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五項工程實施要點

時間:2022-12-04 11:03:49

導語:街道五項工程實施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五項工程實施要點

一、2013年的總體思路、工作重點和任務目標

2013年,街道將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區委“科學發展求突破”的總基調,以“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為主線,堅持“一四五六”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一大目標”,全力做好“四項工作”,強力推進“五項工程”,努力做到“六項深化”,提升境界,轉變作風,拼搏實干,創先爭優,努力推動街道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再上新水平,力爭2013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3億元,增長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增長32%。各項工作爭創一流,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力爭全區第一。

緊緊圍繞“一大目標”,就是圍繞建設“富裕、和諧、魅力”新這一總目標,力爭通過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使街道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可用財力明顯提高,文化底蘊充分彰顯,社會持續和諧穩定,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努力成為全區乃至全市科學發展的首善之地。

全力做好“四項工作”,就是做好大項目建設、改善民生、文化建設、社會管理創新四項重點工作。這是實現“富裕、和諧、魅力”新的基礎性、根本性工作,是全年工作的四條戰線。在工作中始終堅持體現項目意識、民生意識、文化意識、社會管理創新意識,促進街道各項工作科學發展。

強力推進“五項工程”,就是大力實施組團建設提升工程,促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實施弱勢群體關愛工程,促進民生工作和諧發展;實施環境整治延伸工程,促進群眾居住環境改善;實施文化建設繁榮工程,促進文化建設更加繁榮;實施社會管理創新工程,促進管理服務提檔升級。通過五項工程的全面落實,來支撐“富裕、和諧、魅力”新的發展。

努力做到“六項深化”,就是在重點工作推進機制、作風建設、亮點示范帶動、服務平臺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平安穩定等六個方面實現深化提升。通過六個方面的強化和深化,努力使街道工作的體制更順、作風更硬、品牌更亮、服務更優、基礎更牢、社會更穩,促進街道各項工作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全面提升。

二、實施“五項工程”,促進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新突破

(一)實施“組團建設提升工程”,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立足實際,按照“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以轉型升級為根本,以組團式建設為重點,以大項目為支撐,以招商引資為動力,大力開展“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努力在項目建設的數量、規模和質量上實現快速提升。

1、毫不放松的抓好服務業發展,優化街道經濟結構。堅持把經濟增長點建立在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增加效益上。繼續把發展服務業作為街道經濟工作的第一重點和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突破口,深入實施產業和片區規劃,大力發展以現代商貿、旅游文化、倉儲物流、金融保險等產業為主導的生產性服務業,實施“退二進三”計劃,加快工程機、標準件廠等工業企業遷入工業園區的進度,使街道的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發展潛力更加顯現,整體效益更加優化。年內完成項目投入120億元,建設過千萬的項目50個,過億元的項目15個,使服務業對街道經濟增長和地方財力的貢獻率均達到90%以上。

2、毫不放松的落實“二三五六十”計劃,形成“組團式”競爭優勢。繼續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項目建設提升年”的總抓手和有效載體,快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1)建設2大園區,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突破。一是抓好汽車起重機產業園,在東部新區建設占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30億元的華東地區最大的汽車起重機械產業園區。6月份完成一期200畝土地的征用并開工建設。二是在其原廠區建設占地面積100畝、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的科技動漫文化產業園,打造集研發、制作、培訓于一體的科技動漫文化產業園區,年內完成招商簽約。

(2)做強3大專業市場,實現商貿服務業發展新突破。重點建設五金機電、農副產品批發、裝飾材料“三大專業市場”,做大做強商貿服務業。一是五金機電專業市場。長城五金機電商城一期工程建設2月份開工建設,年內完成主體,整個項目完成后,將成為魯中地區單體量最大的專業市場;二是農副產品專業市場。進一步完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配套設施,優化市場管理,擴大交易規模,力爭年交易額突破30億元;三是裝飾材料專業市場。依托現有的五馬裝飾材料市場,提檔擴規,整合魯通線纜廠、華泰液壓件廠、魯美空調器廠等閑置資源,建成泰城東部檔次最高、品種最全的裝飾材料精品大市場。

