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醫政工作要點
時間:2022-07-11 08:22:44
導語:衛生局醫政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全縣醫政工作將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積極抓好以公立醫院改革為重點各項工作,切實加強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強化醫政管理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醫政管理水平與能力,全面完成各項醫政工作任務。
一、積極推行公立醫院改革相關工作。
(一)繼續開展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各級醫療機構按照市衛生局《關于印發<2011年全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岳市衛發[2011]165號)、《縣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華衛發[2011]12號)要求,在3年專項整治活動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工作中的經驗,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相關制度、指標體系和長效工作機制,采取有效措施,鞏固活動成果,堅決避免出現“反彈”現象。將活動重點轉移到監督醫療機構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從階段性活動逐步轉入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軌道,促進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續改進。
(二)繼續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根據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及深化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工作的通知》、《縣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實施方案》(華衛發[2010]17號)精神,為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工作內涵,繼續在全縣各級醫療機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以“提升職業素質、優化護理服務”為主題,達到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目的。二級醫院優質護理覆蓋要達到80%以上的病房。充分發揮先進單位和個人的示范作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院幫院”工作,不斷提高縣級醫院護理管理水平和護理質量,推動基層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
(三)繼續大力推行臨床路徑管理。為了更好的規范臨床診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真正做到讓百姓滿意。擴大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醫院范圍,增加臨床路徑管理的科室數量,今年將擴大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種,特別是要提高進入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量。今年我縣二級醫院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縣人民醫院不少于12種,縣中醫院不少于5種,婦幼保健院1-2種、血防醫院1-2種。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是在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能夠有效整合醫療資源,縮短住院日,降低疾病診療費用,提高醫院服務效率。二級醫院要進一步推進臨床路徑管理,提升臨床路徑管理水平,將更多的病種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并且要善于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制訂、修訂相關病種臨床路徑及縣醫院版,保證臨床路徑的順利推行,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從中獲益。
二、積極開展創建全省示范鄉鎮衛生院活動。
根據《省衛生廳關于印發創建示范鄉鎮衛生院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為鞏固鄉鎮衛生院管理年活動成果,自2014年起,利用4年時間,在全省范圍內創建一批建設規模適當、服務功能適度、隊伍建設適宜、內部管理完善、服務行為規范、服務費用低廉、運行機制科學、服務對象滿意、醫務人員積極性高的示范鄉鎮衛生院??h局成立創建組織機構及專家評估機構,負責開展創建和評估活動,積極組織和動員鄉鎮衛生院開展創建工作,并做好各項準備和申報工作。各鄉鎮衛生院根據示范鄉鎮衛生院基本標準和創建標準要求進行自評,符合條件的于明年年初向縣局提出申請,經縣局核查評估達到要求的向市局推薦;經市局考核合格的,可作為市級示范鄉鎮衛生院予以下文確認和授牌。市局根據轄區內達標情況,推薦上報省廳,省廳根據市局的推薦情況,于每年11月份組織專家對申報單位進行考核評估,評估合格的予以公示,確定為全省示范鄉鎮衛生院,并下文確認和授牌。評估不合格的,限期一年整改,一年后,按流程重新申報。
三、繼續加強醫療質量監管,提升醫政管理能力與水平。
(一)細化質控環節,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各級醫療機構要不斷完善院控、科控、自控三級質控體系建設,縣級醫院要設置質控科,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圍繞醫院質量管理的重點環節、重點部位及薄弱環節,細化質控環節和質控點,加強對重點疾病、重點人群的個性化管理和服務。定期開展對環節質量檢查和終末質控的結果進行分析、講評、通報,充分發揮各專業質控組織的作用,不斷提高質控能力和服務水平。嚴格對質量、服務、安全和醫患關系等重點工作內容的監督檢查,以查促建,糾建并舉,推動病人安全目標和各項核心制度落實,樹立“向質量要效益”、“效益服從安全”的理念。落實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報告制度,做好醫療服務信息上報工作。對發生的醫療糾紛,由質量控制中心專家成員進行分析和講評,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二)落實影像、檢驗結果互認。建立同級醫院與有條件的上下級醫院間檢驗、影像結果互認制度。進一步合理、有效利用衛生資源,規范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簡化病人就醫環節,降低病人醫療費用,提高臨床檢驗、影像檢查的整體質量與水平。縣級醫院要抓好制度落實,并制訂客觀、科學的考評辦法。
