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衛生健康實施要點
時間:2022-05-24 10:10:03
導語:全縣衛生健康實施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全縣衛生健康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在統籌推進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州委決策部署,持續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健康建設,突出健康扶貧重大政治任務,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切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有效預防控制重大疾病,著力促進衛生健康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健康保障。
一、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一)加強全系統黨的建設。突出黨的政治建設,從嚴從實抓好全系統黨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努力開創全系統黨建工作新局面。一要切實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領導。持續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態化,進一步堅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中央、省委、州委、縣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堅決貫徹落實,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外部形象。二要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抓實衛健局機關黨組、醫療單位黨支部建設,貫徹中央和省、州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把加強黨的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根本原則,不斷提高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質量,為推進醫院改革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三要提升思想政治建設水平,把思想政治建設作為加強系統基層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把制度建設貫穿始終,全面推進系統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和紀律建設,為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補鈣鑄魂,促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二)加強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強化政治監督,構建全覆蓋監督制度體系,提升全面從嚴治黨水平。強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圍繞項目建設、物資采購、醫德醫風建設強化監督,嚴抓嚴管筑牢拒腐防變體系。強化重大疫情防控形勢研判,增強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提升重大風險防范能力,為衛健事業穩定快速發展保駕護航。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嚴肅查處群眾反映突出的行風問題。
二、持續強化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
(一)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全面落實肺炎疫情分區分類防控策略,堅決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四早”防控措施,規范設置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充分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哨點、預警作用,持之以恒抓好社區村組、學校、寺廟等重點特殊場所疫情防控,加強對外來人員、境外回流人員主動健康申報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引導其主動進行核酸檢測,堅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建立健全疫情常態防控機制,完善監測預警、風險評估和報告管理體系,增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二)加強醫療救治。持續加強縣人民醫院醫療救治能力建設,規范實施三分區兩通道流程再造和負壓病房改造,全面提升傳染病防控和篩查、預警能力以及診療水平,繼續堅持“四集中一遠程”救治策略。嚴格落實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首診負責制和“第一守門人”責任,加強對發熱病人的甄別和管理,確保實現“四早”和“不漏一人”。進一步加強院感防控,全面落實并規范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診室設置,強化固化監測發現、規范處理和流程再造,建立傳染病分級診療咨詢預約平臺并提供24小時咨詢和預約診療服務,研判疫情發展趨勢,制訂不同疫情防控壓力下的應對預案并組織推演,做到“有備無患”。統籌保障醫療資源,切實發揮中藏醫藥在醫療救治中的作用。
三、繼續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全面貫徹落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高質量達到“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以下簡稱三重保障制度)覆蓋范圍,統籌采用衛生扶貧救助基金、醫藥愛心扶貧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等措施確保因病返貧、因病致貧人員及時救治,繼續執行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依規轉診至縣域外住院、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醫療費用個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5%以內,對國家確定的重大疾病患者,進一步加大兜底救助力度并實行總額控制,確保其年度個人住院費用累計支出控制在當年貧困線以內。推動“兩保三救助三基金”政策全面落實,穩妥引導兜底保障措施過渡到“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三重制度框架下。進一步強化脫貧攻堅大排查發現健康扶貧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確保整改取得實質性成效,為全縣脫貧攻堅順利通過國家督查奠定基礎。強化健康扶貧成效和脫貧成果的鞏固提升,重點監測脫貧不穩定人口(群)和邊緣人口(群),堅決防止因病返貧和新的致貧。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結合疫情防控發現的短板弱項,進一步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隊伍建設,鞏固2019年“空白點”消除成果,穩定和鞏固基層服務網底。持續做好貧困人口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層醫務人員在開展疫情鄉鎮、村組防控工作的同時,及時了解掌握貧困人口健康狀況,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可通過電話、網絡等信息化手段,及時落實健康狀況評估、用藥指導、適時轉診等簽約服務工作。切實抓好生育秩序整治工作,進一步深化鞏固整治成效。加強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按政策生育,強化制度建設,落實鄉村干部計劃生育“包村包戶”責任制、專業技術人員“一對一”、領導干部聯系制度落實率分別達到100%。提升服務能力,引導群眾自愿落實長效避孕節育措施,已達生育上限的已婚育齡婦女長效節育措施落實率達到90%,兌現獎勵金100%,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5%以內,維護正常的生育秩序,助力脫貧攻堅。
