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委員會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30 09:33:02

導語:安全生產委員會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生產委員會工作要點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1.廣泛開展專題宣傳教育培訓。層層組織觀看學習“生命重于泰山——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各鄉鎮、經濟開發區、各部門和單位黨委(黨組)專題學習,推進學習教育全覆蓋。推動各級將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納入黨委(黨組)宣傳工作重點,部署開展經常性、系統性宣講活動??h主要媒體要開設專題專欄,做好權威解讀,強化學習效果。(牽頭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各鄉鎮政府和經濟開發區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以下均需各鄉鎮政府和經濟開發區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不再重復列出)

2.扎實推動重要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持續推動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強化制度性成果,不斷提升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展對歷次安全生產督查檢查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 “回頭看”,推動各鄉鎮、經濟開發區、各有關部門按職責任務分工落到實處。盡快推動我縣《關于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的出臺,制定安全生產精準執法指導意見,推動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強化基層安全監管執法能力。(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有關成員單位)

3.制定實施“十四五”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將安全生產重點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制定印發《縣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及相關子規劃,進一步推動出臺交通運輸、道路交通、電力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規劃并認真抓好落實。(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公安局、縣交通局、縣發改委,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有關成員單位)

二、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4.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考核巡查工作。嚴格省、市安委會對我縣考核巡查反饋問題整改。進一步完善考核指標,創新方式方法,高質量開展好2021年度過程考核和安全生產巡查考核工作,切實發揮考核巡查的“指揮棒”作用。多措并舉用好問題交辦、約談通報、警示曝光等“組合拳”,推動各級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實現更為安全的發展。(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5. 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責任。推動《縣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辦法》落到實處。通過集中培訓、網絡培訓等多種方式,對新提拔的副科級黨政領導干部、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負責人進行輪訓,強化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牽頭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6. 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縣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規定(試行)》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安全職責清單,推動有關部門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安全風險研究,推動厘清監管事權、消除監管盲區。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有效防范化解行業領域重大安全風險。(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7.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的激勵措施和退出機制,加強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強化企業安全基礎管理,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落實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報告相關規定,規范企業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報告工作。嚴格高危行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大力推動各行業領域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文化建設,推動完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強化企業安全管理基礎。(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8. 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開展安全生產“融合年”活動,落實好信息通報、聯合執法、會商研判等工作制度,不斷完善縣安委會十五個專項領導小組工作制度,充分發揮各專項小組作用。(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9.強化事故調查處理。完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機制,規范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程序,嚴格執行事故整改評估制度,督促事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規范事故統計直報制度,建立部門事故統計信息共享機制,做好安全生產形勢分析,為全縣安全生產宏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嚴格事故掛牌督辦,跟蹤評估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提出的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加大約談、警示、通報等工作力度,切實用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三、扎實推進“1+10+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10.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攻堅。推動各鄉鎮、經濟開發區、各有關部門持續動態更新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強化清單化任務管理和掛圖作戰工作機制,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堅持條塊結合,發揮有關部門專業優勢和牽頭部門的統籌協調作用,形成治理合力。(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11. 適時考核調度通報。完善專班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推動。將安全整治任務落實情況和工作成效納入對各鄉鎮、經濟開發區、各有關部門單位安全生產督查考核重點內容。派出督查組開展督導檢查,推動解決突出問題,有效防范化解存量和增量風險。(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12.突出重點時節開展明查暗訪。針對“五一”、“十一”等重點節假日、全國“兩會”及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活動、歲末年初等關鍵節點,強化工作部署,建立健全重點時段安全生產調度制度,針對性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明查暗訪,切實推動安全防范各項任務措施落實落地。抓住全國重特大事故和典型事故中暴露出的突出矛盾問題,舉一反三,查找制度漏洞和監管不足,及時組織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堅決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四、突出防控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

13.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專項整治。全面落實《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省市實施意見,強化對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生產、貯存、使用、經營、運輸、處置等環節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安全管理,充分發揮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防控監測信息系統功能作用,完善化工裝置和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自動化改造,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檢查,實現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閉環管理。強化硝化工藝、精細化工企業等高?;瘜W品和高危工藝風險管控。深入開展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嚴格新建化工項目準入條件,持續開展?;髽I整頓治理、提級達標。深化油氣儲存、煙花爆竹、城鎮燃氣和長輸管道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城管局、縣發改委、縣公安局、縣科商經信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生態環境分局)

