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監管活動意見
時間:2022-04-14 08:51:58
導語:農產品質量監管活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十八大和川農業〔2013〕15號文件精神,做好201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根據省農業廳2013年1月28日政策法規、農產品質量監管、農藥監管、綠色食品工作視頻會和市、縣食安委的工作部署,依據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努力確保全省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我局結合當前實際,制定《201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
一、強化目標監管,落實工作責任
為推動和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更好地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行為,按照職能職責規定,要及時組織召開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安排布置2013年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工作,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及局屬相關單位,結合目標責任和崗位的相關要求,細化全縣農產品質量監管目標責任和考核內容,與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生產基地、生產企業和“三品一標”企業簽訂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目標責任書,通過細化目標責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落實到位、整治重點目標明確、服務監管對象滿意。
二、深入輿論宣傳,提高安全意識
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輿論宣傳報道作為監管工作的重點來抓。
1、深入田間地頭宣傳。深入田間地頭服務群眾,開展送“法”下鄉宣傳活動,通過上門宣傳,印發宣傳資料,發放科普類書籍等方式,向群眾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幫助群眾樹立正確的農資消費觀念,提高科學使用農資的能力,維護群眾自身權益。利用“科技下鄉”,結合各鄉鎮的逢集日,深入鄉鎮、村組、農戶及田間地頭,設立固定咨詢點,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三品一標”相關知識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特點和識別方法等,指導農戶科學用藥、合理施肥,引導有條件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和專合組織積極申報“三品一標”。
2、利用重大節日宣傳。在“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重大節假日期間,會同農業執法隊、植保站、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中心等相關科站在縣城區人流集中的廣場、部分鄉鎮、基地設置宣傳站,對《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辦法》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意見》、“三品一標”相關知識等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廣泛宣傳,重點宣傳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熒光增白劑的危害、如何挑選食用菌等知識。
3、開展專項集中宣傳。會同植保、執法、經作等方面的專家和企業參與全縣“2013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暨重點監管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公開承諾食品安全活動周”宣傳活動;組織相關科站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品牌提升”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頒布八周年紀念”宣傳活動。主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三品一標”、經濟作物栽培技術、食品安全辨別等法律法規及科普知識進行集中宣傳;現場與“三品一標”獲證單位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4、開展培訓宣傳。配合農技校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業執法隊開展農資經營知識更新培訓,宣傳講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提高農資經營戶業務和政策水平,提高農產品生產企業從業人員質量安全意識,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安全意識,把好源頭關。
5、利用傳媒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三農服務熱線,在新聞媒體上大力宣傳農資經營、用藥知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等,指導群眾科學用藥,切實提高各門店規范經營,定期農產品安全信息。
三、強化基地建設,組織標準化生產
始終堅持把“創優秀,爭先進,真實干,見成效”作為標準化基地建設工作的方針,著重突出規?;蜆藴驶η蟀压ぷ髯龊?、做實。按照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的要求,強化標準化基地創建工作。建成省級檸檬標準化生產示范鄉4萬畝;省級精品雜柑農業標黃園區5萬畝;國家級、省級清見桔橙標準化示范區5萬畝;省級雜交、玉米種子標準化示范鄉3900畝;國家級抗蟲雜交棉標準化園區7.5萬畝;核桃標準化示范基地5400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榨菜、辣椒)標準化生產基地6萬畝;青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0萬畝;青花椒、泡椒標準化生產基地5萬畝。
四、狠抓“三品”認證,控制安全風險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落腳點就是如何有效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2013年要重點通過抓規程制度、技術指導、申報服務等方式,擴大“三品一標”基地及產品總量,有效促進農產品安全生產。力爭組織完成認證無公害農產品5個,綠色食品2個,有機食品1個。
五、強化監督管理,保證產品質量
在抓重要崗位工作中始終要把監管服務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服務與監管并舉”的指導思想,在推動“三品一標”發展的同時,多措并舉強化監管。
1、建立投入品監管機制。主動聯系工商、公安、技監等部門在農業生產關鍵時期,常態化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綜合執法,從源頭上嚴控假劣農資、高毒、高殘留、禁用、限用農資流入“三品”生產基地,保證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
2、建立生產過程監管機制。嚴控基地農戶外購投入品,結合綠色食品標準化基地創建工作,不定期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明察暗訪,嚴格監控基地農戶農資使用情況,年度開展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專項巡查不少于4次,對違規使用投入品的基地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度,發現一戶取消一村,發現二村取消一鄉(鎮)。
3、建立產品質量追溯機制。繼續在綠色食品生產企業超強開展追溯機制試點工作,統一制定生產記錄本模版,統一印發到相關企業及基地農戶,要求生產上怎么操作就怎么記錄,并定期不定期組織檢查,督促收購企業嚴格憑農事記錄收購產品,確保產品質量。
4、建立流通環節監管機制。在日常監管中,每月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監督抽檢。在重大節假日期間,與工商、公安、技監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嚴防問題農產品上市銷售。
5、建立企業自律承諾機制。規范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要求“三品”生產企業作出在生產中不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質量安全承諾,并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6、建立基地、市場、企業自檢機制。幫助指導農產品批發市場、“三品一標”企業建立檢測室,在主要基地鄉鎮建立快速檢測點,培訓檢測人員,進一步完善相關各企業、業主的產品質量自律檢測制度。
7、建立監督抽檢機制。除國、省例行監測外,還定期不定期的組織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城區的6個農貿市場、各大鄉鎮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匯星百貨、美好家園、永佳超市等大型超市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進行監督抽檢,全年全縣計劃共檢測蔬菜、水果、食用菌樣品700個,通過多方位全覆蓋檢測監控,確保我縣城鄉居民農產品的消費安全。
8、建立“三品一標”年檢機制。為保證“三品一標”產品質量,維護其品牌形象,對“三品一標”產品開展常態化的年度檢查。
六、嚴格產地準出,深化市場準入
進一步深化農產品市場準入,強化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監管和服務,以實現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規定,要求相關農產品生產企業必須建立農事記錄檔案和自律性檢測制度,做到產品質量可追溯。規范制作產地準出證,印發有關基地鄉鎮、基地村,并委托其嚴格按照《產地準出管理辦法》向相關企業及合作社開具準出證明,做到產品上市有源可溯,有效杜絕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
七、搭建銷售平臺,強化產品營銷
以服務“三農”為核心,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農產品營銷為抓手,大力推進農產品“十百千”營銷戰略,為我縣農產品拓展更廣闊的營銷渠道,提升產品品牌形象,增強產品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搭建農產品營銷平臺,強化產品營銷,集中展示我縣發展綠色農業、建設“農產品產地無公害化縣”,確保我縣農產品基地規模化生產逐步擴大,原料品質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逐步壯大,加工能力進一步增強;獨具地方特色的新產品不斷涌現,農產品包裝改進;品牌農產品逐步增加。
- 上一篇:農業局食用農產品安全整治實施方案
- 下一篇:領導在大春生產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