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惠農工作要點

時間:2022-12-02 05:56:12

導語:物價惠農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價惠農工作要點

2013年全市物價工作要點2013年價格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緊緊圍繞主題主線,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穩中求進、開拓創新,努力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穩妥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扎實做好民生價格工作,為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一、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一)實施“穩價惠農”工程。繼續加強價格調節基金征收工作。利用價格調節基金對市場物價影響較大的環節予以扶持,開展農超對接、重要農副產品收儲投放平抑市場物價試點工作。

(二)降低流通費用。認真落實國家降低流通費用綜合方案。對農產品生產流通中用水用電實行支持性價格政策。會同商務、工商等部門規范農貿市場收費。清理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規范促銷行為。繼續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治理,降低偏高的車輛通行費。規范清理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行業收費。

(三)提升價格監測預警水平。銜接好國家、省、市、縣四級監測報告制度,健全完善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價格監測制度和網點,在做好為當地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價格波動預警、價格信息服務的基礎上,為上級物價部門決策服務。制定價格異常波動應急預案,實行價格異常波動分級預警、上下聯動,提高全市物價系統應對價格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強化價格政策信息引導。利用多種渠道、多種載體、多種形式物價部門掌握的價格政策、重要農產品成本收益變化、市場價格行情等信息,為企業發展、群眾生產生活服務,引導市場主體合理組織生產流通,引導群眾正常理性消費。

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五)加大清費減負力度。組織開展行政事業性收費年審工作。落實國家、省取消和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規定,清理整頓涉及企業進出口、行政審批和具有壟斷地位的服務性收費,規范涉及房地產的收費項目和標準,減輕企業負擔,為不同性質的市場主體發展和公平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六)促進投資和消費增長。落實好促進民間投資和經濟實體健康快速發展的政策,支持民間投資和經濟實體健康發展。豐富價格誠信建設內涵,發揮企業依法履行內部管理、自我約束、社會監督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完善房地產、旅游、汽車、通訊等重點消費領域的價格政策,努力營造舒心旅游、放心消費的價格環境。完善農村、農業價格政策,為擴大農村投資和農民消費創造有利條件。

(七)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貫徹落實《省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加強服務業價格管理,為現代服務業發展創造公平、寬松的價格環境。

(八)做好價格指數編制工作。按省局要求,在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綠珍蔬菜批發市場)開展蔬菜價格指數編制工作,及時價格指數。

三、穩妥推進價格改革

(九)油氣價格改革。落實國家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增強成品油價格對市場供求反應的靈敏度。配合國家、省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規范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逐步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關系。

(十)煤電價格改革。根據國家、省統一部署,推進電煤價格并軌,建立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落實超標準耗能加價制度、差別電價政策和居民用電階梯式電價制度,在所有燃煤發電機組執行脫硝電價。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促進能源結構調整。

(十一)水價改革。以價格政策引導企事業單位利用地表水,限制開發利用地下水,逐步拉大高耗能行業與其它行業用水價差。

(十二)醫藥價格改革。開展縣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試點工作,按照國家新版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開展新版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對接,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名稱和內容,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水平,在試點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政策。試行醫療服務單病種收費改革。

(十三)環保和生態資源價格改革。改革排污費收繳方式,結合資源稅改革,清理規范資源類產品相關收費。

(十四)停車場收費改革。對停車場收費進行調研,改革收費管理辦法,制定市城區不同區域、不同類別停車場收費標準。

四、強化價格行政執法

(十五)規范重點行業明碼標價工作。對大型商業零售、交通運輸、賓館餐飲、醫療服務、旅游景區景點、停車場等商貿服務單位明碼標價進行規范,明確不同行業標價形式和方法,提高全市重點行業明碼標價普及率。探索建立企業價格誠信記錄和公布制度、價格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促進經營者加強價格自律。

(十六)加強市場價格動態監管。把預防價格違法行為發生放在首位,經常開展市場價格巡查。做好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重要節假日等敏感時期的價格監管。依法查處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惡意囤積、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等嚴重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