(3)打造5大城市組團,實現綜合競爭力新突破。按照“總體布局合理、整體功能配套、關聯產業集聚”的原則,加大5大片區綜合開發力度,實現由單純的村居分散改造向區域性連片開發改造轉變,由單一的商品房開發向城市產業功能統籌發展轉變。1、東關組團:鞏固提升在建的志高國際城市綜合體,加快魯郡嘉源和育新園的建設速度,年底前魯郡嘉源完成主體建設,育新園完成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2、迎春組團:整合迎春社區、化肥廠院落、五馬南村等地塊,建設占地450畝、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的新型城市綜合社區。2013年主要做好迎春社區居民工作,確定拆遷方案;完成化肥廠院落地塊的規劃批復,上半年完成拆遷,下半年完成地基建設;五馬南村10月份完成拆遷并開工建設,五馬新世紀商廈完成招商。3、南關組團:位于靈山大街以南,南關路兩側,建設62萬平方米的高層住宅及商業綜合體。3月底前完成總體規劃的報批及B區拆遷工作,年內開工建設10萬平方米。4、五馬組團:依托五馬社區在建的明珠花園二期和規劃的泰煤機廠棚戶區改造項目,建成占地面積280畝,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的溫泉路南段高檔商住區。年內明珠花園全部竣工,榮盛佳苑完成地基建設,東苑家居廣場和五馬汽配城完成招商。5、灌莊組團:占地面積436畝,規劃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涵蓋灌莊舊村改造及造紙廠等地塊。3月底前完成灌莊舊村拆遷工作,開工建設6棟10萬平方米的回遷樓;造紙廠地塊年內完成策劃招商工作。

(4)打造6大特色街區,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新突破。在泮河大街沿線,整合已建成營業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華南陶瓷石材城以及在建的長城五機電商城,昌運物流城等項目,打造泮河大街現代物流商貿街區。以新加坡城市廣場、志高國際廣場等項目為招商平臺,加強與民營銀行、保險業的聯系,重點做好金融大廈的策劃、招商和建設工作,年內力爭新引進1-2家金融保險企業入駐,提升東岳大街金融保險特色街區。結合在建的志高國際廣場、三友商貿中心等項目,積極引進和填充現代商貿企業,打造溫泉路高端商貿購物街區。以老縣衙文化旅游景區為核心,加快通天驛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年內爭創省級旅游特色街區。對已建成的云海生態園、云海美食園等特色餐飲店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改造南側區域,打造集特色小吃、娛樂演藝于一體的特色美食街區。依托志高國際廣場商業街,引進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檔餐飲、休閑娛樂、精品零售等業態項目,打造體現浪漫異域風情,時尚潮流特色的商業風情步行街區。

(5)抓好10大項目,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大力實施項目建設推進、鞏固提升、策劃招商“三個一批”工程。對列入區及指揮部調度的項目,全力以赴的按照形象進度抓好落實。對街道經濟建設的10大項目,要切實制定好項目的推進方案,跟上協調配合,全力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志高城市綜合體,確保在4月底前整體竣工并全面營業;藍海國際大飯店、長城五金機電商城,加快施工進度,年底前完成主體;銀座佳驛店、通天快樂驛站、七天商務酒店等在建項目6月底前全部投入運營;榮盛佳苑項目、新加坡城市廣場、賽格國際商城、迎春居民區改造項目,要加快手續辦理和土地騰空工作,爭取早日開工。

3、毫不放松的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策劃,增添持續發展后勁。把招商引資與推動街道經濟結構轉型緊密結合。一方面高水平規劃片區和策劃項目。結合街道實際,認真做好產業和片區規劃,提高項目策劃標準,從產業性質、投資強度、財稅貢獻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嚴格論證,有針對性地搞好盛大城市廣場、金融大廈、汽車汽配城等11個項目的策劃,切實提高策劃項目的質量,力爭年內能夠簽約一批。在原化肥廠院落策劃建設占地10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的盛大城市廣場。在靈山大街東段、芙蓉路西側,策劃好汽車配件城及五金機電等專業商城。整合五馬建材市場、岱東汽修廠等資源,策劃好家居生活廣場;另一方面抓好項目推進工作。采取專業招商、定向招商、定位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力爭全年引進過千萬元的項目32個,合同引資額36億元,其中過億元的項目4個,過十億元的項目1個,實際到位資金10億元。在談項目促簽約。對于在談過億元的紅星美凱龍、五馬新世紀大廈、瑞盛國際汽配城、賽格國際商城等項目,嚴格落實責任,盯緊靠實,促使項目盡快簽約。簽約項目促建設。對于新簽約的汽車起重機、尚座國際商城、新家坡城市廣場等項目,重點克服土地騰空慢和手續辦理難兩大難題,使項目早日開工建設。開工項目促運營。志高城市綜合體、長城五金機電商城、藍海國際大飯店等項目,嚴格按照形象進度抓好落實,做好跟蹤服務,限定時限,倒排工期,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早日竣工運營。

