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23 09:59:37
導語: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化組織領導
農業局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局屬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具體負責日常協調工作。要求各鄉鎮監管中心業務人員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質量監管,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二、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一大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必須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通過農業信息網、標語、宣傳欄、專題講座、咨詢服務、科技下鄉等多渠道深入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相關管理制度,增強生產經營主體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市農業局今年計劃印制一批相關的宣傳材料發放到各鄉鎮。各鄉鎮監管中心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各種有效的宣傳形式,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的力度和深度。
三、理清監管職責,逐步實行規范化管理
(一)強化基層責任,嚴把生產源頭。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產地生產者和企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地方政府對本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機構人員和經費等方面提供保障,監管中心要逐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工作手段和監管工作記錄機制,主動引導生產經營承包者落實主體責任,協調各相關部門履行職責,形成監管合力。
(二)實行效能檢查和責任追究。按照省紀委辦公廳、省食安辦等四部門《關于加強查處危害食品安全監管失職瀆職案件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效能檢查、糾風督查和績效評估。強化行政監察和問責,對監管中的失職瀆職等行為,依法依紀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于出現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或頻繁(同一鄉鎮半年內二次,市域內半年內四次)出現違禁農藥檢測超標的地方,上級農業部門要提請本級監察部門進行調查,對相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三)實施量化考核。逐步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量化考核機制。市農業局每年年初將依據農業部和省政府的相關工作部署,制定印發當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工作意見。同時,將工作意見中的逐項工作安排進行細化,并形成相應分值,總分100分。每年年終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成考核組對各鄉鎮、街道的工作進行督查評價,形成評價報告并打分。工作嚴重滯后的,要對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出現嚴重問題的,要責令整改,在全市通報,一年內不予安排農業項目;成效顯著的給予項目等相應獎勵。
(四)獎勵辦案先進。要依照辦案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案件的影響力,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辦理工作突出的地方,給予農業標準化、質量安全示范區及可追溯試點等項目獎勵,并在農業品牌認定、“三品一標”認證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
四、加強能力建設,切實提高監管服務水平
(一)完善監管體系。市級監管機構正在建立完善中,鄉鎮是農產品生產源頭把關和質量控制最前沿陣地,必須下大力氣推動鄉鎮建立健全監管機構。要圍繞“八有”,即有牌子、有崗位、有人員、有制度、有檔案、有設備、有專項行動、有基本經費的要求進行建設和完善。一要抓住今年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的良好機遇,盡快修繕或建設業務用房、配置檢驗檢測等相關設施設備,配齊配強業務人員,為農產品生產源頭確保質量安全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撐,切實提升基層推廣服務能力。二是要完善監管工作手段,具備開展技術培訓,生產過程巡查和相應檢驗檢測等監管能力。三是上半年應開展監管和相關服務工作,工作制度應上墻,工作人員也要公布聯系方式。
(二)健全檢測體系。市農業局檢測中心預計下半年可建成投入使用,鄉鎮也將逐步配齊簡易的檢測設備。在監測的工作分工上,市級主要實施監測、監督抽查,不斷增加檢測項目和頻次,不斷增加對農業“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的檢測幅度。鄉鎮以實施快速檢測與監督巡查為主,日常工作要有記錄,相關數據應及時上傳。
(三)加大培訓力度。為盡快使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常態化和制度化,省市各級將組織制定培訓計劃,編制培訓大綱,對各級監管機構的人員進行輪訓。培訓合格的人員,發給監管員證,在條件成熟時,實行持證上崗,努力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監管工作人員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逐步形成業務過硬、運轉高效的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隊伍。
五、強化執法體系,建立“檢打聯動”機制。
(一)要切實加強各級農業綜合執法能力規范化建設,提升監督執法能力,重點強化基層監管執法能力。要進一步發揮監督執法隊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的作用,嚴打違法違規行為,使之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力量。種植業要大力推行農藥經營備案制度。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制度,大力推行“放心農資店”、連鎖經營、信用評級和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突出重點環節,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要加強農藥質量抽檢工作,依法嚴厲查處非法制售假劣農藥的行為。加強禁用農藥、限用農藥和高毒農藥整治,嚴格檢查高毒農藥及24種限用農藥的使用范圍、毒性標識、使用方法、安全間隔期等標簽內容,依法嚴厲查處非法經營高毒農藥及限用農藥等違法行為。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等五部(局)第1586號公告,嚴格檢查農藥生產企業的生產活動、生產記錄,依法嚴厲查處生產經營33種禁用農藥的違法行為。加強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等農業生產安全用藥監管和指導,嚴禁使用禁用農藥,發現違禁使用農藥的,要依法查處。要以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由農業部與衛生部聯合的《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為契機,全面加強農藥殘留監測工作。農業局執法大隊將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巡查監管,在“春耕春種,夏收夏種和秋收冬種”三個重點季節以農資打假為主,進行重點監管。對城區各農資經營網點每半個月巡查一次,每年到各鄉鎮執法巡查1次以上。
(三)要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抽查和檢驗檢測力度,增加農產品的樣品抽檢數量和批次。農業局檢測中心今年要完成蔬菜產地抽檢720份、水果60份、食用菌60份并配合市和省廳例行抽檢若干份。各鄉鎮在下一步檢測設備配齊的條件下應積極完成相應的檢測任務。
六、實行行業巡查與綜合巡查相結合,建立“黑名單”制度
建立農業安全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巡查制度,巡查采取行業巡查和綜合巡查相結合的方法,行業巡查由各鄉鎮、街道負責,綜合巡查由市監管中心牽頭組織負責,主要巡查農產品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及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者登記事項遵守情況、自律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經營行為守法守信以及“三品”標識使用等情況,對生產主體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考核評價,按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并把它作為今后農業政策扶持、產業項目申報的依據之一。
七、推進農業標準化,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標準化的本身就是農產品質量的規范和內容,沒有標準化就談不上質量安全,要著力轉變生產方式,逐步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通過大力培訓種植業大戶、龍頭企業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扎實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要以我市特色優勢的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產品為重點,著力建設一批標準化和綠色示范基地,帶動整個面上標準化的提高。同時,要注意制定農民看的懂、學的會、用的上的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操作規程,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使農民真學、真懂、真用標準,促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走入千家萬戶。要加強“三品一標”認證與監管,進一步完善“以技術標準為基礎、質量認證為形式、標志管理為手段”的質量保障體系,穩步推進農業“三品一標”認證,切實加強證后監管,維護品牌形象。
各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中心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農業擔負的任務所發生的重大變化,既要保供給,還要保質量安全。一把手要親自過問和部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組織各相關部門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本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要針對當地農業的特點和質量安全隱患,在我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省廳、市農業局的部署,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細化各崗位職責,形成監管合力。
- 上一篇:農業局民主評議工作方案
- 下一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