”助力。
3、“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走進縣委黨校在全國第5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我局邀請市氣象局副局長楊羨敏在縣委黨校,為縣農業經濟培訓班的干部講了一堂生動的“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講座。講座圍繞“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主題,結合的地域特點就如何提高防災減災主動性進行了防御指導。通過講座加強了氣象部門與地方黨委政府的溝通交流,提高了黨政領導干部對防災減災工作的認識,提高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水平。
4、氣象工作廣受媒體關注今年以來我局氣象工作受到媒體廣泛關注,截止6月底共發表氣象信息50余篇。其中《在線》、《氣象網》、《日報》、《茶葉網》、《新》、新聞等就我局開展氣象服務茶產業進行了專門報道,稱贊“氣象局積極開拓氣象為農服務渠道,對提升茶葉的知名度、認可度和競爭力具有積極意義”
(七)圍繞作風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氣象隊伍的執行力和戰斗力。
1、有序落實“管理體制協議”中各項內容。2013年是我局體制調整后全面開展各項氣象工作的第一年,我局利用體制調整之機,落實體制調整各項工作,包括人事、財務、資產等工作,理順調整后的各方面的工作關系,特別是開展了縣氣象防災減災中心項目的選址工作,為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打造“田園”,提供更為優質的氣象服務保障。
2、加強管理,深入貫徹“規范管理年”活動。年初擬定了三定方案,進一步明確人員職責,制定規范的業務工作制度和流程,加強氣象執法工作,進一步規范學習、會議、財務、值班、請假學習培訓等各項制度。特別是規范和執行了干部工作和學習制度,營造了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氣氛。
3、加強組織的建設,增強干部活力,促進了整體工作。2013年1月建立黨支部,加強了黨員的學習教育和日常管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4月建立了工會組織,開展了活動,加強了干部交流,增強了干部活力。
4、扎實開展機關效能和黨風廉政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了以“踐行價值觀,弘揚氣象人精神”為主題的第26個職業道德教育月活動。3月初,召開全局動員大會,組織各科室開展弘揚氣象精神征文和演講比賽,開展樹立“職業道德標兵”活動。發揮模范人物的榜樣和引領作用,營造比奉獻、比貢獻的創業氛圍。此次教育活動激發了全局干部職工銳意進取、健康向上的實干精神,取得了明顯的教育成效,為完成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是積極開展“第十二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認真收看了全省氣象部門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第十二個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動員會,制定《縣2013年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方案》、強化了責任意識,完善了工作制度,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積極推進氣象防災減災中心項目。在明確選址后,做好項目的其他前期工作。
2、拓展氣象服務領域。以部門合作為契機,以專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為抓手,積極做好氣象為交通、旅游、建設、水利、地質、林業等重點行業服務工作,聯合行業氣象災害預警。特別是做好廣播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工作。
3、做好臺汛期氣象服務保障及各類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工作,不斷提高服務手段,建設綜合業務服務平臺,扎實做好各類決策服務、專業服務、公共服務,力爭把氣象災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4、扎實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和社區創建工作。按照根據市政府工作部署,我縣今年建成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街道)全覆蓋縣,扎實做好此項工作并完成年底驗收。
5、完成城市灰霾大氣氣溶膠觀測系統建設,建設一個灰霾大氣氣溶膠觀測三級點。加強人影能力建設,促進人影工作。開展風能開發利用工作。
6、進一步加強防雷裝置定期檢測、設計審核、竣工驗收制度和行政審批規范服務。
7、繼續推進黨風廉政、效能建設、安全、綜治、信訪、黨建、結對幫扶、計生、等各項工作。
- 上一篇:管委會三改行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勤廉農村建設工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