(二)實施“弱勢群體關愛工程”,促進民生工作和諧發展。

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統籌安排社會公共服務資源,更多的向基層群眾和困難群體傾斜,努力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貧有所幫、難有所救”,使弱勢群體關愛工作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

1、完善救助幫扶體系,確保救助規范有序。進一步壯大社會救助力量,建立完善幫扶信息管理系統,對幫扶對象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幫扶工作的常態化。搭建兩個平臺。一是多元化的關愛救助平臺。即搭建一個上級民政(其他相關部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社區所轄單位四位一體的關愛救助平臺,以辦事處社會管理與平安建設指揮部為紐帶,做好對上相關部門的協調和對各社區及駐地單位的聯絡,形成一個全員救助的大平臺。二是就業大平臺。成立一個創業就業協會,將轄區內企業納入成員單位,為下崗失業職工、大中專畢業生等求職人員提供見習、培訓及就業機會,開展“心連心”結對幫扶和就業創業培訓,年內實現新增就業再就業1500人,積極引導轄區企業參與到救助基金中,擴大救助面;完善三個信息庫。一是建立完善幫扶對象信息庫,健全困難家庭幫扶檔案;二是建立健全轄區居民健康電子檔案信息庫;三是建立用工單位和求職人員信息庫。著力探索資金籌集方式,實現民生、社保資金由政府一元化供給,向政府、社會、企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社會化供給轉變,加快推進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2、提升社區服務水平,解決居民實際困難。在抓好“社情民意直通車”、“歡樂E家園”、“芳鄰節”等品牌的基礎上,強化“三個一”建設,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努力實現社區管理重心下移、服務前移。實現一個提升。按照“五星級”社區標準抓好通天社區和麗景社區的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到年底全部投入使用,實現社區服務中心標準的提升,更好的服務群眾;搭建一個平臺。針對不同人群需要,成立紅心網絡平臺,建立紅心法律援助、紅心幫扶、紅心宣講等分隊,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分類為居民提供服務,力爭社區社會化組織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創新一項機制。開設“民生實事辦理回音壁”,開通實事辦理服務熱線,通過聯席會、回訪等方式,為民辦理實事,制定民情實事臺帳,實行掛賬銷號制度,切切實實為居民排憂解難。

3、抓好樣板學校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樣板化學校建設為切入點,在鞏固好東關小學、三友小學樣板化學校創建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學?;A設施、教師隊伍、教學水平、校園文化、平安校園、幼兒園建設,全面提升街道的整體辦學水平。重點抓好中心幼兒園省級示范園建設和南關小學樣板化學校建設,確保獲得全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4、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關愛居民身體健康。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全省星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契機,以“兒童保健多元化服務”為特色,通過創新服務理念,轉換服務機制,完善服務功能,滿足社區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衛生保健需求。重點抓好“健康教育社區行”、“健康關愛行動”、專家進社區服務活動等公益性活動開展。在社區每月開展1次健康教育講座,每季度聘請大醫院專家坐診1次,實現社區健康教育講座覆蓋率100%,重點管理人群健康教育普及率9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70%以上,為社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逐步建立健康教育先行、慢病防治為主、婦幼保健規范、殘疾人康復有效、計生指導到位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優質社區衛生服務的目標。

(三)實施“環境整治延伸工程”,促進群眾居住環境改善。

進一步加大投入和監管力度,積極破解難題,抓好環境綜合整治延伸工作,努力實現“城建工作新發展、街道形象新提升、發展空間新拓展”的目標。

1、抓好環境綜合整治,推動責任主體向社區為主延伸。一是抓好重點社區和路段整治。按照區委“雙示范”的工作要求,重點抓好三友東路和靈山大街東段占道經營、廣告牌匾、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的整治,打造成環境整治樣板道路;按照“道路平、排水暢、環境美”的整體要求對迎暄桿南小區進行改造提升,打造成環境整治的樣板社區;二是抓好重點項目周邊區域整治。抓好長城五金機電商城、老縣衙旅游風景區等大項目周邊的環境整治,保障大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三是抓好“美化、綠化、亮化”工作。鞏固提升轄區內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的“美化、綠化、亮化”工作,全力保持好整治成果。