四、持續深化綜合醫改
一是持續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以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龍頭”,中心衛生院為樞紐、鄉衛生院、村衛生室為網底的縣域醫共體,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制定幫扶計劃,全面構建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新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二是推進分級診療制度落實。進一步明確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依托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完善雙向轉診機制,重點暢通向下轉診通道,健全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加強慢性病預防、治療、康復服務管理體系各突發疾病醫療救治網絡建設,提升急診急救能力。三是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加強考核結果綜合運用。建立完善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抓好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嚴格控制門(急)診、住院次均費用不合理增長。全面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醫院章程制定,建立健全決策機制、民主管理、醫療質量安全等多項制度,規范醫院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提高科學化、法治化、規范化運行水平。四是加強對口支援工作。繼續深化城鄉對口支援,著力實施“師帶徒”“臨床進修”等九大行動,強化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加強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心內科、泌尿外科、血透中心等重點??浦攸c建設和遠程教育,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五是堅守醫療質量安全底線。建立健全醫療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強化醫療質量控制管理培訓督導工作。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各級醫療機構優先配備、合理使用國家基本藥物。推動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擴圍工作。加強公立醫院藥品配備與使用情況監測,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加強醫德醫風和行業作風建設,嚴格醫療廢物管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治亂專項斗爭,切實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感受。
五、促進醫療衛生質量提升
把促進醫療質量提升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強力推進實施醫療服務質量、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衛生健康人才隊伍三個專項行動,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質量評價標準和考評辦法,全面執行《縣醫療衛生人才激勵機制(試行)》,提升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職稱)資格考試合格率,嚴格兌現獎懲。強化醫療質量控制,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推進優質護理服務,進一步改善就醫秩序,提升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聚焦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強化部門協同和聯合懲戒,推進構建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體系。
六、推進重大傳染病綜合防治
一是鞏固包蟲病綜合防治成效。深入實施包蟲病綜合防治“六大專項行動”,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強化領導、壓實責任,抓實六大專項行動,著力鞏固“石渠模式”工作成效,繼續強化綜合防治聯防聯控與成效機制建設,確保我縣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通過省級終期評估驗收。二是加力推進艾滋病綜合防治。深入實施艾滋病綜合防治攻堅行動,不斷健全完善“三線一網底”工作機制,擴大監測檢測范圍,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和病人,落實防控措施和治療策略,強力推進兒童“零艾滋”,促進全縣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三是繼續推進結核病防治工作。全面規范“三位一體”新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學校、寺廟重點地區和人群結核病防控,持續提升病人發現、追蹤、治療、管理能力。四是強化鼠疫防控。加強鼠疫聯防聯控,開展鼠疫聯防聯控演練,強化鼠疫監測預警和應急儲備,密切關注動物間鼠疫疫情,嚴防人間鼠疫發生。
七、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工作
一是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推進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逐步建立疫苗全程電子追溯體系;加大免疫規劃實施力度,圍繞免疫規劃實施的真實性、規范性強化督導,著力提升免疫規劃實施的有效性、針對性,促進免疫規劃調查接種率持續上升,切實降低傳染病發病率,構建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屏障。強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慢病患者規范化管理服務,加強重精患者篩查和管理。繼續加強疾控能力建設,強化疾病防控和應急救援業務培訓,提升監測、流行病學調查、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等核心能力建設。二是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深入研究和總結分析肺炎疫情應對工作,針對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提能力”原則,依托“十四五”規劃編制,強化衛生應急體系建設,謀劃儲備并爭取投資支持一批傳染病醫院(傳染病院區)、應急醫療救治能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等重點領域項目。加強衛生應急預案修編,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和預案推演,加強監測預警和急救平臺建設,落實動態管理機制,強化衛生應急信息管理,著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三是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切實加強職業衛生監測和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和管理力度,落實“管行業、管安全、管職業衛生”的工作責任體制,建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協同推進機制。推進肺炎疫情防控、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和重點行業塵毒危害治理,加強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管理防控。