(三)加強“三基”訓練。在全縣衛生系統開展“三基”訓練活動,是加強醫院內涵建設的重要舉措,是規范診療行為、提高技術水平的有效手段。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開展“三基”訓練活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將其納入本機構年度工作的重點內容,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計劃,強化督導考核,狠抓各項學習任務的落實。利用5.12國際護士節、6.26中國醫師節組織全縣醫護人員開展“三基”理論和技能比武,對優秀人員予以表彰獎勵,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技能水平。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四、加強醫療機構管理,規范醫療執業行為。
(一)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布局設置、審批、校驗管理。設置醫療機構必須符合本縣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及醫療機構設置規劃。醫療機構設置實行分級審批,嚴格執行醫療機構設置基本標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校驗管理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校驗,積極創造條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對醫療機構的動態監管,客觀、公正地實施醫療機構校驗。
(二)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探索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模式,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為貫徹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改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2]11號)精神,進一步健全我縣醫療服務體系,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醫療需求,進一步落實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配套政策與措施,鼓勵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診所,鼓勵社會資本舉辦提供高端醫療服務和康復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探索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多元化辦醫格局。
(三)規范醫務人員執業行為。一是加強對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培訓,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依法執業的主動性,積極推行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提高執業行為監管的信息化程度。二是做好執業管理、醫師注冊、護士注冊等工作。
(四)規范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與管理工作。做好介入治療等技術在縣級醫院的準入,全面推進醫療技術規范化管理,強化依法執業意識。加強對介入、人工關節植入、醫療美容、性病診治、內鏡診療、血液透析等診療技術的審查,進一步規范準入行為。組織開展臨床應用的醫療技術清理整頓工作,規范醫療技術臨床應用。
五、全面實施醫療責任保險工作。
為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建立完善的醫療風險社會分擔機制,進一步提高醫療行業防御風險的能力,減輕醫療機構處理醫療糾紛的壓力。根據市政府第73次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的《市重大醫療糾紛應急處置試行辦法》(岳政辦發[2012]23號)及《市衛生局關于在全市醫療機構推行醫療責任保險的通知》精神,醫療責任保險將在我縣全面鋪開,還未啟動醫療責任保險的縣直醫院和大部分村衛生室要從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創建平安醫院,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積極推行醫療責任保險制度。
六、中醫藥工作。
(一)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指示精神和《省2012年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工作方案》,認真做好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能力建設項目。
(二)加強縣中醫院重點專科、特色專科建設。落實《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作用的實施意見》精神,縣中醫院要切實承擔全縣中醫預防保健、基層轉診、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層中醫藥人員的培訓及業務指導等職責。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將中醫骨傷科、頸肩腰腿痛科進一步做大做強,形成品牌效應。申報創建的省級重點中風??坪皖i肩腰腿痛專科,要加強軟、硬件建設、拓寬思路、及時調整工作方法,突出中醫診療特色。同時,科學制定近期及長遠規劃,強化中醫??迫瞬排囵B,積極推進我縣中醫藥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中醫藥文化與醫院文化建設。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學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是中醫藥服務的內在精神和思想基礎。中醫醫院作為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有利于體現中醫的基本特征,有利于鞏固中醫為主的發展方向,有利于提高核心競爭力,更好地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四)加強綜合醫院中醫科建設。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基本標準》(國中醫藥發[2009]6號)精神,縣人民醫院要參照以上標準,將中醫科室設置納入綜合醫院自我考核評價內容,且作為一線臨床科室建設,配備房屋、人員、設備。醫院各臨床科室通過與中醫臨床科室建立協作機制等形式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使人民群眾在綜合醫院接受西醫藥服務的同時,能夠享受到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