2、抓好制止違法建設,推動監管方式向常態化管理延伸。始終對違法建設保持高壓態勢,嚴格監管,充分發揮好街道巡查中隊和社區巡查隊的作用,實行包片責任制,及時發現,堅決拆除。同時,強化獎懲,對當年新增違法建設面積超過150平方米的社區(村)給予“一票否決”。

3、積極穩妥的實施舊村改造,切實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積極破解政策性難題、手續辦理難題、拆遷難題、土地指標及規劃調整的難題,促進城中村組團改造順利推進。南關社區,盡快報批總體規劃,盡快完成B區拆遷和住宅樓建設;三友社區,加快在建的7萬平方米的商住樓的工程進度,確保按期竣工;五馬社區,年內完成五馬南村拆遷及規劃手續辦理,以及4.5萬平方米回遷樓的基礎施工,完成明珠花園二期2.8萬平方米商住樓建設;灌莊社區,加快華庭嘉苑項目10萬平方米的住宅樓主體施工。切實加強對舊村改造的組織領導,完善落實開發商選擇備案、合同審查備案、共管賬戶、風險抵押金、違規巡查報告等各項管理制度,確保舊村改造健康運行。

(四)實施“文化建設繁榮工程”,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按照“內提檔次,打造品牌;外樹形象,擴大影響”的思路,抓好陣地建設、活動開展、產業提升三項重點工作,確保街道文化建設工作走在全區乃至全市前列。

1、加強文化陣地建設,提升居民服務體系的服務能力。圍繞打造“十五分鐘文化活動圈”,抓好東關村、元寶社區、迎春社區和洼子社區的星級社區文化中心提升工作,打造岱西、南湖、東湖、愛佳、灌莊五個主題文化廣場,提升東湖戲迷之家、花園民俗之家、東關銀球之家、市場和岱西歌舞之家五個特色文化社區,實現建設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惠及街道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

2、精心組織文化活動,提升居民文體生活的享有程度。以“文化聯萬家、幸福一家人”為中心主題,精心策劃組織好“老少同臺樂系列擂臺賽”、社區文化大講堂、社區文化藝術節、社區居民運動會、“光影敘事”電影放送五個品牌文化活動,形成“活動在社區、歡樂在社區”的濃厚氛圍。

3、高點定位產業項目,提升街道文化產業的整體效能。著力提高文化產業規?;⒓s化、專業化水平,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快通天快樂驛站、老縣衙博物館、金逸影院、雨涵圖書城等文化產業項目,打造老縣衙旅游文化集聚區和志高國際高端文化體驗區,進一步策劃在區內外有影響的文化產業項目,提升街道文化產業整體水平。

(五)實施“社會管理創新工程”,促進管理服務提檔升級。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建設“富裕、和諧、魅力”新的基礎性工作。一是完善社會管理體制。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總體要求,完善現行管理體制,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社會管理,特別是充分運用好社區這一有效平臺,完善社區組織、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基層基礎管理;二是創新社會管理方法。創新社會管理方法,是提升社會管理水平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建立健全風險穩定評估、社情民意訴求表達、應急指揮和處置三個機制和一個大調解體系建設,解決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網絡建設,扎實開展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加強對社會各類特殊群體和重點人員的管理,保證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充分發揮平安協會和慈善協會的作用,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平安建設,探索建立“平安基金”,加強對見義勇為、治安防控、平安穩定的獎勵、幫扶、救助力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三是搭建社會管理載體。鞏固和提升“振軍工作室”、“律師會客廳”、“四緣黨支部”等原有社會管理創新的品牌,著力打造四個社會管理創新品牌。通天社區老縣衙商業網點管理服務站,為商業網點和消費者提供高效優質的管理服務。車輛管理協會,試點成立花園和迎暄社區車輛管理協會,實現小區內車輛管理的規范有序。老年牽手互助協會,在花園社區成立老年牽手互助協會,通過老年牽手互助協會的成立,使參與進來的老年人在互幫互助中共享快樂,解除心靈上的孤獨和生活中的困難。家校共建共育活動,對留守學生、單親家庭學生、困難家庭學生、殘疾學生、閑散青少年、兩勞人員子女等六類學生開展結對共建、幫扶包保活動。開展家長進學校活動,搭建學校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橋梁,對學校的各項工作監督評議,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

