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局工作總結暨工作要點
時間:2022-01-18 08:49:22
導語:食藥監局工作總結暨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學習教育,提高依法監管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中央“八項規定”和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十項決定”頒布以后,我局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學習。一是利用每周一學習時間,對的系列講話和“八項規定”等內容全文進行解讀,注重突出五個相結合:即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與自身的理論知識相結合;與業務知識相結合;與干部作風的轉變相結合;與干部職工執行力的提升相結合和與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推進相結合。同時,人人堅持記筆記、寫心得體會,提高了自身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為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方案”、“服務醫藥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和“強化食品藥品監管,確保飲食用藥安全實施方案”等,以此規范和約束全局干部職工的行為;三是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在“兩節”、“3.15”和“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全國安全用藥月”等活動期間,我局充分利用多種宣傳方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電視新聞報道5次、省市網站食藥動態25次、電視臺“聚焦民生”欄目專題報道1次、《科技報》報道2次、《中國醫藥報》報道1次,提高了公眾飲食用藥安全意識。同時,我局還積極開展對餐飲單位、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宣傳,進一步提高餐飲服務企業、涉藥單位的食品藥品安全意識,使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深入人心,營造了人人關心食品藥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濃厚氛圍。
二、強化科學監管,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一)積極推行“三化”監管模式,實施科學監管。在對餐飲服務單位實行“三化”監管模式的基礎上,今年我局按照市局的要求,在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推行“三化”監管模式。在對餐飲服務單位和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時,首先樹立單位負責人是食品藥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制度,實行網格化監管,做到人人名下有責任,戶戶企業有人管,定崗定責、實施登記、建檔、監督管理,組織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和巡查工作,實現監管單位與生產、經營、使用者齊抓共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良好氛圍,不斷推進監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推動了監管責任落實,提高了監督檢查效能,促進了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提升。今年以來,共檢查餐飲單位635戶次、學校食堂281戶次、涉藥單位430戶次、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157戶次,提出整改意見264份,全縣沒有發生一起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二)優化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我局在行政審批方面,采取多種措施優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在管理制度、服務態度和辦公環境等方面均有顯著的提高。一是積極探索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制定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廉政工作紀律等,規范執法行為,提高機關效能;二是發放審批事項辦事服務指南,推行一站式服務,提高了行政辦事效率;三是推行“一線工作法”,提前介入,在當事人提出申請后,主動派出業務骨干上門服務,提出整改意見,進行指導幫助;四是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監管,對企業實施誠信分級管理,對誠信等級差的單位重點監督,把科學監管理念體現在執法實踐的各個環節。
(三)強化綜合培訓,提高食品藥品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為了保障全縣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食品藥品?;窂臉I人員的安全意識、守法意識和依法經營水平,我局對全縣餐飲單位、藥品?;菲髽I的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進行了多次培訓。一是對相關法律法規和新的政策法規進行了學習;二是加強了業務知識和規范操作的培訓;三是通報了近期全國因食品藥品從業人員未進行健康檢查和操作不規范引起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四是針對食藥局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明確的要求和整改意見;五是對利用行政執法電子監管平臺進行信息錄入的工作進行了培訓。
(四)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行為。
1、突出重點,開展春季學校食堂專項整治。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監管,是我局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年的監管頻次都在4次以上,春秋季學校開學時,我局都要對學校食堂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除了日常監管中的制度管理、人員健康檢查、采購索證索票、加工規范操作外,還要求餐飲單位嚴格清洗消毒,嚴禁制作涼菜,拒絕使用出芽馬鈴薯、四季菜等蔬菜,并在食堂加工操作各關鍵部位安裝電子監控設施,提高了監管效率,確保師生飲食安全。
2、破解難題,對學生小飯桌進行備案。學生小飯桌是指在學校周圍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開辦的,以營利為目的,為中小學生提供餐飲服務的固定場所。這種情況由來已久,小餐桌經營條件參差不齊,給學生的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為消除各種隱患,我局和縣教育局聯合對學校周邊小餐桌進行了摸底登記,下發了《關于加強學生小飯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及備案工作的通知》文件,并按文件要求,進行了現場檢查,整改規范的予以備案登記,達不到要求的責令停止經營。
3、專項整治,切實抓好餐飲食品安全。按照省、市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實際,開展了鮮肉及肉制品、血制品、餐飲服務燃氣場所、學校周邊餐飲單位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下發了《關于開展夏季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的實施方案》,對重點單位、重點品種和主要環節進行全面排查整治。今年以來,共監督檢查餐飲服務單位460余戶次,限期整改48戶次,食物采樣85份,提出監督意見83份,有效規范了食品經營行為,提升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4、全力保障,確保重大活動餐飲食品安全。在縣人大、政協“兩會”、“中高考”和第三屆“一村一品”展示交流會期間,按照《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成立了重大活動餐飲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制訂了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對重大活動的餐飲食品安全進行了現場監管,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認真審核餐飲食譜,先后抽檢食品原料及餐飲具106份,制作巡查記錄9份,提出整改意見12條,產品采樣記錄84份,保障了重大活動的順利召開和圓滿完成。