14.深化礦山安全風險隱患防控治理。深入開展地下礦山安全整治攻堅。全面開展礦山生產系統、安全設施、出入井管理、采空區等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加快推進礦山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作,嚴厲打擊突擊生產、私挖盜采、超層越界等違法行為。嚴密管控尾礦庫“頭頂庫”安全風險,全面落實尾礦庫安全生產包保責任制。(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科商經信局、縣自然資源局)

15.加大交通運輸領域“打非治違”力度。深入推進“兩客一危一貨”以及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治理,嚴查“三超一疲勞”、無牌無證以及貨車“大噸小標”、違法載人等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銷售改裝貨車、變型拖拉機、危險化學品罐車等行為,加強車輛關鍵技術參數符合性和產品一致性等質量檢查。深刻汲取江蘇宜興“9.28”特別重大交通事故教訓,嚴厲查處非法“掛靠”“掛而不管”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道路客運接駁運輸。加強重點運輸領域安全監管,嚴格旅游客運、長途客運、農村客運安全管理,突出抓好鐵路周邊沿線、郵政、水上交通、漁業船舶等領域隱患排查整治。(責任單位:縣委政法委、縣交通局、縣公安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科商經信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四治辦”)

16. 加強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運輸管理。加強對煙花爆竹、液化氣體、易燃易爆危險品、劇等危險化學品貨物的運輸安全管理,落實托運、承運、裝卸、車輛運行等危險貨物運輸全鏈條安全責任。加強源頭監管,開展?;贰⒁兹家妆?、煙花爆竹運輸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進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防范檢測信息系統應用,加強數據共享,嚴格車輛GPS動態監管。嚴格查處超員、超速、疲勞駕駛、未按規定線路行駛等各類違法違章行為。加強安全教育與應急能力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牽頭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公安局,協同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等)

17.開展建設領域安全治理攻堅。緊盯高速公路、橋梁隧道等大型工程,嚴厲打擊違法分包轉包、違規壓縮工期等行為。加強燃氣、污水管網等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維護安全。扎實排查利用原有建筑物改建為酒店、飯店、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隱患,依法查處違法建設以及違規改變建筑主體結構或使用功能等造成安全隱患行為。開展建筑起重機械設備“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建立起重機械設備信息臺賬,嚴厲打擊起重機械設備安裝拆除和使用過程的違法違規行為。有序推進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覆蓋。(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重點工程處、縣市場監管局、縣交通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等)

18.推進重點領域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持續推進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緊盯老舊小區實行“一區一策”治理督辦。聚焦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三合一場所”、城鄉結合部、電動自行車等重點,完善基層網格化火災防控管理機制,及時清除各類火災隱患。開展彩鋼板可燃材料裝修排查摸底,堅決依法督促拆除整改。加強林區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的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組織開展森林火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責任單位:縣消防救援大隊、縣住建局、縣公安局、縣科商經信局、縣文旅體育局、縣教育局、縣衛健委、縣民政局、縣應急局、縣林業局等)

19.深化工貿等其他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以金屬冶煉、粉塵涉爆、機械鑄造以及有限空間作業等為重點,強化工貿企業安全隱患整治(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加強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組織開展電梯工作制動器、?;废嚓P移動式壓力容器等專項排查整治(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持續推進煙花爆竹、特種設備、民爆、電力、油氣長輸管道、旅游、農機、漁業、校園實驗室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加強碼頭作業和渡運安全的監管,有效防控安全風險、堅決消除安全隱患。(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發改委、縣文旅體育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科商經信局、縣教育局等)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實施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和職業健康保護行動,開展礦山、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做好源頭防范。(牽頭責任單位:縣衛健委,協同責任單位:各有關部門)強化旅游景區設施設備常態化安全隱患排查,健全完善玻璃棧道(滑道、吊橋、漂流)等旅游項目安全監管機制(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文旅體育局、縣交通局、縣教育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20. 推進城市安全發展。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對縣城高層建筑、大型綜合體、電力設施及電梯、游樂設施等的檢測維護,加大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監管力度,構建系統性、現代化的城縣安全保障體系。按照《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評價與管理辦法》和《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評價細則》的規定,加大全國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的創建力度。(牽頭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城管局,協同責任單位:縣科商經信局、縣交通局、縣發改委、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公安局、縣文旅體育局等)

