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局工作要點3篇
時間:2022-04-18 09:22:55
導語:民營企業局工作要點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2014年我局按照市民營企業局下達的工作計劃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能人創辦企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等四項工程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優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扶持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產業,大力提升非公有制企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積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加快向特色園區、產業基地和創業基地集聚,著力改善非公有制企業的生存環境,努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為實現經濟發展規模、發展層次、發展水平的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要點:
一是狠抓民營企業成長工程。在全縣范圍內選出15戶以上成長性好的民營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培育企業盡快上規模,不斷壯大規模以上企業戶數和總量。二是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行定期分析、限期解決、專人協調和通報制度。三是做好優勢骨干企業和擬上規模企業跟蹤,協調服務工作確保全年新增5戶規模以上企業。
二是依托創業大學平臺。為更好地提升我縣民營企業的創業水平、提高能人創業成功率,我局計劃舉辦兩期能人創業培訓班,計劃培訓學員300人以上。幫助企業化解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積極應對各種局面。三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生產線,促進產品換代升級,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不斷延伸產業鏈。
三是認真做好小企業創業基地規劃布局。根據縣里的統一規劃,小創業基地將實行退城進園,整體移居臺商工業園,到時,創業基地將成為科學布局合理各項服務功能和設施齊全的小企業孵化基地,為做好企業退城進園工作我局由一名副局長和一名工作人員協助縣有關部門做好企業資產評估等各項工作,力爭早日搬遷至臺商工業園。
四、抓好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工程建設,一是加快做好“小微信貸通”的試行工作。加大財政資金對財源培植的支持力度,財政擔保公司要創新擔保方式,逐步破解長期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瓶頸。二是積極探討利用民間資本加快發展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的思路和措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發展中小企業。支持建立小額貸款公司,引導撬動民間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三是建立科學的服務體系幫助企業主板和新三板上市工作機制,完善全縣上市后備企業培育體系,發展一批能帶動我縣經濟發展、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公司和企業集團,全方位、多渠道推進企業主板和新三板上市。
五是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贛南振興發展機遇,爭取上級扶持企業發展優惠政策,支持鼓勵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第二篇
1.積極幫扶,加大對企業培訓服務的力度
一是聯系企業制度。引導企業尤其是市場前景好的企業積極開拓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幫助企業進一步加大營銷工作力度,開展扎實有效的促銷活動,努力降低產成品和應收賬款的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二是依托創業大學平臺根據企業情況,精選培訓課程,讓學有所用,計劃舉辦兩期培訓班,培訓學員200人。幫助企業化解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積極應對各種局面。三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生產線,促進產品換代升級,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不斷延伸產業鏈。
2.繼續拓寬融資渠道,千方百計為企業籌措資金
一是加快做好“小微信貸通”的試行工作。加大財政資金對財源培植的支持力度,財政擔保公司要創新擔保方式,逐步破解長期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瓶頸。二是積極探討利用民間資本加快發展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的思路和措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發展中小企業。支持建立小額貸款公司,引導撬動民間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定期組織金融機構和企業召開政銀企座談會,建立政銀企長效對接機制,推動銀企合作,動員金融機構在信貸合作中,考慮將企業的開工率、提供的訂單合同納入考核范圍,嘗試推行商標權抵押、應收款質押、庫存商品質押等方式,使資金及時到位,讓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三是建立科學的幫助企業主板和新三板上市工作機制,完善全縣上市后備企業培育體系,發展一批能帶動我縣經濟發展、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公司和企業集團,全方位、多渠道推進企業主板和新三板上市。
3.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增強支撐帶動作用
一是狠抓民營企業成長工程,在全縣范圍內選出一批成長性好的民營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培育企業盡快上規模,不斷壯大規模以上企業戶數和總量。二是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行定期分析、限期解決、專人協調和通報制度。三是做好優勢骨干企業和擬上規模企業跟蹤,協調服務工作確保全年新增5戶規模以上企業。
4.完善民營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著力提升產業承接能力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廣泛宣傳創業輔導基地建設的作用和意義,介紹創業者創業的經驗,培育自主創業意識,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努力建成標準化、規?;拿駹I小企業孵化發展的平臺。大力推廣循環經濟,應用高效、節能、降耗和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積極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生態型企業,建設一批循環經濟企業、環境友好型企業和示范企業。
5.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緊緊抓住贛南振興發展機遇,爭取上級扶持企業發展優惠政策,支持鼓勵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第三篇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要求,進一步轉變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我縣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和轉型發展,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固樹立“發展為先,生態為重、創新為魂、民生為本”的理念,繼續以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能人創辦企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等四項工程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優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扶持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產業,大力提升非公有制企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積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加快向特色園區、產業基地和創業基地集聚,著力改善非公有制企業的生存環境,努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為實現經濟發展規模、發展層次、發展水平的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發展目標
(一)非公經濟: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013年預計增長12.5%,力爭突破43億元,占全縣GDP的比重達到62%以上,2014年經濟增加值13%,突破48.6億元,新增就業崗位0.5萬個以上。
(二)非公企業: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8%,達到3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達到120億元,利稅總額增長15%,達到16億元。
(三)成長工程:全縣遴選30家高成長性企業,力爭15家以上進入規模企業統計籠子;幫扶5家“專、精、特、新”企業創立品牌;支持10家企業開展管理診斷,提升管理水平。
(四)能人創業:新增個體工商戶1300萬戶,新增私營企業250家,全縣個私經濟總戶數達到15350萬戶,從業人員增長60%。
(五)臺商創業基地和九二工業基地:強化孵化規模企業力度,提高孵化成功率,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值、稅金總額均增長。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創新管理和技術,進一步轉變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方式。一是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發展水平。二是積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加強基礎管理,推動企業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大力提升非公有制企業管理水平。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向開放多元的產權結構和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轉變。三是大力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加強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四是加強非公有制企業自主創新。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抓好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推進產、學、研相結合。引導支持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一批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五是支持、鼓勵和引導個體工商戶升級轉型為企業,增強發展后勁,實現全縣個體工商戶占市場主體總數的比重下降、占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
(二)加快建設樓宇經濟區,進一步引導企業集聚發展。一是結合我縣擴區調區發展規劃,逐步引導形成樓宇經濟區,形成產業集聚。二是以臺商創業園和九二工業基地為載體,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招商引資,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經貿洽談活動,主動吸引和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發展優勢產業,提升傳統產業,支持新興產業,壯大非公經濟實力。三是組織開展中小企業為大企業協作配套情況調研,研究我縣中小企業為大企業產業配套協作,組織開展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配套協作信息對接活動,努力提高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配套協作水平。
(三)加快推進能人創業工作,進一步催生新的市場主體。一是繼續營造創辦企業氛圍。要認真總結,樹立創業典型,推廣先進經驗,在全縣營造勇于創業、敢于創業、支持創業、愛護企業的良好風氣。二是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著力支持一批小企業成長壯大為規模企業,形成發展的帶動力。大力支持成長型企業做大作強,發展一批專業化、特色化經營企業和“小巨人”企業。三是抓好中小微企業人才培訓。繼續搞好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及各類專業人員培訓。計劃全年培訓300人。
(四)加快拓展融資服務,進一步緩解融資難問題。一是加快做好“小微信貸通”的試行工作。加大財政資金對財源培植的支持力度,財政擔保公司要創新擔保方式,逐步破解長期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瓶頸。二是積極探討利用民間資本加快發展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的思路和措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發展中小企業。支持建立小額貸款公司,引導撬動民間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 上一篇:寫作課程教學職業能力培養
- 下一篇:企業局成長工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