5、示范創建,深入開展信用體系建設。一是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今年以來,我局從創建示范街、示范店和健康餐廳入手,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創建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1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店2個、健康餐廳5個。二是建立餐飲服務分級管理機制。按照餐飲服務經營業態和食品安全風險程度,對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分級分類管理,不斷提高監管效能。三是開展餐飲單位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結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對所有餐飲服務單位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做到“一企一檔”、“一店一檔”。建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實行餐飲單位公示“六統一”,公示監督檢查評價結果,倡導餐飲單位誠信經營、守法經營,增強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自律意識。今年首先對全縣18家大、中型餐飲單位開展信用等級評定工作,評選出信用等級A級單位3家,B級單位8家,并在餐飲單位門口醒目位置懸掛信用公示牌,引導消費者選擇用餐,健康消費。
6、典型引路,繼續推進“規范藥房”創建工作。為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藥房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我局在去年創建“規范藥房”的基礎上,今年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規范藥房”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未達到要求的鄉鎮醫療機構,按照規范要求積極整改,驗收合格后,授予“規范藥房”牌匾。截止目前,共有20家鄉鎮以上醫療機構藥房被授予“規范藥房”。今年9月份至12月份開始對全縣村衛生室“規范藥房”創建工作進行驗收,規范一批,驗收一批,不斷促進全縣醫療機構藥房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7、突出重點,開展中藥質量管理專項整治。中藥質量管理是中藥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基礎和保障。為認真貫徹國家食藥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質量管理的緊急通知》要求,我局制定了《縣中藥質量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縣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全縣中藥生產企業和經營使用單位,劃定重品種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委托,中藥材購進是否檢驗,中藥材生產基地是否增重染色和其他違法加工中藥飲片等情況,現正在逐步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提出整改意見。有違法行為的,堅決予以查處。
8、打建結合,全面規范藥品生產經營行為。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局和省、市局關于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工作要求,嚴厲打擊藥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我局制定了《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整治目標、突出了重點內容,細化了工作措施,確定了轄區內的重點檢查單位(2家生產企業、3家藥品批發企業、20家藥品經營企業及45家藥品使用單位),全面排查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質量風險和安全隱患,截止12月20日,我局共出動執法人員280人次,檢查涉藥單位70家,立案12起,收繳罰沒款38311.1元。,進一步規范了轄區藥品生產經營秩序,落實了藥品質量責任,完善了監管規范和機制,提升了藥品監管水平。
9、嚴打“四非”,掀起保健食品整治高潮。我局分別在5月16日和6月7日召開了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制定了《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和《縣2013年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組,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簽訂了誠信經營承諾書,積極開展保健食品經營企業備案工作,充分利用行政執法電子監管平臺錄入信息。同時對保健食品從業人員進行了兩次法律法規和基礎知識培訓,印刷宣傳資料2000多份,各經營企業均在營業場所顯著的位置張貼了宣傳材料,同時在電視臺進行了為期10天保健食品打擊“四非”的宣傳活動。對全縣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進行了格式化監督檢查,共檢查企業38家,責令整改5家,查扣可疑保健食品9種98盒,發協查函向外省藥監部門協查4種產品,立案4起,沒收假劣保健食品7種78盒。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當前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隊伍人員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任務不相適應,監管人員不足?,F我局新增了餐飲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職能,但人員編制不足,不能滿足開展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正常工作的需要。
二是監管裝備和執法經費缺乏保障。我局增加職能以來,執法車輛還是以前使用多年的兩輛執法車,執法車輛、執法裝備和執法經費缺乏,影響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
三是餐飲服務監管的技術支撐體系不健全。一方面,省局雖配備了食品檢驗檢測設備,但縣一級尚未成立食品檢驗機構,檢驗人員奇缺,行政執法缺少技術支撐。另一方面,食品抽樣檢驗購買樣品和檢驗所需費用在實際運行中不能及時保障,致使餐飲食品安全監測工作難以正常開展,給監管工作帶來較大困難。
四、2014年工作要點
1、按照省市機構改革要求,認真做好我縣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工作,整合資源,組建隊伍,落實職能,使新組建的食藥監局能夠完全勝任履行職能的需要。
2、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對食品藥品監管人員和從業人員對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食品藥品安全主題宣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飲食用藥安全意識,科學監管,風險防控,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提高食品藥品產業依法經營意識和誠信經營的理念,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為全縣重點工程和中心工作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突出抓好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監管,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監管新職能。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長效的食品安全分級管理責任機制。加大對食品高風險場所、高風險品種和無證經營等高風險行為的整治力度,加大以重點對象、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的監督檢查和檢測力度,規范經營行為,及時指導和督促食品行業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4、進一步加強藥品生產、流通和醫療器械監管,保障公眾用藥安全。要繼續保持整頓、規范市場秩序,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的高壓態勢,加強對藥品流通領域的全程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行為,確保廣大公眾用藥安全可靠。
5、繼續開展保健食品打“四非”,藥品生產、流通“兩打兩建”工作。
- 上一篇:水處理項目管理技術研究
- 下一篇:試議電力工程項目管理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