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強鎮目標實現指導意見
時間:2022-08-22 08:47:42
導語:文化強鎮目標實現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是千年古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進入新時代,先進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人民的愿望和需求。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凝心聚力的重要紐帶,是關系民生幸福和社會文化進步的迫切需要。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根據皋委發[2013]93號文件要求,現就立足本鎮實際,加快推進文化建設工程,努力實現文化強鎮目標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服務基本現代化、建設美好新為主題,以市文化工程“八大建設”為主線,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繁榮農村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作為黨的工作的一條主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主陣地、推進現代化建設的一支主力軍,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建設文化凝聚力和引領力強、文化事業和產業強、文化人才隊伍強的文化強鎮,更好地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二)主要目標
按照建設文化強鎮的目標要求,到2015年,全鎮文化改革發展主要目標是:
文化凝聚引領能力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廣泛認同和遵循,新時期如皋城市精神不斷弘揚光大,公民素質明顯提高,全鎮人民為“勇當如皋基本實現現代化先行軍”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更加牢固,繼續保持省紅旗黨校榮譽,努力建成省文明鎮。
文化惠民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通過新建、改建等形式,基本建成覆蓋鎮村、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均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達2.8平方米以上,鎮、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覆蓋率達100%,鎮村(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傳承,創建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省群眾文化工作先進鎮。
文化創作生產能力進一步優化。創作一批符合主旋律要求、適合農村人民群眾需要的快板、小品、說唱等文藝作品,組建社區群眾文體活動隊,培育形成具有特色,知名度較高的民間文化藝術團體,全年重大節日有專場文藝演出活動。
文化產業競爭能力進一步提高。鼓勵能人發展文化產業,文化企業有新突破,文化產業增速高于GDP和服務業增速,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以上,成為我鎮重要的經濟板塊。
文化隊伍建設能力進一步強化。構建以鎮村文化人才為主體、企事業單位文化人才為依托、鄉土文化人才為基礎的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文化人才隊伍。
二、推進“八大建設”打造文化強鎮
(一)圍繞“學”字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1、提升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創建水平。各級黨組織必須做到:書記領學,宣傳干部導學,全體黨員參學,定期檢查督學,從而形成良好的學風。
2、努力形成學習型的社會風氣。通過黨校、農民廣播學校、社區教育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培訓班等學習機構,向廣大農民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強化“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3、定期開展學習型成果展示。通過演講比賽、知識大賽等形式,展示黨員群眾的學習成果,創先爭優,激勵先進,保持旺盛的學習活力。
(二)圍繞“創”字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
1、爭創省級文明鎮。我鎮已是省創建文明鎮先進單位。全鎮上下要通過系列文明創建爭創省文明鎮,為如皋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貢獻。
2、爭創愛心鄉鎮。通過強化公民道德建設,力爭每年都有2~3人進入市級以上的“好人榜”,或成為市級以上的“愛心大使”。
3、爭創“未成年人零犯罪”鄉鎮。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打造“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的基礎上,爭創市級以上的“未成年人零犯罪”鄉鎮。
(三)圍繞“用”字推進現代傳播體系建設
1、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在每一項重大活動中,都通過廣播、標語、廣告牌等宣傳工具,大造正確的輿論,使群眾的思想與黨委政府的要求合拍共振。
2、用準確的信息引導網絡。辦好政府網站,定時更新信息。對重大事件及時回應,澄清不實之詞,表明政府態度,取得公眾信任。
3、用先進的技術打造陣地。在重要路口建立大型電子屏幕,使之成為黨委政府的固定宣傳陣地,潛移默化地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四)圍繞“挖”字推進文藝作品創新創優工程建設
1、挖掘歷史文化積淀。我鎮的賈公廟遺址,是賈大夫射雉后,人為緬懷賈大夫所建。我們要挖掘并用好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打造雉水文化廣場,并組織文化工作者創作出這方面的作品。
2、挖掘基層文藝創作潛力。鼓勵我鎮群眾文藝演出團體中有一定文藝創作能力的同志,多創作符合主旋律要求的文藝作品,力爭在每年的市級文藝會演中獲獎。
(五)圍繞“動”字推進公益性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開展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鎮文體中心在重大節日都組織文藝演出,已連續舉辦五屆的元宵燈會要繼續舉辦下去,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文化大餐。
2、持續行動,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對鎮域范圍內的賈公廟遺址、戴家饗堂遺址、引善寺等文化遺址加強保護,并使之為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服務。
(六)圍繞“促”字推進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建設
1、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鼓勵鎮村能人興辦展覽制作基地、廣告服務中心、書店、音像制品等文化產業,提升全鎮的文化品位。
2、促進文化市場規范。堅持加強文化市場監管,開展“掃黃打非”,保護知識產權,規范市場秩序,使文化市場更加繁榮,更為有序。
(七)圍繞“惠”字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建設
1、文化事業惠及公眾。鎮文體中心是文化事業單位、鎮政府通過經費支持,強化文體中心的硬件軟件建設。文體中心免費向公眾開放,讓群眾有一個享受現代文化熏陶的好陣地。各村公共服務中心的文體設施正常向群眾開放。
2、文體活動惠及觀眾。鎮內舉辦的各種演出活動,采取政府出資與企業資助相結合或企業資助與個人贊助相結合的形式,讓所有的觀眾免費欣賞。
(八)圍繞“培”字推進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1、大力培養基層文化人才。通過辦培訓班,送出去學習等辦法,培養鎮村的新聞寫作人才、文藝創作人才、文藝表演人才等文化人才,形成“不走的文化隊伍”。
2、重點培養基層文化干部。一方面,大力提高專職文化干部的專業水平,使之更加勝任本職工作。另一方面,培育更多的兼職文化干部,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使他們更加有文化修養。
3、積極培養文化后備力量。校外輔導總站通過舉辦各類文化培訓班,增進青少年的文化興趣,提高他們的專項文化水平,使他們能成為前途無量的文化人才。
三、強化組織領導健全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深入實施文化建設工程,加快推進文化強鎮建設,鎮建立加強文化建設工作領導組、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格局,形成推進文化建設的強大合力。各分管領導、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為文化建設工程的第一責任人,切實擔負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治責任,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同步部署研究,同步組織實施。
(二)健全保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已出臺的各項文化經濟政策。將文化事業經費、基本建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建設財政保障機制,保證財政文化支出增幅高于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增幅,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到2%以上。在國家許可范圍內,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在投資核準、信用信貸、土地使用、上市融資、對外貿易和申請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
(三)加大考核力度。將文化建設工程列入各村、各社區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對在文化建設中取得突出貢獻的村、社區年終考核進行適當加分,村(社區)公共文化設施達到市考核驗收的,獎勵5000元。
- 上一篇:鎮人大工作計劃
- 下一篇:鎮委上半年工作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