五、切實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21. 推進“智慧應急”建設。以開展全國“智慧應急”建設試點為契機,大力推進“6+N”重點領域監測預警、指揮調度、搶險救援“三大系統”建設。積極推進各領域應急系統和監測數據互聯互通,加快構建智能化的風險源頭管控、險情應急響應、事故搶險救援網絡。加快推進縣級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建設完善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貫通應急指揮通信網、衛星通信網、無線通信網,早日形成信息化戰斗力,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22.加強安全生產科技支撐。加快“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工程項目實施,深入推進高危行業領域“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科商經信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23.強化安全生產源頭防控。全面淘汰地下礦山采用干式制動的無軌膠輪車或者改裝車輛運輸人員、炸藥、油料等落后工藝設備。(責任單位:縣科商經信局、縣應急局按分工負責)。

24.實施重點領域工程治理。持續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農村平交路口“一燈一帶”建設(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公安局)。深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城市地下老舊管網改造(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城管局、縣重點工程處)。

25.深入開展示范創建工作。深入推進公路水運工程、農機、漁業等行業領域平安創建(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創新方式方法進一步深化“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責任單位:縣群團辦)。

六、鞏固提升安全生產基層基礎保障能力

26.宣傳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相關法律制度和標準規范。突出抓好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的宣傳和貫徹實施。(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司法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嚴格執行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強事故前嚴重違法行為刑事責任追究。落實事故前追刑責的典型案件報告制度,并定期通報(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進一步落實危險化學品、礦山、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特種設備、農村房屋等行業領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關標準規范,筑牢安全底線(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27.提升安全監管執法能力水平。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互聯網+執法”,切實提高執法精準化、規范化、智能化水平。指導地方健全完善分類分級差異化執法機制,對高危行業領域和重點單位場所開展執法檢查全覆蓋,嚴防執法簡單化、“一刀切”。加強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常態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強化執法車輛、裝備配備,不斷提升執法人員專業化水平。推廣完善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專家指導服務機制。(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各有關部門)

28.推動形成社會化風險防控格局。宣傳落實好《省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鼓勵企業職工和家屬檢舉重大風險隱患和企業違法行為,激勵全民參與、監督、支持安全生產工作。支持新聞媒體對安全生產領域進行輿論監督。健全落實安全風險“吹哨人”制度和舉報獎勵政策。建立明查暗訪工作常態化新聞報道機制,加大安全風險隱患和典型生產安全事故的曝光力度(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委宣傳部,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及其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規范,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財政局)。加大安全生產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強化違法失信行為信息公開,杜絕違法失信企業“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現象(牽頭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29.提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加強應急救援綜合隊伍建設,加大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力度(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財政局)。推動礦山、危險化學品、森林草原防滅火、油氣管道、水上救援等行業領域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牽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協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落實《關于加強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推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基地建設(責任單位:縣應急局)。支持推動社會應急力量發展,完善救援補償、保險保障、獎懲激勵、協調聯動機制,規范引導有序參與應急救援行動(責任單位:縣應急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交通局)。

30. 推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法治宣傳教育,強化落實普法責任制,開展法治文化建設,努力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法治氛圍。創新“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行”“安康杯”競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安全生產法宣傳周”“消防安全日”“交通安全日”等活動組織形式。開展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進校園等“五進”活動,健全完善公民安全教育體系,推動災害事故科普宣傳教育和安全體驗基地場館建設,將安全元素融入社區公園、廣場、鄉村服務場所等公共設施。利用政府網站、微博微信、社區宣傳欄、“村村響、戶戶通”等線上線下資源,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加大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化宣傳教育,提升公眾安全素質,增強全民應急意識和技能。實施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從業人員的各項培訓考試制度。(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文旅體育局、縣應急局、縣發改委、縣群團辦、縣總工會、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