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局年度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24 05:32:14
導語:生態環境局年度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深入推進之年,分局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部門的決策部署,圍繞四個污染防治和全縣生態綜合保護專項行動兩項重點工作,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實現全年既定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全縣環境質量狀況
(一)水環境質量
1-5月,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官方數據,國控斷面水環境質量為優。三個湖庫斷面達到湖庫Ⅰ類標準,兩個河流斷面達到河流Ⅰ類標準。全縣88條河流,Ⅰ類水質55條,占62.5%。23個鄉鎮考核斷面,Ⅰ類水質斷面17個,占73.9%。
(二)環境空氣質量
1-5月,我縣環境空氣(實況數據)達到優、良的天數共146天,優良率占總有效天數(151天)的96.7%,同比上升5.3%,PM2.5濃度均值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
(三)聲環境質量
1-5月,縣區域環境噪聲晝間總體水平等級為二級,評價為較好。
二、2021年上半年重點工作情況
(一)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
1.推動“兩山”實踐創 新基地年度建設。今年是“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第一年,為全力備戰3年一次的國家復核評估,根據省廳對“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部署要求,我局圍繞完成建設指標任務和總結我縣亮點兩個目標開展“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年度方案編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同時完成《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0-2030年)》編制,并通過省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2.完成四個污染防治方案制定。經多輪磨合,我局牽頭起草完成了四個污染防治方案五年實施計劃,即《關于下達縣農業、林業、工業和生活四個污染防治項目(2021—2025 年)計劃的通知》(淳政辦函〔2021〕12號),該方案計劃實施30個項目,總投資達19.9758億元。同時在五年實施方案及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實施項目政府投資的基礎上,明確了2021年度實施計劃,并由縣發改列入年度投資計劃,計劃增加實施項目20個,共需資金為1.9405億元,其中2021年政府還需追加資金1.6525億元。
3.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開展庫區魚類、浮游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完成浮游生物第一次樣品比對,共鑒定出浮游植物6門108種(屬)、浮游動物43種,共獲魚類84個物種,已完成河流魚類生物多樣性補充調查。
(二)治污攻堅持續加力
1.水污染防治實施項目有序推進。制定出臺綜合保護專項方案暨污染防治攻堅戰方案。開展“千噸萬人”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完成楓樹嶺新水廠大源溪、梓桐水廠下水源水庫、郭村水廠水廠富強溪、里商水廠石門水庫5處“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劃分工作,并開展“千噸萬人”飲用水源地排查。啟動飲用水源保護項目建設,實施7家噴水織機企業中水回用,制定噴水織機企業中水回用獎補政策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開展工業園區或集聚區 “污水零直排區”回頭看。
2.主要污染物減排有效推進。完成2020年度4項主要污染物減排考核任務,其中2項污染物比2019年分別下降3.8 %、2.4%。實施企業排污權交易,我縣共2家企業實行刷卡排污,1-5月,充值率達100%,數據傳輸有效率95%以上。完成2020年度39家工業企業、4家污水處理廠、1家垃圾填埋場、1家危險廢物集中處理廠污染物核算并錄入統計系統,完成25家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篩選和錄入工作,完成10家企業2020年度服務業財務統計工作。
3.積極開展無廢城市創建工作。召集各相關部門對該項工作再布置再落實,37考核指標完成34項。企業危險廢物收集點建設并開展廣泛宣傳引導。推進企業危險廢物處置規范化處置,完成105家產廢企業與處置單位的處置協議簽訂。強化危險廢物重點監管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康盛、天道開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和有毒有害物質調查等各項工作。啟動農用地土壤污染源解析,初步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4.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全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謀劃,編制《縣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初稿)并征求各單位意見。做好生物質鍋爐淘汰任務掃尾,督促剩余9臺企業抓緊實施改造,完成2臺,推進1蒸噸天然氣鍋爐低氮改造。進一步推進移動源污染治理,完成機動車排放檢驗運程審查7324輛,辦理環保轉移272輛,組織開展建筑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和加油站油氣回收專項檢查,并積極督促相關問題整改。加強揚塵污染治理信息化建設,完成道路揚塵在線監測10個點位的安裝驗收。
