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四項目標要點

時間:2022-12-18 09:42:41

導語:科技局四項目標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四項目標要點

一、總體工作思路

2012年是貫徹落實省、市、縣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十二五”規劃重要之年。全縣科技工作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市、縣黨代會及全省全市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打造一個中心,構建兩大基地,實施三項戰略”的總體部署,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力爭實現“四項目標”,推進“五項工程”,抓好“六項工作”,切實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引領作用,為建設開放繁榮秀美幸福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四項工作目標

1、組織申報科技計劃項目有所增長。組織申報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分別達到3項和6項以上,爭取上級科技經費增長15%。

2、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有所突破。培植一批民營科技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爭取申報論定1-2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0%。

3、推動建設創新研發平臺有所進展。申報市級以上研發平臺2個以上,市級科技創新團隊4個以上,爭取其中1-2個進入省級梯隊。

4、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能力有所提升。申報論定1-2項新產品,鑒定科技成果10個以上,報批2項市以上科技進步獎,專利申請量增長10%。

三、五項科技創新工程

1、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圍繞我縣機電、銅加工、藥化、皮革、繭絲綢、金銀花等六大優勢產業,培育科技型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壯大優勢高新技術產業,組建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和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加強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基地和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改善條件,完善機制,不斷增強其持續創新能力。

2、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圍繞新農村建設,以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塑料大棚秋延后蔬菜高產栽培技術引進示范、水庫漁業生態修復技術推廣、金銀花新品種引進示范等項目為重點,扎實推進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加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加工技術研發及示范,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為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3、科技惠民工程。堅持把科技惠民作為科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以蘆溪衛生院“中部山區基本型鄉村衛生院技術集成與示范”和“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等項目為重點,培育和發展科技惠民工程,加強醫療衛生、食品安全、防震減災、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技術開發應用與集成示范,為公眾生產生活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4、科技開放合作工程。注重實施科技合作項目,加強科技合作基地建設,促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注重搭建科技合作平臺,繼續深化科技對接,重點加強與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北京農林科學院、南昌大學、農大、中醫學院、省農科院的科技合作與對接工作,開展技術、人才、項目三對接活動。

5、科技管理創新工程。以科技項目、科技成果、專利申報和科技獎勵為重點,推進科技管理創新。積極組織申報、實施各類科技項目,爭取上級更多的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做好科技成果、專利、新產品申報,落實知識產權戰略,激勵人才創新。

四、六項重點工作

圍繞以上工作目標和要求,2012年我局將著力抓好以下六項重點工作。

1、以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為中心,著力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

整合科技資源,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和超常規發展。尤其是機電、藥化、銅加工、皮革、繭絲綢、金銀花等六大優勢產業科技總體水平應與國際水平保持同步,開展引進和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重點打造全國重點衛浴五金基地和華東地區最大的皮革制品基地。在農業科技方面,綠色食品產業,圍繞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加大綠色水稻栽培及綜合深加工、畜禽、水產、林果新品種新技術及關鍵技術攻關力度,為培育具有優勢品牌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

2、以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為核心,著力提升科技對經濟社會的驅動力。

一是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今年要成功申報實施一個科技重大專項,實現零的突破。二是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遴選、實施和研發工作。三是繼續組織實施一批科技攻關項目。包括星火計劃、支撐計劃、成果推廣、國際合作等各類計劃。四是創造條件,爭取獲得更多的科技項目支持。要切實改變重爭取項目、輕實施和管理項目的局面,加強對科技項目的進展調度和跟蹤問效,加大對項目成果的轉化和示范推廣。

3、以全面推進科技入園為抓手,著力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能力。

一是要以召開全省科技入園現場經驗交流會為契機,進一步總結經驗,完善工作機制。二是進一步擴大科技入園覆蓋面,力爭“科技入園”工程覆蓋園區所有企業。三是進一步豐富科技入園內容,推動科技金融入園和知識產權入園。四是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入園的支持力度,改善服務條件。五是進一步加強科技入園的基礎性工作,全面建立一網兩庫三臺帳,健全統計體系,規范考評體系,完善動態管理和信息交流等等。

4、以條件平臺和人才團隊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從經費投入、科研項目、人才團隊、儀器設備、研發績效等考核指標入手,提高現有條件平臺的創新能力。創造條件,爭取年內有2-3個研發平臺獲準市級研發平臺。尤其要大力引導企業建設研發機構,繼續把人才團隊建設作為提高創新能力的重點,使人才經費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力爭年內新增學科和學術帶頭人2名、優勢科技創新團隊4個。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資助等方式,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

5、以科技園區為重要載體,著力提升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為重點,全面加快農業科技園、民營科技園的建設步伐,實施好省級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加快各類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普基地建設,力爭獲批1家高新技術企業。努力將各類科技園區和基地建設成為全縣自主創新區、新興產業先行區、經濟的增長極。同時,要繼續抓好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及應用示范項目、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項目、民生科技項目和節能減排示范工程項目建設,發揮這些項目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6、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為手段,著力提升基層科技工作能力。

一是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擴大科技投入、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科技入園、新產品認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創新扶持政策的覆蓋面;二是加大技術市場、科技信息、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普場館、科技孵化器等中介機構建設,提升服務水平;三是抓好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四是進一步推進縣(市)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