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環境專項治理實施意見
時間:2022-06-28 08:34:10
導語:鄉鎮環境專項治理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提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水平,進一步推進環境治理工作向社區、盲點、死角延伸,健全機制,完善設施,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居民生產、生活環境,提高居民文明衛生素質,按照市關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目標要求和縣委縣政府關于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決策部署,結合鎮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和諧社區為主題,按照省、市、縣關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目標要求和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
二、工作目標
通過社區環境專項治理,各社區的環境衛生達到《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標準》要求,同時著力打造一批亮點示范小區,以點帶面,率先垂范,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環境衛生治理的工作隊伍和清掃保潔隊伍,健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運行、管理機制,提升居民文明衛生素質水平,使社區環境衛生狀況、社會秩序得到明顯改善,社區面貌明顯改觀。
三、主要內容
(一)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的宣傳活動。各社區要按照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本工作方案,集中組織教育動員和宣傳發動工作,再次掀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專項治理宣傳活動的高潮。要大力建設和充分利用居民公開欄、社區閱覽室、文化站(室)、社區課堂等多種形式,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要通過在社區中發放倡議書(信)、宣傳冊、組織社區居民創作編排一批文藝節目、自創自編一些小故事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動,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二)開展文明衛生家庭評選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結合“愛社區、除陋習、樹新風、共建和諧美好家園”主題活動,定期開展文明衛生社區、文明衛生樓院、文明衛生家庭、文明衛生商鋪評選等活動,建立健全文明衛生獎懲機制,提倡文明新風,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家庭和個人衛生習慣,樹立公共衛生意識,改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倒污水、高空拋物等不良陋習。要開展垃圾分類、節約能源、植樹造林等以家庭成員為主體的凈化美化社區環境活動,營造社區、家庭共樹文明衛生新風的氛圍。
(三)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社區志愿者活動。各社區要積極組織動員居民參加城鄉環境衛生清潔志愿服務、城鄉環境文明勸導志愿服務、城鄉環境生態保護志愿服務、文明衛生知識宣傳志愿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志愿者活動,動員全體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全社會大力支持。要充分發揮好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低保對象志愿者的作用,動員組織青年文明號與社區“一對一”、“多對一”結對,攻克社區環境治理難點。
(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教育培訓活動。要充分利用市民學校、社區課堂等平臺,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除陋習、樹新風”作為重要的培訓內容,組織開展健康、文明的社區文化娛樂活動。要開展文明衛生常識教育、健康知識普及教育,逐步提高居民衛生意識、環保意識、文明意識,養成居民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和環保習慣。
(五)開展社區環境治理共駐共建活動。各社區要積極開展社區環境治理共駐共建活動,要探索在社區逐步建立以財政撥款、駐轄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駐共建、社會各方資助的多渠道經費投入辦法,要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等途徑,努力形成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的良性互動機制。
(六)開展打造亮點小區和示范小區活動。亮點小區的打造主要針對老舊居民小區和城鄉結合部。各社區至少要打造出一個亮點小區,充分發揮以點帶面、以點促面的示范作用。要按照社區環境治理“凈化、美化、亮化、綠化、文化”的工作要求,展示社區環境專項治理的成果,總結經驗、健全機制,推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扎實、持久開展。
(七)開展社區環境衛生清潔和全面提升整治活動。要通過專項治理工作解決社區內垃圾亂扔、廣告亂貼、攤位亂擺、車輛亂停、工地亂象等“五亂”現象,消滅社區內背街小巷的衛生死角,加強街巷道路、污水溝、下水道、旱廁、垃圾池的全面治理和建設,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社區環境專項治理帶來的變化,使社區環境得到一次全面提高。
四、具體要求
(一)時限。各社區環境綜合治理亮點小區打造必須在2012年3月20日前全面完成,2月29日前完成實施方案制定。
(二)亮點社區和亮點小區打造內容。
1.積極推行居民垃圾分類收集,完善社區內的果皮箱、垃圾池、垃圾轉運點、污水管網等環衛硬件設施;
2.外墻整潔、店招美觀、管線及室外附著物整齊;
3.全面改造社區內旱廁,消除社區內公廁的臟亂差臭現象;
4.加大對小區道路、庭院的硬化和環境的綠化;
5.要定期開展義務大掃除、環境衛生日等活動,發動居民群眾清掃住宅區房前屋后、綠化帶內垃圾,清理樓道和樓頂垃圾,清除建筑物的牛皮癬、小廣告,清理線網亂拉等現象,消滅城市背街小巷的衛生死角,治理好本社區管轄范圍內臟、亂、差現象;
6.建立小區衛生保潔的定期督查、檢查、考核、評比制度。要著力解決單位家屬院、沒有物業管理公司的居民樓院的環境衛生整治。要積極推行社區和院落居民自治制度,力爭使每個社區都制定出符合本轄區實際的居民文明公約、居民衛生公約、居民行為規范等居規民約,引導社區居民樹立公共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環境、家庭和個人衛生習慣;
7.做到“五個有”即:有具體負責人、有規章制度、有管理辦法、有資金保障、有長效機制;
8.社區要建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巡查制度,開展對轄區內的違章建筑、環境衛生狀況進行日常巡查、登記和上報。
(三)嚴格標準,狠抓落實。
1.認真做好各項硬件、軟件資料的準備工作。嚴格按照標準,制定整治方案,抓緊時間完成硬件整治項目和軟件資料整理歸類,專人負責。一是各社區要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把整治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二是各相關能部門全力以赴搞好指導工作。
2.認真做好宣傳氛圍的營造。這次整治工作是充分展示我鎮城鄉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平臺,要實現全民知曉、全民支持和全面參與。
五、嚴明紀律,嚴格問責
社區環境專項治理是一項事關全鎮的大事,其工作任務涉及到各社區、各個單位,工作多、任務重,要有正確認識,要認真對照各自工作職責和要求,認真完成好各項任務。鎮黨委政府、鎮城管辦等相關部門將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督查,對行動不力、問題整改不及時的,嚴格追究單位和有關人員的責任,以確保社區環境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 上一篇:鄉鎮開展科技之春活動工作意見
- 下一篇:鄉鎮檔案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