(三)環保準入監管不斷強化
1.從嚴把好審批關。嚴格環保準入,抓好源頭保護,將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等作為項目準入的第一道門檻,今年來完成招商引資預審項目35個,否決1個項目,2個項目要求優化方案、生產工藝等。審批環評報告書(表)5個,其中報告表5個。零土地技改備案3個,業主自行登記表備案17個。輻射安全許可5個。
2.認真開展環保服務執法。創新“環保醫生”組團簽約機制,通過“環保醫生”上門“問診”,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指導企業整改,督促企業落實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共簽約企業53家,幫助解決問題27個。開展《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宣貫、執法檢查、迎亞運環境問題大巡查、環境問題排查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雙隨機抽查”、沿湖酒店檢查、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專項排查等多項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分局監察大隊共出動執法人員560批次、1620人次,監察企事業單位820戶次,嚴厲查處環境違法案件,現已立案10起,擬處罰金35萬(已完成3起,已處罰金23萬),發出書面責令整改通知書13份。
3.全力做好督察整改銷號。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6件信訪件,已完成銷號24件,正在走銷號程序1件,1件尚在整改中。同時開展全省47個問題的舉一反三整改工作,共排查問題6個(個性問題4個,共性問題2個),已逐一明確整改目標、措施、時限及責任單位,目前正有序推進整改。
(四)環境監測工作穩步推進
1.完成環境常規及專項監測。每月按時完成庫區13個斷面、2個飲用水源地、23個鄉鎮交接斷面河流水質監測工作,每季開展11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源地監測,每半年開展14個鄉鎮集鎮飲用水源地監測。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密切關注空氣自動站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每月開展降塵和降雨監測,做到逢雨必測。按要求頻次完成4個功能區噪聲、101個網格區域環境噪聲和20條道路交通噪聲監測。做好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出具監督性監測報告29份。
2.開展水質敏感期藻類巡測。5月17日開始開展水質敏感期巡測,預警監測主要以鳩坑口、三潭島、大壩前三個藻類細分剖面浮標和國控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原位自動監測數據為主,并結合水質水華預測預警系統的預測值對庫區藻類異常增殖風險進行評估,適時開展人工巡測。分發揮水質水華預測預警平臺,采用“智能化預測預警導航+人工追蹤巡測確認”的方式對庫區藻類異常增殖風險進行評估,共編制《水質預警監測周報》3期。
3、開展環境課題科。委托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開展《網格化加密監測及數據分析》,已完成采樣分析,預計2021年8月提交研究成果。構建水體氮磷濃度周年變化網格化數據、識別水體氮、磷來源關鍵區位、認知控制水體氮磷時空變化的重要過程機制、形成氮磷污染物來源解析報告、藻類生物量及群落結構季節演替的氮磷效應研究報告。
(六)環境宣傳活動異彩紛呈
聯合縣共同開展“同飲一江水、共護母親河”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開展水面聯合打撈、水質聯合監測、環境聯合執法、增殖放流等多項行動。通過內容豐富的宣傳視頻、展板等載體,充分展示了兩縣多年來生態環境保護成果,已在市級以上媒體刊發環保宣傳37條,其中省級媒體13篇,國家級媒體15條。聯合農業農村局、林業局進校園開展5月22日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聯合鎮進社區宣傳,與秀水大媽合作開展生物多樣性及COP15宣傳工作。
(七)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
制定實施《2021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關于開展干部廉政談話提醒教育的施意見》《市生態環境局分局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組織領導與責任分工》等。制定2021年廉政風險防控排查工作方案,更新風險清單。積極開展“黨建雙強”爭創,制定出臺《分局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實施工作方案》(環淳黨組[2021]7號)文件,組織黨員干部赴中洲鎮開展“探尋紅色記憶,守護綠水青山”教育實踐活動,舉辦“憶往昔、守初心、共奮進”黨員初心故事分享會主題黨日活動,積極參與市生態環境系統舉辦的“頌歌獻給黨”朗誦匯演,并獲得了三等獎。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走親連心三服務”、“我為企業解難題”、“民呼我為”等活動緊密結合,開展 “環保醫生”組團簽約服務工作。吸收預備黨員3名。
- 上一篇:縣林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國有建設企業成本控制困境及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