(五)鄉鎮衛生院中醫科、中藥房建設。為加強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規范化管理,發揮中醫藥在農村衛生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及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鄉鎮(中心)衛生院要設置中醫科和中藥房,設施配備和中醫藥專業人員的配置等符合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和省衛生廳《省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建設標準》要求,能提供基本的中醫醫療服務,運用中醫藥理論、中醫藥適宜技術處理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治河渡鎮衛生院作為2013年鄉鎮衛生院中醫綜合服務區建設單位,對照項目建設方案,做好驗收的各項準備工作。
七、抓好基本藥物制度實施。
根據省衛生廳等6廳局《關于在縣等38個縣市區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通知》(湘衛辦發[2010]42號)精神,全縣各鄉鎮衛生院自2010年12月31日起啟動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鄉鎮衛生院要創新管理體制,轉變服務理念,以適應基本藥物制度的推行,并繼續做好新版《處方集》、《臨床應用指南》的學習培訓,認真落實“五個一”的工作要求。
我縣行政村衛生室2011年12月31日起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各鄉鎮衛生院要與轄區內行政村衛生室簽訂《縣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責任書》,利用信息化建設平臺,對照與縣局簽訂的《縣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委托管理責任書》,加強轄區內行政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管理,制定可操作性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實行每月一督查指導,保障制度順利實施。鄉鎮衛生院及行政村衛生室使用的基本藥物,必須通過省采購平臺網上點擊采購計劃,除急救藥品外,絕不允許出現電話報單或由醫藥公司代為采購平臺網上點擊配送計劃。
八、協助做好農村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
根據省廳要求及《縣農村衛生信息系統全面推廣應用實施方案》(華衛發[2012]15號)精神,今年5月,省廳要對農村衛生信息系統2.0版的推廣應用工作進行驗收,達到“兩個百分百”目標,即縣轄區內推廣應用農村衛生信息系統的鄉鎮衛生院達100%,具備網絡條件的行政村衛生室推廣應用農村衛生信息系統達100%。信息化建設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而是推進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手段,要逐步將農村衛生服務的業務工作與信息化工作全面融合,借助信息技術提高農村衛生工作的服務質量,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方便、更優質、更及時、更經濟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要逐步將農村衛生的管理工作與信息化工作全面融合,借助信息技術提升農村衛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實現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管理、事后管理向過程管理、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轉變。
九、紅會、醫學會工作。
重點是做好無償獻血工作,大力宣傳無償獻血活動,編排2014年無償獻血計劃,聯絡各單位,協調采血,獎勵全縣獻血先進單位。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認真穩妥做好救災備災工作,向公眾宣教救護常識,提高全民急救自救能力。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及時組織新技術、學科短期培訓。
十、其它工作。
(一)加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管理及使用。保證臨床合理使用需要,應制定好麻醉藥品的需求計劃,尤其是癌癥病人三階梯鎮痛治療的藥物需求。加強麻醉藥品“五?!北9?,作好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出入庫登記及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使用情況登記。嚴防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流入非法渠道。各醫療單位要制定相應的使用及管理制度,認真組織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及法律法規。對癌癥病人使用鎮痛藥物,要落實“屬地管理”的原則,嚴格遵照衛生部印發的《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執行。縣局將組織對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權的培訓,確定我縣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權人員。
(二)加強血液管理。嚴格執行《市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及相關法規,牢固樹立科學用血、合理用血的觀念,進一步提高成份用血的比例。縣人民醫院儲血庫要負責本醫院及轄區內醫療單位的臨床用血計劃申報、血液儲存和發放工作。在血液轉運過程中,須使用符合要求的醫用保溫箱,保證血液的正常冷鏈運轉。同時,所有受血對象必須完善輸血前五項(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ALT)檢測,確保臨床用血安全、及時、有效,預防和控制血液性疾病傳播。
(三)對口支援工作。一是各支援、受援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面深入總結近幾年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經驗,不斷提高鄉鎮衛生院綜合能力和水平。縣局將對支援、受援雙方定期督查考核。二是細化工作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各支援單位要結合受援單位實際,及時修訂、完善支援工作方案,調整和明確對口支援要求和任務,制訂切實可行的年度計劃,保證任務全面落實。確保派駐人員按期駐扎受援單位。三是強化保障措施,認真總結宣傳。受援單位要為派駐人員提供住宿、生活等后勤保障,支援單位可根據派駐人員工作情況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h局在對口支援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典型,通報表彰,對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并核減下撥經費。
(四)鄉村醫生執業再注冊工作。根據《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為5年”的規定,今年將完成對全縣鄉村醫生執業再注冊工作。
- 上一篇:文廣中心上半年工作匯報
- 下一篇:計劃生育工作考核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