加強職業病危害源頭監管,加大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建設項目的執法監督檢查,開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四是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圍繞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和健康知識科普宣傳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倡導個人衛生健康的好習慣。建立健全以社區、鄉村、單位為管理單元,針對生產、生活、購物、交通及居家等各類環境與重點場所做實做細做好環境衛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強化衛生創建指導,著力推進各級衛生縣城(城市)、鄉鎮和村創建,在農村牧區開展創建“衛生家庭”“健康紅旗能手”活動。五抓實基本公共衛生。持續加力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嚴格按照工作標準和規范,結合肺炎疫情防控,做實做細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政府對母嬰安全的主體責任,大力實施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持續鞏固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健全母嬰安全網絡體系,強化孕期保健、加強高危孕產婦的篩查管理。大力推進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婚前醫學檢查。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對篩查出的患兒進行治療和救助。繼續實施全縣農村育齡婦女常見病、多發病健康體檢等婦幼健康服務項目,堅守母嬰健康安全底線,穩步提升全縣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六加強公共衛生監測。切實加大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力度,強化衛生監督,確保飲用水安全。加強學校衛生監測,開展學校教室照度、黑板、照明、二氧化碳監測和學生常見病體檢,加強青少年近視篩查。切實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督,著力加強公共機構、醫療機構的執法監督。把“廁所革命”作為民生工程和窗口形象抓緊抓實。
八、加強“一老一小”健康服務和家庭發展
一是加強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鞏固提升并繼續深化全縣生育亂象專項整治,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穩定工作隊伍,固化服務管理時間節點、工作規范,提升服務能力,完善服務管理工作制度、信息報告制度、常態推進及督導制度,著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和效果,加大執法力度,確保生育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規范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措施,加強對家庭嬰幼兒照護支持和指導。加強計劃生育獎勵扶助、特別扶助和“少生快富”項目實施,加大對特殊家庭的扶助關懷力度,鼓勵和引導農牧民群眾轉變生育觀念,嚴格按照政策生育,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二是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健全老齡健康工作機制,推動構建老年友好社會環境。落實《省家庭病床管理服務規范(試行)》,實施《省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發展行動方案(2019)》,推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和老齡健康工作落地落實。按要求開展家庭病床服務,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鼓勵醫療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
九、促進中藏醫藥事業發展
一是加強醫院內涵建設。鞏固縣藏醫院等級創建成果,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建立完善醫院規章制度,強化醫院領導班子、職能科室和臨床科室負責人的管理水平。規范服務流程,合理劃分工作任務,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拓展業務范圍。加快推進藏藥制劑生產許可辦理,打造具有區域優勢的藏醫藥特色科室,推動中藏醫藥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大力推廣中藏醫藥適宜技術,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力。三是大力實施基層中藏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強縣藏醫院標準化建設和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加快鄉鎮衛生院中藏醫館建設,力爭全縣100%的鄉鎮衛生院、7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藏醫藥服務,基層中藏醫藥服務量達40%以上。四是加強中藏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中藏藥從業人員的結構,合理配備衛生技術人員。繼續實施藏醫藥適宜技術及藏醫經驗繼承人培養工作,重點選派中青年骨干人員參加培訓,不斷提升藏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
十、強化質量提升要素保障
一是做好衛生健康“十四五”規劃編制。結合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加強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結合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健康服務需求以及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加強衛生資源統籌規劃和優化布局,開展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專項調研,編制“十四五”規劃。二是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積極作用,完成覆蓋縣、鄉兩級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和遠程醫學繼續教學中心建設。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強化專業人員學歷教育,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本科生免費培養2人,醫學??粕赓M培養1人。繼續實施衛生人才在職人員學歷提升、全員培訓計劃,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養和醫技水平。通過實施在職專升本學歷教育提升項目,今年將有3名在職人員完成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歷教育返崗工作,并計劃繼續招收3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在西南醫科大學接受臨床醫學專升本學歷提升教育。四是加強衛生健康宣傳。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衛生健康工作和健康行動輿論宣傳氛圍營造。聚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重健康扶貧工作資料、圖片、影像收集整理,深入挖掘健康扶貧感動事跡,切實加強正能量宣傳塑造。加強健康科普知識宣傳教育,開展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全覆蓋實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努力提升我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 上一篇:五一期間四風問題落實工作報告
- 下一篇:衛健系統政風群眾滿意度測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