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安排意見
時間:2022-11-17 09:30:26
導語:商務局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安排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省安全生產條例》、《省消防條例》,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縣商務局特制定2020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安排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為指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貫徹、總理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市縣安委會的安排部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按照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屬地監管原則,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始終把商貿行業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民生工程,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督促、同檢查、同落實。
二、工作目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總體要求,切實增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意識,強化隱患排查整治,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確保全縣商貿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三、重點任務
(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1、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落實縣商務局黨組成員和各股室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督促檢查工作。
2、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壓緊壓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職責,建立健全縣商務局安全生產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
3、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強化日常安全監管,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基礎。
(二)建立健全企業安全制度體系。
1、建立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各企業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和《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和省市關于加強企業本質安全體系建設等有關要求,將加強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納入責任機制建設范疇。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帶頭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主動向全體員工和社會進行安全生產承諾,督促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定期組織檢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和執行效果,強化安全管理和考核。并鼓勵廣大員工相互監督、相互幫助,保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有效落實,提高全體員工安全意識和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2、建立企業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各企業要組織制定企業全員安全生產培訓計劃,通過自行組織或委托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中介服務機構分類實施。同時要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營造“人人關注安全、人人參與安全、人人管理安全”的濃厚氛圍。通過會議、橫幅、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平臺和載體,將企業安全文化理念灌輸并根植于全體員工的心中,使安全生產知識逐步滲透到員工的思想之中,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行動自覺。并嚴格落實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從業人員、新增員工培訓考核合格上崗制度。
3、建立企業全員安全生產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制度。企業要成立風險管控工作組織,明確負責人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工貿行業風險點查找指南(試行)》、《危險化學品風險點查找指南(試行)》等,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制度》,建立和落實風險管控機制。
4、建立企業購買社會化服務制度。各企業要根據自身安全生產的需要和專業力量不足的實際情況,按照市場競爭選擇機制,遵循自愿平等協商一致的原則,委托安全中介機構提供安全生產服務并簽訂安全生產服務合同,提升企業防控事故水平,打牢安全生產基礎。
5、建立企業公開承諾制度。各企業主要負責人在每日開始生產經營前,要對裝置運行、風險管控、特殊作業管理、重大危險源管控等各種要素進行安全承諾,公告企業是否處于安全運行狀態和安全受控狀態,簽訂每日安全生產承諾書,張貼在企業醒目位置的公告欄上,并上報縣商務局和屬地政府。
6、建立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企業要按照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的要求,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推進安全生產基礎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和達標工作,提高安全生產保障防范能力。各企業要根據生產經營實際和特點,建立健全涵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各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結合企業裝置、設備設施、工藝流程、作業場所等,制定覆蓋所有崗位和全部操作過程的安全操作規程。
(三)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建設。
1、健全投入長效機制。要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健全企業持續加大安全投入的激勵約束機制。
2、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商務局分別同各企業簽訂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企業法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要求各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規定,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演練,及時發現和消除重特大安全隱患。各企業也要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根據崗位的性質、特點和具體工作內容,明確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責任范圍和考核標準。確保形成“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3、開展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各企業認真對照本企業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開展演練,著力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4、加強職業健康工作。各企業要組織開展職業病危險普查,完善職業病患者救治相關規定。
5、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縣商務局相關股室將組織開展對商貿企業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業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督查,對查出企業存在的安全問題,限期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保證企業經營活動在安全穩定中進行。
(四)強化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管理。
1、企業要認真對照《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以及相關行業標準的要求,從組織機構、安全投入、規章制度、教育培訓、裝備設施、現場管理、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應急預案以及演練、績效評定等方面全方位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通過開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活動,不斷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2、企業要發動全體員工,選取科學適用的安全評價方法,全方位、全過程辨識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確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建立安全風險檔案,落實企業、班組和崗位的管控責任,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隱患排查治理清單,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事項、內容和頻次,并將責任逐一分解落實,推動全員參與自主排查整治隱患,努力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
3、企業要針對動火、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高處作業、吊裝、抽堵盲板、檢維修等事故易發多發環節,建立并不斷完善相應的危險作業許可制度,規范作業安全條件和審批程序。實施危險性作業前,必須進行風險分析、確認安全條件,確保作業人員了解作業風險和掌握風險控制措施、作業環境符合安全要求、預防和控制風險措施到位,現場監護和應急處置措施得到落實,經嚴格審批方可作業。
四、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企業、各股室要高度重視和安全生產工作,把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作為貫徹、總理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重中之重,切實抓緊抓好。
(二)強化指導,確保實效。各股室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指導和督促,適時開展檢查,對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顯的通報表揚,對安全水平較高的企業在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方面予以傾斜,充分調動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
(三)強化宣傳,營造氛圍。積極宣傳報道先進典型企業,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各企業要廣泛發動各級管理人員和所有從業人員,積極參與、支持企業安全生產建設,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 上一篇:肺炎防控期間商貿流通工作匯報
- 下一篇:全面推行河長制年度工作總結