(十七)提高反價格壟斷敏銳性。密切關注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較大的行業和領域,發現利用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行政權力排除或限制競爭的價格壟斷行為時,及時報告上級物價部門并配合調查、處理。

(十八)組織開展價費專項檢查。圍繞減輕企業融資負擔,開展商業銀行收費專項檢查。圍繞規范流通領域收費秩序,對鐵路、公路、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交通、工商、公安等部門價格和收費政策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圍繞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對農民建房、農機服務、有線電視、農村中小學、鄉鎮衛生院等收費開展檢查。圍繞價格改革重點,開展環保收費、成品油、水、天然氣、電煤價格等專項檢查。圍繞促進旅游業健康發展,開展旅游收費專項檢查。

五、堅持價格利民惠民

(十九)減輕學生教育負擔。著力規范學前教育收費,對中小學“擇校費”、“捐資助學費”進行專項整治。

(二十)減輕患者就醫負擔。開展醫藥價格收費專項檢查,查處違反藥品加價政策和亂收費行為。

(二十一)減輕居住負擔。加強成本監審,合理核定保障性住房價格和廉租公租房租金標準。規范物業服務收費,組織開展商品房明碼標價檢查,促進房地產價格調控政策有效落實。

(二十二)減輕群眾生活負擔。落實社會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關心低收入群眾生活。對公用、公益性企事業單位定價成本實行定期監審,完善電信、有線電視、殯葬、高速公路清障等價格與收費政策,監督落實面向低收入居民的電價補貼政策。

(二十三)維護消費者價格權益。進一步完善價格咨詢舉報制度,規范受理、調查、反饋工作流程,建立以舉報中心牽頭相關職能科室配合的聯合調查處理工作機制。堅持“價格舉報月分析”制度,及時收集匯總、分析群眾反映的傾向性、苗頭性的價格舉報問題,為價格監管提供依據。

(二十四)搞好價格鑒證服務??陀^、公正地做好涉案、涉稅、涉紀檢財物價格認定工作,為司法機關、行政執法執紀機關辦案提供依據。積極開展好拆遷征地補償價格認定、價格鑒證援助、價格糾紛調處等工作,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六、提高系統服務效能

(二十五)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以強化干部學習教育、轉變工作作風為重點,提高干部素質能力。采取專家講座、領導干部輔導、業務骨干講課、專業知識考試等措施,增強物價干部服務大局、團結協作的凝聚力,增強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執行力,增強做好本職工作、解決難題的能力,增強創新思維、創新實踐的智力。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考核制度為抓手,樹立廉潔勤政、求真務實的作風。強化工作督查力度,實施工作日志、個人述職、民主評議、領導點評等方式,全面、客觀、公正地考核評價干部德、能、勤、績、廉。

(二十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對新形勢下價格運行的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對價格工作中遇到的難點進行調查研究,增強價格調控、改革和監管的前瞻性、針對性和科學性,拿出解決難題的思路和措施,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機制。搞好農戶種植意向、農戶存糧、農資購買、糧食生產成本收益等常規調查,組織開展特色農產品成本收益專項調查。

(二十七)堅持依法行政。落實《省行政程序規定》,對定調價項目,做好決策前論證、評估和出臺后跟蹤調查,發現不當及時修正。落實定調價成本監審、價格聽證、價格違法案件處罰聽證等規定,堅持重大價格決策由審理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

(二十八)改進價格宣傳工作。組織開展《價格法》實施十五周年宣傳活動,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宣傳價格法制工作取得的成果。建立健全各級物價部門網站,完善網絡信息制度。加強與媒體溝通聯系,客觀準確宣傳價格工作、價格動態,強化輿論正面引導作用。

(二十九)強化物價系統建設。在全系統嚴格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的八條規定,少開會、發針對性強的文件。加強系統上下、左右溝通,緊密協作、密切配合,增強系統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