工作中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嚴格工作標準,大膽開拓創新,認真抓好關系街道全面發展的其他各項工作。計劃生育工作,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維護人口安全”的根本目的,突出重點指標完成、依法行政、優質服務和制度落實四項重點,抓好計生網絡信息化和“新型婚育文化主題廣場”建設,實現人口計生工作的新突破;愛國衛生工作,以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為目的,以“我行動,我健康”為主題,以增強全民健康意識,優化居民居住環境為工作重點,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科技科協工作,加大科技專利申請和成果轉化力度,開展“科普進社區、進校園、共享科技新生活”的系列科普活動,年內打造岱西社區為全市科普示范社區;全面做好紀檢、武裝、宣傳、廣電、團委、婦聯、老齡、老干、檔案等各項工作,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三、深化“六項工作”,促進街道整體工作上水平

(一)深化重點工作推進機制。一是實行指揮部推進機制。成立街道項目建設總指揮部及重點項目建設、科技文化建設、城市建設、社會管理與平安建設四大分指揮部。各指揮部都要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根據“項目建設提升年”要求,對五個層次的項目進行細化分解,一切工作按照“項目化、指標化、責任化”的要求,立足職責分工,排出形象進度,明確爭創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全力抓好落實;二是強化調度考核。對列入區級及街道各指揮部的重點項目,堅持10天一督查一通報、月調度講評制度;對機關各科室、各社區(村)確定的重點項目(工作),堅持月督查通報制度;三是堅持領導干部包保制度。每位領導干部包保一個社區(村)、一個重點經濟建設項目、一個重點社會建設項目,盯緊靠實,切實為項目單位和社區(村)解決實際問題。

(二)深化作風建設。好的作風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工作中,圍繞“想干事、干大事、高境界、高標準”的要求,著力解決“低、滿、浮、慢”等問題。按照“高點定位再提升”的要求,追求更高境界,主動提升工作標準,摒棄小成即滿、不思進取、工作散漫的不良風氣,自我加壓,拼搏實干,創新提升。真正做到目標一旦確定,就不講條件、想方設法完成,標準一旦明確,就追求卓越、盡善盡美打造,工作一旦展開,就雷厲風行、不折不扣推進,促進街道黨員干部在服務發展大局上做得實,在創造性工作上有突破,在創先爭優上檔次高,真正體現出街道工作的境界、水平和速度。

(三)深化亮點示范帶動。樹立亮點就是水平,亮點就是品牌的意識,把打造出一批在全市、全省有影響的亮點工作作為帶動街道整體工作上水平的有效途徑來抓。堅持創新意識,善于動腦筋,研究新思路,善于總結提煉街道工作特點,延伸內涵,項目建設在投資額度、稅收能力、帶動效應上下功夫,社區服務在為民、管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文化活動在影響帶動居民參與上下功夫,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真正形成一批能夠在全區、全市乃至全省推廣的經驗做法。積極借鑒先進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做好結合轉化文章,加強對“創優爭先”的倡樹力度,制定表彰獎懲辦法,在街道形成“比、學、趕、超”的爭創氛圍。

(四)深化服務平臺建設。搭建良好的服務平臺既是提升服務水平的前提,也是推動落實的具體抓手。深化“律師會客廳”、“振軍工作室”、“網格化和信息化管理”等服務平臺建設,適應社會管理創新和居民需要的新形勢,理順街道、社區、社會力量在社區服務中的關系,解決好“有人辦事”、“有地方辦事”、“有錢辦事”和“有章辦事”的問題,逐步建立“資源共享、整體聯動、多方配合”的服務機制,推動服務平臺建設實現扁平化、精細化、高效化。

(五)深化基層組織建設。認真履行管黨職責,以黨的建設統領各項工作,抓班子帶隊伍,抓管理打基礎,抓創新塑亮點。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實施“先鋒”工程,全力推進“先鋒示范街道”創建活動,認真抓好黨建創新項目,全力以赴做好社區(村)“兩委”教育和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整體戰斗力,提高群眾的認可度,為促進街道各項工作的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六)深化平安穩定。牢固樹立“穩定是第一責任、平安是第一民生”的理念,切實維護好社會和諧穩定。一是確保生活平安。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堅決杜絕重大惡性治安案件發生,為社區居民創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環境;二是確保社會平安。嚴格實行領導干部接訪、下訪等制度,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頭,及時發現問題、化解矛盾。尤其要強化重大事項、重大決策社會風險的評估預警,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有效預防和化解群體性、突發性事件;三是確保生產平安。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各項措施,集中抓好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堅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中共區街道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