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工作要點
時間:2022-02-26 04:13:51
導語:教育科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繼續擴大學前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1、繼續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的總量。
2、繼續創新幼兒園辦園模式。鼓勵具有品牌優勢的公辦園嘗試辦園體制改革,通過“國有民辦”、“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等形式,以彌補辦園經費不足,滿足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通過開展“城鄉結對幫扶”、“名師工作室”等方式,不斷均衡城鄉幼教資源。市一幼、二幼、六幼和八幼等4所公辦園分別與古泉、楊柳、新田、周王等鄉鎮中心幼兒園結對幫扶,全面提升鄉鎮中心幼兒園的管理能力和保教水平。
3、大力推進幼兒園信息化進程。將學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教育信息化建設范疇,城區公辦園率先實現教育教學信息化,鄉鎮中心幼兒園逐步實行“班班通”。通過開展“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電子白板教學觀摩研討等活動,提高運用能力。
4、不斷提高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本著“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原則,要求各類幼兒園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努力完成五大領域教育任務。根據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科學保教。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5、以爭創工作為抓手,鼓勵、幫助辦園條件良好,有一定保教質量的幼兒園努力爭創等級示范園。要求養賢、新田、五星、水陽、寒亭、文昌、向陽等新建公辦中心園對照“區一類幼兒園評估標準”,進一步充實幼兒園教玩具,配齊各類工作人員,科學開展幼兒園保教工作,積極爭創區級一類幼兒園。
二、豐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內涵,提高基礎教育現代化水平
1、繼續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斷提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豐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內涵,繼續爭創教育強區,促進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
2、繼續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的配、建、管、用。全面促進各中心學校和村完小的圖書、教學儀器、設備達到規定標準,同時,加大各功能室管理人員培訓力度,加強各功能室管理和應用,提高教學設施設備使用效率。
3、進一步優化市區和城鄉中小學布局,促進教育資源均等配置。指導各鄉鎮中心小學和中心初中,根據人口流動和生源變化情況,順應新型城鎮化和戶籍制度改革新形勢,科學規劃學校建設,均衡配置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努力辦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學點。
4、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建設和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推進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模式。召開集團化辦學模式現場會,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5、繼續做好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不斷健全科學、明晰、便捷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秩序,防止“大班額”、“擇校熱”反彈。
6、繼續擴大教育資源,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工作。完善隨遷子女平等入學制度,除中心城區公辦小學外,其他公辦小學和初中無條件接收隨遷子女入學。
7、繼續鞏固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成果,持續開展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堅持“政府主體,學校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校內留守兒童之家的內涵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和活動開展,加強對留守兒童親情電話和活動室使用情況的巡查暗訪,促進學校扎實開展關愛活動。
三、全面貫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切實加強中小學校依法治理力度
1、嘗試推行依法治理、民主管理、自主辦學、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到外地考察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辦、評分離的辦法,逐步建立基礎教育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努力提高依法治校能力。
2、加強學校管理。通過培訓、學習等多種途徑不斷提升管理隊伍水平和能力,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豐富學校管理內涵,強化精細化管理,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全面提升。
3、開展學校品質提升工程。認真組織學習《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動員義務教育學校從學校文化建設、內涵提升、學生發展、管理規范、安全和諧等方面,開展學校品質提升試點工作。
4、全面摸排學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違規行為,提高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管理和應用水平,進一步加快核查、補采數據,提高學生信息準確度。開展規范招生行為專項督查,堅決查處“掛學籍”、“學生與學籍分離”等違規行為。
5、開展“一科一輔”專項督查,科學指導小學生的減負工作。
四、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認真組織學習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落實《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繼續推動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繼續深入開展“三愛”教育和“三節”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落細、落小、落實。
2、繼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年”活動。以優化、美化、綠化校園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通過創設品位高雅的班級文化、寢室文化、餐廳文化、走廊文化、活動文化,組織開展“優秀學生”、“校園之星”、“十佳美德少年”、“和諧班級”、“溫馨寢室”、“書香校園”、“日常行為規范”示范學校、示范班級等評選,逐步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指導學校逐步實現“一校一品、一班一特色”的目標。
3、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區級示范校的創建工作,建立區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通過觀摩優秀心理咨詢室建設、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研討班等活動,指導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建成符合我區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4、以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為載體,中學生漢字或成語聽寫大賽為抓手,不斷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繼續開展中小學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活動和上好開學第一課,結合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傳承中華美德系列教育活動。強化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培養文明禮儀習慣。
5、以加強班主任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優化中小學德育隊伍。健全中小學班主任隊伍培養機制,結合省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培訓項目的實施,開展班主任業務專題培訓,組織班主任工作研討活動,提高班主任素養和專業化水平。
6、開展“藝術教育特色學?!眲摻üぷ鳌<訌娭行W書法教育,在繼續堅持每周到訓練室上課一次和每天用水洗布練習15分鐘的基礎上,成立本校書法興趣小組,安排骨干書法教師,每天到書法訓練室進行強化訓練。同時,要求學生每周上交2-3張書法作業。精心準備,周密安排,為全市舉辦中小學書法大賽做好積極準備。
五、繼續完善中小學安全工作機制,提高學校安全管理水平
1、繼續宣傳和貫徹《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落實學校的主體責任、鄉鎮辦事處的屬地管理責任、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全面推進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建設。
2、進一步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工作制度;依據教育部《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進一步健全、完善局機關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一崗雙責”職責規定,促進學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全員化”,做到校園安全工作“人人有責、人人履職”。
3、加大經費投入,夯實安全基礎。重點是強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尤其是人防隊伍專業化建設。同時,依托學校信息化建設,構建更加完善的校園視頻監控系統。
4、修訂和完善教育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形成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學校應急處置隊伍和能力建設。
5、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和安全考核工作,做好薄弱環節監管和深化安全隱患整治工作,以檢查和考核為抓手推進工作。
6、持續開展“一月一主題”的安全主題教育,重點突出防溺水、防傷害、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舍安全等六大安全工作,做到全年全覆蓋,使安全教育、安全演練系統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六、引導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推動高中的普及與提高
1、積極探索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的新途徑。積極開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實驗,總結推廣三中等學校特色辦學的經驗,鼓勵普通高中通過富有特色的課程建設、教學內容、教師隊伍、教育教學管理、學生指導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
2、嚴格執行市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有關規定,堅持示范高中非擇校生指標分解到各初中的政策,并逐步提高分解比例。
3、積極做好適應高考制度改革前期準備工作。組織普通高中學習貫徹《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綱要》和《普通高中工作規程》,加強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管理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提升普通高中辦學能力和水平。
- 上一篇:學生主動學習中學語文論文
- 下一篇:德育理念下中學德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